糾結嗎?癌症患者「壞消息」如何委婉告知

2020-12-12 復禾健康


漫畫

癌症在現代社會極為普遍,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中心日前公布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根據目前癌症的發病趨勢,到2020年全世界癌症發病率將比現在增加50%,全球每年新增癌症患者人數將達到1500萬人。而在我國,形勢也不容樂觀。據統計,我國每年有近152萬例新發癌病例,也就是說,每年我國有152萬個家庭將要承受「癌」這個壞消息帶來的沉重打擊。

其實,癌症對於每一個家庭來說都如同晴天霹靂,幾乎所有患病家庭都面臨這樣的沉重打擊。隨之而來的糾結是什麼呢?到底要不要告訴病人這個壞消息、究竟怎樣去傳遞這個壞消息是家屬、醫師、護士都要面臨的一個超脫於醫療技術的難題。

最普遍:家屬均會隱瞞病情為不喪失信心

在醫院,家屬隱瞞重症特別是癌症病情的情況非常普遍,很多家屬怕告知病人癌症後打擊太大影響治療,怕病人心裡覺得患癌就是被判了「死刑」。而在國外,癌症可以不告訴家屬,但一定要首先告訴病人本身,告不告訴家屬,這是病人的權利。

在中國就完全不一樣了,例如在北京的某家醫院,就看到門上癌症科室介紹的照片被翻了過來,詢問才知道裡面的患者被隱瞞了患病實情,為的是不露餡。

一位癌症患者的家屬說,58歲的父親被查出結腸癌,5個孝順子女「合謀」騙他,「爸,你只是肚子裡長個東西,醫生說問題不大,肯定能治好……」這一瞞就是18年。63歲的胡先生說,今年3月,我突然覺得右邊肋骨下痛,就去醫院照B超。醫生給我做檢查時,看我的兩個腋窩、脖子下面有沒有淋巴結腫大,但醫生說,是炎症,我太太也跟我說,肯定是炎症。

最偽善:家屬善意的謊言究竟好不好?

在中山大學腫瘤醫院、廣東省人民醫院等醫院調查了幾十位癌症病人和他們的家屬,只有一位原發性肝癌患者一確診就知道自己是癌症。其餘的癌症病人在一段時間後才婉轉地知道自己得的是「那個病」,三分之一的癌症病人至死不知情。

隱瞞會讓癌症患者措手不及。有一個建築公司的老闆查出患了肺癌,家人告訴他是結核。一年不到就全面轉移,他說他今年還買了很多建築設備,要知道自己是癌症,就不會買這些了,肯定會經常去做檢查。

如果一開始就對病人隱瞞病情,隨著病情的加重,他們也會自己感覺出來,反而會對醫院的治療產生懷疑,甚至對治療產生不滿,這種不良情緒對他們的治療將會更不利。對這類病人最好的辦法是治療初期就如實相告,才有可能使他們從容地面對現實,緩解死亡的恐懼,最終安詳地離開。

最為難:如何才能委婉的告知「壞消息」呢?

心理學家指出,患癌病人必定會經過無法接受患病事實、心情沮喪的階段,不過在得到家人親友的支持,並且經過適當的輔導後,超過八成最終都能克服這種心理,積極尋求治療。同時,告知壞消息時要講究策略,不同的病人區別對待。

講究策略

對癌症患者說實情時,要避免直接了當,還應注意把握好時機與方法。對一些性格比較樂觀的患者可以先試探性的交談,讓患者對自己的病情略知一二,之後再以必要的醫學知識、心理知識與之溝通。例如有的人一提起「化療」,就會產生極大的懼怕心理,遇到這種情況,可以向病人解釋,告訴他們隨著醫學的發展,化療藥正在向「高效低毒」的方向發展,讓他們放心使用,並且樹立信心。

區別對待

根據病人的文化層次判斷其心理素質的承受能力,並分別採取不同的方式。對文化層次較低的患者一般最好隱瞞病情,採取「避重就輕」的方法。比如:把肺癌說成是「肺炎」、「肺結核」,把肝癌說成是「肝硬化」。儘量避免患者因「知情」而導致情緒低落,喪失繼續治療的信心,而要讓病人感覺有治癒的可能,樹立求生的信心,並且一定要I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

另外,天津市腫瘤醫院護理部主任強萬敏介紹說,告知腫瘤患者真實病情是歐美發達國家的成熟做法,將病情如實告知患者,對治療有積極作用。對於心理素質好、意志堅強、性格剛毅,有較高知識結構和較豐富閱歷的患者及家屬,可以把病情、治療方案、配合方法講解透徹,鼓勵他們參與治療和護理方面的制定及修改。

參考:

對患者隱瞞病情弊大於利.健康報,2014-07-31

該不該告訴癌症患者的病情.大河網,2011-09-29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徐近:「隱瞞病情對患者並不太公平」新聞晨報,2014-04-20

對癌症患者隱瞞病情究竟好不好.家庭醫生在線,2012-12-17

對癌症患者隱瞞病情不一定好.城市快報,2013-06-25

相關焦點

  • 如何向病人傳遞壞消息?
    對於有些不好的診斷,醫學專業人士對患者的感受十分糾結。有些醫生是因為不知道如何幫助病人而感到不舒服,有些則是因為缺少如何傳遞壞消息的溝通訓練。一般情況下醫療團隊在告知壞消息時會猶豫,還會講病人不懂的術語。但是我們應該用清晰易懂的語言和病人交流。如果我們能正確地傳遞壞消息,病人就能夠更好地接受和處理壞消息。這意味著用合適的肢體語言和語調,並且以病人為中心的氛圍(不要在告知的時候還做著其他事)。除了專業知識,陪在病人身邊是我們給病人最重要的禮物。當傳遞壞消息時,必須確保有足夠的時間討論和回答問題。
  • 如何巧妙地告知患者壞消息 不妨學學這幾招
    點擊查看 在臨床實踐中,告知患者壞消息已經成為醫護人員的一項重要職責。因此,建立一套能真實的、有同情心的、能給予希望的告知壞消息的方法對醫護人員和患者都會有很大幫助。
  • 怎麼告訴患者壞消息?你需要知道這六步
    告知患者壞消息對於醫生來說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同樣,對於患者來說也十分重要,採取系統化、個人化的傳遞壞消息方式,能夠提高醫生溝通時的自信與減輕患者的痛苦。然而,大多數醫生缺乏正規的培訓--如何與患者溝通以告知壞消息。
  • 6步教你委婉說出壞消息
    許多人得知自己的了癌症便對生活喪失了希望,終日惶惶不安。因此家人被確認癌症後,要不要告知患者本人成為難題。癌症作為一種曾經被當成絕症的疾病,被告知得了癌症就相當於被判了「死刑」,因此考慮到親人患者的情緒,會有人選擇不告訴患者。醫生在檢查患者確診癌症後,一般情況下會先與患者家屬進行溝通,視溝通情況再來決定是否告知患者本人。家屬在得知親人患上癌症的噩耗後往往也是難過而難以正常思考,更有可能先對患者進行隱瞞。
  • 得了癌症,家屬要不要告訴病人?患者:請讓我死得明明白白
    如果是我得了癌症,我是一定要知道的,如果我活不長了最起碼要自己安排自己的身後事,死也要明明白白得死。」親人得了癌症,要告訴他嗎?如果一個人得了癌症,應該告訴他嗎?答案很簡單,應該。沒有誰比病人本身更有權利知道自己的病情。但如果貿然告訴癌症或者任何重症的患者事情,又可能因為對方無法接受現實而帶來傷害。
  • 面對癌症患者,醫生應該告知真相還是幫家屬隱瞞?
    主要原因首先是,一般人對癌症非常恐懼,談「癌」色變,家人會下意識認為老人家承受不了疾病的打擊,加上有的人確診癌症之後就有了輕生的念頭,所以很多時候,作為家屬第一個主觀的反應就是對患者隱瞞病情。 我時常在跟患者家屬交流的時候說,你是和病人長期生活在一起的,你應該知道病人的心理狀態,能判斷他對疾病的承受能力。
  • 癌症患者可以生孩子嗎?對孩子有什麼影響?
    有時候,人生真的是挺殘忍的,有的女性在懷孕期間,卻被診斷為癌症,那麼,這個時候,就陷入了糾結,到底這個孩子能不能要?癌症患者可以生孩子嗎?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癌症患者可以生孩子嗎?最後,在懷孕期間,是需要女性付出很大精力和體力的,尤其是營養的供給工作一定要做好,但是有的女性在懷孕期間,不僅會出現噁心嘔吐的情況,癌症病情又會嘔吐的情況,這會導致患者進食變的會更加困難,時間一久,不管是對孕婦還是胎兒來說,都很不利,很容易發生危險。所以建議患者,在接受癌症的治療過程中,最好是不要懷孕,至少要等到癌症治好之後,在考慮,這樣對自己、對孩子才是最負責的。
  • 化療,對癌症患者,到底是好是壞?醫生來給您解釋清楚
    大家好,最近有癌症患者諮詢,到底該不該做化療?化療,對癌症患者,到底是好是壞?醫生來給您解釋清楚 。化療,對癌症患者-----壞曾經在網上看到過一個文章,說的是有些癌症患者,死亡的原因並不是癌症本身,而是死於化療,還列舉了一些臨床案例,但是總結髮現,其實是化療過程中的副作用,患者對化療藥不耐受,心態不好等等因素造成的癌症病情惡化
  • 帶病生存的時代:中國癌症患者的疾病歷程
    本書呈現了進入Z醫院後,患者在患病歷程中每一個階段矛盾複雜的心理:從疾病發現後的信息協商、拒絕和承認;獲知疾病後的內心糾結與歸因解釋;到治療中多面的體驗,治病救人的措施如何帶來身體、自我及身份的進一步割裂;出院後患者面臨新的困擾和擔憂,以及患者持續做出的努力去應對疾病。不少患者在剛剛被確診為癌症後,並沒有被直接告知(全部)病情。
  • 如何對癌症患者進行心理疏導
    導 讀如果家庭中的一個成員被診斷為癌症,不僅僅是對患者本人,對家庭中每個人都是一個沉重打擊。許多親屬和癌症患者承受的心理負擔一樣大。患者是承受了軀體上的疼痛不適和治療的副作用,但是家屬們承擔了更多是焦慮、緊張、同情,想幫助卻感到無力,想開口又害怕傷害,自己的痛苦、恐懼更是無法對患者言說。所以雙方抑鬱的情緒同樣強烈,仿佛置身於獨立的荒島。
  • 癌症患者如何改善情緒?心理專家建議寫日記
    且早在1999年,就有心理學家將書寫表達應用於癌症患者,結果表明書寫表達對其身心健康有積極效果。此後,陸續有研究探索書寫表達幹預對於癌症患者的影響,研究證實書寫表達能夠改善乳腺癌、前列腺癌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質量,增強腎癌患者的身體功能,減輕癌症相關症狀,改善卵巢癌、結直腸癌患者的心理健康
  • 癌症患者如何改善情緒?心理專家建議寫日記
    隨著接觸的癌症患者增多,慢慢發現,很多病友並非不願意變得像家人、醫生所希望的一樣樂觀開朗,但情緒並非開關,不可以簡單的把快樂打開,把悲傷關上。除了專業的心理醫生幫助,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讓大家與情緒和平相處呢?為此,專門諮詢了一位心理醫生朋友,他的建議是寫日記。為什麼寫日記能夠改善情緒呢?
  • 癌症到了晚期,患者該如何選擇?醫生:2種情況能大大延長壽命
    然而癌症的發生並不是悄無聲息的,但這種疾病的狡猾之處就在於,它早期造成的症狀並不明顯,並且,不同的癌症早期症狀都各自有其特點,這更進一步加大了對癌症病情的判斷。那麼,當患者確診了晚期癌症或者病情發展到了晚期,應該如何選擇?癌症到了晚期,患者該如何選擇?
  • 癌症患者易疲勞?指南教您如何應對
    許多癌症患者問道,確診癌症之後接受了積極治療,原發症狀得到控制,可為什麼依然感到身心俱疲,不想活動?疲乏聽起來像是小事一樁,容易被忽視,但實際上約 70% 的癌症患者經常出現疲乏症狀,生活質量受到影響,值得引起重視。
  • 癌症患者捐獻角膜被婉拒 姚貝娜事件後終如願
    他擔心自己離世後無法實現心願,所以在化療病情穩定後,專程趕到台州市紅十字會,結果卻因為癌症被婉拒了。1月16日,老王看新聞時,姚貝娜離世前決定捐獻眼角膜的消息一下子引起了他的關注。接下來的幾天,他都在關注這條新聞的進程,當看到姚貝娜的眼角膜被陸續移植到兩名患者的眼中後,擱置兩年的心願再次湧上心頭。
  • 癌症患者在海外醫療旅行中應該注意什麼?
    國內越來越多有經濟優勢的患者開始選擇海外醫療來尋求治療的希望。根據國內大型海外醫療專業轉診機構盛諾一家介紹,對於癌症患者而言,選擇海外醫療前要做更多更齊全的準備,這取決於他們的診斷和他們的特殊治療計劃是否允許延遲。在其他情況下,癌症治療的影響還沒有嚴重到無法進行長途飛行的程度。   癌症患者在旅行中有哪些風險?
  • 噩耗傳來:78歲趙忠祥逝世,壞消息可不是bad news
    1月16日清晨,趙忠祥兒子公布了父親趙忠祥去世的消息。趙忠祥兒子透露,趙忠祥2019年底身體不適,就醫檢查,發現身患癌症,已經擴散。為了不影響家人心情,他一直樂觀而積極地配合治療。bad news 壞消息;討厭的人很多人都知道bad news是壞消息,但是這個短語還有一個別的意思,你知道嗎?
  • 癌症患者體重增加是好事嗎?要分4種情況考慮,有好也有壞
    有許多癌症患者都會表現體重減少的情況,出現這樣的情況人們會比較擔心,因為體重減輕太多的話,也會讓人體的抵抗能力有所下降的。但是如果癌症患者的體重增加了,就算是一件好事嗎?其實是不一定的,癌症患者的體重增加不一定是一個好現象,具體問題還得具體分析。
  • 癌症患者做基因檢測,到底有什麼意義?醫生給出詳細解答
    基因檢測可以發現早期癌症。大家應該都知道,一些癌症早期是很難被發現的,很多患者之所以一檢查就是晚期,就是由於沒能在早期及時的發現癌症。部分癌細胞隱藏的很好,即使是通過影像檢查也很難發現,而基因檢測可以篩查患者體內是否帶有腫瘤發病基因,另外也可以預測患者患癌的機率。
  • 一直到去世,他都不知道自己得的是癌症
    如何告知病情在接下來幾個月裡,孫春花和兒女輪流帶著老伴兒在長春醫院和縣裡醫院做檢查和治療,也許是相信自己強健的體質,或是出於家人的信任,經過了一段時間治療,張俊旺開始脫髮,他也開始詢問老伴兒,「為啥前幾年我扁桃體發炎吃點藥一周就好了,這次2個月都不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