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泉州市教育系統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發布了《關於切實做好各級各類學校2020年秋季開學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明確,自2020年8月17日起,全市各級各類學校師生員工原則上不離開泉州。確需離開泉州的,必須向學校請假。返泉後要按屬地疫情防控要求,自覺做好醫學觀察等措施。
健康監測 杜絕帶隱患返校
通知要求,各學校要從開學前14天開始,每日監測掌握師生員工及其共同居住人員的健康狀況和出行軌跡,繼續嚴格執行「日報告」「零報告」制度,嚴格落實「一人一檔」「人盯人」健康管理,及時掌握師生員工健康動態,杜絕任何一個人帶病、帶隱患返校到崗。要全面梳理校園出入通道,校外人員非業務必須一律不準進校,師生員工進校門一律核驗身份、檢測體溫,憑「八閩健康綠碼」通行。境外師生未接到學校通知一律不返校,返校前確保身體狀況良好,返校途中做好個人防護和健康監測。返校時按照有關要求向學校出示核酸檢測證明材料。
全面開展自查自糾。各學校要在總結春季學期疫情防控經驗基礎上,制定2020年秋季開學工作方案、應急處置預案和工作制度,包括學校傳染病疫情報告制度、晨午檢制度、因病缺勤追蹤登記制度、複課證明查驗制度、健康管理制度、傳染病防控健康教育制度、通風消毒制度、環境衛生檢查制度和免疫預防接種查驗制度等。要重新參照春季復學複課準備工作評估導則,逐條逐項對開學準備工作進行全面細緻的自查自糾,對於學校自查發現的、上級督導檢查指出的問題,需在開學前3天全部整改到位,做到全部問題清零歸零,確保各項工作符合要求。
核酸檢測 應檢盡檢適時抽檢
分類落實核酸檢測。對來自疫情中高風險地區或旅居史、境外返回、有境外親戚接觸史、體溫有異常或有疑似症狀等重點人員,要「一人一檔」建立動態跟蹤表冊,嚴格執行我市相關管控措施,落實「應檢盡檢」要求。根據實際需要對複課學生進行「適時抽檢」,引導和鼓勵學生、幼兒進行核酸檢測,做到「願檢盡檢」;暑假期間有到省外探親、旅遊等活動的師生員工以及新上崗、在春季學期未進行核酸檢測的教職員工(包括學校食堂、安保、物業等後勤聘用人員以及校內工程人員),須在返校(上崗)前7天內進行核酸檢測;對有集體配餐的學校,還應要求配餐單位落實相關從業人員核酸檢測工作,並將檢測結果提交到學校,務必做到「應檢盡檢」,確保檢測合格、無風險後方可進校。
聯防聯控 全方位校園消殺
各地、各學校要總結運用教育系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鬥爭經驗,深入開展新時代愛國衛生運動,切實做好校園環境整治、病媒生物防制、生活垃圾分類、廁所革命、落實控煙措施等工作,切實改善校園環境。各學校在學生集中返校前3天要開展一次全方位、全覆蓋、無死角的校園消殺,做好各類教學和生活、工作場所的通風換氣,保持室內空氣流通;要深入開展校園食品安全守護行動,全面落實校園食品安全校長負責制,落實好校園食品安全自查整改、規範加工製作、全面推進學校食堂「網際網路+明廚亮灶」、校園相關負責人陪餐制度、健康宣教等工作,做好食堂人員晨檢、場所清潔、食品煮熟煮透、工具清洗消毒等方面的管控,確保校園食品安全;要紮實做好秋冬季傳染病防控工作,嚴格落實入學入託晨午(晚)檢、因病缺課(勤)病因追查和登記等防控措施,常態化儲備足量的口罩、額溫槍(體溫計)、酒精、消毒液、洗手液等必要的防疫物資和個人防護用品,對防疫物資進行安全管理、規範使用。
完善聯防聯控機制。各地、各學校要進一步健全校地聯防聯控機制,強化學校與衛生健康、市場監管、公安等部門協調聯繫,進一步加強和完善24小時醫校聯動,明確責任分工,實現常態化聯防聯控。開學前,各學校至少組織一次全員培訓,開展一次全流程、全要素演練或桌面推演,至少開展一次應急演練,確保相關人員熟悉發熱轉運流程,並細化救治、轉院、流調等工作程序,做到學校與屬地相關機構、120和定點醫院發熱門診協調聯動高效順暢。各高校要貫徹落實《關於切實做好高校疫情校地聯防聯控十條措施的通知》,嚴格落實開學工作要求和屬地疫情防控部署,堅決服從「屬地原則」的疫情防控工作要求,秋季開學返校工作方案需經屬地防控指揮部同意,報市防控指揮部,並向主管部門備案後才可實施,嚴禁繞開屬地管理擅自開學。
個人防護 指導科學佩戴口罩
各高校、中小學(含中職學校)的師生應當隨身備用符合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標準或相當防護級別的口罩,在校內不聚集且保持安全社交距離的前提下,可不戴口罩,處於聚集區域或不能保持安全社交距離時要佩戴口罩。除幼兒園之外,其他學校的教師授課時不需戴口罩,校門值守人員、清潔人員、食堂工作人員工作期間應當全程佩戴口罩。幼兒園開園期間,教職員工佩戴口罩,幼兒不佩戴口罩,教職員工或學生在校期間如出現發熱、乾咳或其他傳染病等症狀,應立即做好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
心理宣教 推進健康行動
落實落細心理宣教。要強化宣傳輿論引導,及時發布返校復學、防控等各項信息,回應社會關切,消除心理疑慮,引導廣大師生員工提高疫情防控意識,落實有關防控要求,做好心理調適;要開展全覆蓋家訪,組織班主任、科任老師面向全體學生開展談心談話、暖心交流活動;要強化心理疏導和幹預工作,建立健全新初一、高一學生初始心理健康「一生一檔」,健全10類重點關注學生特別是青春期學生心理檔案,採取「多對一」、「人盯人」等形式,加強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指導;要做好心理問題嚴重新生的心理輔導和危機幹預,及時組織心理老師開展個別輔導,及時約談家長告知可能產生的危機風險,督促家長轉介學生至專業機構進行診療;要精心上好「開學第一課」和「心理健康第一課」,舉辦豐富的心理輔導、體育、藝術、學生社團等活動,讓學生通過積極的心理體驗活動釋放壓力。
大力推進健康行動。各地、各學校要充分利用簡訊、QQ群、微信群等媒介多渠道、多形式做好疫情知識普及和輿論引導,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師生自我防護意識和能力。要在精準防控的基礎上,科學有序恢復校內活動,大力推廣陽光體育運動,鼓勵師生積極參與體育鍛鍊,確保學生在校每天1小時體育鍛鍊。要加強和督促學生每天上午和下午各1次認真規範做眼保健操,持續改善學生視力。在組織高一新生軍訓、學校「迎新」工作、學校藝體活動等相關教學集體活動時,要綜合考慮學校防控壓力、活動場所、組織水平等情況,制定防控方案,限制參與人數,合理規劃人員活動路線,減少人群聚集,並參照觀眾區與運動隊的隔離措施,避免人員交叉接觸。
來源 | 泉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