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患者體重增加是好事嗎?要分4種情況考慮,有好也有壞

2020-12-22 家庭醫生在線網

有許多癌症患者都會表現體重減少的情況,出現這樣的情況人們會比較擔心,因為體重減輕太多的話,也會讓人體的抵抗能力有所下降的。但是如果癌症患者的體重增加了,就算是一件好事嗎?其實是不一定的,癌症患者的體重增加不一定是一個好現象,具體問題還得具體分析。

癌症患者的體重增加主要有幾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個原因:食慾變好

就是癌症患者手術之後,食慾比較好,並且積極的補充了營養。如果癌症患者動手術對消化道的影響不是很大,所以也不會影響患者的食慾,並且手術的傷口痊癒的還很快的話,是很容易出現體重增加的情況的。這個時候患者的體重增加其實是一個好事情,畢竟體重增加也會讓身體的各個器官功能恢復許多,但是對於一些會影響消化道的手術來說體重增加是不太可能的事情,比如說食管癌的患者在手術之後很長一段時間才可以進食,一般都會出現體重下降的情況。

第二個原因:治療需要大量補充營養

像宮頸癌和乳腺癌等患者其實需要大量補充食物的,患者在手術完了之後都需要進行化療,而化療的副作用是非常大的,如果不能把身體調養好,那麼化療非常疼痛。所以這個時候家人都會給患者多補充營養。如果在這個時候患者經常補充營養,並且沒有運動,那麼也是很有可能出現體重增加的,這個時候體重增加也不算是壞事,也不用擔心會長胖的問題,因為患者在化療的時候身體也會消耗一些能量。

第三個原因:激素類藥物

有一部分的病人在化療期間使用了一些含激素的藥物,這些藥物可以幫助減輕噁心嘔吐等腸胃道反應,這樣也會讓患者的食慾增加,從而也就會吃很多的食物,體重自然也就增加了。不過這個時候體重增加並不是好事,因為是因激素而引起的,而激素對身體的副作用非常大,激素用多了還會出現向心性的肥胖,引起水鈉儲留。

第四個原因:身體浮腫

有晚期的患者出現體重短期內增加的情況,這個現象也不是一個好現象,患者需要及時去醫院進行檢查,因為很有可能是身體出現了嚴重的低蛋白而引起了浮腫。身體的蛋白含量過低很容易會引起膠體滲透壓下降,造成下肢浮腫,所以有許多人都認為是患者長胖了,其實只是體內的水分沒有排放出來。

相關焦點

  • 得了癌症普遍都會瘦,為什麼有些患者體重反而增加了?是好事嗎?
    患癌之後,特別是在患者知道自己得了癌症之後,很多的病患都會出現身體不斷消瘦的狀況,其實這是一方面原因是是由於心理問題,另一方面則是因為癌症這個疾病本身所導致的體重不斷的下降。但是讓人不解的是,為何有些癌症患者反倒沒有變瘦,還出現來發胖的現象,這難道是癌症出現了好轉的跡象嗎?
  • 腫瘤病人體重增加,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
    首先必須清楚體重多少算好呢?中老年男性的體重(千克)=身高(釐米)-105,女性體重(千克)=身高(釐米)-100。實際體重與平均體重相差10%以內均為正常,超過10%屬超重,超過20%屬肥胖。癌症患者體重增加會是哪幾種原因呢?1.癌症術後患者食慾未受影響,且積極的補充營養,比如肺癌患者,由於消化道未受影響,手術後為了傷口癒合快,大量食補,這時候可能會出現體重增加。對病人來說,體重增加是好事,有利於各臟器功能恢復。而食管癌,胃癌患者術後體重下降得比較多。
  • 如果一個癌症病人的體重增加了,是代表身體好轉了嗎?
    說起癌症,人們都還是比較恐懼的心理,認為,癌症就是死神下發的逮捕令,的確很多癌症,一旦到了晚期都是不可治的,我們都知道癌症的治療手段比較複雜,病人承受的折磨也就更多,很多人在患病之後,體重都會大大減少,那麼如果癌症患者的體重增加了,是否說明他們的身體好轉了呢?
  • 癌症晚期,患者的體重和食慾都增加了,是說明身體好轉了嗎?
    一般情況下,發展到了晚期的癌症想要治癒的難度非常高。此時患者受到癌症的影響會出現多種不良症狀,例如食慾下降,體重降低都是晚期癌症患者可能會出現的表現。對於消化道惡性腫瘤帶來的影響還需積極配合治療,否則食慾降低,體重下降的情況會越發明顯。
  • 癌症患者體重增加,代表身體好轉了?腫瘤醫生來告訴你答案
    對於這個問題的答案,還真得要說明一下,免得產生誤會,對病情並不會有好處。如果遇到類似問題,也能做出正確的決定。癌症患者,體重增加,到底意味著什麼?需要明確一件事,就是癌症分為很多類型,不同類型的癌症,帶給身體的影響也會有差異,有些癌症的發生,並不會影響消化功能,飲食正常,消化和吸收能力也很好,體重上的增加,就沒什麼可以意外的,是正常表現。至於體重增加,是代表轉好,還是不好現象,並不能通過體重或者身材來做出判斷,還是要分情況的,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 糾結嗎?癌症患者「壞消息」如何委婉告知
    漫畫癌症在現代社會極為普遍,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中心日前公布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根據目前癌症的發病趨勢,到2020年全世界癌症發病率將比現在增加50%,全球每年新增癌症患者人數將達到1500萬人。而在我國,形勢也不容樂觀。
  • 化療,對癌症患者,到底是好是壞?醫生來給您解釋清楚
    大家好,最近有癌症患者諮詢,到底該不該做化療?化療,對癌症患者,到底是好是壞?醫生來給您解釋清楚 。化療,對癌症患者-----壞曾經在網上看到過一個文章,說的是有些癌症患者,死亡的原因並不是癌症本身,而是死於化療,還列舉了一些臨床案例,但是總結髮現,其實是化療過程中的副作用,患者對化療藥不耐受,心態不好等等因素造成的癌症病情惡化
  • 身體這處總是疼,小心4種癌症已「潛伏」,女人要留意第4種
    提到癌症,總會讓人感到害怕。患上癌症無疑是一件可怕的事情,不少人甚至在發現癌症之後很短時間內便會失去生命。但你要知道,也有很多癌症患者可以存活很長時間。因為他們能夠及早發現癌症的存在,並且及時治療。所以,當身體出現某些症狀的時候,一定要引起重視,確保它們不是癌症引起的。比如我們經常出現的胃痛情況,就可能是癌症引發的。
  • 癌症患者,容易發熱是咋回事?醫生說出4種情況,別大意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感謝大家的閱讀,喜歡小編為你精心編輯的文章嗎?歡迎留言評論,小編都會虛心接受的,你們是小編前進的動力哦。每天一點點進步,分享彼此的歡樂!如果喜歡就關注訂閱吧!但是對於腫瘤患者來說,這可不是什麼普通的現象,說明自己的病情已經開始出現變化,疾病更加的嚴重了。這時候患者要注意警惕,及時的進行檢查和治療。癌症患者為什麼會出現發熱的現象?
  • 美國癌症學會建議:癌症患者運動要注意區分三個時期
    比如: ●進行放療或者化療的癌症患者,在治療期間,只能選擇一些強度比較低的運動,進行短時間的鍛鍊; ●而治療後的恢復期,適當的運動更是不能少的,可以根據個人情況適當加量; ●還有就是對於年齡較大、有骨轉移或骨質疏鬆症、或嚴重損傷如關節炎或周圍神經病變的癌症患者,運動時應注意安全,以降低跌倒和受傷的風險
  • 癌症患者日漸消瘦?這四個「補身」重點要記牢
    導致癌症患者消瘦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幾點:①腫瘤能量消耗增加惡性腫瘤細胞在生長發育過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和原料,並與人體競爭性消耗各種營養素和能量,這種消耗隨腫瘤的進程而增加,因此導致腫瘤患者形體消瘦的兩大關鍵因素,一是能量消耗的增加
  • 癌症患者不瘦反而變胖了,食慾也不錯,是好現象嗎?
    若是有這樣的癌症患者,從外表看各種指標都正常,這是好現象嗎?患上癌症之後,體內的腫瘤會形成,且體內的癌細胞會不斷吞噬掉人們體內的健康細胞,造成身體蔓延性的病變,而當身體內的健康細胞出現癌變時,人的身體正常功能就會受到影響。
  • 長期喝果汁增加患癌風險!癌症患者該喝什麼?
    難道癌症還和含糖飲料相關? 為了弄清這一點研究人員對101257名健康的法國成年人(包含21%的男性以及79%的女性,他/她們的平均年齡為42歲)進行了觀察研究。對於這些人的選擇,是在充分考慮一些眾所周知的癌症危險因素,如年齡、性別、教育水平、癌症家族史、吸菸狀況和體育活動水平之後進行的。
  • 有這5種情況,要考慮是否與血管活性腸肽瘤相關,最好就醫檢查
    導語:血管活性腸肽瘤其實沒有什麼特定的易感人群,它也有良性和惡性之分,它屬於一種內分泌的腫瘤。可能會引起腹瀉、低鉀血症、胃酸缺乏或是胃酸過少等問題。如果有水瀉的問題,並且禁食72小時之後也沒有緩解的情況,最好還是要去醫院就醫,考慮是否是血管活性腸肽瘤的問題。
  • 肥胖顯著增加多種癌症的風險
    要知道大量飲酒引起的最高發的癌症口腔癌、鼻咽癌也不過是高於正常值5倍左右的風險。另一個受肥胖影響巨大的是食管腺癌,其最高可以產生4.8倍的患癌風險。其餘的癌症在這兩者面前產生的高於正常體重的患癌風險都有點小巫見大巫的感覺,基本集中在1.5~2倍風險左右。
  • 這樣拉肚子是癌症信號!6種癌症要警惕
    但在出現以下情況時,很可能是某些癌症的報警信號,一定要儘早就醫,接受正確診斷和治療。  拉肚子當心是這6種癌症  1.胃癌:腹瀉伴噁心、反酸  胃癌早期表現常與一般胃腸炎等難以區分,容易被人們忽視。如果突然出現不明原因的腹瀉、大便呈黑色,同時伴有食欲不振、體弱乏力,以及噁心、胃部灼熱感、上腹隱痛或脹痛等症狀時,要考慮腫瘤的可能。40歲上的中年人,或患有慢性消化道潰瘍的人更要留意,及時做胃鏡等排查。
  • 【科普營養】為什麼營養不良在癌症患者中很常見?
    營養不良會有什麼「不良影響」嗎?  答案是:會。  營養狀況直接跟治療效果,術後恢復,感染率,死亡率相關。10-20%的癌症患者的死亡是營養不良所致的,並不是癌症疾病本身。研究表明,營養不良的患者在醫院的感染率是營養正常患者的2倍,住院時間是營養狀態正常患者的1.5倍,而死亡率更是高達3倍,住院費用也是高達3倍。  對於癌症患者,6%的體重下降就會降低對治療的敏感度,降低生活質量和生存率。體重沒下降,不代表就沒有營養不良的風險。
  • 得了癌症,家屬要不要告訴病人?患者:請讓我死得明明白白
    醫生說情況已經很嚴重了,化療能活半年,保守治療最多兩年。小琦跟著爸媽去醫院探望姑姑了,姑姑還以為只是胃疼,嘻嘻哈哈說打兩針就能回去上班了。姑姑家裡人也不知道如何是好,告訴她怕她精神崩潰,但又覺得她有權利安排自己的治療方式,家裡人意見不統一,便吵了起來。小琦找到小艾,說:「我覺得我們國家真的好欠缺死亡教育,忌諱討論生病和死亡。
  • 癌症的元兇終於找到了,患上癌症的人,晨起常常有4個共同點
    癌症並不是無緣無故產生的,除了跟遺傳有關外,也跟不良的飲食和生活習慣脫離不了關係,如吸菸酗酒、熬夜以及不良的情緒等。俗話說一日之計在於晨,患癌症的人晨起往往有幾個共同點。
  • 這樣發燒可能是癌症 癌症的早期信號有10種
    聽到癌症你怕了嗎,關於癌症的早期信號你了解多少?許多人談癌色變,沒有人想被癌症「青睞」。據權威報告顯示,按照平均壽命74歲計算,人一生中患惡性腫瘤的機率是22%。怎樣讓「腫瘤君」遠離你我?美國「婦女之友」網站近日發表文章稱,肚子疼、聲音嘶啞、小便困難等身體出現的小變化很容易被大家忽視,而它們卻可能是癌症前兆。  這樣發燒可能是癌症  發燒是人體對抗外界病原體入侵的常見反應。普通的發燒容易恢復,但一些癌症引起的發熱卻很難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