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廈門:倡導文明用餐,守護節日舌尖安全

2020-12-12 騰訊網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五一」」假期,廈門大部分餐飲門店恢復堂食,不少市民也選擇外出「嘗鮮」。近日,市場監管人員對部分旅遊景區及周邊餐飲服務單位進行檢查時發現,文明餐桌理念在疫情期間更深入人心,餐飲企業紛紛通過限制就餐人數、顧客隔桌就坐、普及公筷使用、提醒消費者適量點餐或餐後打包等方式,保障「舌尖上的安全」,深入推進「光碟行動」。

一、讓公筷公勺成為「標配」

市場監管人員在環島路沿線臨家、佳麗等各大餐廳酒樓門前看到,商家大都在店門口的醒目位置放置了「堂食須知」的牌子,寫明堂食注意事項以及「用餐請使用公筷公勺」等相關提示內容。在曾厝垵文創村,一家海鮮自助餐廳還在取餐處放置「勤拿少取、拒絕浪費」的指示牌,提醒顧客適量取餐。

位於環島路的臨家餐飲,大廳內每張桌子的間隔距離達到了1.5米以上,桌上都放置有「此桌已消毒」的提示牌,並均備有公筷和公勺;原先可坐12至14人的大包廂,目前也減至五至六人,以確保用餐間隔。餐廳服務人員表示,對餐廳提供的公筷公勺,多數消費者會自覺使用,偶爾碰見不理解的,他們也會宣傳使用公筷公勺的好處等相關內容,並鼓勵其配合使用。

「終於可以堂食了,我們的心情肯定和廣大消費者一樣,是很激動的。不過作為商家來說,我們還有很多工作要做,特別是防疫消殺工作的落實。」餐廳負責人董峰說。除了日常的消殺、通風,他們還製作公筷公勺作業指導書,根據不同菜品為客人提供不同的公共分餐器皿,按照公司的統一要求嚴格執行「分餐制」,將公筷公勺和「分餐制」作為入職培訓內容:「疫情期間我們減少了『大盤菜』,對包廂客人更多採用一人一份的『分餐制』,對大廳的客人,也推出了單人套餐和雙人套餐,確保衛生的同時也減少浪費。」董峰介紹。為響應「光碟行動」,餐廳還會在營業時間內循環播放「節儉惜福」的宣傳片,並在顧客點菜時提醒適量點餐。

廈門市市場監管局餐飲處監管人員表示「使用公筷公勺,是對自己的健康負責,也是對他人的尊重和關愛。我們將通過廈門市食安聯加大倡議引導,希望更多餐飲服務單位可以主動提供公筷公勺,讓其成為就餐標配。給自己及他人的健康多一份保障」。

二、把好舌尖上的防「疫」關

使用公筷公勺的好處主要有兩個:一是乾淨衛生、預防疾病。可以避免共同用餐時個人使用的餐具接觸公共食物,能減少病從口入的風險。混用餐具最大的隱患是感染幽門螺旋桿菌,在疫情期間,避免混用餐具也能一定程度上降低病毒傳播的風險。二是減少浪費、文明餐飲。幫助大家養成定量取餐、按需進食的習慣。在外用餐沒有吃完的,大家盡可以放心打包回家。減少浪費的同時,還培養了人們環保節約的良好風尚。

為防止病從口入,倡導更多的人使用公筷公勺,文明用餐,廈門市食安聯一方面指導會員單位結合堂食的恢復,落實「公筷公勺」、「分餐制」,減少交叉感染,另一方面通過美團、餓了麼等平臺,在網絡訂餐、消費券派發頁面推出「呼籲以身作則用公筷」公益廣告,對網上點餐的消費者進行引導。

市場監管人員開展五一節前餐飲食品安全專項檢查

為加強今年「五.一」期間食品安全及疫情防控工作,嚴防食品安全事件的發生,確保人民群眾飲食健康安全,廈門市市場監管局餐飲處會同屬地監管人員,在節日前夕和節日期間,多次組織對環島路、曾厝垵、植物園、翔安沃頭等區域,開展旅遊餐飲食品安全檢查。監管人員在加強餐飲服務食品安全風險排查的同時,也針對節日食品消費特點,強化了防疫和食品安全知識宣傳,倡導健康飲食,不暴飲暴食、不過量進食生冷食品;引導人民群眾不扎堆、不聚集,選擇有《食品經營許可證》的正規餐飲單位就餐;餐前洗手消毒,合理保持用餐間距,用餐時,有條件的進行分餐食用,使用公勺公筷;不購買、加工和食用河豚魚、織紋螺、野生蘑菇及來歷不明的食品,切勿採食野果、野菜、野生蘑菇、野蜂蜜等,謹防中毒。「分的是食物,合的是疫情防控之力;距離遠了,但文明卻更進一步。」(黃珊珊 宋天佑)

相關焦點

  • 文明河北|文明用餐,拒絕「舌尖上的浪費」
    近年來,河北省各地持續推進「光碟行動」,通過在餐飲場所設置提示牌,推行小份菜,實行分餐制等方式,大力倡導文明用餐,營造節約為榮、浪費可恥的餐飲風尚。為杜絕「舌尖上的浪費」,近日,寧晉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和一些餐飲企業紛紛行動起來,通過張貼宣傳海報、發放倡議書、為打包剩菜提供便利等方式,引導顧客理性消費,營造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餐飲風尚,守護舌尖上的文明。
  • 福建福州鼓樓區倡導文明用餐 助推文明節儉新風尚
    「光碟」成常態 效果很明顯  福州市鼓樓區持續開展「光碟行動」,倡導市民節約糧食文明用餐,反對鋪張浪費。如今,隨處在福州市區的餐飲店走訪便會發現,用餐後「光碟」漸成當下的文明新風尚,「光碟行動」已由專項行動步入了常態發展。
  • 守護舌尖安全,拒絕餐桌浪費! 南康中學在行動……
    為響應習近平總書記對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作出重要指示南康中學安排了有意義的開學第一課——守護舌尖安全,並倡導厲行節約,反對餐飲浪費。校領導和同學們一起用餐,了解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學校積極貫徹落實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開展「光碟行動」,提倡文明用餐,校領導帶頭示範,拒絕「剩宴」。
  • 曲周:倡導節儉的「文明餐桌」杜絕「舌尖上的浪費」
    曲周縣積極引導廣大居民規範用餐行為,倡導勤儉節約的餐桌文化,杜絕「舌尖上的浪費」。在曲周鎮黃莊村,酈商小學三年級教師卜新偉一行正利用家訪的機會,教育孩子在家中節約每一粒糧食,杜絕「舌尖上浪費」。她們說,酈商小學把「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做為文明校園創建一項重要內容,加強對孩子們「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教育,教育孩子們珍惜勞動成果,不挑食、不厭食,愛惜每一粒糧食,爭當節約糧食的小公民!
  • 揭陽深入開展「文明餐桌」行動 制止餐飲浪費 倡導文明用餐
    揭陽二中的學生在食堂就餐時自覺按需點餐,杜絕「舌尖上的浪費」。塗英鵬 攝階段來,我市深入開展「文明餐桌」行動,號召市民養成節儉、健康、綠色、文明的餐飲習慣,用自身的實際行動倡導「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社會風尚。
  • 河北積極響應文明就餐拒絕浪費 節約用餐蔚然成風
    要帶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小事做起,從自身做起,自覺抵制講排場、比闊氣,養成健康用餐好習慣,形成文明用餐新風尚。  餐飲企業要加強管理服務,確保食品健康安全。各餐飲企業是弘揚飲食文化、踐行餐桌文明的窗口。要嚴格落實食品安全和衛生管理制度,從源頭上杜絕各類安全隱患,拒絕野味,確保「舌尖上」的安全。
  • 淮南市多舉措倡導文明就餐 杜絕「舌尖上的浪費」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淮南市文明辦發出倡議,倡導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切實培養節約習慣,在全社會營造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氛圍。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糧食安全是國家安全的壓艙石。但生活中,餐飲浪費現象,觸目驚心、令人痛心。
  • 文明新「食」尚 健康好習慣 ——林州二中開展倡導公筷公勺活動
    就餐使用「公筷公勺」文明健康用餐好習慣    為深化文明餐桌行動,培育健康生活理念,養成文明用餐好習慣,助推林州市文明建設,打贏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林州二中開展了倡導公筷公勺教育活動,給學生們上了一堂生動的公筷公勺普及課,在班級群推出使用公筷公勺倡議書,倡議全體師生家長做公筷公勺的宣傳者與踐行者。
  • 守護「糧」心 我們在行動
    品嘗健康食品,遵守餐桌文明,你我攜手同行。為進一步倡導「珍惜糧食 拒絕浪費」,西林幼兒園開展了一系列工作。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幼兒園成立食品安全領導小組,積極參加省市區各級食品安全會議,認真學習上級有關食品安全的文件及制度,研討疫情防控間食品安全的各項工作,統籌做好幼兒園食品安全工作,推動各方責任落實。
  • 亳州市譙城區蘆廟鎮焦樓村:「舌尖上的文明」倡導文明新風尚
    為積極踐行習近平總書記對制止餐飲浪費行為的重要指示精神,進一步加強宣傳教育,培養節約習慣,推動「浪費可恥、節約為榮」成為社會新風尚,9月11日上午9點,譙城區蘆廟鎮焦樓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站長侯大輝帶領焦樓村志願服務小分隊隊員開展「舌尖上的文明」倡導文明新風尚活動。
  • 勤儉節約 文明用餐-----周村區城北中學積極落實拒絕「舌尖上的浪費」
    >begin--> 近日,按照上級部門要求,周村區城北中學安排教師積極轉載、學習、落實淄博市文明辦關於拒絕「舌尖上的浪費」的倡議。學校接到通知後,利用微信群、qq群積極向教師推送淄博市文明辦關於拒絕「舌尖上的浪費」的倡議,發動教師積極參與,認真學習,切實領會,大力弘揚「儉以養德、惜糧節糧」的糧食文化,堅決制止鋪張浪費行為,讓節約每一粒糧食成為師生的自覺行動。學校持續開展「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等主題宣傳活動,引導師生從點滴做起,增強節約意識,減少「舌尖上的浪費」。師生紛紛表示,傳播文明新風尚,踐行文明用餐新風尚。
  •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九江市長虹小學倡導文明用餐,拒絕「舌尖上的浪費」
    九江新聞網訊 為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切實培養節約習慣,近日,九江市長虹小學在三樓多功能報告廳組織教師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對制止餐飲浪費行為的重要指示精神,倡導文明用餐,拒絕「舌尖上的浪費」。
  • 「筷」樂共成長——白城市實驗幼兒園倡導「文明公筷公勺」活動
    公勺公筷的出現、分餐制的進行正體現了用餐文明的提高,同時在此特殊時期使用公勺公筷能讓所有人的生活更加的安全。 為引導廣大師幼和家長養成文明、衛生、科學的健康生活方式,堅決打好「舌尖上」的防疫戰,實驗幼兒園老師向幼兒和家長發出「公勺公筷來我家,文明健康你我他」的倡議,號召老師、幼兒和家長爭做文明用餐實踐者。
  • 【節約美德】舌尖上的文明從我做起 節儉用餐成「新食尚」
    【節約美德】舌尖上的文明從我做起 節儉用餐成「新食尚」 2020-10-05 10: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杜絕「舌尖上的浪費」 倡導文明餐桌新「食」尚
    儘管我國糧食生產連年豐收,對糧食安全還是始終要有危機意識,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帶來的影響更是給我們敲響了警鐘。2013年,「光碟行動」這一概念首次出現在國人生活中,「光碟行動」踐行七年,點菜適量、剩餐打包等文明用餐理念逐漸養成。但一些地方餐飲浪費現象仍然存在,據統計,我國每年浪費的糧食約3500萬噸,這個數字接近我國糧食總產量的6%。
  • 武穴市石佛寺鎮楊林小學:守護「舌尖上的文明」
    9月16日,武穴市石佛寺鎮楊林小學以《共聚「崇儉抑奢」正氣 守護「舌尖上的文明」》為主題,開展了豐富多樣的節約教育活動。「減少舌尖上的浪費」從小做起,從我做起!經過一周觀察,教育收效明顯,各班同學都能做到文明用餐,勤儉節約不浪費。據食堂師傅說,幾乎每天看不到學生倒的剩菜剩飯。楊林小學全體師生都形成了珍惜糧食的意識,並積極響應行動起來。來源:武穴市石佛寺鎮中心學校 曹玉芳
  • 文明用餐 抵制浪費
    近日,秦皇島市海港區文明辦、海港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開展「『光碟行動』拒絕餐飲浪費」宣傳活動,引導消費者拒絕「舌尖上的浪費」,倡導文明用餐。 新華社發(曹建雄攝)▼8月28日,河北師範大學工作人員在學校食堂內擺放倡導節約的宣傳展板。
  • 倡導節約用餐「新食尚」
    ■本報記者 王粲 本報通訊員 張惠亞 趙詩影 午餐時分,魚臺佰佳客中式快餐店門前,前來就餐的顧客絡繹不絕,窗口工作人員在顧客點餐時,主動提醒顧客按需點餐,倡導節約用餐,並利用小餐盤盛放食物,避免產生浪費。
  • 會昌:為愛陪餐,守護「舌尖上的安全」
    會昌縣各中小學、幼兒園為切實做好校園食品安全,提高食堂飯菜質量,保障學生在校飲食安全,做到讓孩子們吃的開心、家長們放心,該縣各學校積極開展學校領導班子牽頭的值日教師陪餐制度,為學生「舌尖上的安全」保駕護航。
  • 河北:文明用餐 抵制浪費
    近日,秦皇島市海港區文明辦、海港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開展「『光碟行動』拒絕餐飲浪費」宣傳活動,引導消費者拒絕「舌尖上的浪費」,倡導文明用餐。新華社發(曹建雄攝)8月28日,河北師範大學工作人員在學校食堂內擺放倡導節約的宣傳展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