顱底外科學習感悟(十一):光榮綻放

2021-02-12 神外資訊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由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總醫院神經外科趙英傑博士帶來的隨筆:顱底外科學習感悟(十一)--光榮綻放,歡迎閱讀、分享!

相關連結

其一,世界顱底外科大會。

什麼是世界顱底外科大會?

筆者認為,不是說參會代表來自全球眾多的國家才稱為「世界顱底外科大會」,而應是顱底外科具有代表性的國際講者到會發言即為世界顱底外科大會。

世界顱底外科的學術發展,主要看三個學術團體:

1. 歐洲顱底學術團體:

(1)瑞士蘇黎世:上世紀七十年代初,全球有志於顯微神經外科技術的同道,雲集蘇黎世,觀摩、學習Yasargil教授的顯微神經外科手術。這些手術中不乏動脈瘤等顱底外科手術。即使Yasargil教授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離開蘇黎世大學以後,近些年來在Bertalanffy教授領導下,蘇黎世大學神經外科,依然在歐洲乃至全球聲名顯赫。

著名的神經外科專家朱賢立教授,曾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初,赴蘇黎世跟隨Yasargil教授學習顯微神經外科技術。朱賢立教授,在蘇黎世連續訪學兩年以上,陶醉其中。歸國後,朱賢立教授在推廣顯微神經外科技術,尤其是在翼點入路的推廣方面,做出卓越成績。學有所成,並成功在國內廣泛推廣先進技術,這是上世紀我國神經外科史上的訪學佳話。

(2)德國漢諾瓦:據Samii教授的簡歷,1979年Samii教授,是cofounder of the Skull Base Study Group,即創建成員之一。從 First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Skull Base Study Group來看,當時Samii教授,還只是秘書長。首屆顱底外科學組國際會議的主席是來自Mainz的K. Schürmann教授。

據筆者掌握的文獻來看,Samii教授的專著處女作是1983年的《Traumatology of the Skull Base》。此專著,也側露著顱底創傷是顱底外科的重要工作內容的思想。從此專著也能看出,近四十年前的顱底外科,就已強調多學科協作了。此專著,W. Draf教授,參與耳鼻喉部分Oto-Rhino-Laryngology的編寫;H. Scheunemann教授,負責頜面部分Maxillofacialsurgery的編寫。

四十年來,德國漢諾瓦神經外科,在Samii教授的學術引領下,尤其是在顱底外科方面,碩果纍纍,享譽全球。

(3)義大利那不勒斯:來自那不勒斯的Paolo Cappabianca教授,在顱底外科界享有極高的學術影響力。熟悉《Neurosurgery》的同道,在許多經典文章末尾會經常見到來自Paolo Cappabianca教授的Comment。其主編的顱底專著《Cranial, Craniofacial and Skull Base Surgery》,亦是顱底外科的經典教材。此專著的特點是:一個入路即一個章節,以入路為中心,緊密聯繫臨床。

(4)芬蘭赫爾辛基:Juha教授,嫻熟使用眶上外側入路切除顱咽管瘤、夾閉前循環動脈瘤等,深受世界同道讚賞。Juha教授,亦是世界聞名的腦血管外科專家。近些年來,很多中國學者前往芬蘭赫爾辛基訪學深造,如上海華山醫院徐斌教授、武漢同濟醫院郭東生教授等。

筆者曾學習人類科技發展史,歐洲的科技發展,領先世界長達數個世紀。從古老的希臘科技,到羅馬科技,再到大不列顛科技。近幾百年的科技發展,科技中心也是不斷轉移,從英國牛頓,到法國笛卡爾,再到德國的愛因斯坦。二戰後,世界科技中心轉到美國。

歐洲神經外科史,無疑要比北美神經外科史更悠久,內容也更豐富。長期以來,北美學歐洲,日本也學歐洲。顱底外科著名的Kawase教授,1968年,在其學生時代,也曾到訪瑞士,學習先進文化。

2. 北美顱底學術團體

Harvey Cushing教授組建AANS,以及隨著世界科技中心逐漸轉移到美國,北美神經外科,目前在全球卓有成績、獨領風騷。北美顱底外科會議,更是值得全球顱底外科同道關注。

Al-Mefty教授、Sekhar教授、Rhoton教授等,在顱底外科界可謂星光璀璨,譽滿全球。

3. 日本顱底學術團體

從歷史上看,日本顱底外科醫師在海綿竇解剖、中顱窩底手術等方面,居於世界領先地位。

日本大阪Hakuba教授的擴大中顱窩底入路,東京慶應大學Kawase教授的巖前入路,是顱底外科入路研究的重點內容之一。

其二,顱底解剖研究室建設。


1. 正常顱底解剖階段:先前的顱底解剖研究室,僅僅是配備顯微鏡。近些年來,隨著內鏡技術的發展,國內越來越多的顱底解剖研究室,正逐步增加內鏡顱底解剖內容。筆者相信,以3D神經內鏡顱底解剖為亮點的一批文章,將在近一兩年陸續發表。

2. 顱底病理環境下解剖階段:著名顱底外科專家張力偉教授,曾在2012年04月《中華神經外科雜誌》撰文:顱底外科對我們的挑戰。在此文中,提及重視顱底病理環境下解剖的學習。

筆者認為,學員在學習正常顱底入路顯微解剖時,要多看用此入路施行的臨床手術錄像。如顳下入路解剖時,重點觀看顳下入路施行的基底動脈尖動脈瘤夾閉、三叉神經鞘瘤切除等。學習顱底病理環境下解剖,直面臨床。

3. 虛擬實境手術模擬系統:未來顱底解剖研究室的建設,要與時俱進,充分結合當代科技發展,配備虛擬實境手術模擬系統。

4. 顱底解剖、入路經典文獻閱讀:筆者認為,從事顱底解剖學習,要用至少一半的時間,進行經典文獻的閱讀、思考。比如,從事額外側入路解剖,如果沒有讀過5篇以上的額外側入路經典文獻便開始解剖屍頭,那是對標本的極大不敬與浪費。

5. 加強英文學習,爭取用英文撰寫顱底外科專著,這樣有利於當前中青年顱底外科醫師走向國際學術殿堂。僅寫幾篇有關顱底外科的SCI文章,那是碎片化的東西,很容易被歷史遺忘。




其三,光榮綻放。

筆者查閱部分自1980年以來的顱底外科專著後,深感振奮,深受鼓舞。筆者從這些專著中也看出一些趨勢,如顱底外科亞學科群體逐步建立,有的專家側重前顱底,有的專家側重側顱底,有的專家側重中央顱底,也有的專家側重後顱底,又比如影像學、計算機技術與顱底外科的深度融合研究等。

2017年新書,來自美國William T. Couldwell教授的《Skull Base Surgery of the Posterior Fossa 》,專門針對後顱底進行研究,進而成冊。

為什麼鼓勵大家寫專著?做體系化的工作,做具體細緻的工作。繼往世絕學,創千古文章!

新中國七十年神經外科史,顱底外科研究,一直繼續,如火如荼。向顱底外科前輩們致敬!光榮與夢想,在光榮綻放!

值此推薦來自《中華神經外科雜誌》的三篇文章:

1. 2007年04月,周定標教授《顱底外科的歷史、現狀與未來》;

2. 2009年12月,張俊廷教授《積極倡導顱底外科的多學科合作》;

3. 2012年04月,張力偉教授《顱底外科對我們的挑戰》。

最後,願用如下幾句與諸位同道共勉:

知識 聖化為能力

能力 聖化為藝術

朝聖的路 漫長

遠方的聖塔 聖旗

只有一個字

相關連結


神外資訊微信公眾訂閱號可以置頂啦!!!打開手機微信(6.3.16以上版本),找到訂閱號中的神外資訊公眾號,打開並點擊右上角頭像,進入神外資訊詳細信息頁面後,選擇置頂公眾號,這樣您就可以將神外資訊置頂啦!從此,重要信息不再錯過哦!

《神外資訊》,未經許可不得轉載,如希望轉載,請聯繫「神外助手」。請各微信公眾號、網站及客戶端尊重《神外資訊》版權,經許可轉載文章時請清楚註明來源為「神外資訊」。《神外資訊》,歡迎您轉發朋友圈。

相關焦點

  • 第45屆全國鼻內鏡外科技術學習班暨第三屆鼻顱底內鏡外科論壇——第二日會議紀要
    同時通過病例分享結合手術視頻演示向學員們介紹了目前國內外鼻顱底外科疾病內鏡手術診療新進展,重點講解了鼻顱底外科腫瘤的切除原則、手術處理要點及凝固技術等,強調要向神經外科同行學習(圖1)。圖3 藍敏瑛教授關於「Endoscopic Skull Base Reconstruction」的主題發言 隨後,南昌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神經外科洪濤教授就「經鼻內鏡顱底外科中頸內動脈的分級暴露及損傷處理
  • 第45屆全國鼻內鏡外科技術學習班暨第三屆鼻顱底內鏡外科論壇——首日紀要
    2018年10月19日8時,第45屆全國鼻內鏡學習班暨第三屆鼻顱底內鏡外科論壇於北京同仁醫院亦莊分院開幕。
  • 西安交通大學醫療聯盟顱底外科中心及眩暈疾病中心成立
    西部網訊(記者 王輝 通訊員 王美英)為了進一步加強基礎醫學教學與臨床醫學教學的有機結合,強化臨床大夫的基礎知識,提高醫學教學和臨床實踐的效率和質量,8月23日上午,在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部舉辦解剖實驗室掛牌儀式暨西安交通大學醫療聯盟顱底外科中心及眩暈疾病中心成立大會。
  • 世界頂級醫生集團來滬舉辦培訓「神經外科顱底手術論壇」舉行-顱底...
    ,上海市浦南醫院與上海冬雷腦科醫院聯合承辦的「2019年Fukushima浦東神經外科顱底手術論壇」11月23日在新近開張的上海冬雷腦科醫院學術報告廳舉行。  受邀參加會議並作主題演講的外國專家有來自美國杜克大學、日本佐賀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日本南東北綜合醫院、日本札幌禎心會病院、法國艾克斯馬塞大學、德國埃森大學醫院、加拿大Raleigh神經外科診所等神經外科學者。
  • Dandy神經外科學會上海論壇暨第三屆顱底外科高級實訓班 第一輪通知
    Dandy神經外科學會主辦,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南院神經外科承辦的Walter E. Dandy神經外科學會上海論壇及由Walter E. Dandy神經外科培訓中心舉辦的第三屆顱底外科實訓班定於2015年5月1日-2015年5月3日在中國浦東幹部學院及Walter E. Dandy神經外科培訓中心進行。其中2015年5月1日全天為Walter E.
  • 宋西成:經鼻內鏡技術成為對付顱底疾病的利器
    宋西成(左三)帶隊查房膠東在線10月26日訊(記者 劉妍 通訊員 李成修 馬瑾) 顱底位於頭顱與面部五官之間,涉及神經外科、眼科、耳鼻喉頭頸外科、口腔頜面外科等多個學科。由於該區域解剖關係複雜,且區域內有許多重要的神經和血管穿行,顱底疾病時常被視為手術禁區。然而,隨著手術和麻醉技術的發展以及監護設備和輔助設備的改進,特別是鼻內鏡手術技術的飛速發展,使這樣的病人也可能通過微創的鼻內鏡手術,得到有效的外科治療。近日,煙臺毓璜頂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主任宋西成就鼻內鏡微創技術在鼻顱底相關疾病中的發展及應用進行了一場培訓,介紹如何採用鼻內鏡技術治療顱底相關疾病。
  • 西安交大一附院完成多例經鼻內鏡顱底手術
    依託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與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部解剖教研室而成立的顱底精細化解剖實驗室,在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張少強主任、白豔霞副主任的領導下,由交大一附院耳鼻喉頭頸外科權芳主任醫師、劉利鋒副主任醫師、張鵬飛主治醫師、申震主治醫師、康偉住院醫師等醫務人員組建的鼻顱底專科小組,在近日成功完成多例經鼻內鏡顱底手術,該手術難度大,風險高
  • 小語名師齊薈萃,光榮綻放市一小 |我市舉行第二屆小學語文名師「光榮綻放」展示活動
    今天有幸參加了興寧市第二屆小學語文名師「光榮綻放」展示活動,我受益匪淺。楊文苑老師灑脫自然,《書戴嵩畫牛》一課讓我們賞析了一節精彩的文言文教學課。彭秀清教授的講評課《習作:我想對您說》更讓我們醍醐灌頂:語文老師如何使學生跳出俗套,用自己的話真實表達,在樸實的語言裡傳達最深的愛。單元習作教學的正確打開方式是怎樣的?彭教授用動聽的聲音娓娓道來「單元習作教學四部曲」。
  • 崔杉古箏「光榮綻放」 回家鄉演奏風情民樂
    崔杉(資料圖)  青島早報訊 8月8日晚7時30分,崔杉古箏獨奏協奏音樂會將在市人民會堂舉行,這位今年被評為中央電視臺光榮綻放2003年赴京跟隨著名古箏演奏家、教育家周望教授學習至今。2005年、2008年,連續兩屆獲得文化部舉辦的中國政府最高獎——「文華獎」全國古箏比賽專業組銅獎、2009年第七屆「中國音樂金鐘獎」古箏比賽優秀表演獎、2013年獲得中國音樂最高獎——第九屆「中國音樂金鐘獎」古箏比賽銅獎,並成為由政府頒發的「國家獎學金」的獲獎學生之一。
  • 博學明辨 慎思篤行:耳鼻咽喉頭頸外科 | 新華醫院2021年研究生招生...
    學科重點發展方向:眩暈綜合診治和康復治療、顳骨及側顱底外科、聽覺植入、小兒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頭頸腫瘤外科治療及修復等。學科下設聽力障礙眩暈診治中心、耳鼻咽喉內鏡中心兩個診治平臺,以及耳神經及顱底外科、頭頸腫瘤及咽喉外科、小兒耳鼻咽喉科、鼻外科4個三級學科,分別由各亞專業學術帶頭人擔任亞專業主任。
  • 西安交大一附院神經外科高規格面肌痙攣手術培訓班舉辦
    西部網訊 2020年9月11-9月13日,由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神經外科顱底腫瘤及顱神經疾患診療組主辦的高規格面肌痙攣三叉神經痛顯微血管減壓(MVD)手術入路及解剖操作培訓班落下帷幕,本次培訓受到省內外20餘家醫院,60餘名神經外科主任教授一致好評。
  • 不畏艱難,勇往直前——西安交大一附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勇攀險峰
    ,在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張少強主任、白豔霞副主任的領導下,由交大一附院耳鼻喉頭頸外科權芳主任醫師、劉利鋒副主任醫師、張鵬飛主治醫師、申震主治醫師、康偉住院醫師等醫務人員組建的鼻顱底專科小組,在近日成功完成多例經鼻內鏡顱底手術,該手術難度大,風險高。
  • 【 重溫經典 】:顱底讀片
    醫學影像園 ID☞ : china-radiology醫學影像園網站(www.china-radiology.com)由安徽省放射學會主辦,是一個為醫學影像同道交流學習顱底讀片【醫學影像園】彭澤標  整理2016年5月13日患者女,42歲,5年前出現耳鳴伴聽力進行性下降,近1年漸感頭痛,以右顳部明顯。4個月前出現視物重影,雙側眼球不對稱。1月前右外耳道有淡黃色液體流出,黏稠並有臭味,近10天雙下肢不自主抽動,以左側明顯。
  • 招生簡章 | 2019 解放軍總醫院神經外科專科醫師規範化培訓
    經過40餘年發展壯大,解放軍總醫院神經外科已經成為國內最著名神經外科中心之一。國家臨床重點專科軍隊建設項目單位,中華醫學會神經外科學分會前主委單位,中華醫學會神經外科分會副主委單位,中國醫師協會神經外科學分會副會長單位,全軍神經外科專業委員會主委單位,全軍神經外科研究所,北京市重點學科。
  • 國內外神經外科「專家論劍」!腦血管畸形是10至20歲青少年突發腦...
    眾多國內外神經外科「專家論劍」,冬雷腦科創始人宋冬雷教授指出,大量臨床資料發現,腦血管畸形是我國10至20歲的青少年突發腦出血最常見的病因。腦血管畸形中,以動靜脈畸形多見。目前, Onyx液體栓塞技術是國內外治療腦動靜脈畸形最為有效的方式之一。冬雷腦科創始人宋冬雷教授是Onyx介入治療中國首位獲得介入資質許可的醫生,多年來已積累了豐富的臨床和理論經驗。
  • 長徵醫院神經外科主治疾病
    顱底腫瘤和脊髓內腫瘤的顯微外科手術、血管內介入治療腦血管病、栓塞治療加顯微外科手術治療巨大動靜脈畸形、超早期動脈內融栓治療急性腦梗塞等已成為該科新的醫療特色。
  • 光榮綻放「80後」歌唱家音樂會 郭蘭英李光羲齊聚
    原標題:光榮綻放「80後」歌唱家音樂會 郭蘭英李光羲齊聚 人民網北京11月24日電(唐平)11月23日晚,央視音樂頻道在北京北展劇場主辦了光榮綻放2015十大「80後」歌唱家音樂會,音樂會匯集了郭蘭英、李光羲、胡松華、方初善
  • 光榮之歌 | 讓青春為祖國綻放
    在武漢大學、南京大學、復旦大學、中山大學、重慶大學、廈門大學、臺灣師範大學、雪梨大學、加州大學、麻省理工大學的高等學府校園裡,我們在這裡學習、交流,進而感悟、成長。在紀念五四運動的光榮之歌活動進階過程中,燕都學子一步一個腳印展現著團結融洽的精神風貌和擰成一股繩的堅韌力量。從鏗鏘有力的《國家》到悠長婉轉的《留白》,再到洋洋盈耳的《燕語如歌》合唱,從三等獎的驚喜感動到一等獎的高光時刻,全都凝結著燕都人的共同努力。燕都人的聲音在不斷壯大、變得洪亮、傳得更遠。今年的五四光榮之歌唱響之際,燕都學子同走在這段不可複製的特殊旅途,同感受著疫情下的勵志感人事跡。
  • 感悟真理力量、綻放思想光芒,「四史」大家學、理論現場說,上演...
    ,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教育引導廣大政法幹警永葆初心、砥礪前行,不斷開創新時代政法工作新局面。 勇擔使命 砥礪前行 千裡之行,始於足下 實踐的沃土感悟真理力量 政法幹警不僅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者,更擔負著捍衛者這一神聖使命,唯有加強學習
  • 招生通知|宣武醫院神經外科在職研究生招生即將啟動
    宣武醫院神經外科是我國神經外科的初創基地和人才培養的搖籃之一。上世紀60年代初由我國神經外科先驅趙以成教授創立,先後在王忠誠院士、丁育基教授、凌鋒教授、張鴻祺教授等的帶領下,現已成為裝備現代化、技術精良、梯隊合理、在國內外有較高影響力的神經外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