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態迭代下,誰在搶奪傳統百貨和超市的生意?

2021-01-09 樂居財經

聯商專欄:近年來,業態迭代加速,撇開行業龍頭單店持續增長不談,就業態大趨勢而言,原先最受追捧的百貨商場和超市大賣場連年業績下滑,而具有價格優勢的免稅店、奧特萊斯、倉儲式會員制超市銷售則日益火爆。

去年,內地全年超過10億元大關的奧萊共36家,頭部市場的TOP36奧萊年營業總額突破700億元。隨著砂之船、佛羅倫斯小鎮、百聯、首創、王府井等巨頭加快連鎖奧萊布局,全國奧萊總數未來有望超過300家,年營業總額則會向2000億元進發。在郊區奧萊如火如荼的同時,聯商網&MaLL星發現具高折扣、高頻率、高流量的城區折扣商也正悄然加快發展步伐。

獨具免稅低價優勢的上海浦東機場日上免稅店年營業額超過100億元,按面積坪效計算更是全市第一。同樣以折扣低價優勢著稱的郊區名品奧萊——上海百聯青浦奧萊、浦東佛羅倫斯小鎮、奕歐來以及城市奧萊——百盛優客、百聯悠邁同樣表現理想。

事實上,近年來中國零售市場正日趨兩極分化,專注奢侈品市場的頂級商場(如上海恒隆廣場、北京SKP)和專注大眾市場的高性價比零售商(如迪卡儂、優衣庫、名創優品)的業績都在持續上漲,而時尚中高端市場淪為競爭最慘烈的紅海市場。

國際上,近年來經營風生水起的也是物美價廉回歸零售本質的商企集團,例如以折扣或低價著稱的折扣百貨,如美國TJMAXX、ROSS、Burlington Coat Factory,日本唐吉坷德(驚安の殿堂),韓國NEWCORE;均價店,如日本大創、CanDO、永旺十元店Living Plaza、羅森LAWSON 100 ST,美國Dollar General、Dollar Tree、Five Below;美妝折扣店,美國Ulta,家居折扣店HomeGoods;低價超市,如德國Aldi、Lidl、Kaufland、Netto、penny,美國Grocery Outlet;倉儲式會員商場,如美國Costco、山姆會員店。這些零售商搶奪了傳統百貨、傳統超市大量的市場份額。

隨著電商的興起,全球百貨業面臨著巨大衝擊。美國百貨巨頭西爾斯、J.C.Penney、Barneys、Neiman Marcus均瀕臨破產而陷入關店潮。而主打低價折扣的TJX公司卻逆勢而上,全球門店超過4500家,股票市值超過750億美元,旗下擁有全球最大折扣百貨T.J. Maxx與第二大折扣百貨Marshalls,與同樣以性價比著稱的倉儲式會員超市Costco並列為美國零售業業績表現最佳的企業。

瑞銀報告的數據顯示,2018年美國市值前三位的尾貨折扣零售商TJX、ROSS和 Burlington的銷售額合計達 600億美元(已超過美國奧特萊斯業的銷售總額)。此外,報告還指出,折扣零售商的銷售額在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後迅速攀升。

如今,新冠疫情在全球範圍內肆虐,經濟發展陷入暴風驟雨之中。此時,折扣零售商的行業價值與潛力愈加凸顯。

大致上,特賣的商品折扣視款式年份,約在原價0.5折至5折之間。TJX的商業模式之所以獲得成功,關鍵在於其打造了完善的品牌供應鏈+成熟的買手制+買斷式採購,三個環節環環相扣,使消費者能在店內淘到價格便宜的當季商品。

【Tips】據艾瑞諮詢發布的《2019年中國庫存電商行業研究報告》顯示,從2017年下半年開始,庫存電商行業增長迅速,截至目前市場規模已達數百億級。融資也一直火熱,IDG資本、啟明創投、創新工場等頭部資本機構都已入局。與此同時,傳統電商企業也紛紛入局,唯品會、貝貝集團,各自推出唯品倉、貝倉,布局庫存電商領域。資本和頭部平臺的入駐,意味著庫存電商行業將迎來大爆發期,成為電商紅海中的「新藍海」。

目前,均價店(如名創優品、KK館)和倉儲式會員商場(如山姆會員店)已進駐國內多家購物中心,而折扣百貨及細分市場的專業折扣店則剛剛進入內地市場。免稅店可遇不可求,奧萊需要與項目整體合作,山姆與COSTCO倉儲式會員制超市對物業層高承重要求極高而難以引入……此情此景,購物中心還有什麼更適合引入的業態嗎?

且不管究竟是消費升級還是消費降級,有一個現象很明顯:回歸零售本質,具有性價比優勢商店的業績表現大多非常亮眼,例如COSTCO開市客上海首店華漕店年營業額預計將超過10億元,今年初迅速籤下上海浦東康橋店和蘇州店;同屬倉儲式會員制超市的山姆會員店在上海1號店的表現同樣耀眼,並繼2019年開出青浦上海2號店後近期籤下浦東旗艦店。

值得注意的是,薈品倉、貝倉等新一代倉儲式折扣店線上線下緊密結合,導入社交思維,可算是充分融合網際網路元素的新零售物種。

成立於2014年的薈品倉,起源於工廠倉庫特賣,採用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運營模式,以網際網路+大數據驅動線下零售變革,以平均1-3折的價格出售國內外知名品牌折扣商品。

貝倉品牌特賣倉結合貝倉APP,以「品牌特賣+網紅直播」為特點,在品牌特賣領域連接起品牌、掌柜和消費者,探索線上與線下深度融合的020會員百貨倉儲特賣直購平臺。

而籌備中的好買倉HMAXX則在對外宣傳時表示,在品牌折扣基礎上,好買倉疊了加奢飾品集合(寺庫)線下體驗庫店、夢芭莎時裝摺扣集合店、淘寶線下體驗店、京東線下體驗店、小紅書線下體驗店、寶寶樹線下體驗店,以及生鮮超市、兒童遊樂等元素,外加網紅直播基地打造超大型折扣特賣中心。

無論是傳統折扣店,還是帶有網際網路基因的特賣新物種,都在告訴我們,折扣零售業態正在逆勢而上。但是,機會當前,正大幅擴張的服飾特賣倉需要警惕當年同樣曾具有低價優勢的垂直電商——化妝品垂直的樂蜂網和聚美優品,服裝垂直的麥考林,凡客和尚品網,鞋類垂直的樂淘網盲目擴張的後果,謹慎出擊,合理布局。

(文/聯商高級顧問團成員、聯商網上海商業情報專欄&Mall 星 郭歆曄)

【關注百家號樂居財經,洞悉房產市場風雲變化。】

文章來源:聯商高級顧問團成員

相關焦點

  • 迎難而上 新世界百貨帶你解讀傳統百貨的下一個風口
    同時,隨著消費群體的迭代與消費觀念的升級,實體零售市場加速了調整與變革,而百貨業更是處於轉型的深水區。當門店業績下滑、商場關店潮、物業高空置率等殘酷現實籠罩在百貨行業頭頂,傳統的百貨行業面臨著嚴峻的考驗,是轉型升級涅槃重生,亦或是隨波逐流固守塵封,成了所有的百貨需要思考的問題。作為老牌的百貨名企,新世界在這個問題上斷然選擇了前者。
  • 新華百貨「成績單」出爐:上半年百貨、超市營收增長趨緩
    新華百貨在半年報中表示,營業收入變動原因主要是受市場宏觀環境因素影響,公司百貨、超市營業收入增長趨緩,電器業態營業收入同比下降。據了解,新華百貨主要從事商業零售、物流和商業物業出租業務,零售業務主要涉及百貨商場(含綜合購物中心)、超市連鎖及電器連鎖。
  • 「N+Baby」兒童主題超市全國首亮相崇文門新世界百貨
    自營N+Baby兒童主題超市,對於崇文門新世界百貨而言,首要定位是作為百貨商場「增強顧客黏性」的一項服務內容。其次才是百貨主業外的業態「補強」。  這也是N+Baby「大打服務牌」的原因。  傳統百貨店弱在顧客黏性,N+Baby從「賣場服務」做起,做更多與顧客的互動和運維。
  • 樂賓百貨——解碼傳統百貨的破局之道
    在購物中心發展迅猛的市場態勢下,百貨也需要因地制宜地改革和調整才能重現生機。樂賓百貨在積極轉型的過程中,不斷探索新時代的零售發展路線,致力於打造成為一個以時尚生活方式為主線的零售商,發揮並放大自身優勢、不斷求索順應市場需求,提升消費者的購物體驗。
  • 百貨、超市、電器、汽車多業態聯動!「百年重百暨首屆購物節」啟動...
    原標題:百貨、超市、電器、汽車多業態聯動!新任重慶百貨董事長張文中說,重百將加快實現在數位化基礎上的線上線下一體化,加快業態創新和網點發展,為廣大消費者提供更好的服務。
  • 瑪莎百貨上海兩店關門 傳統百貨不轉型就「拜拜」?
    2016年12月,一度是上海「約會地標」、承載一代人青春記憶的淮海路太平洋百貨關門歇業,成為繼第一百貨(淮海店)、二百永新、華亭伊勢丹和美美百貨後,又一家「陣亡」在淮海路上的傳統百貨。   百盛、太平洋、新世界,名號不同,商品卻往往「千店一面」。
  • 無錫遠東百貨今結束營業 零售業態佔比壓縮到24%
    沒能撐到十年租約期滿,無錫遠東百貨(需求面積:50000-60000平方米)於2015年12月31日結束營業。紅豆集團今日正式對外公布了此條消息。官方的調整計劃書顯示,這家店將作為紅豆萬花城的最新迭代被打造成旗艦店,零售業態佔比壓縮到24%,而餐飲、娛樂、生活服務類業態綜合比重增加至53%。
  • 多地大型百貨商場關門或易主 傳統百貨會「涼」嗎?
    趙萍介紹,新型購物中心是個綜合體,融合了餐飲、購物、休閒、娛樂等多種業態,強調體驗、社交,近年來得到了高速度、大規模的發展。  在電商和新型的衝擊下,傳統零售商場如果不能及時轉型升級,難免會走下坡路。  事實上,儘管大商場近幾年普遍日子不好過,但也有一些百貨商場異軍突起,成為城市矚目的地標。
  • 濟南貴和商廈下月停業 15年純百貨業態經營落幕
    純百貨商場濟南只剩兩家,百貨業態前景堪憂  不過,雖然在貴和商廈一樓有了星巴克和肯德基這兩個國際餐飲品牌,整個商場依然是百貨商場,以服裝、家居、化妝品、珠寶首飾等為主。縱觀濟南零售市場,純百貨商場基本只剩貴和商廈和大觀園兩家,其他百貨商場要麼停業,比如濟南第一百貨,要麼向購物中心轉型,比如濟南振華商廈。
  • 遠東百貨成都最後一家店停業 百貨業態正經歷「觸底反彈」陣痛?
    4月1日,遠東百貨(需求面積:50000-60000平方米)正式公告披露,遠東百貨騾馬市店正式停業,而該店既是遠東百貨在成都的最後一家店,也是遠東百貨在成都開的第一家店和開業時間最長的店,該店關閉,或意味著遠東百貨將徹底退出成都市場。
  • 韓國是如何避開百貨業態「寒冬」的?
    但是,對於以城市(地區)商圈為基本的百貨業態來說,很難再開發新店鋪的條件下,如何適應持續脫離的年輕客群和重視便利性消費的社會變化,這是百貨業態面臨的最大問題其中一個。樂天百貨世宗店的3000平方米商場面積,在傳統百貨業態的概念上明顯存在局限。
  • 易買得關店 遠東百貨停業 大賣場「寒冬」下一個會是誰
    對此,商場工作人員介紹說,遠東百貨將於3月1日至5月31日期間,為消費者提供退換貨及售後服務;並進行積分兌換,以及預付卡退卡等相關事宜。  傳統業態屢遇「滑鐵盧」  資料顯示,遠東百貨開業於2006年5月,隸屬臺灣遠東集團,營業面積達5.7萬平方米,給消費者的印象是定位高端、硬體高檔,曾經是天津高端消費的代表,一度風光無限。如今,遠東百貨淪落至此,讓不少消費者嘆惋。
  • 昆明家樂福龍泉店搬遷 超市百貨購物中心化或成趨勢
    對於此次家樂福龍泉路店的搬遷,資深商業地產人劉勁認為,隨著行業競爭的日益加劇,以及零售業市場下行,像家樂福這樣的大型綜合超市,必然要通過一系列的動作來儘可能規避風險,而大型超市、百貨等業態的購物中心化,會成為未來的一個趨勢。與大型超市相比,購物中心的優勢十分明顯。
  • 近期多地大型百貨商場關門易主 傳統百貨會「涼」嗎?
    面對這樣的競爭,傳統的百貨商場創新乏力,特別是在服務創新方面,不能滿足今天人們對於個性化、多樣化商品的需求,就會陷入被動。」另一種則是新型購物中心。傳統百貨不景氣,並不意味著消費者不去實體店購物了。問及北京年輕人現在購物的去處,大多數年輕人都回答是大悅城、世貿天階等這類集娛樂和購物為一體的商業綜合體。
  • 數說|一個李佳琦能「單挑」一座百貨,線下百貨近年怎麼樣了
    近年來,在零售新業態的衝擊下,這個曾經的「王者」不得不面對增速放緩、負增長甚至閉店潮帶來的陣痛。一方面,電商、超市、購物中心等來勢洶洶,不斷壓縮著傳統百貨業的生存空間;另一方面,傳統百貨業自身轉型升級乏力,重壓之下的百貨業,亟需找到突圍之路。
  • 數位化「激活」重慶百貨,聯手多點全渠道用戶增長超6成
    數位化+混改注入活力 超市業態亮點突出在今年3月底,持續兩年的重慶商社集團混改最終塵埃落定。物美旗下全資公司天津物美和步步高旗下全資公司步步高零售宣布將通過增資方式分別取得商社集團45%和10%的股權。物美創始人、多點Dmall董事長張文中任重慶商社董事長。
  • 優質傳統百貨轉型 銀泰百貨鐘樓店煥然新生
    消費群體的迭代與消費觀念的升級,推動了傳統零售市場的調整與變革。隨著網際網路+對商業零售模式的衝擊,網際網路和實體經濟的跨界融合正在加速,人們的傳統消費習慣發生了重大改變,致使各大傳統零售企業也紛紛加入升級變革的節奏當中,傳統零售行業不斷實現著突破與革新。
  • 怎樣經營超市才能比別人的生意更好?
    在傳統意識裡面,很多人認為開超市是一個比較穩當和保險的事情。事實上看起來的確如此,人們不可能不吃飯穿衣服吧?不可能不刷牙洗臉把?這日常的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得處理,正因為如此,超市這個行業,在大家的眼裡,儼然成了很穩當的商業化身。談及這個問題的時候,很多人都在說,大家可以不買蘋果不買三星,但是不可能不吃飯睡覺刷牙,只要有人存在,超市的生意就不會斷。
  • 業態與未來:門店坪效低 將出現「新業態超市」結構
    而對應的專業店、傳統中小超市、百貨等業態增速停滯,但是,零售是一個和物理距離、城市空間、基礎設施、居民收入、生活觀念乃至人際網絡相關度很高的行業,一般性的,被平均化的數據,只能幫助我們看到一些方向,卻無法解釋不同區域中零售的變化路徑和未來格局。
  • 線下搶奪「雙11」份額 實體百貨靠奢侈美妝圈粉
    線下搶奪「雙11」份額 實體百貨靠奢侈美妝圈粉來源:聯商網2019-10-28 12:20銀泰商業在今年的「雙11」期間提出了保證線上線下同價。記者在合肥政務區銀泰百貨看到,一層新設立的新零售終端雲店補充了政務區銀泰百貨沒有的奢侈美妝品類,消費者可以在雲店獲得銀泰旗下65家商場同款產品的價格,從而根據價格高低下單。物美集團購物中心事業部總經理李存孝表示,各大商超趕在「雙11」前促銷,也是為了搶奪消費者。在「雙11」期間,商場還會繼續促銷,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分流部分電商客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