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人的信任建設,從信任教育、信任教師開始,很合適
開學伊始,就迎來了中國第三十一個教師節。這樣的日子裡,說起老師,你是懷著滿滿的感恩和祝福,還是有說不出口的心思糾結?
一個小學一年級學生家長在新班主任家訪時塞紅包被拒。老師推擋中說的一句「不用客氣,來日方長」,讓家長愈思量愈糾結,前兩天終於忍不住上網請教:「這究竟是意味著讓我以後再找機會單獨送上禮物?還是老師安慰我,覺得紅包完全沒有必要?」討論無結果,話題卻火速傳遍朋友圈。教師節前,許多微信群中轉發的老師「拒禮」簡訊,也讓很多家長焦慮症發作。
也在這幾天,一則「最美女老師」的圖片消息在網上流傳。照片上,吉林市的一位高中女教師一邊打著吊瓶一邊給學生講課,引來了網友們的讚嘆,也引來了對教師健康、待遇和學校管理的種種擔憂和議論。
很想知道,在這樣的新聞面前,你會站在哪一邊——是認同「教師是陽光底下最光輝的職業」,時時發現身邊的「最美教師」而心懷景仰,還是在心底裡一邊費盡心思想著如何送紅包,一邊對這個群體生出鄙薄不齒、畏而不敬更不信的情緒?
太過重視人生的競爭與成功,是不少國人無比看重教育的原因——以相當功利的方式。有關教育得失和孩子成長的新聞,總是很容易惹起整個社會巨大的情緒起伏。現實中的學校、教師和家長之間的關係,雖然不似醫患之間那樣緊張到衝突頻發甚至染上血色,卻也足夠敏感和脆弱,經不起什麼風險和考驗:一個未送進紅包的孩子上學後被安排在最後一排,家長便要猜疑老師給了別人照顧;怕因學生意外受傷惹麻煩擔責任,學校就努力把孩子訓成小綿羊,不許自由蹦跳……
也許我們都該相信,有著相對良好教養、相對穩定的教師隊伍,會有在社會平均線之上的整體道德水準。近10多年來逐漸提高的教師待遇,以及越來越嚴格、規範的師德教育與紀律約束,也在不斷地整頓和塑造著這個群體。他們中間,會有地震來臨時慌亂奪門的「範跑跑」,也會有交通意外時推開學生犧牲自己的張麗莉;會有性侵孩子、剋扣學生營養餐的敗類,也會有放棄賺大錢機會、只為一聲「老師好」和「桃李滿天下」而兢兢業業幾十年的教育家。
我們也許不必見帶病堅持上課的女教師,就狂贊「最美」,將單個個體拔高到「蠟炬成灰淚始幹」之類的精神境界;卻也不該在身邊的老師拒絕紅包後妄加猜疑,歸結為自己送得還不夠「專業」。這樣物質化的「謝師」與揣度,其實是對整個教師群體的不信任和傷害。
要成就「陽光底下最光輝的職業」,僅有每年一度的少數「園丁」獲獎和「春蠶」精神倡揚是不夠的;要培育問心無愧的職業自豪感,也不能有藏藏掖掖的紅包授受,而要靠言傳身教、引領一個個生命成長帶來的無可替代的恩與情、尊與敬。在這樣的師與生、師與社會的關係中,不能缺少的基礎,是信任。沒有了信任,讚美與祝福就失了真誠、只剩空洞,紅包送不送,都要糾結。
社會風氣的淨化,依賴制度建設,也需要所有人的自我約束。你可以選擇責任與堅持,做「最美教師」,也可以選擇做一個信任孩子、信任教師的健康成年人。與其吐槽痛陳社會流弊、教育病,不如讓自己的思維舉止更陽光。人與人的信任建設,從信任教育、信任教師開始,很合適。
親愛的老師,第三十一個教師節,願我們所有人能給予你們最好的讚美,就是信任。
《 人民日報 》( 2015年09月10日 0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