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孕媽咪育兒經(原創丨歡迎轉載分享)
義大利著名教育家,瑪利亞·蒙臺梭利曾經說過:"人生的頭三年,勝過以後所有歲月各個階段的總和。"
老人常言道:"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其實老人的話也不無道理,在孩子3歲之前,確實是成長和發育的重要階段。
在這個看似什麼都不懂的年紀,其實是孩子腦力發育的"黃金期",如果家長及時抓住孩子的智商會有飛一般的發展,但要是錯過可就沒機會後悔了。
剛出生的嬰兒大腦重量只有390克,是成人腦重的30%,但是在成長發育的過程中,長到3歲的孩子腦重基本能達到1000克,約為成人腦重的85%。
3歲孩子的發育超乎想像,大腦的感官、動作、邏輯、記憶等各個區域的功能,都開始與外界建立並且產生聯繫,為日後孩子認知力、思維力、執行力等奠定了基礎。
孩子在3歲前,家長可能根本不把孩子當成一個真正的"人"來看,認為他什麼都不懂,其實這種想法大錯特錯,家長會錯過孩子腦力開發的大好機會。
從醫學角度講,孩子3歲前的大腦發育基本已經定型,對外界的一切有著很強的好奇心和探索欲。這時候,如果家長忽視或者拒絕孩子的這種需求,無異於澆滅了孩子智力發展的苗頭。
1.孩子手部的精細運動
孩子的精細運動,主要指的是手部的動作,比如:捏、抓、拿、扔等,再加上思維和手部的配合能力,眼睛和手部的協調能力。
育兒專家崔玉濤提到,如果寶寶在3歲之前有以下這幾個表現,家長們就要引起重視,嚴重缺乏可能會影響大腦發育。
2. 孩子的好奇心和創造力
正是因為孩子還小意識和思維不成熟,所以他們對外界的一切會充滿好奇心和求知慾。做家長的,不要覺得孩子的提問可笑就不予理睬,反而要認真的向他解釋,滿足他的好奇和求知。
越小的孩子,他腦袋裡裝的東西越天馬行空,會做出一些大人覺得匪夷所思的事情,但這些恰好是孩子智力發展的表現。因為不夠成熟,孩子腦袋裡想像的並不能很好的展現出來,家長要做的是尊重並引導孩子,充分發揮他的創造力。
各位父母,關於育兒你們有什麼見解嗎?歡迎留言分享,一起討論。
PS:本文配圖來自網絡,和內容無關,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