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打造 市場引領 成都會展繪就疫後發展「路線圖」

2021-01-09 瀟湘晨報

人民網成都4月2日電 (記者宋豪新)疫情之下,各大展會或取消、或延期,作為新興服務業的會展業遭受重創。數據顯示,春節以來,成都市取消或延期的展會和節慶活動達百餘個。

3月31日,2020成都新經濟新場景新產品首場發布會在世紀城會議中心成功召開;4月1日,會展經濟產業生態圈建設工作推進會議在中國西部國際博覽城成功召開,成都市兩大會展場館正式開門迎賓,成都會展啟動「恢復鍵」。這次會議,以產業生態圈建設為主線,為加快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和區域帶動性的會展經濟產業生態圈繪製了「路線圖」。

塑造比較優勢的核心支撐

全市會展經濟產業生態圈起勢成型

「成都市將會展經濟產業生態圈列為全市14個產業生態圈之一,充分說明了會展經濟在新興服務業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市博覽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全市會展經濟產業生態圈已快速起勢、逐步成型,「在一定區域內,產業生產要素、服務功能要素有機組合,通過自身配套、生產服務配套、生活配套以及基礎設施配套,形成自行調節、資源有效聚集、科技人才交互、企業核心競爭力持續成長的多維生態系統,就是我們所說的產業生態圈。我們聚力打造會展產業生態圈目的,就是要推進生產要素高度集聚、配套功能高質集成、優質資源高效集約,整體提升會展產業發展能級。」

據了解,成都會展經濟產業生態圈已初步形成。天府總部商務區突出成都會展「主幹」引領;安仁?中國文博產業功能區圍繞博物館核心IP,突出文博核心引擎;天府農博園以農博引領+鄉村振興,聚焦以鄉村為場景的新經濟產業,推動農商文旅體科融合發展;李冰文化創意旅遊產業功能區以融創會議中心酒店群為支撐,加快國際會議和會獎旅遊目的地打造;天府奧體公園打造文商旅跨界融合發展的新名片,謀劃建設國際會都島,依託體育賽事,形成國際交往中心和國際消費中心。

5月底前,指導會展產業功能區編制完成戰略規劃與發展藍皮書;市博覽局將設立專班,在8月底前,完成會展產業生態圈戰略規劃與發展藍皮書的編制……推進會上,「成都會展產業生態圈的建設路徑」也愈發清晰。

「會展+、會展新經濟、會展生態圈等關鍵詞頻現啟示我們,會展行業在引入生態圈理念後,已經不僅僅限於把產業鏈關聯企業打包放入同一個空間載體,比如產業小鎮、產業園,而是要形成由關聯業態組成的動態結構系統。」在勵翔股份董事長李軍看來,要重點考慮解決成效問題,建議通過極為優質的政策傾斜和資金支持,吸引會展業頭部企業融合聚集,縮短物理空間的距離,提高溝通頻率,確保生態圈的價值共振。

成都會展活動活力再現

力爭全年舉辦重大會展活動920個

3月25日,第102屆全國糖酒商品交易會組委會在官方微信發布消息,今年全國春糖定於5月21日至23日在成都中國西部國際博覽城舉辦,規劃面積21萬平方米,參展參會流程不變,並推出「全國糖酒會雲平臺」;3月26日,成都發布《成都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通告(第8號)》,明確「全面恢復商超、餐飲、旅遊、住宿、文體娛樂、會展等服務業正常經營活動」;3月31日,2020成都新經濟新場景新產品首場發布會在世紀城會議中心成功召開;4月1日,成都市召開會展經濟產業生態圈建設工作推進會議,成都市兩大會展場館正式開門迎賓,會展業已啟動了「恢復鍵」。

「第8號通告一發布,我們第一時間開展工作部署,細化職責分工、明確專班專人,為確保接下來展會活動的安全有序舉辦,分階分段實施應對舉措,積勢蓄能,切實加強後疫情期的公共衛生服務保障,確保辦展環境安全舒適,讓參會賓客放心舒心。」天展公司藍唯董事長表示,「此次生態圈工作會的召開,不僅標誌著中國西部國際博覽城正式開門迎客、率先領跑,按下了滿產穩產的『快進鍵』,更為疫情後成都市服務業良好開局及復興發展起到積極促進作用。」

實際上,在此次會議按下重啟成都會展業「恢復鍵」之前,成都市博覽局已經提前謀劃、靠前服務,為成都會展經濟恢復發展搶佔先機。早在3月9日,就印發實施了《統籌做好疫情防控推動會展經濟持續發展行動方案》,多措並舉,紓危解困,構建幫扶機制,支持企業復工復產、落地舉辦展會和探索創新模式;3月27日又印發了《統籌疫情防控展會活動管理規範》,對展會舉辦方和場館方的疫情防控措施提出了明確標準,作出詳細規範,築牢會展業全面恢復的安全底線。

「第一時間將成都會展行業各項推進舉措告知客戶,急客戶之所急,協助客戶申報相關優惠政策,將場館應急預案主動提交給主辦,幫助他們豐富完善展會的應急預案以增強參展商和觀眾到場信心,共同營造安全有序的會展環境。」 世紀城會展中心左霖總經理說。

值得關注的是,此次會議明確了今年成都會展產業的年度目標:力爭全市舉辦重大會展活動920個,展會總面積超過1280萬平方米,會展業總收入1450億元;全球展覽業協會(UFI)認證展會項目達到13個,國際大會及會議協會(ICCA)標準國際會議達到15個;本土年營業收入過億元的會展龍頭企業達到8家,引進國內外知名會展企業總數達到12家,形成一批年收入超5000萬元的會展企業梯隊。

「下一步將統籌推進產業功能區協同發展,加快出臺《成都市會展業促進條例》,做好全市會展業『十四五』專項規劃,指導五個會展產業功能區進一步精準方向、明晰定位、突出主業、發揮優勢,體現特色化、差異化、專業化、品牌化、國際化發展布局,增強會展經濟產業生態圈下各功能區的耦合效應,科學推動五大會展產業功能區錯位協同發展。」成都市博覽局相關負責人透露,會展經濟產業生態圈需要大量的頭部企業,特別是具有整合全球各種資源的組展策劃企業、擁有行業話語權的國際性組織、控制戰略資源的投資企業等,通過利益聯結、關聯配套形成良好的會展生態體系。

而首批成員單位已達50家的成都會展經濟產業生態圈聯盟,將通過政產學研用融平臺,整合全球創新資源和生產能力,攜手圈內外領軍企業、科研團隊、行業協會等在全國範圍協同配置資源要素,提高市場佔有率和產業集聚力。

加快會展產業與新經濟深度融合發展

創新會展新題材新模式

面對疫情,人們將在一段時間裡高度依賴網絡互動,並且將建立新的行為方式和需求習慣,會展活動也必然要根據新的行為習慣做相應調整。

「儘管疫情對會展行業打擊沉重,但危中有機,疫情之後,必將湧現出新的需求,產生新的會展題材,會展企業可以據此籌劃新的展會、打造新的會展品牌。」市博覽局相關負責人認為,疫情的出現正在迫使整個會展行業加快數位化的發展、跨界融合,也為會展業發展注入了新動能,「長期來看,會展業發展趨勢依舊向好。」

會展行業對實體經濟的價值毋庸置疑,所有受疫情影響而積壓下來的企業參展觀展需求,雖然「遲到」但絕不會「缺席」。而作為服務於企業的會展服務業,則需要苦煉內功,化壓力為轉型升級的動力,同時密切關注市場動向,關注同行和客戶的動態,關注行業上下遊產業鏈的風向。

成都新東方展覽有限公司蔣丹抱有同樣的看法。他說,成都多年來深入推進創新創業,致力打造科技發展智慧平臺,作為國內領先的會展前沿城市,已形成較為成熟的會展運營、管理和服務模式;成都在「會展+科技」的雙基因優勢下,提出構建以服務會展產業鏈為核心的會展新經濟生態圈的設想,將參考全球會展領先國家,對標國內一線城市打造會展產業鏈,通過頭部企業帶動、資源有效聚集、產業協作共進,促進會展配套鏈、供應鏈、價值鏈、人才鏈、金融鏈、技術鏈緊密合作,交互增值,形成會展產業疊代提升、資源聚集、人才交互的多維生態系統。

據悉,成都已出臺《促進會展產業新經濟形態發展的實施意見》將在創新賦能驅動產業功能區提質增效方面,加快會展產業與數字經濟、智能經濟、綠色經濟、創意經濟、流量經濟、共享經濟「六大形態」深度融合發展;大力發展會展「新基建」,推動人工智慧、5G、大數據、LBS(基於位置的服務)、物聯網、VR/AR(虛擬實境與增強現實)等科技手段在會展領域廣泛應用;以創新會展經濟發展新場景、新業態、新模式為路徑,促進會展產業轉向「聚合共享,跨界融合」的新經濟發展模式,形成上下遊貫通,全產業鏈融合發展的會展新經濟生態圈,打造新的動力增長源,實現會展新經濟高質量發展。

在開放合作上下功夫

打造區域核心競爭力

會展國際化是推動城市國際化的重要抓手,有助於城市在全球範圍內整合資源,推動產業、知識、資金等要素在國際平臺上開展合作,促進城市成為全球城市網絡體系的重要節點。

「充分發揮貿促博覽功能,用好用足全球資源,加強國際交流對接,抓住落實《中歐會展業合作成都行動計劃(2020—2025)》和建設中日現代服務業開放合作典範城市等契機,鼓勵各功能區積極圍繞主導產業發展策劃國際合作項目,借勢借力打造成都會展品牌。」成都市博覽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力爭疫情後第一時間組織成都企業走出去參展參會,積極開展城市營銷,努力爭取國際化優質產業資源。」

區域合作是不容忽視的強勁市場,而會展國際化也是推動區域經濟增長、努力搶佔區域乃至全球會展經濟發展制高點的重要抓手。

「全面融入國家發展戰略,在『合』字上做文章,進一步融合、整合、聚合資源,構建成渝雙城會展經濟圈;同時突出成都『主幹』支撐,共謀項目,共樹品牌,共享市場,構建成德陽、眉山、資陽會展經濟產業生態圈。」 成都大學旅遊與文化產業學院院長、成都會展經濟發展研究院諸丹教授表示。

據介紹,接下來成都市博覽局將緊緊圍繞成渝會展經濟區域合作,儘快把戰略要求轉化為戰略行動,建立成渝合作工作機制,加強兩地發展思路、重大項目布局、重大政策制定和專項規劃對接,精心謀劃一批引領性、帶動性和標誌性的展會項目,舉辦國際性大型展會,打造更多跨區域承載國家戰略的實施載體;與德陽、眉山、資陽以及四川其他地市州貿促會或商務部門進一步加強聯繫,通過西博會、農博會、口腔展、歐洽會等重大活動組展辦展,利用國際商會、重大展會活動,帶動區域內相關企業走出去,拓展實體經濟產業鏈和市場範圍,提升會展經濟競爭力。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成都按下會展「重啟鍵」 全年920個重大會展活動安排上
    4月的第一天,中國西部國際博覽城迎來了另一場會議——成都市會展經濟產業生態圈建設工作推進會議。短短兩天兩場重磅會議,成都會展業發展的兩大核心引擎先後啟動,在按下了成都會展業「重啟鍵」的同時,又傳遞出怎樣的訊號?闊步邁向「國際會展之都」的成都,藉由密集的會議,釋放出會展業率先恢復的訊號,也以產業生態圈建設為主線,為加快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和區域帶動性的會展經濟產業生態圈繪製了「路線圖」。
  • 創新發展生活性服務業 成都打造5個千億級消費市場
    到2022年,形成商貿、旅遊、文化、餐飲、康養5個千億級消費市場,生活性服務業增加值達到5000億元以上將從財政支持、用地保障、普惠金融、開放數據4個方面,加強對發展生活性服務業的要素供給保障打造成都生活新場景圍繞彰顯天府文化特質、融合國際時尚潮流,打造生活服務重要載體,創造消費新模式、生活新場景,
  • 成都IGS——數字文創「後浪」將至
    小滿農忙,當城市按下復工復產、滿產穩產的「快進鍵」,正打造「三城三都」國際標識、建設世界文創名城的成都,在數字文創產業繼續提速,前後出臺《關於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促進文化旅遊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措施》各項鼓勵政策,引導市場主體激活復甦經濟,全力支持文創、文旅產業的健康持續發展。
  • 2020成都美好生活系列會展舉辦_中國貿易報
    成都會展在重啟後按下「快進鍵」,努力拉動內需、促進消費,提振行業和城市信心,激發新動能,推動成都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 本次展會由成都市博覽局、成都市商務局等共同主辦,成都新東方展覽有限公司、四川天府國際會展有限公司、成都世紀城會展集團有限公司執行。
  • 成都創新發展生活性服務業,打造商貿、旅遊、文化、餐飲、康養5個...
    即到2022年,全面優化與國家中心城市相適應的生活性服務業發展體制和公共服務保障機制,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備、優質高效的生活服務體系,積極建設世界文創名城、旅遊名城、賽事名城,高標準打造國際美食之都、音樂之都、會展之都,建成城鄉居民和國內外來蓉人士各得其所、樂享成都的高品質和諧宜居生活城市,向國際知名生活城市邁進,實現居民幸福感顯著提升、生活品質顯著提升和產業能級顯著提升,形成商貿、旅遊、文化、餐飲
  • 成都會展經濟產業生態圈推介會亮相上海,又有多個展會落地成都
    除此之外,成都市博覽局還和寧波市服務業發展局籤訂戰略合作備忘錄,提出將促進成都和寧波兩市經濟和文化發展交流,特別是圍繞疫情防控常態化下會展行業的自身生存以及未來會展行業創新發展等問題,得到了四川省經濟合作局的大力支持。
  • 來第五屆校長大會繪就學校發展「未來路線圖」
    來第五屆校長大會繪就學校發展「未來路線圖」 2020-07-14 17: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這場發布會按下會展「恢復鍵」 成都新經濟引擎嘹亮轟鳴
    新世紀國際會展中心 「這次以會展生態圈建設為主題的工作會,給了我們很多啟發,特別是疫後生態建設層面,以前是平面思維,現在需要立體思維,
  • 數字文創的「後浪」將至全球數字文創發展大會在成都開幕
    涵蓋影視、音樂、動漫、遊戲、電競、區塊鏈、文化旅遊、IP、5G、AI等前沿領域,致力打造數字文化領域巔峰領袖盛會、匯聚全球數字文化頂級業態的合作發展生態平臺。數字文創已滲透成都城市文化肌理據不完全統計,成都現有各類數字文創相關企業1000多家,年產值上億元的企業達百餘家。
  • 悅來國際會展城:全面加速「會展+」開放平臺 打造「近悅遠來」城市...
    正在以會展城、生態城、海綿城、智慧城、文藝城和詩意濱江、生態濱江、浪漫濱江、藝術濱江、活力濱江統籌發展為著力點,打造國際會展集聚區、生態示範先行區、智慧創新引領區,成為「山清水秀、美麗之地」的公園城市「樣板間」和「近者悅、遠者來」的開放城市「會客廳」。 曾經的悅來和現在的悅來國際會展城同樣耀眼,在悅來這方土地上紮根著與歷史、與文化。
  • 環球世紀會展旅遊集團落子長沙高鐵會展新城 項目謀篇布局全揭秘
    從成都沙灣會展中心到世紀城新會展中心,再到成都新世紀環球中心和現在的長沙環球世紀・未來城,鄧鴻表示將繼續以前瞻性眼光看待城市發展,並以會展會議為核心,集多元業態於一體,助力高鐵會展新城發展,助力城市經濟的持續發展。
  • 2020未來學校生態大會強勢來襲,千校共繪學校發展未來路線圖
    大會主題:共同繪製學校發展「未來路線圖」主題詮釋:為學習貫徹《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進一步滿足新時期基礎教育改革創新需要和未來學校實驗區建設需要,2020年4月9日,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以下簡稱「中心」),發布了《「未來路線圖」實驗學校發展指南1.0》白皮書。
  • 2019成都會展協會年會召開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12月27日訊 以「『專』『新』成長、共享未來」為主題的2019成都會展協會年會(以下簡稱年會)於20日召開。2019成都會展協會年會現場。目前,成都正在全力打造「三城三都」,成都會展行業也正以「四名」行動助推其中的國際會展之都建設。成都市博覽局副局長馬澤林在年會上指出:協會成立以來,做了很多務實有效的工作,值得充分肯定。在邁向「國際會展之都」的道路上,成都已然做了諸多探索。
  • 格局為筆 實力做墨 貝泰妮繪就企業高質量發展「路線圖」
    原標題:格局為筆實力做墨貝泰妮繪就企業高質量發展「路線圖」黨的十九大明確提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高質量發展成為各行各業的高頻詞彙。何為高質量發展?護膚品行業又該如何實現高質量發展?對此,雲南貝泰妮生物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貝泰妮)用自身的實踐與成績給出了答案。
  • 米奧蘭特:引領會展行業跨越式發展
    從1951年中國首次參加「萊比錫春季博覽會」,標誌著新中國會展業發展的開端,到如今米奧蘭特(300795.SZ)即將登陸A股市場,成為會展第一股,中國會展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隨著經濟全球化水平的不斷提升和國家間合作的不斷加深,會展行業與旅遊業、房地產並稱為「世界三大無煙產業」,也由此成為城市名片、城市經濟助推器的代名詞。
  • 2020未來學校生態大會強勢來襲,千校共繪學校發展未來路線圖
    未來學校生態大會 (FSEC,Future School Ecology Conference),是中國教育智庫網與未來學校研究院聯合主辦、中教資聯與雅森國際聯合承辦的為賦能未來學校研究與實驗計劃,聚焦0-18歲兒童發展的綜合性會議會展。 大會採用以會促展、會展融合的形式開展。
  • 成都首發 「探索號」科普班列路線圖出爐!
    成都首發 「探索號」科普班列路線圖出爐! 「成都地鐵發展速度那麼快,能不能近距離感受一下地鐵是如何運行的?」
  • 成都市博覽局全面「雲解讀」會展新政策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3月13日訊 「春愈暖」—成都會展在行動、2020成都會展抗疫雲論壇於3月11日舉辦的第二場「政策篇」邀請到了成都市博覽局的八位中高層負責人,對最新出臺的《統籌做好疫情防控推動會展經濟持續發展行動方案 》進行了詳盡解讀,對打通政策落地「最後一公裡」企業申報優惠的政策進行了全面介紹。
  • 成都會展經濟發力:三大世界巨頭進駐,帶來一系列知名項目
    一個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展覽企業之一一個是中國會展行業的領跑者還有一個是義大利貿易展覽的先導者成都正在全力打造國際會展之都,三大國際會展巨頭強勢登陸,規劃布局國際化大型會展,與本土會展企業合作打造行業標杆展覽項目……這為處在「風口浪尖」的成都會展業更增添了強勁馬力。
  • 建設國際會展之都 2020年成都全年將舉辦重大展會活動1000場
    2月14日,在成都市政府新聞辦舉辦的「成都市推進『三城三都』建設三年行動計劃」新聞發布會上,《成都市建設國際會展之都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公布,明確了成都建設國際會展之都的發展目標和實施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