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8月22日,UC誕生,到2016年8月22日,整整12年,剛好一個輪迴。
作為一款手機瀏覽器,UC這十二年的發展歷程,恰好見證了手機系統從Java到安卓和iOS的演變,也見證了網際網路時代向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更迭。
阿里移動事業群總裁俞永福
現已成為阿里移動事業群總裁的俞永福,陪伴UC走過了九個年頭,他這樣描述其對UC的感情:「UC是什麼,從個人角度來講,是我事業上的初戀,這是讓人刻骨銘心的。」
然而俞永福的這個初戀,在其剛剛過完12歲生日的第二天,宣布了一項重大決定:「UC瀏覽器」產品更名,正式升級為「UC」並向「平臺化」方向發展;同時,正式發布了獨立資訊應用「UC頭條」。
三次關乎生死存亡的轉型
在UC總裁何小鵬記憶中,不算上這次轉型升級,UC在十二年的發展歷程中,共經歷過三次關乎生死存亡的轉型。
何小鵬介紹說,第一次轉型是2007年,當時UC還是一個做移動網際網路的軟體公司,只有17個員工,好幾個月都要借錢發工資,差點活不下去,後來俞永福加入進來後,便開始二次創業,剝離非核心業務,專注手機瀏覽器。
第二次轉型是2009年,安卓和iOS系統出現,UC從塞班向新系統轉型。當初誰都沒有想到安卓和iOS會發展的如此迅速,很多公司還沒有反應過來,就被這波新的浪潮所淹沒。而UC得益於及時的轉型,在這段時間得到爆發式增長,據悉,UC2010年的發展速度達到1500%,用戶突破1.5億。
第三次轉型是在2015年,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UC觀察到用戶瀏覽習慣的變化,推出信息流版本,通過大數據計算來推送新聞,讓用戶從搜新聞變成刷新聞。
對於一個超過十年歷史的產品公司來說,這些年過的並不會太舒適,或多或少都經歷過一些陣痛甚至是長痛。因為短短十年間,整個社會的發展速度早已超過過往的幾十年,技術的日新月異,人們生活需求的快速變化,這些都對產品公司形成了巨大的挑戰。
適者生存,網際網路也同樣遵循這一自然法則,對UC來說,在當初做這些轉型決定時,其實也無法預知結果會是怎樣,也同樣面臨淘汰的可能。
回憶這三次轉型,何小鵬向鳳凰科技記者坦言,UC第一次轉型確實是被動的;到了第二次轉型,就是半主動;第三次轉型則是非常主動的去做,第三次轉型是在UC併入阿里之後,我們從阿里同事身上學習到很多對於內容、數據的思考,這個對我們影響很大。
去瀏覽器化
UC的演變和功能已經成為幾代中國網民的共同記憶。塞班時代,用方向鍵操控屏幕的情景仍然歷歷在目;到了安卓和iOS時代,UC也滿足了人們對觸控螢幕的交互需求,UC似乎掌握了媒介演化規律,總能通過不斷優化內容並獲取體驗,使用戶更為簡單、精準地享受網絡生活。
適應時代的發展,這是任何一款想要持續發展的產品的根基,這一點,UC做到了。據最新披露的數據顯示,UC瀏覽器目前全球季度活躍用戶數已超6億,單日文章曝光量超過60億,單日評論總量突破650萬條,用戶日閱讀PV超過7億。
但是對於UC而言,「瀏覽器」已經不足以概括其目前和未來要做的事情。何小鵬表示,全新的UC將專注人與信息關係,從媒體內容的兩側發力。
「我們相信在將來的閱讀和娛樂上會有兩種模式的應用客戶端,一種是瀏覽器,既能夠解決各種各樣的長尾需求,也能夠解決內容消費和娛樂的需求;第二個是垂直客戶端,在垂直領域裡面也能滿足這些需求。」何小鵬進一步解釋說。
不過,UC要做的不僅僅是簡單的去瀏覽器化。何小鵬指出,UC此次升級,並不是簡單地在字面上「去瀏覽器化」,升級後的UC,將繼續包含UC瀏覽器的原有功能,並擴容出更多產品服務,最終實現以內容為紐帶的新型媒體平臺。
何小鵬強調說,UC搭建的媒體平臺,想的是如何幫助大家獲取用戶,獲取商業價值和獲取數據,而不會去生產內容,這是整個大數據信息媒體平臺最重要的。
UC的使命
在UC近幾年的發展過程中,阿里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2014年,UC整體併入阿里巴巴;今年6月,阿里宣布成立包括阿里影業、阿里音樂、優酷、UC等業務在內的阿里大文娛版塊,俞永福被任命為阿里大文娛板塊領導小組組長。
無論是從俞永福的角度,還是從UC的產品形態上來看,UC在阿里大文娛板塊中的地位都將變得極為重要。據介紹,阿里大文娛板塊在阿里生態體系中的定位是數字媒體及娛樂平臺,而UC將是大文娛版塊中最重要的數字媒體平臺。
俞永福指出,在過去的幾個月,阿里巴巴新成立了大文娛板塊。這個板塊要思考的並不是眼前一兩天的事情,而是接下來十年的戰略定位,而UC在未來十年要承擔的使命,實際上就是大文娛板塊的整個數字媒體以及娛樂平臺。
從阿里最新發布的財報便能看出,除了電商業務的增長外,雲計算、大數娛均呈突破性增長。財報顯示,阿里數字媒體和娛樂業務的季度收入為31.35億元,較2015年同期的8.12億元上升286%。
俞永福曾表示,阿里大文娛接下來要「減少刷臉,減少重複建設,增加資源分享」,因此,UC未來將獲得整個大文娛板塊的數據並未空談,一旦打通阿里大數據資源,UC提出的千人千面計劃將得以質的提升。
關於阿里的內部互動,在談及UC頭條和淘寶頭條的區別時,何小鵬表示,其實雙方在內容上已有合作,之前淘寶頭條的內容在UC頭條做測試,效果很好,用戶的關注度也很高。UC頭條和淘寶頭條兩個產品定位不一樣,但是在內容上肯定有共通的地方,雙方在背後也做了內容的相互輸送。
在經歷過歷次轉型,尤其是在融入阿里體系之後,UC要做的已經不再是簡單的一款產品。何小鵬表示,全新的UC將是阿里移動事業群的核心產品之一,UC未來除了要做好用戶的內容服務外,還將連結阿里商業體系與文娛矩陣,成為網絡生活的三角地、中繼站。
如今的UC,與俞永福記憶中「初戀」的樣子已有了天壤之別,但現實往往是,喜歡的只是「初戀」的感覺,對於眼前的,那才是真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