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終極目標是走向幸福,幫助孩子實現這一目標的方法有5個

2020-09-04 教育好文
  • 原標題:家長和老師如何引導孩子快樂學習?這5個方法能讓孩子感到快樂!


剛剛開學,孩子們又回到了闊別已久的校園,很多家長和老師非常困惑,如何讓孩子熱愛校園,熱愛學習,很多人認為學習是一件苦差事,學習就是要吃苦,但是我們的教育終極目標是走向幸福也就是讓孩子能夠在學習中體會到快樂,享受到快樂的學習。如何幫助孩子實現快樂學習的目標呢?

首先我們要重視三大誤區:

誤區一:學習就是吃苦的活

長期以來的教育誤區,把教育僅僅看作在學校裡,在嚴肅教室中的苦行僧的生活,而忽視了對孩子更有價值和意義的自然教育和自我教育。學習需要吃苦,但不全是吃苦。


誤區二:學習就是學校的事

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父母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是別人所無法替代的,所以父母一定不能缺席孩子的教育。想把孩子交給學校,通過購買學區房就可以獲得優質的教育,這是一廂情願、片面考慮。

誤區三:學習就是自己的命

有不少家長說,我的孩子就是這種不愛學習的命,學習成績不好,跟他的天分有很大關係。無可否認,基因對學習是有一定影響的,但是對大多數人來說依然要信奉:「我命由我不由天」,後天的努力更加重要。教育的目標就是要引導孩子得到「有目的的快樂」。因此,老師和家長應該首先要讓孩子快樂起來,然後再幫助他建立可行的目標和計劃,並引導他向著正確的方向前進。


家長和老師如何引導孩子快樂學習?下面介紹五個方法能讓孩子感到快樂:

方法一:讚美

家長和老師要學會對孩子進行讚美和鼓勵,心理學上有一種說法叫羅森塔爾效應,講的是科學家做了一個實驗,對一組孩子說你是最棒的(也告訴老師這些孩子都是天才),而另外一組卻沒有對孩子進行正向的激勵,結果,最後給予正向激勵的孩子學習成績普遍優異。所以我們不要吝惜對孩子的讚美。


方法二:陪伴

家長和老師要多花時間陪伴孩子成長,老師在課間的時候也可以跟孩子進行溝通和交流,關心他們的學習和生活,家長在家裡呢,要多陪伴孩子守在孩子身邊,因為孩子正在成長當中,需要有大人的陪伴,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方法三:幽默

幽默可以製造快樂的氛圍,幽默的教師更受孩子們喜愛,幽默的家長也更能夠走進孩子的心靈,有時候跟孩子講講笑話,有時候用誇張的表情逗樂孩子,讓孩子感覺到老師的有趣,感受到家長的可愛。


方法四:引導

教師和家長還需要做一件事情,就是引導。我們人類社會是一個經驗不斷積累的群體,作為長者,我們有必要把我們寶貴的經驗傳授給孩子,對孩子進行價值觀的引導,對孩子進行學習方法的引導,你越厲害孩子越崇拜你。

方法五:溝通

我們要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時光,每一個老師要珍惜和孩子相處的幾年時間,多一些溝通,多一些交流,多一些故事,家長和老師都要學習和孩子溝通的技巧。

打字不易,且看且點讚轉發

教育不易,且行且關注收藏

相關焦點

  • 人物|「桃花校長」黃麗君:教育的終極目標是幸福
    一位校長,改變一所學校一所學校,改變一座鄉村一座鄉村,改變未來中國首屆馬雲優秀鄉村校長—黃麗君黃麗君校長作為弘慧教育發展基金會的志願者,在繁重的教學及管理任務的情況下,仍利用了大量時間和精力為弘慧的弘道事業添磚加瓦,為來自湖南西部8個縣域的400餘名鄉村教師進行教學培訓,傳遞先進的教學理念,
  • 目標一定有用但不是終極目的,奔向目標的精神才是
    有什麼意義呢?高爾基在《論文學》一書中說:一個人追求的目標越高,他的才力就發展得越快,對社會就越有益。這是千古不變的真理。還是拿跑步來說,如果你追求的目標就是1千米,你可能幾乎不費力就能達到,甚至跑到800米時就覺得已接近目標,就開始鬆懈,達不到運動量,對強身健體也沒有多大幫助。如果目標是10千米,當你跑到5千米時你也會覺得距離目標還遠,即便達不到目標,也很可能跑到7千米、8千米這樣,身體耐力越來越好,越來越強健。
  • 校長要把教育的終極目標作為自己的追求
    這應該成為我們思考的話題,也是我們教育的責任。其實,沒有質量的素質是不可取的,沒有素質的質量也不會長遠。由此看來,教育教學改革任重道遠,全面關注學生的成長,實現教育的終極目標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不過,我們可以在教學工作中為實現這個教育終極目標盡綿薄之力:不排斥考試分數不好的學生,不刻意追求整齊劃一的成長高度和姿態,在致力於獲取良好考試分數的前提下,儘可能保護學生的個性和天賦,給學生保持興趣愛好提供必要的方便,使各類學生都得到幸福快樂的成長。
  • 終極的目標應該是什麼樣的?
    它和我們的終極目標是一致的,它是為了實現人生終極目標的。所謂人生終極目標,應該是一個你終生所追求的固定的目標,生活中的一切事情都圍繞著它而存在。對於一些人來說,這個工作是一個自我發現的愉快的過程;但對於另一些人來說,它也許是一個痛苦的過程。因為他們需要把其心緒拉回到年少的時代,在那個時候他們還沒有對自己所懷抱的夢想產生疑惑。
  • 餘文森:從三維目標走向核心素養
    2001年啟動的新課程改革,一個基本標誌是從「雙基」走向「三維目標」,進步是不言而喻的。核心素養之於三維目標同樣也是既有傳承的一面,更有超越的一面。傳承更多地體現在「內涵上」,而超越更多地體現在「性質上」。
  • 「敢考狀元」幫助孩子實現目標的三個步驟
    今天分享的主題是如何幫助孩子實現目標的三個步驟。有個日本的馬拉松選手叫三田,別人疑惑為什麼他總是能獲得冠軍?他說每次比賽前他都要乘車,把比賽的路線仔細的看一遍,並且把沿途中比較醒目的標誌給畫下來。比如說第一個標誌是銀行,第二個標誌是一棵大樹,第三個標誌是一棟大樓,這樣他畫到了賽程的終點。
  • 教育的最終目的是獲得快樂,幫助孩子達到這個目的有5種方法
    剛開學,孩子們又回到了闊別幾月的校園,很多家長和老師都很疑惑,怎樣才能讓孩子熱愛校園,熱愛學習,很多人認為學習是一件苦差事,讀書是為了吃苦,但我們教育的最終目的是走向幸福,也就是讓孩子能在學習中體會到樂趣,享受快樂的學習。如何幫助孩子實現快樂學習的目標呢?
  • 如何幫助孩子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4個方法,讓孩子離目標更近
    菲菲的這句話把媽媽嚇住了。她原本希望女兒能用心學習,將來考上一所重點大學,有一份體面的工作,但是女兒就是貪玩,對學習提不起興趣,成績差得一塌糊塗,動不動還以不去上學要挾。如今,菲菲的媽媽不知道如何是好。當孩子在前進路途中感到困惑時,父母有責任為他們點起一盞明燈,照亮他們前進的方向,而這盞明燈,就是宏偉的人生追求。
  • 有目標不代表就有進步,「SMART」原則,讓孩子遠離「假目標」
    昨天在跟鄰居聊天的時候,鄰居家孩子小熊也在,現在已經鄰近學期末,所以我們起鬨打趣道:"小熊,你開學定的目標實現了嗎?現在已經快學期末了哦!"為什麼我們會這樣問,是因為小熊從小在他父母的教育灌輸下,很有"目標"意識,所以從他上小學一年級開始,在每一個新學期,他都會給自己定一個"目標",他現在已經五年級了。
  • 教育的終極目標究竟應該是什麼?!
    教育的終極目標究竟應該是什麼?讓孩子們睡眠不足?還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管理部門一再要求減負,但只要中考、高考不做出相應調整,教育資源的差距繼續加劇,管理部門敢減負,你學校敢減嗎?即使學校敢減,家長敢減嗎?!多說無用,一再整治的校外培訓越來越火已經足夠說明問題。不從根源上進行的減負,事實上是加劇了孩子們的負擔。
  • 企業重要目標如何完成?| 目標實現的7個路徑與方法
    目標是與人打交道的,只要跟人打交道,就沒有絕對的公平和公正。企業是因目標而存在。有兩個共識是需要的:一是要去完成目標才應該是我們的共識。所以我們說要做目標才是共識,允許對目標認識不同意見的保留。二是做目標是行動是一定要達成共識的,因為目標是做出來的,我們要去實現目標行動的合理性,把資源安排和時間控制把握好,把目標做出來,才有目標的結果。
  • 幸福的方法:5個方法找到自己的真正使命,並幫助我們獲得幸福感
    在本書裡,作者闡述了幸福是什麼,影響幸福的因素有哪些,以及如何提升幸福水平。「積極心理學之父」馬丁·塞利格曼對這本書進行了高度評價,認為它把教給人們獲得幸福的方法和關於幸福的科學研究成果完美地結合了起來。
  • 實現個人目標的5個關鍵
    需要保持思維定勢,並專注於實現這一點,絕不能永遠是別人認為重要的事情,而至少要把自己放在與這個問題相關的第一位!重要的是要擴大自我的限制-施加的,舒適的區域,並充分考慮最佳途徑,供你選擇,優化你的可能性,潛力以及最重要的是獲得真正幸福的機會。一個人如何創建個人計劃,以有效,高效,發現和採用實現那些確實有用的目標的能力,並朝著最佳方向發展?
  • 找到人生目標,實現「扭虧為盈」
    可是,我們現在的知識教育和應試教育完全違背了教育的根本原則,沒有「以人為本」,而是「以知識和專業技能為本」,還是停留在「以培養工業社會所需要的工人」為目標的階段。用去了人生最寶貴的三分之一時光,所學習到的東西對於提升身體素質、心理素質和思維素質不但沒有幫助,反而還起到破壞作用。
  • 燒錢又耗時間,所以我們幹預的終極目標是什麼?
    導讀:燒錢又耗時間,所以我們幹預的終極目標是什麼?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燒錢又耗時間,所以我們幹預的終極目標是什麼?!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六個做事方法,幫助你提高實現目標的成功率,獲得想要的結果
    你有沒有想過,採取哪些方法去做事,可以提高我們實現目標的成功率? 很多人做事通常都是以一種「心血來潮」的形式去行動,做到哪就算哪,即興而隨性。
  • 制定適合的目標,才能幫助我們實現卓越人生
    成長領域專家維申.拉克雅禮在《生而不凡》中對目標給出了這樣的定義:目標是真正發自內心的渴望,是對美好、幸福、自由的嚮往。你制定的生活目標是儘快結婚,然而結婚一種手段,你內心真正渴望實現的目標是被愛。財富數字、社會地位,這些並不是你真正的內心渴望的目標,它們僅僅是你實現靈魂渴望目標的一種手段,手段服務於目標願景,錯把手段當成目標,你會發現,實現目標並沒有給你帶去真正的幸福感。
  • 實現目標的四個步驟
    註:僅為隨筆,多有不足。如果可以用符合於「道」的方法,是可以幫助我們實現人生的目標的。這個方法是需要符合現實的特性,主要就是因果循環的法則。在這裡就可以用四個步驟,來幫助更快更好地實現目標。第一個步驟,是明確我們的需要,也就是我們想要實現什麼樣的目標。一般而言,每個人都有著五大人生目標,身體健康,關係和諧,物質富足,內心平靜,和價值實現,這些目標正是可以指引前行的方向。最終美好的狀態就是當下的圓滿,通過讓自身符合於「道」,我們是可以達到這樣的圓滿幸福的狀態。第二個步驟,是找到作用的方向和對象。
  • 智慧泉 | 判教的終極目標是什麼
    佛法有一種觀點叫不分別、不執著。我們在聽法的時候,經常有法師講到「不要分別執著,不要有門戶之見」,但是判教判出的八大宗派都是門戶之見,這跟佛法有沒有衝突呢?關於不分別、不執著要怎麼認識?今天我們先將這個話題拋出來。其實不分別並不等於稀裡糊塗。很多人以為什麼都可以不用分別,這不是學佛法應有的態度,恰恰相反——佛法要大分別。
  • 教育孩子沒有目標的家長,該清醒了,這是對孩子未來的不負責!
    我們用這樣的目標級別,來理解家庭教育的目標,有一個好處,我們可以根據家庭、孩子、時代等環境因素,給教育設定一個連續的目標體系,從面保證孩子未來的最低狀態和結果。這樣的話,其實,家長在教育孩子過程中,就可以不再有"如果不怎麼樣,就會怎麼怎麼樣"的想法了,孩子的選擇會變的更多!家長呢,也可不再那麼容易焦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