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如龍撰寫的《幼科推拿秘書》是清代推拿手法體例最為完整的一本小兒推拿著作,與《小兒推拿廣意》接近,一說以《推拿廣意》為藍本。該書成書於1691年(清康熙三十年),刊行於1725年(清雍正三年),全書共分五卷,卷一「歌賦論訣秘旨」,主要論述小兒病證的診斷方法,對望診論述尤為詳盡;卷二「穴象手法」,定位、穴道手法,先以文字形式詳述小兒推拿各部位特定穴的定位、主治及補瀉,以及推拿介質的四季選用原則,共十則,後附11幅穴位圖譜;卷三「推拿手法」,介紹分陰陽、合陰陽、搗小天心、運八卦、運五經、推脾土、推腎水等42種單式手法,以及打馬過天河、黃蜂人洞、按弦走搓摩等十三大手法的操作方法及適應證;卷四「推拿病證分類」,闡述了小兒二十四種常見病證的病因病機及推拿治療方法;卷五列「幼科藥方」,並附有8首「小兒祝由方」。該書的特點是條目清晰,論述全面,特別首次提出了「起式」「總收法」的小兒推拿手法,「分陰陽」為「起式」,指出「蓋小兒之為病,多因氣血不和,故一切推法,必先從陰陽分起,諸症之要領,眾法之先聲」,以「掐按兒肩井陷中,拿食指、無名指」之「總收法」結束操作。將經穴推拿與小兒特定穴推拿結合起來辨證治療小兒痰喘等疾患,如:「小兒痰喘,痰或作喘,彼不知吐,須用法取之,若不取吐,痰老難治。肺虛喘聲短,實則喘聲長,虛補實洩。法用分陰陽、運八卦、運五經、掐四橫紋,乾離重推,補脾土。小便赤,清天河、退六腑、飛金走氣;嘴唇紅,按弦走搓摩、揉臍及肩井、曲池;氣喘,合陰陽、又總筋、清天河立止;氣吼發熱,揉承山、天門入虎口、揉胖肘、赤鳳搖頭、飛金走氣;痰盛,眼欲上竄,頭往上昂,掐兩乳下一指期門穴即止;痰迷心,清心經、清肺經、揉外勞宮、揉精靈、掐五指節、天門、虎口、刖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