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今,許多學生已經知道,製作一份「萬金油」簡歷, 獲得的面試機會遠不如為企業「量身定做」來得大。但同學們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卻常感難以下筆。其中原因很多,有的感到自己值得稱道的優點寥寥無幾;有的不知各項優點如何排序合適;還有的不知企業要什麼,感覺難以取捨……網上雖有許多模板簡歷、指導文章參考,但別人的經歷終究和自己有區別,照搬的效果往往不甚理想。為能更好地幫助大家,我們準備了三期簡歷製作攻略,今天特別挑選了一個難度較大的跨專業求職案例供各位參考——
專家點評
王同學(為保護隱私,相關資料均已修改)臨近畢業,正在為簡歷煩惱。她對所學專業不太感興趣,欲從事人力資源管理相關工作。可是簡歷寄出後近乎泥牛入海,為此她找到職業指導師,希望能給予指點。
王同學的這份簡歷也算用了點心思:首先,個人資料很精簡。其次,由於專業不對口,教育背景一筆帶過。最後,將筆墨著重於實踐經歷上,企圖凸顯自己的組織和溝通協調能力。可問題是這兩份社會實踐都只有一兩個月,而她想應聘的是知名企業的HR實習生崗位。試問應聘者中誰沒點類似的實踐經歷?花了最吸引「眼球」的半張紙去介紹,難道四年學習生涯,就沒有其他重要內容好說了?事實上,這些社會實踐內容,在面試中詳細介紹才更合適。
為了製作出針對性較強的簡歷,我們有必要先將企業需求了解清楚。首先,人力資源管理是近年新興的一門專業,目前上海開設此課程的高校並不多。這就是說,社會上絕大多數HR也都是跨專業的「半路出家」。因此在應聘中有專業背景固然是好,沒有難道就不會被錄用了嗎?恐怕這些HR會現身說法,第一個跳出來否認。其次,企業既然招聘應屆生,就知道他們缺乏實踐經歷。學生的主業是學習,假期實踐畢竟短暫,對職場的了解有限。所謂經驗,恐怕用「體驗」來形容才更為恰當。其實企業欣賞的不是那點微薄的經驗,而是你未雨綢繆、積極主動的態度。最後,HR助理工作,中低學歷者亦可勝任,那為何企業還有學歷要求呢?所謂助理,其實是經理的儲備人選。所以綜合素質的考量才是關鍵。
人力資源管理知識不難學,但解決問題的思路、學習能力、做事的態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養出來的。所以,企業看重的是應屆生的潛力,以及你對這個企業、這個職位有多了解,並作了多少準備,能力、性格是否符合職業要求等。因此,在簡歷中將實踐經歷大書特書,對絕大部分學生而言屬於本末倒置。
專家建議
職業指導師根據王同學的專業情況,首先將她的應聘範圍定位於化工類企業的HR實習生,這樣專業背景能給她今後的工作帶來一定幫助。其次,根據HR崗位要求,為其歸納了如下應聘優勢——
鑑於應聘目標是知名外企,因此將王同學的學習成績放在首位,之後依次是掌握的人力資源管理相關知識、學校和社會實踐情況以及專業背景。內容言簡意賅,都是「乾貨」。這裡有一點值得注意,許多同學愛把自己證書取得時間、實踐起止日期和內容寫得十分詳細,這完全沒有必要。簡歷不是自傳,關於證書技能,企業關心的是有或沒有,而非獲得時間。
關於社會實踐,資深HR只要一看部門、職務,基本就能判斷出求職者的工作內容和職責。而實踐時間過短,寫了反倒畫蛇添足,所以點到為止最好。案例中,王同學在幾份實踐中大多擔任了組織領導的角色,這本身就是對她人緣和能力的認可,因此工作內容不必再贅述了。
由於是跨專業求職,怕這份簡歷稍嫌「單薄」。根據指導師的指點,王同學又擬了一封「自薦信」。「自薦信」字數四百字左右,詳略有序,將簡歷中未展開的內容補充說明,詳細敘述了她為解決專業不對口問題所作的努力,以及一些活動組織經歷,繼而用積極主動、勤奮好學的態度和做事的計劃性來打動對方。
「自薦信」是否要寫,關鍵看簡歷是否夠「分量」。若是簡歷已經有足夠吸引力,「自薦信」不寫無妨。但若是像王同學一樣跨專業求職,為了打消企業顧慮,建議附上一封為佳。「自薦信」的撰寫原則與簡歷類似,少用套話、大話,儘量言簡意賅,用事實來說話。值得注意的是,王同學自薦信的第二段關於自學人力資源管理知識,對HR職業而言,是遠遠不夠的。這麼寫的目的不是表示勝任,而是告訴對方自己解決問題的思路、方法和態度;同時證明應聘並非心血來潮。
--✄----
更多精彩內容詳見
《成才與就業》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