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育兒,拒絕中醫藥(1):同仁堂,呵呵

2020-12-20 口袋育兒

序口袋育兒公眾號一直倡導科學育兒,我們認為的「科學育兒」是依據「循證醫學」原則的育兒方式。因為中醫藥完全不符合「循證醫學」的原則,所以口袋育兒公眾號明確建議所有寶媽:不要使用任何中醫藥

有的寶媽認為這就是「反中醫」,並和我們討論質疑。平時因公眾號文章的特點,我們無法一一詳盡回應寶媽們的質疑。正好這次利用春節長假,我們將從大年初一開始,連續7天,用7篇文章直播,全面深入介紹「中醫藥」的特點,以及為什麼口袋育兒堅持科學育兒,拒絕「中醫藥」。希望寶媽們能把這些科普文章轉播到朋友圈,讓更多親朋好友了解到這些知識,一起創造更好的科學育兒大環境!

 

科學育兒,拒絕中醫藥(1):同仁堂,呵呵

1馬兜鈴酸腎病

1992年,比利時爆發了一起醫療事故,該國很多婦女因為服用了香港生產的一款「減肥中藥」而導致急性腎衰竭。僅過了一年,比利時布魯塞爾自由大學(Université Libre de Bruxelles)發表研究論文認為,這些婦女的腎衰竭是因為減肥中藥含有「馬兜鈴酸」成分導致的。更進一步因為大量中藥都含有「馬兜鈴酸」,所以國外把這種腎病叫做「中草藥腎病」(Chiness Herb Nephropathy)(但中國把這種病稱為「馬兜鈴酸腎病」)

 

從那時開始,國際上對「馬兜鈴酸」的研究越來越深入。目前研究認為,馬兜鈴酸能引起腎臟的基因突變,從而造成腎炎、腎癌;同時馬兜鈴酸還可能導致肝癌。馬兜鈴酸因此被列為一類致癌物。特別需要說明的是,馬兜鈴酸帶來的基因突變是不可逆的,並且沒有「安全劑量」,只要人體攝入,它就會在人體內存在累積,要麼急性發作,要麼慢性積累到一定時間發作。馬兜鈴酸就是人體內的一顆「定時炸彈」。預防它只有一個辦法:不要吃含有馬兜鈴酸的藥物或食物,一點都不能吃。

 

在國際社會1993年即確認了「馬兜鈴酸腎病」的情況下,中國大陸中醫界和醫療管理機構對此置若罔聞。過了5年在1998年,大陸陸續出現醫療報導,報導指出大量因服用同仁堂中藥「龍膽瀉肝丸」的病人,反而患上了嚴重腎病,包括尿毒症。同仁堂的這款著名中藥,有一個成分叫「關木通」,而「關木通」即含有馬兜鈴酸!這個事情過了3年,2001年,中國藥監局(CFDA)只是組織相關單位內部討論,沒有將這些情況公之於眾。又過了2年,直到2003年新華社記者朱玉的一篇文章曝光《「龍膽瀉肝丸」——「清火良藥」還是致病「根源」》,大陸的「馬兜鈴酸」問題才為大陸公眾所知——這時據比利時發現「馬兜鈴酸腎病」過去了整整十年!據中國相關醫療報導也過去了整整5年!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大概有10萬人因為服用「龍膽瀉肝丸」而患上腎病,甚至尿毒症。(不只同仁堂一家生產這款中藥,還有別的廠商生產;同仁堂只是其中最著名、最大的一家)

 

同仁堂是中國最著名的中藥企業之一。他們號稱「炮製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但因為大量腎病患者的集體訴訟,同仁堂也成為被告。但是這些訴訟,基本上都被法院駁回。法院認為:「龍膽瀉肝丸是合法藥品;對藥效的異議,不屬於法院審查範圍」。簡單的說,就是法院認為龍膽瀉肝丸是合法、合格藥品,所以同仁堂無責。

國際社會早就證明的一級致癌物,嚴禁使用的藥物成分,在中國被認為是「合法、合格」,這就是中藥最關鍵的問題,也是我們這個《科學育兒「反中醫」系列》第一篇文章試圖探討的問題:中藥的安全性

  

2中國藥典和中國藥監局

藥品,在現代社會對任何一個負責任的政府來說,都是嚴加監管的商品。這個道理大家都懂,因為藥品和人的生命健康息息相關。一般來說,對藥品的監管是這樣進行的:首先,政府有專門的藥品監管部門,如美國藥品食品監督管理局(FDA),中國藥品食品監督管理局(CFDA);其次,藥監部門和衛生部門會發布國家的藥品製作目錄,就是各國的「藥典」。在這本目錄中,會記錄各種合法藥物的成分、配方、說明書等等,這讓藥品製造企業有章可循。在中國這個藥典叫《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是一部法律,是藥品製造企業的「基本法律」,企業的藥品必須符合《中國藥典》;第三,藥品製造和流通企業必須按照特定的生產規範和流通規範,這就是俗稱的GMP製造規範來生產藥品,GSP流通規範來儲運、銷售藥品。

 

在國際上,一個藥物要進入「藥典」,需要非常複雜、漫長的認證過程。一般來說,這個認證分動物實驗和人體實驗兩部分。特別是其中人體實驗部分需要採用「大樣本隨機雙盲實驗」。這裡簡單介紹一下:所謂「雙盲實驗」是指實驗人員分2組,一組使用藥物,一組使用與測試藥物外包裝一致的「安慰劑」(就是完全無害、無用的東西,往往是澱粉片,呵呵);然後無論參加實驗的患者,還是主持實驗的研究者,雙方都不知道哪組人員吃的啥(這就是「雙盲」),這樣實驗之後,發現藥物確實有效,才算通過實驗。「雙盲實驗」是非常有效的科學測試辦法,能真正鑑別藥物的有效性。

 

但在中國,情況變化了。《中國藥典》第一大部分就是「中藥」,上面記錄了2000多種中藥,這幾千種中藥,沒有一款通過了國際公認的「大樣本隨機雙盲測試」。

 

3中藥的特殊地位

一些喜歡中醫藥的網友,有一個樸素的認識:「中藥千百年來,那麼多中國人都用了,你的祖先都用了,都沒事啊,中藥當然是安全的」。有意思的是,中國藥監部門的專業人士,也鼓勵這種認知。老百姓是真糊塗,這些專業人士就是「揣著明白裝糊塗」

 

雖然千百年來,無數中國人使用過中藥,但是千百年來,因為科技落後,從來沒有人真正對中藥的「毒副作用」進行分析和研究。以「龍膽瀉肝丸」為例,這藥也是千百年來無數中國人用過,但是能證明啥?其實不能證明其安全,反而證明千百年來無數中國人因為「龍膽瀉肝丸」罹患腎病!(只是當時科技不發達,得了腎病也不懂,更不知道是因為龍膽瀉肝丸造成的!)

 

這真的是一個非常簡單的邏輯問題,我們再重複一遍:中藥因為沒有科學研究,千百年來沒人知道中藥的毒副作用;所以雖然千百年來無數的人使用,並不能證明中藥是安全的。

 

就這麼一個簡單的道理,但是我們上面說了,中國的藥監部門和衛生部門的專業人士,卻「揣著明白裝糊塗」,他們直接把中藥不經過「雙盲測試」就寫入藥典,他們的理由恰恰就是上面的謬論:「中藥千百年來中國人都用了,所以就是安全的」。比如國家藥監局《中藥註冊管理補充規定》就寫道:「來源於古代經典名方的中藥複方製劑。。。可僅提供非臨床安全性研究資料,並直接申報生產」

 

龍膽瀉肝丸,就是這樣堂而皇之的進入了「中國藥典」;特別是在國際社會已經發現其導致腎病的致癌物馬兜鈴酸整整十年,它依舊是「中國藥典」的合法藥物。僅僅因為新華社記者的曝光,才從「中國藥典」中修改了配方!我們試問一下,假設沒有新華社記者的曝光,龍膽瀉肝丸是否還是合法存在?合法的讓千百萬人罹患腎病甚至尿毒症?!一個國家的藥物安全,不是依靠藥監部門,而是依靠記者來保障,這多麼可怕?!

  

4系統性的不值得信任

當發生「龍膽瀉肝丸」事件之後,同仁堂雖然吃了官司,但法院基本上都判決同仁堂勝訴,所以這個事件對中藥幾乎沒啥影響。中國藥監局依舊對「中藥」特殊保護(如上面說的《中藥註冊管理補充規定》就是藥監局在2008年發布的,同仁堂事件之後的五年)。這些年來,陸續又爆出多起中藥事件,比如「雲南白藥」毒副作用事件(詳情見文章:《你還敢給寶寶用中藥止咳?美國FDA都查出違禁成分了!》)總之,中國藥監部門對中藥的監督,根本不值得信任

 

從中醫界來說,當「龍膽瀉肝丸」事件發生後,中醫界不僅不反思,反而拼命「洗地」減輕自己的責任。當時,一個主流的中醫觀點認為:龍膽瀉肝丸中,含有馬兜鈴酸的「關木通」,其實不是「古方」中的成分,「古方」中是不含馬兜鈴酸的「白木通」。(真相是中國的古方其實根本沒這樣區分,是現在因為出事了,倒推出來說應該是「白木通」)。更有甚者,中醫界的張伯禮院士在明知馬兜鈴酸的危害情況下,居然用病人做活體實驗,研究關木通的腎毒性!(給實驗者口服含有關木通(馬兜鈴酸)的藥物,然後觀察實驗者是否產生腎臟問題)!這放在任何文明國家,都是嚴重違背醫療倫理的醜聞,但在中國,該院士居然還發布了論文!

 

另外一種常見的為中藥「洗地」的說法,就是說中藥強調的「君臣佐使,配伍原則」,意思是說某種中藥成分確實有毒副作用,但是中藥強調的是多種藥物共同作用,你不能只看單一成分,當「配伍」之後,多種藥物會中和毒性作用,中藥是安全的。這種「配伍原則」同樣在馬兜鈴酸事件中表現的淋漓盡致!中醫張伯禮院士就設計了多種方式與含有馬兜鈴酸的「關木通」配伍和炮製(比如蜜炙),研究發現,確實降低了複方成分中的馬兜鈴酸含量(大約降低了一半)。張伯禮院士還頗為自得。但是,且慢,馬兜鈴酸的問題其實是一點都不能攝入人體,你現在減少了一半攝入量,只是把急性發作變成了慢性發作啊!

 

說了這麼多故事,那麼回到我們最初的問題:「中藥是否真的安全,有效呢?」。對這個問題,其實不能「一棒子打死」。沒準有的中藥確實是安全有效的。但很遺憾,《中國藥典》上面幾千種中藥,都沒經過國際社會公認的「大樣本隨機雙盲測試」等等科學試驗,所以到底哪些個別的藥物靠譜,我們都不知道。

今天我們口袋育兒詳細介紹「龍膽瀉肝丸」事件,就是希望寶媽能從這個事件看出,目前中藥在中國,無論從藥典、藥監局、中醫專家、法院等等機構來看,都不值得信任。這是一個系統性的不值得信任的大環境。在這種環境下,你我普通消費者無法判斷哪些是真的有效、安全的中藥。或者簡單的說,中藥不值得信任,是因為《中國藥典》不值得信任,中國藥監局不值得信任,中國中醫專家不值得信任,中藥廠家不值得信任。。。。。。總之,當前中藥管理模式不值得信任!

 

如果用科學方法,嚴格檢測每一款中藥,也許沒準有個別的中藥確實是真正靠譜的。(比如用科學方法,從中藥材中提取出的「青蒿素」)。但那是非常個別的案例,作為普通人,又在帶小寶寶,寶媽你就不要去賭了!你如果給自己寶寶使用中藥,坦率的說,都是讓你的寶寶處於高風險之中(如再過幾年,突然又爆發某某酸事件呢?到時你悔之晚矣!)。請記住,那些因為服用龍膽瀉肝丸而患上腎病甚至尿毒症的十幾萬家庭,他們的不幸,都在警示你要遠離中藥。

  

附錄含有馬兜鈴酸的常見藥物是的,截止目前,還有大量含有馬兜鈴酸的藥物在中國合法銷售:

 

1.含馬兜鈴酸的中草藥,包括關木通、廣防已、馬兜鈴、青木香、天仙藤、木防己、細辛、天仙藤、尋骨風、威靈仙等

 

2.含馬兜鈴酸的中成藥:甘露消毒丸、靈龍感冒膠囊、耳聾丸、金砂五淋丸、白益鎮驚丸、前列回春膠囊、透骨鎮風丸(丹)、阿膠生化膏、復腎寧片、跌打丸(片)、連翹敗毒丸(膏、片)、清淋衝劑、小兒金丹片、小兒導赤片、壯骨酒、障翳散、消風止癢顆粒、復明片、婦科分清丸、咽炎含片、活血理傷丸、分清五淋丸、五粒回春丸、安陽精製膏、濟生橘核丸、通便清火丸、清胃丸、濟坤丸、生乳片、大黃清胃丸、太和妙齡丸、清血內消丸、導赤丸、五粒回春丸、雙香排石顆粒、冠心蘇合丸、冠心蘇合滴丸、冠心蘇合膠囊、純陽正氣丸、養陰降壓膠囊、舒肝理氣丸、胃炎康衝劑、胃藥膠囊、心無憂片、風痛丸、十香返生丸、康婦軟膏、綠雪膠囊、綠雪、三餘神曲、關節鎮痛膏、止嗽化痰丸、潤肺化痰丸、二十五味松石丸、新碧桃仙片、青果止嗽丸、肺安片、複方蛇膽川貝散、雞蘇丸、胃福顆粒、喘息靈膠囊、炎見寧片、復腎寧片、骨仙片、風溼靈仙液、複方夏天無片等。

 

 

參考資料:

1《含有馬兜鈴酸的中藥》,連結:http://www.haodf.com/zhuanjiaguandian/fengfeng615_148430.htm

 2,《中藥究竟有多大的特權》,作者「棒棒醫生」,連結: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f8a5230102egon.html

 3,《中國院士中的那些中醫藥大師》,連結:http://forum.xitek.com/thread-1382933-1-1-2.html

 4,《馬兜鈴酸,躲藏在國粹中的惡魔》,作者「燒傷超人阿寶」,連結:http://blog.renren.com/share/254604661/15739447168

 5,《所有的「馬兜鈴藥材炮製、配伍減毒」全是騙局》,連結:http://www.e0575.cn/read.php?tid=4478335

 6,《強致癌物馬兜鈴酸國外禁用國內仍使用》,連結:http://finance.sina.com.cn/consume/20130923/133716823563.shtml

相關焦點

  • 「同仁堂」提速中醫藥全球化進程
    原標題:「同仁堂」提速中醫藥全球化進程新京報訊 (記者張秀蘭)隨著中醫藥國際認可度的提升,中醫藥走出國門漸成趨勢。以同仁堂為例,從1993年在香港開設境外第一家零售藥店至今,115家門店已遍布境外25個國家和地區,推動了中醫藥服務貿易的發展。
  • 北京同仁堂助力科普巡講中醫藥文化惠及萬千家庭
    —「中醫藥文化科普巡講—2019年度慢病防治腦卒中專家交流會」在京舉行10月29日是「世界腦卒中日」,也恰逢「中國防治中風宣傳月」期間,10月25日,由中國婚姻家庭研究會、中國老年人體育協會主辦,心系系列活動項目辦公室承辦,北京同仁堂商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協辦開展的
  • 傳承傳統中醫藥文化精華,同仁堂龍膽瀉肝丸受患者廣泛好評
    在對治溼熱症方面,中醫藥行業知名老字號產品——同仁堂龍膽瀉肝丸傳承傳統中醫藥文化精華,功能主治清肝膽利溼熱,療效顯著,深受患者好評。同仁堂成立至今已有351年的歷史,目前,同仁堂集團現已發展成為擁有工業製藥、商業零售、健康養生、醫療養老、國際藥業五大板塊七個二級集團及多個直屬子公司,在境內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境外28個國家、地區開設2400多個零售終端和醫療網點的現代化、國際化中醫藥集團。
  • 中醫藥企如何謀變?研究同仁堂、雲南白藥後,我們發現了10種方法
    主要觀點:1.造成中醫藥行業第一曲線下降的主要原因分為內憂和外患兩部分。1. 中醫藥的第一曲線轉折老字號企業概況中醫藥發展歷經千年,留下了一批優秀百年老字號企業。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大約擁有1.6萬家「中華老字號」;1991年原國內貿易部認定的老字號只有1600餘家;目前僅剩下1130家。
  • 薪火相傳,擦亮同仁堂健康藥業的金字招牌
    ——記同仁堂健康藥業飲片車間生產經理彭鴻燕歷經千年的歲月洗禮,中醫藥逐漸演變成世界上獨具特色的醫藥科學體系。北京同仁堂不斷汲取傳統中醫藥文化中的營養,懸壺濟世,大醫精誠,在中國浩瀚悠久的中醫藥文化歷史長河中,始終呵護著中華民族的生命健康,時至今天,同仁堂人依然秉承祖訓,一絲不苟,毫釐不差,恪守「炮製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準則,讓中醫中藥文化煥發出新鮮的活力,熠熠生輝續寫新的風流。
  • 傳承精華,守正創新——同仁堂邁向高質量發展
    傳承精華,守正創新,推動中醫藥事業和產業高質量發展,這是對中醫藥行業提出的新要求。作為中醫藥行業的老字號企業,中國北京同仁堂(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同仁堂集團」)將帶頭落實好重要指示精神視為重要責任與使命。目前,同仁堂集團正努力推動百年老字號邁向高質量發展。
  • 同仁堂在海外累計診療患者3000多萬人次
    }責任編輯:   中新網北京8月1日電(記者 尹力)已有347年歷史的「中華老字號」同仁堂,已在境外25個國家和地區開設了115家零售終端、中醫診所、養生中心等網點。
  • 北京同仁堂憑創新組合拳 駛入發展「快車道」
    有著351年歷史的同仁堂,根植創新基因,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創新研發方式。根據公開財報顯示,同仁堂股份公司2019年在研發領域投入2.41億元,近日,權利人之一為同仁堂股份公司的項目「中藥抗抑鬱的作用基礎與新藥創製」——巴戟天寡糖膠囊的相關研究獲得「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二等獎」提名,且已於2015年獲得北京市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東城區科學技術獎勵特等獎。
  • 北京同仁堂全國首家旗艦店進駐上海
    據了解,北京同仁堂一向推行「名店、名醫、名藥」的發展戰略,遵循「同修仁德,濟世養生」的企業精神。這次之所以把旗艦店落戶在上海,是因為上海既是中國大陸未來成為「兩個中心」的大都市,是中國經濟的火車頭,也是中醫藥發展的沃土,這也和北京同仁堂在中國中醫藥領域的地位相得益彰。人們有理由相信,這樣的兩強結合,必將推動同仁堂和上海健康事業的共贏。
  • (圖)北京同仁堂在廈建立福建首家大型旗艦店
    為了大力弘揚中醫藥文化,公司在廈門市高端商圈禾祥西路國貿廣場投資500萬元建立了在福建的第一家大型旗艦店(1200平方米),門店的裝修以故宮的裝修風格為藍本,既彰顯出同仁堂皇家般的尊貴與大氣,同時體現出北京同仁堂深厚的文化底蘊和鮮明的中醫藥特色。
  • 天津同仁堂承接新冠肺炎新藥宣肺敗毒顆粒研究試產即將完成
    來源:證券日報網本報記者 姜楠記者3月27日從天津同仁堂中藥研究中心了解到,該中心承接完成了這次武漢抗疫領軍人——中央指導組專家組成員、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學術團隊宣肺敗毒顆粒醫院製劑的小試到中試
  • 博鰲論壇話中醫出國門 「同仁堂」開「良藥」
    國家衛計委副主任、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發言。新華網喻濤攝在23日舉行的博鰲亞洲論壇2016年年會中醫藥分論壇上,與會嘉賓就如何推進中醫藥創新,弘揚中醫藥文化,推動中醫藥海外發展進行了討論。外交部原部長、中國民族醫藥學會國際交流與合作分會名譽會長李肇星,國家衛計委副主任、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等出席了本次論壇。據了解,2016年博鰲亞洲論壇年會中醫藥分論壇以「中醫藥的國際化」為主題,聚焦中醫藥在國際化背景下的發展創新。自2015年中醫藥議題首次亮相博鰲論壇後,今年再度列入會議議題。
  • 香港市民探訪同仁堂香港大埔生產研發基地
    中醫藥知識如何在日常保健中應用?擁有350年歷史的國藥老字號如何走向世界……北京同仁堂香港大埔生產研發基地24日舉辦的開放日活動中,香港市民通過看展覽、聽講座,找到了這些問題的答案。  北京同仁堂20多年前在香港開設公司,大埔生產研發基地是同仁堂首家境外工廠。
  • [年報]同仁堂2007年年度報告
    對於國內中醫藥界而言,這是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一年。國務院成立了中醫藥工作部際協調小組,為協調解決我國中醫藥事業發展中的一些重大問題提供有力的組織保障,「堅持中西醫並重」和「扶持中醫藥和民族醫藥事業發展」寫入黨的十七大報告,中醫藥事業的發展環境和發展趨勢都呈現出前所未有的新局面。
  • 牛黃見證的同仁堂傳奇
    在樂家四房子孫中,樂達仁是最精明能幹的,他在天津創辦的達仁堂也最為成功,完全超越了當時局面混亂的北京同仁堂。京劇名人李少春曾對達仁堂的店員說:「你們牛黃清心丸真是好藥。我演《打金磚》,上臺之前先吃兩服,要不,從地上、椅子上和桌子上平摔三個硬殭屍,我頂得下來嗎?」雖然生活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樂達仁已經有了中醫藥的憂患意識。
  • 同仁堂集團召開「推進中藥高質量發展暨中藥疫情防控座談會」
    原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局長、現中國藥品監督管理研究會會長邵明立表示,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遵循中醫藥發展規律,傳承精華,守正創新,加快推進中醫藥現代化、產業化,堅持中西醫並重,推動中醫藥和西醫藥相互補充、協調發展,推動中醫藥事業和產業高質量發展。「在健康中國建設的總體戰略下,同仁堂等中藥企業不僅要傳承,還需創新,要做到繼承而不泥古,發揚而不離宗。」邵明立說。
  • 老字號走出國門開分號 同仁堂海外建115家網點
    2016年8月1日訊,記者從近日舉行的同仁堂海外發展情況介紹會上了解到,截至2016年6月,同仁堂已在境外25個國家和地區開設了115家包括零售終端、中醫診所和養生中心在內的網點,並開辦了當地最大的中醫養生保健中心,開創了養生保健發展的新模式。
  • 同仁堂遍布境外25個國家地區
    &nbsp&nbsp&nbsp&nbsp北京晨報訊(記者王海亮)自1993年同仁堂在香港開設了境外第一家零售藥店,20多年來,同仁堂門店已遍布境外25個國家和地區。
  • 大頤時代攜手樂氏同仁助力中國中醫藥復興夢
    又過了200多年,康熙皇帝年間,京城開了一間藥室,名為「同仁堂藥室」,取「同修仁德,濟世養生」之意,經絡「銅人」之音,主人名樂顯揚,樂良才第四代傳人,是為傳承400餘年的同仁堂創始人。同仁堂,是中國藥業的第一塊金匾,是由北京樂家第四代樂顯揚得康熙帝資助創辦,始建於清代康熙八年(1669年),取「同修仁德、濟世養生」之意,與大家熟知的經絡「銅人」發音相同,故有「同仁」之稱。在雍正元年也就是1723年,樂家開始為清宮獨辦官藥,歷時180年,史稱「御醫供奉」。鹹豐十一年也就是1861年,又被慈禧太后親賜「樂氏御供」,成為中醫藥界的至高榮耀。
  • 擔使命 攜手共戰疫情――同仁堂集團召開「中藥疫情防控專家研討會」
    會議由中國北京同仁堂(集團)有限公司舉辦,北京同仁堂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承辦,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同仁堂研究院、北京同仁堂國藥有限公司協辦,眾多醫學專家、行業協會領導出席會議。會議由同仁堂集團公司黨委常委、副總經理兼科技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顧海鷗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