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
癌症在現代社會極為普遍,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中心日前公布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根據目前癌症的發病趨勢,到2020年全世界癌症發病率將比現在增加50%,全球每年新增癌症患者人數將達到1500萬人。而在我國,形勢也不容樂觀。據統計,我國每年有近152萬例新發癌病例,也就是說,每年我國有152萬個家庭將要承受「癌」這個壞消息帶來的沉重打擊。
其實,癌症對於每一個家庭來說都如同晴天霹靂,幾乎所有患病家庭都面臨這樣的沉重打擊。隨之而來的糾結是什麼呢?到底要不要告訴病人這個壞消息、究竟怎樣去傳遞這個壞消息是家屬、醫師、護士都要面臨的一個超脫於醫療技術的難題。
最普遍:家屬均會隱瞞病情為不喪失信心
在醫院,家屬隱瞞重症特別是癌症病情的情況非常普遍,很多家屬怕告知病人癌症後打擊太大影響治療,怕病人心裡覺得患癌就是被判了「死刑」。而在國外,癌症可以不告訴家屬,但一定要首先告訴病人本身,告不告訴家屬,這是病人的權利。
在中國就完全不一樣了,例如在北京的某家醫院,就看到門上癌症科室介紹的照片被翻了過來,詢問才知道裡面的患者被隱瞞了患病實情,為的是不露餡。
一位癌症患者的家屬說,58歲的父親被查出結腸癌,5個孝順子女「合謀」騙他,「爸,你只是肚子裡長個東西,醫生說問題不大,肯定能治好……」這一瞞就是18年。63歲的胡先生說,今年3月,我突然覺得右邊肋骨下痛,就去醫院照B超。醫生給我做檢查時,看我的兩個腋窩、脖子下面有沒有淋巴結腫大,但醫生說,是炎症,我太太也跟我說,肯定是炎症。
最偽善:家屬善意的謊言究竟好不好?
在中山大學腫瘤醫院、廣東省人民醫院等醫院調查了幾十位癌症病人和他們的家屬,只有一位原發性肝癌患者一確診就知道自己是癌症。其餘的癌症病人在一段時間後才婉轉地知道自己得的是「那個病」,三分之一的癌症病人至死不知情。
隱瞞會讓癌症患者措手不及。有一個建築公司的老闆查出患了肺癌,家人告訴他是結核。一年不到就全面轉移,他說他今年還買了很多建築設備,要知道自己是癌症,就不會買這些了,肯定會經常去做檢查。
如果一開始就對病人隱瞞病情,隨著病情的加重,他們也會自己感覺出來,反而會對醫院的治療產生懷疑,甚至對治療產生不滿,這種不良情緒對他們的治療將會更不利。對這類病人最好的辦法是治療初期就如實相告,才有可能使他們從容地面對現實,緩解死亡的恐懼,最終安詳地離開。
最為難:如何才能委婉的告知「壞消息」呢?
心理學家指出,患癌病人必定會經過無法接受患病事實、心情沮喪的階段,不過在得到家人親友的支持,並且經過適當的輔導後,超過八成最終都能克服這種心理,積極尋求治療。同時,告知壞消息時要講究策略,不同的病人區別對待。
講究策略
對癌症患者說實情時,要避免直接了當,還應注意把握好時機與方法。對一些性格比較樂觀的患者可以先試探性的交談,讓患者對自己的病情略知一二,之後再以必要的醫學知識、心理知識與之溝通。例如有的人一提起「化療」,就會產生極大的懼怕心理,遇到這種情況,可以向病人解釋,告訴他們隨著醫學的發展,化療藥正在向「高效低毒」的方向發展,讓他們放心使用,並且樹立信心。
區別對待
根據病人的文化層次判斷其心理素質的承受能力,並分別採取不同的方式。對文化層次較低的患者一般最好隱瞞病情,採取「避重就輕」的方法。比如:把肺癌說成是「肺炎」、「肺結核」,把肝癌說成是「肝硬化」。儘量避免患者因「知情」而導致情緒低落,喪失繼續治療的信心,而要讓病人感覺有治癒的可能,樹立求生的信心,並且一定要I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
另外,天津市腫瘤醫院護理部主任強萬敏介紹說,告知腫瘤患者真實病情是歐美發達國家的成熟做法,將病情如實告知患者,對治療有積極作用。對於心理素質好、意志堅強、性格剛毅,有較高知識結構和較豐富閱歷的患者及家屬,可以把病情、治療方案、配合方法講解透徹,鼓勵他們參與治療和護理方面的制定及修改。
參考:
對患者隱瞞病情弊大於利.健康報,2014-07-31
該不該告訴癌症患者的病情.大河網,2011-09-29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徐近:「隱瞞病情對患者並不太公平」新聞晨報,2014-04-20
對癌症患者隱瞞病情究竟好不好.家庭醫生在線,2012-12-17
對癌症患者隱瞞病情不一定好.城市快報,2013-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