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中秋雙節期間,走進東勝區罕臺鎮撖家塔村,往日老舊的村莊,如今換上了新顏,精準扶貧讓這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村莊環境更加乾淨整潔了,基礎設施建設更加完善了,最重要的是村民的收入也增加了。
撖家塔村位於罕臺鎮西南部,210國道、旅遊專線、九撖線穿村而過,行走在九撖線旅遊公路上,沿線兩側的村莊美景吸引著過往遊人的視線,一家家紅火的農家樂,一臺臺忙碌的農機具,一座座新建的酒坊、油坊、粗糧加工廠房,無不展現出如今撖家塔村村民富足美滿的生活。
殊不知,幾年前,這裡還是一片人煙稀少、土地撂荒的模樣,扶貧工作的深入推進讓村莊的面貌煥然一新,撖家塔村也成為城市近郊的一抹靚麗的風景線。這幅美麗鄉村畫卷的背後,離不開市委老幹部局駐村工作隊的努力,他們幫助村民們重塑了增收致富的信心。
劉二小是2016年從達拉特旗來到撖家塔村的,在他心裡一直有一塊「心病」,那就是常年居無定所,僅僅依靠自己搭建的棚屋來解決住房問題。市委老幹部局駐村工作隊在走訪中了解到這一情況後,籌資3.6萬元為劉二小家搭建了新房、修建了羊圈,在駐村工作隊的幫助下劉二小心裡的這塊「心病」終於消除了。如今劉二小逢人便會說:「市委老幹部局駐村工作隊的幹部幫我找到了『家』,如今他們還不時帶著米麵糧油來看望我,有『家』的生活讓我的心裡踏實多了。」其實,市委老幹部局駐村工作隊還為撖家塔村做了很多好事實事。
「以前就是個灰土土的小村莊,沒有特色也沒有活力,村民的生活質量普遍不高。」這是所有村民們對過去撖家塔村的一致印象。自2018年3月以來,在市委老幹部局駐村工作隊的幫扶下,協調市交通局將罕漫線11公裡長的砂石路升級為鄉村公路(柏油路),幫助村裡清理白色垃圾、渣土、建築垃圾、邊溝、雜草、沙棘1139餘噸,整合了200多畝閒置、撂荒的土地,種植了具有觀賞價值的經濟作物油菜花,極大地改善了撖家塔村的基礎設施和村容村貌。「這兩年村子變化確實大,從前的沙石土路變成了柏油路,家家戶戶門前院後不見了垃圾的蹤影,整潔的路面、乾淨的街道、優美的生態環境,現在的生活質量是越來越高了!」談起村莊的新變化,村民們總是有聊不完的話題。
「撖家塔村距離東勝城區、康巴什區不遠,均為15公裡範圍之內,佔地面積為69平方公裡,全村戶籍人口657戶1806人,常住人口139戶266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2戶,已全部實現脫貧。」說起撖家塔村的現狀,市委老幹部局派駐撖家塔村工作隊隊長、第一書記全鵬飛了如指掌。為了進一步幫助撖家塔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和其他無勞動力的村民,駐村工作隊還有針對性地實施蛋雞代養、土地入股合作社等方法,讓老百姓在家門口就可以增收致富。
剛到撖家塔村時,全鵬飛還清楚地記得,這裡土地大片都撂荒,每年春耕之際田裡坑坑窪窪雜草叢生,村裡年輕人都進城打工,只剩下老人和兒童,勞動力嚴重缺乏……如何儘快幫助撖家塔村重煥生機?這個問題每天縈繞在駐村工作隊的心頭。
有問題就要去解決,市委老幹部局駐村工作隊開展包聯幫扶工作以來,協調籌措資金35萬元購置了農業生產機械和生產資料,針對村裡勞動力不足的特點,駐村工作隊研究制定了「農機具特色租賃」項目,農業生產機械機具對脫貧戶實行免費使用,對生活困難戶實行減免政策,對一般農戶實行低於市場價使用,對外村農戶實行市場價政策。爭取了54萬元項目資金用於酒坊、油坊、粗糧加工廠房的建設,帶動村民入股18萬元,幫助發展壯大撖家塔田園豐農民專業合作社,合作社2018年開業至今累計創造利潤近20餘萬元,同時為本村村民提供了多個穩定就業崗位。
「今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之年,也是『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下一步,我們將在發展現有產業的基礎上,持續開展好賽鴿公棚建設與賽鴿飼料加工項目、撖家塔村醬菜廠建設項目、『茅草屋』體驗式住宿等新項目,爭取讓全村村民都富起來。」談起今後發展,全鵬飛信心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