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閒畫畫:我的父親母親

2020-09-03 小閒畫畫

父親母親有好幾個孩子,孩子們在泥地上跑著,像小豬仔一樣呼嚕嚕長大,這樣的長大過程中難免會有一些爭搶,但是小閒不搶,小閒的個性是我就坐在那裡,該我的你得給我,你不給我我就等等唄。父母發現了這個特點,覺得這個孩子不爭不搶好乖啊,於是特意惦記著,但是孩子太多了,生活太忙了,有時候還是會忘的。

後來,有相當一段時間,小閒對自己的父母不滿意,怨他們沒有做好十全的準備就生了那麼多孩子。母親也覺得這麼多年來養這麼多孩子真是壓力山大,於是反駁說對啊,當初就該把你扔到尿盆裡淹死。小閒說你憑什麼把我生下來再把我扔到尿盆裡淹死,你就不該生我。母親說別人家孩子都是感謝父母給了自己生命。小閒說我要生命你給我生命我要感謝你,可是我要了嗎?你問我意見了嗎?

完犢子,最乖的那個,原來是最不乖的。

12歲,小閒自己種了一棵蘿蔔,蘿蔔苗小小的,很可愛,小閒特別喜歡它,總惦記著澆水,盼著它長大,但不知道為什麼就有幾天忘了澆,想起來的時候它已經乾死了,幹到一捏葉子,碎了,小閒的心也碎了。爸爸說,沒事,地裡蘿蔔多得是。媽媽說,沒事,這是你第一次種蘿蔔,以後就知道了。

第一次種蘿蔔種死了會被原諒,第一次做題用錯了方法會被原諒,第一次騎自行車摔倒了會被原諒,第一次見陌生人不敢說話會被原諒,第一次參加工作弄錯文件會被原諒,唯有做父母,必須一次成功。這世上,父親不是一生下來就是父親,父親是第一次做父親,母親不是一生下來就是母親,母親是第一次做母親,每個孩子的特點不一樣,每個成長階段的特點又不一樣,他們還沒來及總結經驗,孩子們就已經長大,我們也是第一次做孩子,說到底都是新手,互相諒解一些吧。

相關焦點

  • 小閒畫畫:還有誰能管住我?
    2020-12-19 16:43:36 來源: 小閒畫畫 舉報
  • 吳中揚|追憶我的父親母親
    我們的父親吳淦臣,1925年農曆九月十四日出生,2007年農曆六月三十日去世,享年83歲。父親早年的經歷我了解不多,只聽說奶奶去世較早,家境貧寒,爺爺又是個私塾先生,寫字刻章畫畫有點名氣,但對家務事和農田活並不在行,父親兄妹四人小時候也吃了不少苦,冬天還赤腳到結冰的田裡去刨茨菇。
  • 【民宿故事】我的父親母親
    話匣子就這樣打開了,她跟我講了她父親母親的故事……一、我叫蔡秀花,出身鄉下,老家是閩南一個偏僻的小山村,從小我對家的記憶就是窮,吃不飽飯。由於家境不好,我小學三年級就輟學了,幾年之後,初中畢業的大哥也放下書包。我們把上學的機會留給了後面兩個弟弟。大哥去了鎮上的磚窯廠打小工貼補家用,我則留在家裡幫忙做農活。
  • 「我的父親母親」主題作文點評
    那時,我手拙,不會繫鞋帶,每次回家,鞋帶大都是鬆開著的,母親見了,嗔怪著我,彎下腰來,替我把鞋帶整理好。那時,母親的發烏黑如墨玉。母親的腰,是被生活這塊大石頭硬硬地墜彎的。我在八歲時,父親就去世了。母親當爹又當年,辛辛苦苦拉扯著我,沒白沒黑地勞作。我每次在田裡見到她,她都是在彎腰忙碌著,半天也不見她抬起身來。
  • 我和我的父親母親 | 新春悅讀
    那是一個酷暑炎熱的中午,母親發瘋一樣地衝到車禍現場,看到我倒在血泊中的樣子,當場暈倒。父親極力控制著情緒,把我從血泊中抱起,送到醫院。在去醫院的路上,父親邊扇自己的耳光,邊催促著司機快點,快點……經過近八個小時的搶救,我活了過來,但是永遠失去了右腿。聽人說,為了救活我,父親在醫院為醫生整整跪了半個小時。
  • 電影《尋槍記》作者: 我的父親母親
    船工終於被母親請來,父親被抬到河邊,上了船。悽涼的夜晚,風吹水緊,我站在漆黑的岸邊,望著明明滅滅的星零船火,諦聽漂搖的槳聲,將我父親送到對岸……父親的病至今沒有治好。每當揚花季節,父親的病總要嚴重發作,一患就是兩個月。他的病對粉狀的東西特別敏感,一受刺激就立即復發。
  • 三毛的祖父、父親與母親
    我很喜歡三毛,所以對她不斷追尋,接下來一起了解下三毛傳奇的家世。1943年3月26日,在重慶小城,有一個女嬰出生 ,她就是日後紅遍大江南北的三毛。因為當時正逢亂世,父親希望愛女遠離亂世,便取名一個「平」字,寓意和平的意思。三毛是個早慧的孩子,在3歲時,就為自己改了個名字。
  • 金宇澄散文|我的父親母親:一切已歸平靜
    金宇澄父親(二十八歲,《時事新報》記者)與母親(二十歲,復旦大學中文系大二學生)戀愛期間在太湖留影,1947年4月7日       我母親說,我父親以前喜歡逛舊家具店, 1948年在蘇州買了一個邊沿與四腳都透雕梅花的舊圓桌,另一個柚木舊圓臺,請店家刨平了臺面,上漆,木紋很漂亮。
  • 父親教我剛正不阿,母親教我賢良淑德,我心懷感恩 | 楊絳事跡一
    楊絳先生幼年 | 圖片來源網絡2都說「女兒是爸爸的貼心小棉襖」,父親楊蔭杭對阿季那可是疼愛有加呢。工作之餘,楊蔭杭尤其喜歡收藏古玩字畫,對詩體音律也頗有研究,晚年的他曾閒下來專心著書,計劃好了書名就叫《詩騷體韻》,本來想著以後傳給阿季,可惜他自己對此書並不滿意,離世前銷毀了它。給孩子最好的教育應該是言傳身教。父親楊蔭杭對書籍的熱愛,讓楊絳和她的兄弟姐妹從小耳濡目染,基本也都喜歡閱讀。
  • 你在防護服上畫畫,畫畫的父親在畫布上畫「你」▸講述◂
    然而在姚雨濛的記憶裡,同住的父親並沒有對她說什麼壯行的話,只是默默地和母親一道,在她的行李裡塞了許多乾糧和點心。到了武漢之後,她和父親每天都有聯繫。「雖然他不說,我也能感覺到他的擔心。他每天都在看新聞,我們領隊說了什麼話,我的同伴接受了什麼採訪,他都比我早知道。」
  • 父親去世,母親老年痴呆,她開始用插畫治癒家庭創傷
    今年6月,她在回家之前和母親通電話:「我這次回去抱你,你不要再推開我了,要不然我會很難過的。」母親說:「好。」回家時,她先和母親擁抱,再是用手貼臉,母親都沒有拒絕。她上前用臉貼母親的臉,母親下意識地向後躲了一下,但很快又恢復那個姿勢讓亦鄰繼續。母親鬆弛老化的皮膚貼在她的臉頰一側,膚表下的溫度傳來,是從小與媽媽少有的體驗。母親的改變很微妙,但亦鄰已經感受到了。
  • 張郎郎:我的母親陳布文
    聽我媽媽說外公曾是鎮裡一位讀過書的人,所以,才會把他最小的女兒送到常州去讀書,一直讀到高中。1950 年,我母親三十歲的時候,帶著六周歲的我一起還鄉。可惜外公、外婆都已經仙逝了。我跟著媽媽一起去給二位老人上墳,媽媽寫了一篇祭文,她在墳前讀完焚化,母親望著遠方,久久無言。當我媽媽回到她老家的時候,又變成了江南淑女。
  • 家裡有個「出世」的父親和「入世」的母親會是怎樣?
    因這事她得了嚴重的偏頭痛,複習無望,在病床上纏綿了很久之後勸自己放下,去我們那裡的小縣城工作。同一年,我父親的音樂夢想被中斷,爺爺決定離開縣城去鄉下居住,而且他認為我父親學音樂是「不務正業」,不讓他學了。我爺爺是教師,那時候兒子可以接替老爸的工作。所以我父親就在那個小鄉村的一所小學做了一名人民教師,一開始教數學,後來得到學校準許,每周還給孩子們上一次音樂課。
  • 「父親母親」不僅僅是稱呼!也是一種職業
    父親母親不僅僅是稱呼!也是一種職業,這稱呼好寫也好喊,真正做好不容易。做個稱職的父母親真的需要具備很多方面的知識和素養,這個職業不需要上崗證,但要稱職真的需要認真對待和用心付出!在孩子小的時候,因為工作和生活,小編很少陪伴孩子,所以孩子養成了一些不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當發現問題的時候,也盲目的責備打罵孩子,也盲目聽取不適合的建議,嘗試改變都沒有成效。
  • 世語 | 任正非:我的父親母親
    家 國 在中美貿易戰激戰正酣之際,刊發華為創始人任正非的文章《我的父親母親》的含義不言而喻。如果沒有人為我扣上一頂「民粹主義」的帽子,我還是很願意向大家推薦這篇文章,引領人們從最根本的人性的角度去仔細品味任正非,從中去發現這個令川普膽寒、令美國整個國家機器對其幾近瘋狂圍剿的中國人的身上的特質。
  • 那個三八節,父親給母親的禮物,讓我學會了如何送禮物
    但是那喜歡很快就變得有些擔憂了,因為她覺得老姐經濟不寬裕,這一大束花在母親看來、簡直就是有些不懂事的浪費和奢侈。母親也不好表現出這個意思,只是後來的幾天,我常看到她對著那束插在房間的花擺頭皺眉。那時,我慶幸我沒有給母親買花,而是給了她幾百塊錢。
  • 黎姿父親教三孫女畫畫溫馨有愛,女神依偎在爸爸肩上如小女孩
    6月21日,是一年一度的父親節,黎姿在微博曬出一組照片為爸爸送節日祝福,父女倆依偎在一起,畫面溫馨有愛。從黎姿曬出的照片來看,父親對她的愛已經延伸到了她的幾個孩子,用曾經教黎姿的方式再次教孫女們畫畫,這畫面真是太讓人感動了。
  • 發現母親出軌父親的朋友,我該怎麼辦?
    因為對孩子來說,自己身上的血液一半來自父親一半來自母親,心靈上缺了任何一方,都會感覺自己被撕裂一樣痛苦。而對於孩子來說,無論是父母一方的出軌,離婚甚至吵架,都會體驗到這種分裂感。你才12歲,可以說,確實是難為你了。然而,就算如此,我們依然要去看到一個事實:作為孩子,你很難去插手父母之間的問題。
  • 以家人之名,父親帶大的孩子,與母親帶大的孩子的區別
    尖尖知道他的父親想念他的母親,所以他從來沒有在他父親面前提起這件事,以免讓他的父親難過。李尖尖很小的時候就知道,她的父親秘密地想念母親而沒有告訴她,尖尖也秘密地想念母親而沒有告訴父親。當只有父親不在的時候才能沒有顧忌喊著媽媽!
  • 母親節:感恩母親,思念父親!
    從此,母親失去了好丈夫,兒子失去了好爸爸,兒孫們失去了好爺爺,全家陷入在巨大的悲痛之中……父親的去世是我們永遠的痛,人生漫漫有終點,思念綿綿無絕期。想起父親的音容笑貌,一舉一動,都給人無限的思念,深深地眷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