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頤時代攜手樂氏同仁助力中國中醫藥復興夢

2020-12-15 河南頻道

原標題:大頤時代攜手樂氏同仁助力中國中醫藥復興夢

600多年前的北京城,還是在明朝永樂皇帝朱棣在位,京城裡來了一位南方口音的遊方郎中,他走街串巷、手持串鈴行醫賣藥,醫術精湛,在皇城裡紮下根,不再當「北漂」。

他姓樂,名良才,是為樂氏先祖。

又過了200多年,康熙皇帝年間,京城開了一間藥室,名為「同仁堂藥室」,取「同修仁德,濟世養生」之意,經絡「銅人」之音,主人名樂顯揚,樂良才第四代傳人,是為傳承400餘年的同仁堂創始人。

同仁堂

天上浮雲似白衣,斯須改變如蒼狗。歷史總是在坎坷前行,對一家百年老店來說更是如此。

時間到了2013年,樂氏第十四代傳人樂覺心回到中國大陸,要把「同仁」二字重新發揚光大。

樂覺心不是一個人在戰鬥,他有一個以「網際網路+」思維武裝起來的企業夥伴——大頤時代有限公司。

樂氏同仁、大頤時代,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夢想——復興中華民族偉大的中醫藥榮光,讓中醫藥在中華大地更好的服務億萬龍的傳人。

樂氏同仁

300多年老藥鋪創造傳奇

曾風靡全國的電視連續劇《大宅門》中「白家老號」的原型,就是中國製藥業的中華老字號、中國藥業史上的奇蹟——「同仁堂」。

同仁堂,是中國藥業的第一塊金匾,是由北京樂家第四代樂顯揚得康熙帝資助創辦,始建於清代康熙八年(1669年),取「同修仁德、濟世養生」之意,與大家熟知的經絡「銅人」發音相同,故有「同仁」之稱。

在雍正元年也就是1723年,樂家開始為清宮獨辦官藥,歷時180年,史稱「御醫供奉」。鹹豐十一年也就是1861年,又被慈禧太后親賜「樂氏御供」,成為中醫藥界的至高榮耀。

1949年,同仁堂第十三代傳人樂崇輝攜樂氏家族傳統配方與秘本,帶家人南遷臺灣。1952年,樂崇輝創立樂氏臺灣同仁堂。而兩年後的1954年,留在北京的樂氏第十三代傳人樂松生在北京帶頭實行公私合營,將同仁堂交給國家。

樂氏同仁

2016年4月,河南鄭州。樂氏家族第十三代傳人樂崇輝、第十四代傳人樂覺心夫婦攜樂氏家族成員,在象徵樂氏同仁堂正式回歸的錦旗上簽字。隨後,樂崇輝將傳世印章、樂氏《世代祖傳丸散膏丹下料配方》手抄本授予第十四代傳人樂覺心。樂氏同仁回歸大陸,將開創樂氏同仁大陸的事業新版圖,並在有著傳奇色彩的「同仁」二字煥發更新的光彩。

據悉,臺灣樂氏家族目前最大資產是保留著祖先流傳下來的400多種中藥配方。這些都是中華傳統醫藥文化的瑰寶。

樂氏同仁堅守發揚光大中醫藥

「同修仁德、濟世養生」,這是同仁堂創立之源,「炮製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這是樂氏家族傳承數百年的中華醫藥古訓,樂氏同仁更是中華優秀傳統醫藥學的代表之一。

《樂氏同仁堂秘方》

中醫藥文化是中華傳統優秀文化的一部分,中醫藥學不僅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形成和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而且為中華民族認識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有益啟迪,成為中華民族的重要標識。

習主席曾說,中醫藥學凝聚著深邃的哲學智慧和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健康養生理念及其實踐經驗,是中國古代科學的瑰寶,也是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

中醫藥兩千多年來積累了非常豐富的理論和實踐經驗,中醫藥關於生命健康的理論方法,是中華文化的智慧結晶。中醫藥博大精深,有自己獨特的生命觀、疾病觀、藥物觀、治療觀以及幾千年的醫療實踐經驗,是一套系統的傳統醫學體系。

樂氏同仁

歷代樂氏家族始終秉承同修仁德、濟世養生的祖訓,「修合無人見,存心有天知」的製藥準則,歷經三百餘年的傳承,「樂氏同仁」本著樂家自古以來的祖訓,將幾百年的「炮製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優良品質和精神發揚光大。

431種中藥古方找到「戰略合作夥伴」

2015年9月21日,「同仁堂」創始人樂氏家族——第十四代傳人樂覺心攜《樂氏同仁堂秘方》回歸大陸,在北京故宮東華門「樂氏同仁老藥鋪」舉行了盛大的秘方回歸儀式。樂覺心介紹,當年,父親樂崇輝到臺灣時,帶走了樂家老鋪的手抄配方本,其中記錄了198個樂家古方,加上其他傳承配方,共有431種配方。

樂氏同仁

2016年2月,隨著國務院《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的實施,政府已把中醫藥的發展列入了國家發展戰略,樂氏同仁迎來了新的發展階段。

2018年,樂氏同仁找到了它新的「戰略合作夥伴」——「大頤時代」。

「網際網路+」助力中醫藥復興夢

大頤時代是誰?

大頤時代,網際網路營銷與新零售時代技術完美結合的全網營銷締造者。一家以「健康、服務、文化、共享」為核心的品牌發展戰略基石的網際網路新零售公司,構建符合當下市場發展大環境的的全健康產業鏈的商業模式,更希望通過這種網際網路手段的創新,再度降低大眾創業門檻,並將「網際網路+」的分享精神,融入大健康時代,讓分享經濟成為大健康行業的鮮明特徵。在網際網路的大勢下,大頤時代圍繞消費者自主創新,通過商品+服務+零售功能技術變革,有效解決和提升消費體驗,以技術驅動新零售時代。

大頤時代在做什麼?

立足中藥健康產業,集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於一體的企業。企業基於「分享經濟」,秉著「大健康「的概念和「中醫理念」持續深挖探索,具備「分享化」「生活化」「傳承化」三大優勢。

大頤時代為了什麼?

大頤時代品牌執行長張天先生表示,大頤時代將以「將最好的產品以最低的價格提供給最需要的人」為目標;將中華五千年養生文化及中醫理論發揚光大,為解決人類健康問題為努力方向,全面貫徹及實行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上提出的「中西醫並重,傳承發展中醫藥事業」的重要部署,充分發揮中醫藥在建設小康社會,建設健康中國的作用;將全民大健康的精神和泱泱中華千年傳承的理念及文化向全世界弘揚傳播,助力中國中醫藥的全面復興。

大頤時代品牌執行長張天先生

「浩渺行無極,揚帆但信風」,400多年歷史的樂氏同仁攜手「網際網路+」的大頤時代,必將開拓中醫藥行業新的夢想,助力中華中醫藥復興之夢,讓中華中醫藥在新的時代煥發新的榮光!

相關焦點

  • 樂氏同仁助力黃漂精神 「黃漂」勇士時隔30年再次長徵
    30年後,由河南勇士牽頭,在樂氏同仁藥業科技集團的鼎力支持下,曾經的河南隊老隊員與北京隊、馬鞍山隊黃河漂流老隊員代表一起,組成車隊再次挺進黃河源頭。樂氏家族第四代樂顯揚於1669年得清康熙帝資助始創中國第一塊藥業金匾《同仁堂》後,為清宮獨辦官藥一百八十八年之久,史稱《御藥供奉》。鹹豐十一年(1861年)又被慈禧太后欽賜《樂氏御供》金腰牌,成為中醫藥界至高榮耀。其後在戰爭年代,樂氏家第十三代傳人樂崇輝更是嚴守「炮製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的祖訓將家族文化和數百年傳承的傳統配方本完整保留。
  • 樂氏同仁與北京帝圖帝結成戰略聯盟合作單位
    樂氏同仁是一家集中草藥種植、加工、流通、中成藥研發、生產、銷售及現代金融服務為主的全產業鏈集團公司,同時以「樂氏同仁老藥鋪」(國醫館+老藥鋪)的形式提供中醫診療服務及手工藥終端銷售。中國第一塊藥業金匾《同仁堂》是由北京樂氏家族第四代樂顯揚得清康熙帝資助始創於公元1669年,取《同修仁德 濟世養生》之意,與經絡銅人諧音,固有《同仁》之稱。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樂家開始為清宮獨辦官藥一百八十八年,史稱《御藥供奉》。鹹豐十一年(1861年)又被慈禧太后欽賜《樂氏御供》金腰牌,成為中醫藥界至高榮耀。
  • 樂氏同仁藥業董事長張楠義獻藥方助家鄉抗疫
    樂氏家族是中國製藥業的老字號 — 「同仁堂」的創始家族。張楠是周口扶溝人,河南省人大代表。2013年,張楠與「同仁堂」創始家族樂氏家族的第十四代傳人樂覺心先生共同成立樂氏同仁藥業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並任董事長。作為一個數百年中藥老字號的新時代掌門人,在這次抗疫大戰中,樂氏同仁共克時艱,共渡國難再次彰顯「大醫精誠懸壺濟世」的仁愛傳統。
  • 臺灣樂氏同仁堂回歸大陸開業剪彩儀式在鄭州舉行
    原河南省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張世軍在致辭中指出,歷代樂氏家族始終秉承同修仁德、濟世養生的祖訓,歷經三百餘年的傳承,同仁堂已成為製藥行業老字號。隨著國務院中醫藥發展文化綱要的即將實施,正式將中醫藥的發展列入國家的發展戰略,臺灣樂氏同仁堂回歸大陸可謂正當其時。
  • 慈心不移念故鄉——樂氏同仁藥業董事長張楠義獻藥方抗疫側記
    樂氏家族是中國製藥業的老字號 ——「同仁堂」的創始家族。2013年,張楠與「同仁堂」創始家族樂氏家族的第十四代傳人樂覺心先生共同成立樂氏同仁藥業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並任董事長。作為一個數百年中藥老字號的新時代掌門人,在這次抗疫大戰中,樂氏同仁再次彰顯「大醫精誠懸壺濟世」的仁愛傳統。共克時艱,共渡國難,張楠義薄雲天。
  • 培養中醫藥時代新人
    中醫藥事業傳承的核心是人,創新的主體是人,發展的關鍵也是人。  縱觀中醫藥事業近幾十年的發展,人才建設薄弱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中醫藥的傳承不足、創新不夠、作用發揮不充分問題,特別是高層次的人才匱乏已成為制約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瓶頸。培養中醫藥時代新人,既是實現民族復興偉大中國夢的現實需要,也是推進中醫藥現代化、融合現代科學傳承發展的根本需要。
  • 新民晚報數字報-習近平:中印攜手追尋民族復興夢
    當天,兩國政府籤署了《關於深化鐵路技術合作的諒解備忘錄》,中國國家鐵路局和印度鐵道部籤署了《關於深化鐵路合作的行動計劃》。今後,兩國將在鐵路、產業園區、影視劇合拍等領域展開合作。此外,印方還重申,西藏自治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土的一部分,印方不允許藏人在印度從事反華政治活動。  加強合作三主張  下午,習近平在印度世界事務委員會發表題為「攜手追尋民族復興夢」的重要演講。
  • 襄陽市中醫藥養生健康產業創新聯盟成立大會成功舉辦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機關服務局原局長、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亞健康專業委員會會長孫濤教授致辭,他表示,我國中醫藥事業近年來得到了較好的發展,它在人的生命保護和日常健康的構建當中,起到越來越大的作用,中醫藥健康事業大有可為。
  •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
    中華文明在世界上曾經領潮流和時代之先。在人類歷史上,先後出現過多種類型的古老文明,但能夠一直延續至今並且沒有重大斷裂的,只有中華文明。但到了近代,由於西方列強的侵略掠奪,由於自身封建制度 的衰朽,由於閉關自守沒有跟上時代進步的潮流,中華民族逐漸陷於落後的境地,甚至在西方列強的堅船利炮面前蒙受了奇恥大辱,一步步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 亞寶藥業攜手中華中醫藥學會共築「大醫夢強國夢」
    亞寶藥業董事長任武賢發表講話8月20—22日,由中華中醫藥學會主辦的中醫體質分會第十四次會議在北京會議中心召開。全國人大常委副委員長桑國衛院士發來賀信,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副局長閆樹江、中華中醫藥學會秘書長謝忠參會並講話,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生物晶片北京國家工程研究中心院士程京、國醫大師王琦教授分別作了主題報告,來自全國20個省的400餘名專家和醫生參加了會議。
  •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的重大戰略思想,是黨和國家面向未來的政治宣言。它著眼於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體現了中國共產黨高度的歷史擔當和使命追求。
  • 京莎廣場攜手佳兆業助力京廣路商圈復興
    近期,友誼大廈6層以上將被拆除,二七商圈復興提上日程。傳承二七商圈商脈底蘊的京廣路商圈,也亟待覆興。京莎廣場順勢而為,與「舊改之王」佳兆業攜手升級改造京莎鞋世界,將以「佳紛天地」購物中心形象亮相,促進鄭州商業迭代復興。
  • 亞寶藥業攜手中華中醫藥學會 助力中醫體質醫學發展
    本報訊 (記者秦海峰)由中華中醫藥學會主辦、亞寶藥業協辦的中醫體質分會第十四次會議,日前在北京會議中心召開,來自全國20個省的400餘名專家和醫生參加了會議。在本次會議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全面宣講了中醫藥發展方向;生物晶片北京國家工程研究中心院士程京所作的《科學化與工程化實踐心得》報告,展現了醫學工程學科的研究進展,其中,通過大數據晶片建立疾病風險測評系統,隨時隨地可進行多樣測評,開闊了參會者眼界;國醫大師王琦教授作的「大數據時代的中醫應對」主題報告,讓中醫更自信地面對「網際網路+」的新思維模式。
  • 享樂吧攜手華佗五禽戲傳人華一 推廣中醫藥文化
    中新網安徽新聞12月11日電(張俊)為響應「 非遺傳承,健康生活」的號召,近日,享樂吧APP 攜手中國非遺形象大使、華佗五禽戲&華佗夾脊穴傳人華一,用新媒體「直播」的形式來助力非遺傳播
  • 楊彬 文商報國情,助力中國夢
    楊彬熱愛詩書,曾創作人生哲理詩集《擁有一生陽光》,發表了題為《民族的復興,神聖的使命》的國民素質教育倡議書,創作了公益廣告——「堅持每天四問,實現中國夢想」,還曾擔任過農民日報社、人民日報社的特約記者。
  • 清大知好樂攜手中國電信 助力來賓市教育信息化發展
    現場領導、嘉賓在清大知好樂展位前駐足清大知好樂與中國電信攜手,重點展示了清大AI智能作業以及清大悅讀系列的智慧化線上閱讀平臺、智慧化數據展示平臺、數字圖書借閱機、數字圖書閱讀器等多款智慧教育產品,助力來賓市教育信息化2.0攻堅行動。
  • 緊抓中醫藥發展新態勢 宏濟堂服務變革迎接新未來
    中新網4月2日電 中醫藥學是中國古代科學的瑰寶,凝聚著深邃的哲學智慧和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健康養生理念及其實踐經驗。如今,中醫藥被越來越多的應用到現代臨床診療當中,尤其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中醫藥發揮的獨特作用再次體現了中醫藥在現代醫學體系中的重要作用。
  • 《中國夢的解析》(習近平 著)
    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鬥,是中國青年運動的時代主題。共青團要在廣大青少年中深入開展「我的中國夢」主題教育實踐活動,為每個青少年播種夢想、點燃夢想,讓更多青少年敢於有夢、勇於追夢、勤於圓夢,讓每個青少年都為實現中國夢增添強大青春能量。
  • 新時代:建設現代化強國,共築民族復興的中國夢
    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提出,「這個新時代,是承前啟後、繼往開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繼續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時代,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時代,是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不斷創造美好生活、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時代,是全體中華兒女勠力同心、奮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時代,是我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不斷為人類作出更大貢獻的時代
  • 致抗疫一線同仁書 貴州省科協聯合省級醫療口各學會問候鼓勵全省...
    為此,貴州省科學技術協會聯合省級醫療口各學會,共同向全省醫務工作者發出了致抗疫一線同仁書,以下為同仁書全文:致抗疫一線同仁書敬愛的全省醫務工作者: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指示親自部署,李克強總理親臨一線考察指導,高高擎起全民動員共抗疫情的中流砥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