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快到了,各個超市裡的貨架上都有了琳琅滿目的月餅。說起月餅,相信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五仁月餅吧!小時候沒有這樣多品種的月餅,每到中秋節,能吃到的就只有用紙包裝的酥皮五仁月餅。相信這種月餅是很多人的童年回憶,但是近幾年來五仁月餅卻越來越少了,因為很大部分人都不喜歡吃。
那麼五仁月餅為什麼越來越受人們討厭?五仁月餅真的不好吃嗎?今天我們就從五仁月餅的原料入手,來看一下正宗的五仁月餅到底是什麼樣的。
所謂五仁月餅,就是指餡料的主要原料是花生仁,西瓜人,杏仁,南瓜仁,核桃仁這五種乾果,加上黑白芝麻,白砂糖,青紅絲等等配料,經過各種複雜的加工做成的月餅。其實正宗的五仁月餅特別好吃,相信大家肯定不會討厭它。
但是現在的很多人唯利是圖,想要以最少的成本賺到最多的錢,所以大家現在吃到的大多數五仁月餅都稱不上正宗。偷工減料做出來的五仁月餅吃起來又幹又鹹,就像夾生米飯,根本就沒有任何口感所言。因為五仁月餅的成本太高,而且現在很多人都不願意吃五仁月餅,所以商家們都不太願意做五仁月餅。另外一個原因就是五仁月餅非常實在,如果經常吃五仁月餅的話,掰開看一看就能發現是否偷工減料,所以商家們都願意做以蓮蓉、豆沙等為餡料的月餅,因為這些月餅很難看出貓膩。
相信大家都吃過五仁月餅,也有人跟我一樣,出於好奇,會把五仁月餅掰開看一下,裡面到底有什麼。其中有一些東西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是什麼,那就是五仁月餅裡面的嗎一根根青紅色的「布條」。我小時候最喜歡吃這些「布條」,因為它們有甜味,當然,也有很多人不願意吃,因為它們的味道非常奇怪。
其實青紅絲才是五仁月餅中的「寶貝」,它們不僅很難做,而且對我們的身體還有好處。青紅絲的主要原料是橘子皮,很多人都發現了,五仁月餅有淡淡的橘子香氣,這就是其中青紅絲的原因。橘子皮放久了就不叫橘子皮了,而叫做陳皮。
陳皮作為一種中藥,它的作用很多,不僅可以當作藥材,還可以當做調味品等等。雖然它是由橘子皮做的,但是想要做成真正的陳皮,還是比較複雜的。一塊橘子皮,之前經過三年,經過多次晾曬和密封存放交替,才能被稱為陳皮。
而五仁月餅中的青紅絲,還得在陳皮的基礎上加工才能得到,非常可貴,這也是五仁月餅最值得尊敬的地方。如果把那青紅色的「布條」想成橘子皮,大家再吃的時候,是不是就會發現它的味道也不是那麼奇怪了呢?
如果大家吃多了現在常見的那些豆沙、水果等等奇形怪狀的月餅,回頭再次吃一口五仁月餅,就會發現原來不屑一顧的五仁月餅,竟然也這麼有滋有味。經歷多了,就會越發發現五仁月餅更加親切,它有鹹有甜,各種滋味融合在一起,包容萬千,像極了我們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