什麼是口腔黏膜病 5種方法護理口腔

2020-12-22 三九養生堂

什麼是口腔黏膜病?口腔黏膜的症狀表現很是明顯,很多時候我們可能並不清楚它的病因。作為危害大且發病率高疾病,口腔口腔黏膜潰瘍的原因對口腔黏膜潰瘍的預防和治療很有必要。那麼,口腔黏膜病的治療是什麼?來了解一下吧。

什麼是口腔黏膜病

口腔黏膜病是指發生在口腔黏膜及口腔軟組織上的疾病,腫瘤除外。其病種繁多,疾病臨床變現各異。病因複雜,最常見的是潰瘍及糜爛,其他如皰疹、角化異常、壞死、結節、斑等。而且在病程的不同時期病損更迭交替,給診斷帶來眾多不便。然而.口腔黏膜病多與全身及外界刺激有關,因此在做出黏膜病診斷時,只有從黏膜病的表現尋求疾病的本質,才不會因診斷不明而延誤治療。但目前有些黏膜病病因不明,故而在治療方面尚無特效藥及療法,只能採用對症治療。

口腔黏膜病的病因

1、與隨著年齡增長,口腔免疫力下降的生理缺陷有關,成年人由於成長激素的分泌減少,口腔對於維生素的吸收能力反而不如兒童生長期。老年人身體容易出現胃腸功能紊亂,體內缺乏鐵、鋅等微量元素,睡眠不好導致精神緊張,勞累或感冒時,都會誘發口腔潰瘍。

2、復發性口腔潰瘍屬於多基因遺傳病,父母口腔潰瘍比較嚴重,子女遺傳機率極大。

口腔黏膜脫落的鑑別診斷

1、口腔黏膜潰瘍

口腔潰瘍,又稱為「口瘡」,是發生在口腔黏膜上的表淺性潰瘍,大小可從米粒至黃豆大小、成圓形或卵圓形,潰瘍面為 口腔潰瘍凹、周圍充血,可因刺激性食物引發疼痛,一般一至兩個星期可以自愈。

2、口腔黏膜纖維化

口腔黏膜纖維化是一種膠原失調性疾病,侵襲黏膜下層,常可嚴重地限制張口運動。

3、口腔黏膜有形似奶塊的斑膜

口腔黏膜上出現乳白色的小點或融合成片,頗似奶塊,白膜覆蓋在口膠黏膜上,不易擦去。初起時成小片狀,逐漸融合成大片,形似奶快。是新生兒鵝口瘡的一種臨床表現。新生兒鵝口瘡,是口腔黏膜受白色念珠菌(屬黴菌)感染所致。黏膜上出現乳白色的小點或融合成片,頗似奶塊,白膜覆蓋在口膠黏膜上,不易擦去。初起時成小片狀,逐漸融合成大片,形似奶快。本病是白色念珠菌感染所引起。這種真菌有時也可在口腔中找到當嬰兒營養不良或身體衰弱時可以發病。新生兒多由產道感染,或因哺乳奶頭不潔或餵養者手指的汙染傳播。

4、口腔黏膜上白色較硬的隆起斑塊

斑塊狀白斑:口腔黏膜上出現白色或灰白色的均質型較硬的斑塊,質地緊密,損害形態與面積不等,輕度隆起或高低不平。值得注意的是,損害大小同癌變的可能性之間並無平行關係,有時即使只有米粒大小時已發生癌變。斑塊狀損害的肉眼所見,往往很難同白念菌白斑相鑑別,但捫時前者較硬。是口腔黏膜白斑症的一種臨床表現。

口腔黏膜病吃什麼藥最好

1、消炎藥:藥膜:用金黴素藥膜、洗必泰藥膜等貼於患處,並可重複使用。 中藥散劑:錫類散、冰棚散、養陰生肌散等,散於潰瘍面上,每日數次;0.02%-0.2%洗必泰液:有較強的廣譜抑菌、殺菌作用是一種較好的含漱劑,每次含漱1-2分鐘,一日多次。

2、止痛劑:0.5%達克羅寧,0.1%普魯卡因,2%利多卡因等塗擦或含漱。

3、腐蝕劑:三氯醋酸、硝酸銀、氯化鋅等燒灼潰瘍表面。

4、溶菌酶:常用口含片,每片20mg,每日3-5次,每次一片。有消炎止血、消腫作用.

5、皮質激素局部封閉:用2.5%醋酸強的松龍混懸液0.5-1.0ml,加入普魯卡因0.5-1.0ml,以浸潤方式注射於潰瘍下方。主要用於重型口瘡。

口腔黏膜病的治療偏方

1、將雞蛋打入碗內拌成糊狀,綠豆適量放陶罐內冷水浸泡十多分鐘,放火上煮沸約1.5分鐘(不宜久煮),這時綠豆未熟,取綠豆水衝雞蛋花飲用,每日早晚各一次,治療口腔黏膜病效果好。

2、全脂奶粉,每日2至3次,每次一湯匙,加少許白糖,開水衝服,晚間休息前衝服也是口腔黏膜病的治療方法。一般2天潰瘍症狀即可消失。

3、西瓜半個,挖出西瓜瓤,擠取汁液,瓜汁含於口中,約2~3分鐘後咽下,再含新瓜汁,反覆數次也是口腔黏膜病的治療方法。

4、口腔黏膜病的治療方法可以將維生素片,澈於潰瘍面上,閉口片刻,每日幾次。

5、我國明代藥典《本草綱目》稱:「茶苦而寒,最能降火……火降則上清矣,」據研究,茶含單寧,具有收斂作用,濃茶漱口可促使口腔黏膜病癒合,同樣有益於治療口腔黏膜病。

如何做好口腔護理

1、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口腔疾病很多都是由於飲食不當造成的。要減少吃含糖食物的次數,因為有很多細菌積聚在牙齒及牙齦邊緣,細菌利用糖就會產生酸,侵蝕牙齒,引起齲齒。

2、建立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

要時刻保持口腔衛生清潔,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做到飯後漱口,早晚刷牙,定期更換牙刷,使用牙線徹底清除牙縫中的食物殘渣。

3、正確的刷牙角度和動作

將牙刷傾斜45度,壓於牙面與牙齦之間,刷毛儘量進入齦溝和牙縫間,然後順著牙縫豎刷並輕輕旋轉刷頭,用力不要過大,按順序每個牙齒都要刷到,每次刷三分鐘。

4、刷牙齒的外側

用正確的刷牙動作配合適當的角度清潔上下牙齒的外側,上牙從上往下刷,下牙從下往上刷,每個都位可重複刷6-8次。

5、刷牙齒的內側

刷牙齒的內側時,仍按照順著牙縫豎刷並輕輕旋轉的原則進行,不要只重視刷牙齒的外側,不重視牙齒內側的清潔。

結語:口腔黏膜病是指發生在口腔黏膜及口腔軟組織上的疾病,腫瘤除外。其病種繁多,疾病臨床變現各異。病因複雜,最常見的是潰瘍及糜爛,其他如皰疹、角化異常、壞死、結節、斑等。要時刻保持口腔衛生清潔,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做到飯後漱口。

相關焦點

  • 中老年人口腔黏膜病、口腔白斑是癌症嗎?詳解防治知識
    口腔黏膜病 (一)口瘡是怎麼回事 口瘡又叫復發性口腔潰瘍,是較為常見的口腔黏膜病,一般在青壯年時期發病,但中老年患者也不少,女性較男性易發病,其特點是不定期反覆發作。
  • 紗布清潔口腔不安全 科學的寶寶口腔護理方法
    作者:寶寶知道 薄荷街的毒教授現在的家長對寶寶的口腔保健都非常的重視,一般的媽媽在初期,都用溼紗布為嬰兒清潔口腔,殊不知這樣的清潔方式不科學,這樣清潔有可能會損傷寶寶稚嫩的口腔黏膜,引起黴菌性口腔炎。
  • 口腔黏膜病的症狀是什麼 中醫治療效果更好
    口腔黏膜是我們比較常見的一種口腔疾病,口腔黏膜的症狀表現很是明顯,很多時候我們可能並不清楚它的病因。那麼,口腔黏膜病的症狀是什麼?如何治療口腔黏膜病?下面我們就來具體的了解一下吧。口腔黏膜病的症狀是什麼1、潰瘍狀在增厚的白色斑塊上,有糜爛或潰瘍,可有或無局部刺激因素,可有反覆發作史,疼痛。口腔黏膜白斑的好發部位為頰,唇次之,舌、口角區、前庭溝、顎、牙齦也有發生,雙頰白斑最多見,往往位於咬合線處,寬約1cm左右,有的延及口角。
  • 口腔黏膜裡的白斑病:請不要小瞧我!
    大部分口腔裡長了白斑,以為沒什麼事,過段時間就好了,也沒有很認真地對待,其實,口腔白斑不去及時治療會引起不良的後果,所以有這病的患者一定要及時去醫院就診,以防拖延,追悔莫及。3.口腔癌前病變舌癌是一種發病率較高口腔癌,口腔白斑是口腔癌前病變,好發於40歲左右人群,如果有酗酒、抽菸習慣,會使癌變比率大大增加。4.高血壓有高血壓的患者佔5%-10%,國外有人認為口腔白斑與高血壓關係密切。
  • 5種口腔問題將影響孩子一生,家長需正確應對這5種口腔問題
    1、鵝口瘡鵝口瘡是兒童時期高發的口腔病,是因為受到黴菌感染所引起的。其實每個人口腔中都含有白色念珠菌,若沒有注意口腔清潔或抵抗力減弱、濫用抗生素等會使得念珠菌趁機作亂,從而導致鵝口瘡。孩子長鵝口瘡的原因是沒有徹底清洗乾淨口腔,部分孩子喜歡含著乳頭入睡或往嘴巴中亂塞東西會使得黴菌滋生。其主要症狀是口腔黏膜和軟顎以及硬顎有白色塊狀凸起物。期間可按照醫生囑咐塗抹抗黴菌素藥物,同時要做好清潔工作,每次給孩子餵完奶後先用紗布蘸少量水清潔,也可以讓孩子餐後喝幾口溫開水。
  • 迅速緩解口腔黏膜炎疼痛——新型口腔凝膠,益普舒獲批上市!
    口腔黏膜炎——化療和放療引的副作用之一口腔黏膜炎是腫瘤治療(化療和放療)的嚴重副作用,以口腔黏膜疼痛性潰瘍為特點。部分常規化療、大劑量化療(如造血幹細胞移植預處理)和大多數進行頭頸部放療的患者都會受口腔黏膜炎的影響。分布在口腔基底的上皮細胞DNA被破壞,造成其細胞增殖功能低下,由此導致口腔黏膜炎。口腔黏膜炎影響患者進食、吞咽和說話,腫瘤治療的劑量和頻率也會因此受限。
  • 介紹口腔黏膜白斑會有什麼症狀
    現在生活中很多人都患上了口腔黏膜白斑,該病的發生對患者的口腔健康會構成很大的損害。喜愛吸菸的人更簡單患上這種疾病,患上了此病後會出現一些比較典型的症狀。下面就詳細為我們介紹一下口腔黏膜白斑會有什麼症狀出現。1、斑塊狀口腔黏膜上出現白色或灰白色的均質型較硬的斑塊,質地嚴密,損害形狀與面積不等,輕度拱起或凹凸不平。
  • 口腔內壁有白斑是什麼病
    很多人會問自己的口腔內長了白斑,也不疼不癢是什麼病呢?其實口腔內出現白斑是一種常見的口腔黏膜疾病,也是癌前病變的一種損壞特徵-上皮異常增生。口腔白斑病是指僅僅發生在口腔黏膜上的白色或灰白色角化性病變的斑塊狀損害,是一種常見的非傳染性慢性疾病,口腔各部黏膜均可發生,但以頰、舌部最多。白斑的色澤除了白色以外,還可表現為紅白間雜的損害。
  • 新生兒春季謹防鵝口瘡 加強寶寶口腔護理
    鵝口瘡可導致黏膜潰瘍及壞死  鵝口瘡,其實是口腔黏膜受念珠菌感染所引起的口腔炎症。翁志強介紹,念珠菌是口腔念珠菌病的病原菌,以白色念珠菌感染最多見,也可以是多種致病性念珠菌混合感染。念珠菌是一種條件致病菌,當人身體抵抗力降低時,寄生在口腔內的這種非致病性念珠菌轉化為致病性,引起鵝口瘡。
  • 口腔黏膜白斑的幾種常見症狀
    很多人都關心常見的口腔黏膜白斑的表現有哪些,我們都知道很多口腔疾病的症狀是很相似的。這時候就會誤導我們以為是其他的口腔疾病,從而錯過了病情的治療期。所以我們還是要對這種疾病的症狀有所了解。(1)疣狀:損害隆起,表面高低不平,伴有乳頭狀或毛刺狀突起,觸診微硬。除位於牙齦或上顎外,基底無明顯硬節,損害區粗糙感明顯,通常因潰瘍形成而發生疼痛。
  • 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預防和護理
    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預防和護理 時間:2020-09-08 16:24合肥長淮中醫醫院口腔科 放射性黏膜炎又稱放射性口炎,是由於放射線電離輻射造成的口腔黏膜損傷,在臨床上主要是頭頸部惡性腫瘤時使用放射線治療的患者,放射線在殺傷腫瘤的同時會對正常的細胞也有殺傷作用
  • 口腔白斑是什麼病
    雖然說口腔白斑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疾病,但是仍舊有朋友不知道什麼叫做口腔白斑,也不知道口腔白斑是什麼病,更不知道預防口腔白斑的方法有哪些。下面我們就從專家口中來了解一下什麼是口腔白斑和口腔白斑的預防方法吧!
  • 多種口腔黏膜病都因缺乏它
    不少人吃東西時,常覺得口腔黏膜不適,有口乾、燒灼感,或者口腔潰瘍反覆發作。遇到這種狀況,需要檢查一下是不是缺少了維生素B12。維生素B12的缺乏可導致多種口腔黏膜病,如萎縮性舌炎、復發性口腔潰瘍和灼口症候群等。因為維生素B12是唯一含金屬元素的維生素,人體自身不能合成,主要從動物性食物中攝取。
  • 寶媽寶爸請注意:嬰兒也需要口腔護理,保持口腔衛生哦
    因此兒童口腔醫生建議,孩子的口腔健康,應該從嬰孩時期就開始關注。各個年齡段口腔護理方式來咯!0-6個月:溫熱紗布洗口腔口腔保健不僅僅針對牙齒,應在嬰兒出生後不久就開始。孩子在長牙以前,父母應在餵奶後或睡覺之前用溫熱水浸溼的紗布輕擦小兒口腔各部分黏膜和牙床,以去掉殘留在口腔內的乳凝塊。
  • 口腔清潔護理需重視!
    寶寶嘴巴裡有白白的東西,棉籤也擦不掉,這是什麼東西?該怎麼辦?什麼是鵝口瘡?鵝口瘡一般多見於新生兒,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所引起,又名雪口病、白念菌病,是兒童口腔的一種常見疾病。多發於舌、軟顎、頰以及口唇部的黏膜,有一些分散的白色斑點或是斑塊。擦拭的時候基底是紅色,白色的斑塊不易用棉棒或溼紗布擦掉,醫學上也稱急性偽膜型念珠菌病。
  • 口腔黏膜受損?用好醫生康復新牙膏,讓口腔保持健康!
    提到口腔健康,大家想到可能的是牙齒問題,殊不知,眾多口腔問題的「背後推手」卻是「口腔黏膜受損」,它最容易出現,也最容易被人們忽視。平時刷牙時牙齦出血或者不小心咬到嘴唇內壁,就會導致口腔黏膜損傷,而且喜辣、喜燙、抽菸喝酒、生活不規律、工作壓力大等因素也會在一定程度上使口腔黏膜受損。
  • 兒童口腔護理產品 你選對了嗎?
    本版撰文 信息時報記者 於婉珈兒童口腔健康問題亟待家長重視。6月6日,薇美姿子品牌舒客寶貝,針對兒童口腔細分市場,聯合中國最大母嬰傳播媒體之一寶寶樹,對外發布了《2017中國兒童口腔白皮書》。該白皮書指出,5歲兒童患齲齒率達66%,其中97%未經治療。
  • 夏季謹防口腔皰疹 如何護理幼兒口腔炎
    夏季謹防口腔皰疹 如何護理幼兒口腔炎(親貝網qinbei.com配圖) 目前細菌感染性口炎已經很少見,病毒及真菌感染所致的口炎仍經常見到。皰疹性口腔炎為單純皰疹病毒Ⅰ型感染所致。 臨床表現 起病時發熱可達38 —40 ,1—2天後,齒齦、唇內、舌、頰黏膜等各部位口腔黏膜出現單個或成簇的小皰疹,直徑約2mm,周圍有紅暈,迅速破潰後形成潰瘍,有黃白色纖維素性分泌物覆蓋,多個潰瘍可融合成不規則的大潰瘍,有時累及軟顎、舌和咽部。由於疼痛劇烈,患兒可表現拒食、流涎、煩躁,所屬淋巴結腫大可持續2—3周。
  • 寶寶的口腔護理到底從多大開始?口腔護理又有什麼用呢?
    一個人的口腔護理,從吃第一頓飯的時候就已經開始了,但是有很多的媽媽並沒有把寶寶的口腔護理放在心上,其實對寶寶口腔的前期護理是很有必要的,如果沒有重視寶寶的口腔,等到寶寶乳牙開始發育的時候,牙齒會非常的不好,甚至影響寶寶的健康和外表形象。
  • 情緒欠佳可能勾起口腔病
    殊不知,諸如灼口症候群、扁平苔蘚、復發性口腔潰瘍等多種口腔黏膜病,都可能因你的情緒不佳而找上門。特殊時期,口腔醫院的醫生教你足不出戶「對付」這些口腔黏膜病。  失眠、情緒差 能讓你嘴裡「冒火」  先來說說灼口症候群這個有點兒「玄妙」的疾病。為什麼說這個病「玄妙」呢?首先這個病好發於更年期前後的女性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