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逗果
隨著社會的發展,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家長對孩子要求也越來越高,都希望自己能有一個聰明的寶寶。
所以,從小就對孩子進行培養,智力和情商開發。
有經驗的老師說,這3類孩子是「假聰明」,長大多半沒出息。
01喜歡頂嘴
案例:有一次,在校外接孩子,看到這樣一對母子。當時媽媽催促兒子快點,還得回家做飯。沒想到,孩子竟然極不耐煩的回頂母親說:「誒呀,你老是催催催,沒看我在背書包呢嗎?」媽媽急忙幫孩子整理好書包說:「今天晚上,你想吃什麼?雞肉燉蘑菇,還是紅燒排骨啊?」孩子回頭瞪了媽媽一眼:「這也要問我,上回爸爸不是讓你定好菜譜了嗎?」。之後,這對母女漸行漸遠,隱約聽到,孩子還在不停的和媽媽頂嘴。
案例分析:喜歡頂嘴的孩子,看上去思維敏捷,但是卻深藏玄機。頂嘴的背後,絕大數是原生家庭環境的影響。孩子多半都是在家中或者其他環境中,耳濡目染吵嘴打架的場面,久而久之,也會變得不耐煩,形成頂嘴的習慣。通常,當他遇到不喜歡的話語,就會條件反射性地找各種理由開脫,父母說一句,他們會說上10句,甚至用尖酸刻薄的話進行回擊。
解決方法
01父母儘量不要當這孩子的面吵架,如果非吵不可,應儘量避開孩子。
02多和孩子耐心溝通,允許孩子說出自己的看法。不要一口回絕還的需求,耐心聽完孩子的意見和要求,然後進行有效的引導和溝通。
03讓孩子說出自己的不滿。孩子表現出不滿是正常的現象,當孩子情緒極度不耐煩時,不要和孩子硬碰硬,先讓孩子緩解情緒,情緒過後,用平靜的口吻和孩子討論,讓孩子知道,除了頂嘴,其實還有更好的方式方法溝通和交流。
02討好別人
案例:由於父母比較忙,小華從小在奶奶家長大。奶奶平時對小華比較嚴厲,缺少父母的關愛,為了免受奶奶的責罵,小華從小就有種寄人籬下的感覺,做事謹小慎微。久而久之,小華成了別人眼中的乖孩子,不管做什麼事情都看別人的臉色。甚至,有的時候,為了讓奶奶高興,小華會一些自己不情願的事情。奶奶時不時的還誇獎小華:「咱家小華最乖、最懂事。」
案例分析:所謂討好型人格,指的就是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會違背自己真實的意願去做別人期望的事情。他們過分在意他人的目光,多數為了迎合別人的而做事情。
解決方法:
01多鼓勵孩子
孩子的自信,來源於家長的肯定。正面的語言會激發孩子無限的潛能,增強孩子的自信和自我認同感。如果經常打壓孩子,孩子就會形成不健全的心理,這對成長是極為不利的。
02無條件的愛
家人無條件的愛,是孩子最結實的盔甲。當孩子遭遇挫折時,愛會給孩子無限的安全感,是孩子避風的港灣。一個有愛的家,才能使孩子身心健康。
03尊重孩子的選擇
孩子每一次的表現,家長應該給予最為誠懇的尊重和回應,而不是一味的指責和打壓。讓孩子勇敢地表達自己,去積極的心態去面對生活。
03溜須拍馬
「溜須拍馬」是用來形容對他人阿諛逢迎,對他人不切實際甚至虛妄地誇大、讚揚,以博取對方好感。一般喜歡溜須拍馬的孩子,多半都是嘴甜,卻沒有實際行動。
案例:小花經常去鄰居家串門,看到鄰居家的吃的,想吃又不好意思張嘴,就經常嘴甜誇獎阿姨,一會誇阿姨人長的好看,一會誇阿姨家裡收拾的乾淨……阿姨每次都被小花刮的前仰後翻,阿姨自然會「獎勵小華一些禮物作為回報……」久而久之,小花嘗到了甜頭,經常用同樣的方式去討好別人以換取自己想要的東西。
案例分析:不得不說,這類孩子在認知上確實比較強,有這過人的情商,知道別人想要什麼就說什麼,但往往就是這點害了他們,會形成今後不管做什麼事情都落實到嘴上而不行動。
01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作為家長,要告訴孩子務實,做事情不能只停留在嘴上。腳踏實地才是一切的基礎。
02適度的懲罰
當孩子只以嘴甜的方式換取獎勵時,家長要給予有力的否定,不讓孩子得逞。讓孩子明白,只靠「嘴」,不是萬能的。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有出息。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當家長看到這三種「假聰明」時,加以引導和幫助,會讓孩子變得更為聰明和伶俐。
【逗果心語】我是逗果媽,1個孩子的媽媽,喜歡畫畫,喜歡書法,喜歡研究育兒心理學。關注我,讓我們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