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海市檔案館曬民國時期工資單 校長月薪35元警察局長180元

2020-12-16 人民網福建頻道

原標題:回到民國你工資有多少 校長月薪35元警察局長180元

  教師滿足溫飽 警察局長買不到30斤米

  看了這兩份工資單,你也許已經驚呆了。警察局長月薪180元,比現在低保還低啊!

龍溪縣下葉保國民學校教員工資單

  但當時的貨幣購買力到底如何呢?

  據龍海市檔案館館藏資料,1941年,漳州地區米價一鬥(12斤)在7元左右。折算下來,當年小學校長陳承敏每月35元的工資,大概能買60斤米。粗略一算,假設陳校長一家四口人,一天吃2斤米,陳校長的月薪也只夠管全家不挨餓。

  而到了1943年,根據當年龍溪縣政府調查上報的《全國重要都市物價調查表》顯示,一鬥米價格已經漲到75元。兩年間,米價足足上漲了10倍以上。折算下來,警察局長劉長泗180元的月薪,能買到的大米還不到30斤。

  【解讀】 工資沒有固定標準 隨物價變化決定

  就這兩份工資單,海都記者請教了漳州市政協文史委學者、福建省錢幣學會理事林南中。

  他介紹,1941年到1943年間,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漳州雖沒有淪陷,不過由於臨近的廈門、浯嶼島(今屬龍海市轄)處於敵佔區,當時的龍溪縣實際上也處在戰爭前線。戰爭期間,國內生產遭到破壞,加上國家主要物資、精力都投在戰場,國內糧食等主要商品物價上漲幅度很大。

  1941年到1943年間,龍海市現年82歲的鄭厚根老人正讀小學。他回憶,戰爭時期,物資匱乏,紙幣購買力波動很大,教師和職工的工資沒有固定的標準,而是隨著物價的變化決定,用食物的價格計算。以小學校長陳承敏為例,他的月薪通常能買60斤米,但物價水平波動時,就用60斤大米的市價,再折算成工資發放。

  鄭厚根回憶,當時小學教師的工資大概2/3用於維持基本生活,剩下的1/3可以用於其他花銷。從生活水平看,僅比滿足溫飽的層次稍微好點。

  【趣讀】 漳州籍名人 民國時期工資

  楊騷:曾向魯迅借過200銀元

  漳州籍著名詩人楊騷的兒子楊西北告訴海都記者,其父生前的文字並沒有太多關於收入的記載。「父親的收入來源主要靠稿費維持,不太穩定,生活並不富裕,他在上海出的很多書,主要靠稿酬來維持生活。」楊西北查閱魯迅的日記發現,楊騷跟魯迅認識時,魯迅還曾資助過作為晚輩的楊騷,大概在1928到1929年期間,因為生活難以為繼,楊騷還向魯迅借過200元。

  林語堂:一個月生活費300元

  平和林語堂文學館館長介紹,據他整理的林語堂年譜,1923年,林語堂從回國任教以後,包括稿酬、演講,各項收入加起來是高收入群體了。1928年,林語堂給開明書店編3本英語讀本時,按版稅能提前預支每月300元的生活費。到1929年,書編完,林語堂在上海已經有一棟別墅,裡面有40棵白楊樹,家裡還請了五六個傭人。

  民國大學名人工資(出處:360doc個人圖書館)

  1912~1919年,1銀元平均購買力約相當於今人民幣100元。

  魯迅:1913年1月薪220銀元,1916年1月任教育部科長,月薪300銀元

  蔡元培:1917年1月出任北大校長,月薪600銀元

  陳獨秀:北大文科學長,月薪300銀元

  胡適:北大文科教授兼哲學研究室主任,300銀元

  周作人:北大教授兼國史編纂處主任,240銀元

  李大釗:任圖書館主任,月薪120銀元

  鬱達夫:經濟學講師:117銀元

  李四光:京師圖書館副館長,月薪500銀元(他只支取一半,另一半捐給圖書館)

  梁實秋:青島大學圖書館館長,月薪400銀元

相關焦點

  • 民國小學老師月工資40元,在當時是什麼概念?
    最近有位復旦大學教授在網絡上曬工資單,火了——一個從教30多年老教授,到手每月8271元。這個收入在上海,恐怕比不上保姆,更不要比名企高管了。那我們再縱向比,比一比民國的老師收入。在我們印象中,民國軍閥混戰,民不聊生,是一個很糟糕的年代。然而,民國在短短的37年,卻是大師輩出。
  • 民國小​學老師月工資40元,在當時是什麼概念?
    最近有位復旦大學教授在網絡上曬工資單,火了——一個從教30多年老教授,到手每月8271元。這個收入在上海,恐怕比不上保姆,更不要比名企高管了。那我們再縱向比,比一比民國的老師收入。民國大師的井噴,和當時教育的極端重視和竭盡全力的投入,恐怕是分不開的。我們看看民國老師的收入對比。以前的錢是銀元(大洋):1927年公布的《大學教員薪俸表》規定,教授月俸從180元到600元不等。20-30年代大學教師平均220元,中學教師平均120元,小學教師平均30元,一般工人15 元。
  • 薌城市民曬民國十九年蓋廈門地名紙幣 欲尋收購者
    編讀往來:熱心讀者老張給本報編輯部來信爆料,他有民國十九年的廈門中國銀行伍圓紙幣專家:這是銀元票,升值空間不大  閩南網10月21日訊 最近,本報編輯部收到漳州薌城區讀者老張的來信。此來何事?  熱心的老張說,手上有一張民國十九年廈門中國銀行伍圓紙幣。
  • 民國月薪多少?警察2塊,老師是警察20倍,教授工資能買豪宅
    民國月薪多少?警察2塊,老師是警察20倍,教授工資能買豪宅。民國,是個更讓人們好奇的年代,今天我們來說說當時的月薪狀況。當時在北京、上海、天津、無錫、唐山這些工商業發達的城市。一般工人的工資大概平均月薪是8到10塊銀洋,但是那時候工人的收入並不是最低的,因為事實上那時的警察並沒有多少權利,他們往往是最悲催的,屬於底層,一般來說一個普通的警察月薪大概是2塊錢左右。
  • 民國時期的教師工資與文人待遇
    當時的月工資,一個普通警察是2塊銀元,縣長是20塊銀元,而國小老師可以拿到40塊銀元,大學教授就更高了,辛亥革命前後的沈從文,矛盾,田漢、錢玄同、劉半農等人,月收入都在200—300塊銀元之間。正教授從一級到六級,月薪從最高到最低分別為400元、380元、360元、340元、320元、300元;教授分本科、預科兩類,也各分為六級:本科教授從最高280元到最低180元;預科教授則從最高240元到最低140元,每一等級的差別為20元;助教授分為六級,月薪從最高110元到最低50元;講師為非常設教席,視難易程度從2至5元不等。
  • 民國川大教授月薪可買3200斤大米 每類職員要分級
    民國川大教授月薪可買3200斤大米 每類職員要分級 2014-09-10 13:32:11,收藏著民國時期四川大學前身之一國立四川大學的 《國立成都大學全宗》,其中詳細記載了當時校史、各科課程、學生通則、教員延聘細則、職教員俸薪規則、教職員名錄等資料。
  • 民國時期小學教師月收入是縣長的兩倍?不見得 | 言論
    9月16日,《當代教育家》雜誌微信推送題為《民國時期小學教師月收入是縣長兩倍,沒人敢剋扣教育經費》的文章。其實,這種說法好幾年前就在網上盛傳,說民國時期「國小教師每月收入40元,縣長20元」。在這個收入鄙視鏈中,還拉警察來做對比,但引用的警察月收入數據卻很率性。有2元、4元、8元好幾種說法。論證民國小學教師待遇超級好的目的,是為了吐槽當代的小學教師待遇不好。
  • 醫生的月薪普遍上萬?醫生曬出真實的工資單,網友評論炸鍋了!
    否則一律舉報維權】   導語:隨著網絡數據的發達,人們的交流已經完全沒有了距離的障礙,因此我們也能見到許多奇聞異事,年底了,這兩天我經常在社交網上,看到不少各行各業的人都在曬工資條,那些月入十几上百萬的大佬們就不說了,平時幹著髒活累活的工人們的工資單上也都寫著好幾萬,真的讓拿著幾千塊工資的我羨慕得很。
  • 復旦大學教授曬出工資單,令人不可思議,網友質疑:有額外收入?
    近日,有位復旦大學教授曬出了自己的工資單,月薪令人意想不到,引發網友熱議。曬出自己工資單的是一位復旦大學教授,有著三十年的教齡,是上海市浦江人才,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這份工資單中詳細列出了應發工資的組成結構和金額,這名教授應發工資15335元,扣除各種保險、公積金、個人所得稅之後,實發金額只有8271.95元。
  • 韓紅基金會被舉報,員工月薪7000元,網友:在北京這樣的工資不高
    在北京上班,月薪7000元高嗎?近期網上傳得沸沸揚揚,有人實名舉報北京韓紅愛心慈善基金會,並且曬出了基金會的工資單:員工月薪平均7000元。我們來看看舉報人曬出的工資單,基金會員工月薪7000元。這個高嗎?說實話這個工資在北京這樣的城市來說,還真不高。韓紅愛心慈善基金會位於北京朝陽區東三環的京信大廈,大廈附近的房租都不便宜。
  • 基層醫院醫生曬工資單:工作17年月薪3000元
    起底公立醫院工資  在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14年度數據中顯示,我國770萬醫護人員,工資總額4397.8億元,年平均工資收入59200元。但59200元的工資收入,仍然讓大多數醫護人員感到拖了平均數的後腿。  「在基層醫療機構一級醫院裡,臨床醫生每月3000元,護理2700元左右,其他人員2200元左右。」
  • 徐清:淺談民國時期司法官的薪酬
    根據北洋政府《司法官官等條例》《司法官考試任用官等及官俸法案條例》等規定,「委任」最高級別書記官月俸120元,最低級別30元;「薦任」最高級書記官與司法官相同,均為360元;但「薦任」最低級別的書記員月俸135元,比同一級別的司法官還多35元;「簡任」最高級別每月600元,最低400元;「特任」大理院院長與各部總長一樣月俸1000元。
  • 民國初期國立大學教師的薪酬
    民國時期,為推動高等教育的迅速發展,民國歷屆政府都推行了教授高薪制度。 1917年5月,北洋政府頒布《國立大學職員任用及薪俸規程》,將國立大學教員分為4等,每等又分6級,共24級。
  • 天上地下 民國時期教師收入究竟有多少
    大洋相當於現在多少人民幣在談論民國時期教師收入之前,先了解一下民國貨幣大洋的購買力。民國時明的大洋種類極多。其中以「洋"、「龍洋"、「袁大頭"、「孫大頭」流行最廣,存量最多,這幾種大洋也得到了全國各地以及海外居民的認可。
  • 網友:看看初中班主任工資單
    最近,一位復旦教授,就曬出了自己的工資單,吐槽大學教授的收入其實不怎麼樣。根據這份工資單,很多網友發現,原來大學教授的月收入,也不過才8000來塊,根本沒有大家想像中的那麼高。按照這份復旦大學教授的工資單,作為一名大學教授,一個月的收入,也才僅僅8271.95元。當然,大學教授的收入,計算的指標有兩種,一種是應發工資,一種是實發工資。
  • 公務員事業編,國企銀行老師紛紛曬出工資單,最高竟26243元
    近日一名公務員曬出了自己的工資單,我們一起來看看究竟有多少。文末的一張深圳市普通的中學老師的工資單讓人震驚,沒想到竟然能達到2.6萬元。公務員工資這是一名大學畢業生,剛剛畢業就參加了公務員考試並順利考上公務員,月薪3千出頭,在四線城市只能算是中等收入水平。
  • 民國時期中小學教師的工資待遇和生活水平呈現
    民國時期的中小學教師工資待遇和生活水平如何呢?抗戰之前,從1912年到1936年24年間,中國的物價是基本穩定的,升降平緩、浮動不算大。中國市場上流通的主要貨幣是銀圓(元)。在晉江縣,省立中學教師月薪在25—100元(約今2750元—1萬元)之間;公立小學教師月薪,初小教師在6—12元(約今660—1320元)之間,高小教師在12—18元(約今1320—1980元)之間;校長月薪略高。私立學校參照公立學校的標準,有的學校略高。
  • 月薪6000元要納稅多少
    10月1日起,過渡期個人所得稅改革政策正式施行,納稅人在2018年10月1日(含)後實際取得的工資薪金所得,基本減除費用統一按照5000元/月執行,並適用新稅率表。  那麼,個稅改革新政施行後,員工有沒有享受到新政紅利?員工工資單上的數字有哪些變化?近日,記者走訪了廣東省內多家企業,不少企業和員工「曬出」了新的工資單、個稅申報單。
  • 私立學校男教師曬出工資單,公立學校老師看了,表示真羨慕
    男老師前幾天一個男老師曬出了自己的工資單,他所在的學校在當地是一所很出名的私立學校,他的城市也是一個二線城市,這個老師覺得自己的工資太低了,其實他任教的這所學校在當地的每年的學費都要工資單小編看了一下這位老師的工資單,各個項目都非常合理,基本工資加考核費加課時費加各種補貼也不少了,差不多6800元,就算交了五險,也還有6000多,其實這個月薪在當地是很高的了,
  • 長沙市檔案館「怡康堂藥局股折」等檔案再現民國股事
    早在民國時期,如此「股經」也是不少人生活的真實寫照。昨日,在長沙市檔案館,當《怡康堂藥局股折》《長沙市工商戶檔案》等珍貴檔案解密展示,一段關於民國時期的「股」事在抖落歲月風塵後一一呈現。  檔案史志 藥局印信籤發千元版股票  深藍色的精美花紋邊,紅色的印信,加上遒勁厚重的黑色毛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