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雲南·2019文化產業博覽會 | 西雙版納館
《遠方的詩畫,別樣的精彩》
人們常說,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但少了設計藝術的提升,世界該如何認可?
—— 李見深
2019年8月,李見深老師受邀擔任創意雲南·2019文化產業博覽會|西雙版納館的總策劃和總設計。
李老師通過對西雙版納豐富的文化藝術資源重新解讀,用藝術的設計語言,將西雙版納的意象塑造成「雲霧」,營造出實用感和審美感兼具的展區空間。文博會落幕之際,西雙版納展館榮獲「最具創意展位獎」、「優秀組織獎」和「特色活動獎」。
這篇文章,記錄了文博會期間的精彩瞬間,和李見深老師對藝術、設計、創意,以及對文創產業發展的一些看法。
「1」
Sight
西雙版納就像一朵漂浮的雲,
一片升起的霧,
是朦朧的夢境、浪漫的遐想
是理想中的「詩與遠方」。
布展進行時
藝術家與設計師選用西雙版納本地可用布景材料,
將翠竹、紅傘、陶缽、織布機等自然場景與人文布景搬進文博會現場,
用藝術的手法將層層斑斕的帷幔色彩弱化為單色,
垂懸於場景之中,
大量的留白空間。
豐富的傣族非遺項目、文創產品的展演展示,
場景、產品與人之間充分交互相融。
在這裡,
我們創造了一個可以滿足精神需求的展覽展示空間,
一個可以安放內心的獨屬於西雙版納的空間。
用獨特的設計完美的詮釋著「創意 雲南」的核心價值。
「2」
Perspective
尋找文創產業的可能性
講述|李見深
文字整理:Molly
在當下這個時代,文博會、博覽會的概念已常態化,我們都知道它是商業文化產業的通道,是一次推廣,也是市場的出口。
而創意雲南文化產業博覽會,讓我們重新思考,如何將文化和創意融合。這一次,在西雙版納獨特的人文自然文化資源的基礎上,創意變成首要角色和獨特要素。
雲南,是文化、地理、自然資源的聚合地。如果說90%的中國看上去一樣的,那麼雲南看哪裡都不一樣。
豐富的資源,為雲南帶來一次重大的機會——讓他受到世界的關注。策劃雲南西雙版納博覽會,我們秉承著「站在全球的視角,讓世界看見西雙版納」的理念。不僅僅讓昆明看到西雙版納,而是讓世界看到聽到西雙版納優雅的聲音。
所以,解讀資源,是策劃這樣一場博覽會的核心能力。
我們花了很多時間,了解以傣族為主的少數民族的文化:倚水而居的生活狀態,宗教信仰,以及手藝。
在文化和自然的塑造下,西雙版納是柔和的,是遙遠的,是在你想像中的人間仙境。
雲、芭蕉、野象、傣族、鐘聲,這些西雙版納獨有的意象,應當用一種詩化的方式呈現。
無需搭建一個具象的傣樓或者真實的場景。帷幔、圍合、竹子混搭,就能構成西雙版納最有特色的視覺形象。展位無需任何標識,也能瞭然於心。這就是設計語言,創造性的語言。
同時,好的空間設計,不應喧賓奪主。它應當是一朵雲,一片升起的霧,在雲霧中,呈現主題內容。
因此,我們從藝術的角度去整理、消融所有的色彩,把它弱化成一種單色的、柔和的場景。讓斑斕的產品和人,成為文博會的主體。塑造主次的關係,留給主體足夠的空間去呈現、表演,和觀眾去交流。
設計的意義,就是塑造出一個對的環境,讓遊客在走進展館的那一刻,就已經在產生審美過程了。讓消費也成為審美式消費。
在這個時代,大眾的許多需求已上升到精神層面,西雙版納文博會上,我們創造一個精神需求的空間,再撬動消費,這其實就是文創的消費方式。
文化創意產業的特別之處,在於把文化、手藝資源,以文化資產的形態傳遞至消費者。
文化、旅遊產業融合發展的核心,是考量消費者的精神、審美需求。旅客們希望得到當地的文化消費。而文化消費本質上是一種精神消費。
文化的資源不像自然資源,它不會因消耗而枯竭。當創意能不斷創造時,文化產品創造的消費就是永遠的。核心是創意和藝術的設計。
人們常說,文化源於本土,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然而,少了設計藝術的提升,世界又該如何認可?
民族文化資源的利用,需要經過當代的轉換。它需要設計語言、情懷、空間和當下的審美需求,以及當下的審美需求對原有的文化的重新解構。
靈感源泉來自本土文化,通過設計提升做出好的文創產品,最後用藝術的語言展陳。
在文化創意產業,文化是基礎,產業是目的,創意是手段。
只有創意,才給文化帶來新的動力和價值,給產業帶來新的希望。
作品:《幽谷回音》
特邀藝術家:劉新中
- 工作團隊 -
總策展/總設計:李見深
設計總監:李健明
設計執行:丁玉哲 王小蘭 袁園 張誠 李娜
平面設計:胡宇
工程總監:羅林發
軟裝執行:趙靜怡 李婷 孫志麗
落地執行:錢勇 胡宇 賀才凱 池鑫濤
攝影攝像:李昊南
- 特別鳴謝 -
西雙版納州委宣傳部/西雙版納傣族園有限公司/雲南景蘭文化旅遊股份有限公司/西雙版納勐臘縣河馬旅遊開發有限公司/西雙版納野象谷景區有限公司/勐海大益莊園旅遊有限公司/博宮莎灣傣陶手工作坊/哈倪康帛工作室/鴻雁植物染色研究工作室/景洪繼美民族服裝有限公司/勐海曼召傣紙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西雙版納欒鉑歡傣服飾有限公司/西雙版納雅航然咀竹業有限公司/西雙版納州景洪市勐龍鎮曼沙灣傣族織錦村/象明鄉羅氏金慶號茶廠/玉器南陶/西雙版納阿卡亢博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仙鶴珠寶/景德鎮三寶國際陶藝村博物館/山隱設計集團/樸緣文化傳媒(武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