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巾幗扶貧故事
昭通市婦聯、昭通市扶貧辦、昭通廣播電視臺交通旅遊廣播聯合講述······
脫貧攻堅偉大工程戰場上,她們是「巾幗不讓鬚眉」的戰士,她們的感人故事,奏響了「婦女能頂半邊天」的新時代強音!
本期講述:大關縣人社局駐尾甲村駐村工作隊的扶貧故事
作為全縣唯一的一支女子駐村工作隊,大關縣吉利鎮尾甲村工作隊用行動詮釋了「巾幗不讓鬚眉」,在脫貧路上展示出「鏗鏘玫瑰」的精神和毅力。
她們撲下身子,丟下家中孩子、老人不分晝夜紮根村裡,一年多來,她們的身影總是穿梭在尾甲村的田間地頭,曾經最熟悉的家人變成了陌生人,而沒有半點血緣關係的村民卻成為了她們離不開的親人。作為女同志她們不辭辛勞、不顧炎炎烈日、風吹雨打,堅持每天進村入戶,走遍了尾甲村的溝溝岔岔,崎嶇的山路布滿了她們的足跡。鄉親們見了她們都會熱情地上前打聲招呼、嘮上幾句家常, 這成為了村裡大家最常見、最熟悉的場景。
大疫滅親,舍小家「顧大家」。正月初四,接到駐村工作隊通知,尾甲村駐村工作隊立即奔赴工作崗位,戰鬥在抗疫一線,守衛尾甲村的疫情防線,與村兩委共同築牢疫情防火牆。每當轄區內有湖北返鄉人員歸來,無論白天還是晚上,都會入戶做好戶情檔案登記和疫情宣傳。每次上門與「湖北返鄉人員」最近距離的接觸,隨時都有被感染的可能,不是不怕,而是勇氣戰勝了恐懼。
遵守諾言,打好脫貧戰役。駐村扶貧的經歷讓她們從對農村工作兩眼一抹黑的「門外漢」變成了懂脫貧、會幫扶的「領路人」,也是她們生命中濃墨重彩的一筆。她們著眼於百姓的煩心事、揪心事、操心事,為群眾打地板、搬家,變成了能幹的「女漢子」;為群眾宣傳雞蛋、蜂蜜、辣椒等土特產,變成了幹練的「中間商」;為群眾申請資金發放物資,變成了伶俐的「暖心人」……她們對孩子、對家庭疏於照顧,心存愧疚,但她們無怨無悔,時刻謹記「群眾無小事」,堅守好脫貧攻堅這塊戰地。
尾甲村駐村工作隊不分晝夜、不懼艱苦,深入田間地頭、農戶宅院訪民情、察民意、解民苦,燃燒青春與熱血,揮灑辛勞與汗水,不畏艱險,勇於擔當、讓尾甲村貧困群眾擺脫貧困,探索貧困群眾致富新路徑,讓老百姓的錢包鼓起來,控輟保學,促進鄉村文明建設,讓老百姓的書包鼓起來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為民做事,為民謀福,不斷擦亮基層群眾的幸福底色。
來源:市婦聯發展部
編輯:付天琴
審核:王志紅
投稿郵箱:ztnxzs@126.com
【來源:昭通女性之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