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愛我家》的某集中,兒媳婦和平詐死,鬧得家裡雞犬不寧。公公老傅對此很不滿:你就是死,也得給我們大家留下個好印象嘛。
老幹部說話就是到位。人生自古誰無死,就是要劃句號,也要力爭讓群眾覺得你不自私,還儘量不給組織添麻煩。因為自己要完,就藉機鬧妖,散德行,那是境界不高的表現。
川普政府比和平更慘,在很多人看來,它不是詐死,而是馬上就要真完。美國一主流電視臺主播在節目中說,川普在白宮的日子已經屈指可數。的確,加上腳趾頭,誤差大不到哪去,滿打滿算,也就只剩二十幾天了。
不過,川普似乎並不在乎別人對他的印象如何,在堅稱自己贏得大選勝利、拜登和民主黨盜取了他的勝利同時,一邊「整理內務」,一邊對外動作頻頻,這個外主要是針對中國。
對內,川普先是撤掉了埃斯珀的國防部長職務,代之以特種部隊出身、曾任國家反恐中心主任的米勒。這是一個引發聯想的舉動。通常來說,美國總統在任期結束前極少變動內閣成員,一來這樣做意義已經不大,二來也是要給外界留個「好印象」。
可是,川普則相反,他連兩個月都不想給埃斯珀留。但這明顯不是主因,以米勒取代埃斯珀的目的,恐怕還是要在本屆任期的最後時間裡,將五角大樓掌握在自己信任的人手裡。
如果翻盤不成,就直接當甩手掌柜,愛誰誰了?這似乎也不是川普想做的。他的目標很明確,就是中國。
在技術上,針對中國的繩索仍在勒緊。
美國21日公布了一份據稱「與軍方有聯繫的」實體名單,這將導致這些公司在採購一系列美國產品及技術上受到限制。這份名單共包括103個實體,其中58家為中國公司,中國航天動力技術研究院、中國航空工業集團、中國航空發動機集團等實體均在名單中,其中還包括香港的政府飛行隊。
美國商務部長羅斯說:「這項行動建立了一個新的程序,在'軍方終端用戶』名單上指定軍方終端用戶,以協助出口商篩選他們的客戶,尋找軍方終端用戶。」
商務部在新聞稿中提到,「『軍方終端用戶』名單告知出口商、再出口商和轉讓商,向清單中的實體出口、再出口或轉讓(國內)指定物品時將需要許可證。」
中國不需要這些美國的產品和技術嗎?嘴硬都歸了環球時報讀者,其實,我們很需要,需要得很,否則也不會忍辱負重從美國進口了。對於美國的這種無理做法,中國當然不能不做反應,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明確表示,中方對美方的這種做法「堅決反對」。
在針對人員流動上,針對中國的門縫在繼續縮小。
21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發表聲明指出,美國將對參與「侵犯人權」的中國官員實施進一步嚴厲的籤證限制,這些官員的家庭成員也可能受到相關籤證限制措施的影響。
美國國務院上次宣布對中共黨員的籤證限制是在12月3日。赴美的中共黨員及其直系親屬的籤證B1/B2的有效期從此前的10年被縮短至1個月。
同是21日,美國國土安全部代理部長沃爾夫在美國保守派智庫傳統基金會講話時表示,國土安全部正在與國務院合作,研究進一步限制中共黨員的籤證有效期。沃爾夫說:「美國將運用一切可能的工具,防止中國公民隱瞞其中共黨員身份、逃避相關的披露要求。」
沃爾夫還表示,在下個財政年度,國土安全部將增加給香港居民難民申請的名額。香港居民將可以獲得比其他庇護申請者更多的援助。
對於美國這種明目張胆的動作,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22日表示強烈譴責和堅決反對。汪文斌說:「西藏、臺灣、香港等問題事關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純屬中國內政,不容任何外部勢力幹涉。」
汪文斌表示,要對損害美中雙邊關係的人採取反制。不過,他沒有具體說明,中方將如何採取反制措施,措施的具體內容有那些,這些反制措施將影響到哪些美國人。
國家和國家之間的限制與反制,很像作戰中的互扔手榴彈,殺傷力如何,要看扔在什麼地方,以及有多少地方可扔。
幾乎所有人都看得出來,美國針對中國的各種動作中,籤證限制是一個很重要的手段。這個殺傷力到底如何?從網上吃瓜群眾的留言看,完全是小菜一碟,一來群眾以愛國為主業,既不想去美國也去不了美國,所以,他們對美籤有一種「糞土當年萬戶侯」的先天性氣魄。
可實話實說,那是因為瓜眾的生活檔次距離萬戶侯還差得遠,當然可以「糞土」的鏡像感來斜視美籤。只是,美國不會打無準備之仗,如果沒有殺傷力,他們也會像當年「不見鬼子不拉弦」的遊擊隊員一樣,把手榴彈省下來。
實際情況顯然是,美國僅把籤證甩出來,殺傷力就絕對不小。只是傷不著瓜眾們一根汗毛,這也是事實。
中國對美國將採取反制措施,希望能打痛美國人。這種心情很容易理解,在作戰中,看著自己對敵方的殺傷力小於敵方對自己的殺傷力,總是一件讓人鬱悶的事。
中國的軟肋,臺灣問題,也是美國藉機下手的地方。
上星期,美國國會眾議院78位議員聯名致函國務卿蓬佩奧,就美臺關係提出三項建議,包括臺灣駐美辦事機構更改名稱、修訂國務院與臺關係準則,以及在剛剛結束的美臺經濟對話基礎上,加快雙邊自由貿易談判。
議員們在信中呼籲蓬佩奧將沿用了40年的臺灣「駐美國臺北經濟文化代表處」更名為「臺灣代表處」。他們認為,「沿用『臺北』一詞,未能確切反映出美國不僅與臺灣官方有緊密聯繫,而且與許多地方政府以及臺灣人民間的密切關係」。
近四十年來,除了已經去世的裡根總統,美國總統在卸任後,雖然未必都能享有「中國人民的老朋友」的稱號,但是,如果其和家人再訪中國,都會受到很好的接待。畢竟,都曾經為中美友好做出過大小不等的貢獻。但是,川普顯然是個例外,他在任的四年間,中美關係遭遇斷崖式下滑,打的是個「死結」。
不光川普,包括彭斯和蓬佩奧,對於這點也都不能有什麼奢望。一屆美國政府,幹到了這個這個份上,這是令中美雙方都沒有想到的。
川普政府在最後的時間裡針對中國動作頻頻,只能有一種解釋,那就是他們也很知道「有權不用,過期作廢」這個說法。現在,他們在抓緊最後幾天時間,把能對中國勒緊的扣都再勒緊些,有可能堵住的地方都堵上,就算不能立刻起作用,對於未來的拜登政府,也是一種束縛,一種牽制。
與川普相比,拜登對華政策可能較為靈活,至少他有對現在的中美關係僵局進行化解的願望。然而,他還是要在川普政府的基礎上往前走。就算可以修正某些東西,也不能過於明顯,畢竟,在大選過程中,拜登也表示將對中國展示出美國的強硬,有些地方甚至要超過共和黨。這些話不能說說就完了,況且,共和黨也會在國會繼續對其進行掣肘。
現在距離1月20日總統就職典禮只剩下四個星期,川普並不會閒著,新動作還會從國務院或其它部門出來。
雖然美國使的都是狠招,但中國似乎並無懼怕,至少看上去並沒有傷著多少。從心情上說,鬱悶的是川普,因為時間在中國這邊,是北京在送他,而不是相反。
不過,這一切都是建立在這樣的預測上:1月6日只是對12月14日的選舉人團投票結果加蓋國會的公章而已。可是,如果萬一章沒蓋成,那各種帳目恐怕就要從頭算起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