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向病人傳遞壞消息?

2020-12-12 百家號

對於有些不好的診斷,醫學專業人士對患者的感受十分糾結。有些醫生是因為不知道如何幫助病人而感到不舒服,有些則是因為缺少如何傳遞壞消息的溝通訓練。

此外,我們應該知道一個事實,當病人第一次得到一個難以接受的診斷時,他們一般是蒙了。我們需要意識到,病人也許會點頭說「好的」,但他們是否真正領會了所有信息?能夠在理解了癌症的過程之後再來求助我們?這種情況下其實機會很小。基本上病人的感受只有震驚。

允許病人表達自己的感情是很重要的。如果病人不表達,他們就無法應對自己的感受。給病人自由感受的空間,醫學專業人員就幫了大忙。醫生應該讓病人的感受自然發生,不要用自己的想法去幹涉。不要急於用藥物控制患者的情緒,因為那是身體的自然反應,這一點也很重要。

一般情況下醫療團隊在告知壞消息時會猶豫,還會講病人不懂的術語。但是我們應該用清晰易懂的語言和病人交流。如果我們能正確地傳遞壞消息,病人就能夠更好地接受和處理壞消息。這意味著用合適的肢體語言和語調,並且以病人為中心的氛圍(不要在告知的時候還做著其他事)。除了專業知識,陪在病人身邊是我們給病人最重要的禮物。

當傳遞壞消息時,必須確保有足夠的時間討論和回答問題。我們實踐中使用「釘鞋」(SPIKES)協議來傳遞壞消息:

S,Setting up the interview 進行面談(制定和複習如何告知病人的計劃,以及如何面對任何情緒反應和難回答的問題;處理好時間限制和幹擾的事情)。

P,Perception 觀念問題(試圖理解患者如何看待醫學問題——是什麼,是否嚴重;比如你可以問「你怎麼理解你的情況?」)

I,Invitation 邀請(問患者:「你希望我告訴你檢查的結果嗎?你希望我告訴你全部的信息?還是跳過結果,主要討論治療計劃?」)

K,Knowledge 知識,提供知識和信息(向患者提出壞消息的預警可能會減輕病人的震驚感,比如「很遺憾我有不好的消息要告訴你……」,或者「我遺憾的告訴你……」)

E,Emotions 情緒,用同情對待情緒(觀察患者的任何情緒反應,是否有眼淚,悲哀的表情,沉默或者震驚等,試著換位感受。如果患者悲傷又沉默,用開放的問題去了解他們的想法和感受。)

S,Summary 總結(在討論治療計劃之前,問病人是否準備好。檢查病人是否有理解錯誤,可以避免患者對治療的效果期望過高。)

我們需要明白,癌症的治療其實是一系列的挑戰,有很多障礙需要病人去克服,才能抓住下一個挑戰。

(作者:Mona Gupta,醫學博士,研究方向是緩和醫學和實體瘤;翻譯:lw56102)

相關焦點

  • 癌症患者「壞消息」如何委婉告知
    據統計,我國每年有近152萬例新發癌病例,也就是說,每年我國有152萬個家庭將要承受「癌」這個壞消息帶來的沉重打擊。其實,癌症對於每一個家庭來說都如同晴天霹靂,幾乎所有患病家庭都面臨這樣的沉重打擊。隨之而來的糾結是什麼呢?到底要不要告訴病人這個壞消息、究竟怎樣去傳遞這個壞消息是家屬、醫師、護士都要面臨的一個超脫於醫療技術的難題。
  • 如何巧妙地告知患者壞消息 不妨學學這幾招
    點擊查看 在臨床實踐中,告知患者壞消息已經成為醫護人員的一項重要職責。因此,建立一套能真實的、有同情心的、能給予希望的告知壞消息的方法對醫護人員和患者都會有很大幫助。
  • 2016年12月大學英語六級翻譯模擬題:醫生如何對待病人
    新東方網>大學教育>四六級>複習輔導>六級>六級輔導>翻譯>正文2016年12月大學英語六級翻譯模擬題:醫生如何對待病人 2016-12-07 09:23
  • 怎麼告訴患者壞消息?你需要知道這六步
    告知患者壞消息對於醫生來說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同樣,對於患者來說也十分重要,採取系統化、個人化的傳遞壞消息方式,能夠提高醫生溝通時的自信與減輕患者的痛苦。然而,大多數醫生缺乏正規的培訓--如何與患者溝通以告知壞消息。
  • 晚年如何應對壞消息
    除了公共信息,人到晚年,還會不可避免地接觸更多意料之中、意料之外的壞消息。美國西北大學精神病學與行為科學系首席心理學家斯圖爾特·尚克曼在美國退休人員協會網站發文表示,焦慮會抑制免疫功能,給老人帶來健康危機。
  • 踢貓效應:別讓自己傳遞壞情緒
    貓逃到街上,正好一輛卡車開過來,司機趕緊避讓,恰好撞向了下班回家的老闆……這就是心理學上著名的「踢貓效應」,描繪的是一種典型的壞情緒的傳染所導致的惡性循環。「踢貓效應」,描繪的是一種典型的壞情緒的傳染。人的不滿情緒和糟糕心情,一般會沿著等級和強弱組成的社會關係鏈條依次傳遞。由金字塔尖一直擴散到最底層,無處發洩的最弱小的那一個元素,則成為最終的受害者。其實,這是一種心理疾病的傳染。
  • 英語小故事:好消息和壞消息 Good News and Bad News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少兒英語>英語故事>正文英語小故事:好消息和壞消息 Good News and Bad News 2012-12-17 10:28 來源:滬江英語網 作者
  • 關於亞馬遜Handmade的好消息和壞消息
    打造優質listing,經濟使用FBA,與大賣互動暢聊如何提升單量。
  • 如果英國女王去世,消息如何傳遞和公布,《皇冠》據中可略知一二
    如何向遍布全球的成員國發送訃告呢? 奈飛最新一季電視劇《王冠》(The Crown)中,可以略窺一點這個問題的答案。來看海外網站(upcomingworldnews.com)1月7日的報導。
  • 好消息與壞消息,該怎麼說?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被問到這樣的問題,「好消息和壞消息,你要聽哪一個?」有時候出於敷衍,我們不假思索就回答了。其實,兩者的合理的接收順序,背後大有講究,產生的影響也迥然不同。有多個好消息的時候,分批說。每一個消息都能給人帶來快樂,可以快樂好幾次。就像法國大餐一道道上是一樣的道理,在吊起人們胃口的同時,延長美味彌留的時長。有多個壞消息要一次性說光。避免遭受一次又一次的打擊。既有好消息也有壞消息,先說壞消息,再說好消息。
  • 你有一個壞消息,然後你就被餵了老虎......
    接下來這段是王小波文章裡面的原文:據野史記載,中亞古國花剌子模有一古怪的風俗,凡是給君王帶來好消息的信使,就會得到提升,給君王帶來壞消息的人則會被送去餵老虎。於是將帥出徵在外,凡麾下將士有功,就派他們給君王送好消息,以使他們得到提升;有罪,則派去送壞消息,順便給國王的老虎送去食物。花剌子模是否真有這種風俗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個故事所具有的說明意義,對它可以舉一反三。
  • 如何有效的向用戶傳遞信息
    在設計產品的過程中,產品經理和設計師的職責之一,是有效的向用戶傳遞信息。在網際網路產品中,操作引導、結果反饋、界面呈現的元素、大小、顏色等,都可以看作是信息的傳遞。高效準確的信息傳遞,是良好用戶體驗的基礎。下面總結了幾種簡單的進行有效信息傳遞的原則:一、使用用戶容易理解的語言信息的傳遞過程就像是一種對話,對話就需要語言。
  • 筆記·好消息,壞消息
    他還指出,發生傳染病疫情是壞消息,傳染病疫情消退則是好消息;相反,金融產品價格上漲被看作好消息,而價格下降則是壞消息。梅認為這種認知是錯誤的:價格上漲並不總是好兆頭。他寫道「當事物持續上行,但卻找不到令人信服的解釋時,這實際上是人們愚蠢的例證。」
  • 【小作家】陳怡婷《好消息壞消息》
    【小作家】陳怡婷《好消息壞消息》 2020-12-23 10: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如何巧借壞消息拉近和投資人的關係?
    作為一個企業家,我深知把壞消息告訴投資人是件非常難的事,因為你不希望他們會因此看扁你,或對你生氣發火,感到失望。當我還在管理LaunchBit的時候,每每要向投資人匯報壞消息,我總會在按下發送鍵之前感到畏畏縮縮。
  • 身處職場切記,這4個壞消息,千萬不能匯報,要不然必受其害!
    在之前的很多文章中,一直強調大家要多向領導進行匯報,這樣領導就會對你比較熟悉,到時候才會在提拔的時候,佔據一定的優勢。但是,匯報卻並不是每一件事情都要向領導匯報,有些事情是堅決不能匯報的,或者說你是不能匯報的,如果你匯報了,不僅不會讓領導高興,反而會讓領導很不爽,甚至會斷送你的職場前途。
  • 三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
    好消息一,牛市要回來了。這可能是最近中國人最關心的話題了,很多人言談中都難掩心中的欣喜。闊別五年的牛市,越來越明顯了。從指數增長看,已經進入技術性牛市。昨天,A股的逆天上漲,更是驚心動魄,也讓很多股民多年來炒股的悲壯,一掃而空。
  • Bleep BitTorrent的分散式加密消息傳遞程序
    通信的最新趨勢是將加密添加到常見形式的消息傳遞中,例如電子郵件或聊天。儘管這樣做可以保護內容免遭窺探,但前提是該實現本身沒有缺陷,但不能解決依賴中央伺服器結構的問題。如果您使用的是Whats App,Skype或其他消息傳遞應用程式,則會注意到它們全部取決於管理數據的伺服器。
  • 剛準備向美國搖尾求食,島內就傳來壞消息
    向美國搖尾乞食已經是蔡英文的常態,但是令她頭疼的是,島內傳出了一個壞消息,把她面對美國時的卑微模樣揭露無遺。臺灣媒體12月7日消息,臺灣防務部門透露,「鳳展項目」共追加兩次預算,達300餘億元新臺幣,因美方最初報價較高,臺灣方面預算不足,所以先買核心部分,再編列預算追加。這樣的消息無疑暴露了臺美軍售的「潛規則」,只要美國報價,臺灣就只能接受,沒有談判的餘地。
  • 如何幫助精神病人回歸社會
    讓精神病人回歸社會,像常人一樣工作、學習、生活,是治療與康復的主要目的,也是病人家屬最為期盼的。如何幫助他們振作起來,重新回歸社會?家屬應該做到以下幾點:鼓勵:精神病人越是不接觸社會,其社會功能的退化就越快、越嚴重。應該積極鼓勵病人多參加社會交往與社會活動,讓病人走出家門,上街購物,與別人談心,從事力所能及的勞動等,堅定其回歸社會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