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是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把人物或景物具體描繪出來的一種手法。
小學語文常用的描寫方法有哪些呢?
一、按內容分類
No.1
人物描寫
人物描寫分為外貌描寫、語言描寫、動作描寫、心理描寫和神態描寫。
記憶口訣:「外語動心神」
1、外貌描寫:通過對容貌、神情、姿態、服飾、音調的描寫,來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種描寫方法。
例如:她有著烏黑的頭髮,粉紅色的外套襯託出她那水靈靈的臉蛋。
2、語言描寫:是通過人物的個性化的獨白(自言自語)或對話(與別人交談)來表現刻畫人物性格的一種描寫方法。
例如:他誠懇地說:「對不起,是我傷害了你。」
3、動作描寫:是通過對人物個性化的行動、動作的描寫,來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種描寫方法。
例如:他邁著步子,踏步向前進。
4、心理描寫:是通過剖析人物的心理活動(如內心感受、意向、願望、思索、思想鬥爭……),挖掘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刻畫人物形象內在性格特徵的一種描寫方法。
例如:他心想,如果我有了錢,那就可以買車了!
5、神態描寫:與外貌描寫有區別,神態描寫是對人的面部表情進行刻畫,可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徵。神態描寫也叫表情描寫。
例如:他皺著眉毛,一種厭惡的神情。
No.2
環境描寫
環境描寫包括自然環境描寫和社會環境描寫。
1、自然環境描寫
是對人物活動的地點、季節、氣候、時間,以及場景的描寫。它有烘託人物心情、渲染當時的氣氛、推動故事情節發展、點明和突出中心的作用 。
2、社會環境描寫
一般指對社會背景、時代氣氛、地域風貌的描寫。寫出當時社會的不同背景,為下文人物性格描寫設下鋪墊。
也可分為風景描寫、靜態物體與動態物體的描寫。
二、按敘述分類
可以將描寫(包括人物描寫和環境描寫)分為正面描寫、側面描寫、場面描寫和細節描寫。
1、正面描寫(直接描寫),是對人或環境的直接描述。
2、側面描寫(間接描寫),通過對其他人或環境的描寫,從側面烘託所寫人物、所寫之景從而收到「烘雲託月」的效果。
3、場面描寫,是對許多人參加的大型的社會活動或生活、戰鬥、勞動、娛樂的場景的描寫,反映出社會的面貌和生活的各種側面,反映出宏觀的自然現象。可分為動景、靜景描寫。
4、細節描寫,是指對表現人物和情節發展有特殊作用,包括動作、神情、物件、環境等內在或外在的一些細小環節的細緻描寫。
三、按特徵分類
1、白描
所謂「白描」是指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徵,並以簡潔的語言勾畫出事物形象的一種寫法。
魯迅先生非常善於使用白描手法,如《藤野先生》中關於藤野先生的一段介紹:那時進來的是一個黑瘦的先生,八字須,戴著眼鏡,挾著一疊大大小小的書。一手將書放在講臺上,便用了緩慢而很有頓挫的聲調,向學生介紹自己道:「我就是叫作藤野嚴九郎……」語言簡潔,印象深刻。
2、細描
細描是指對事物的一筆一畫的精雕細刻,相對於白描,細描也可以稱為工筆。
如阿累的《一面》寫魯迅就比魯迅寫藤野又細一些:「他的面孔黃黑帶白,瘦得教人擔心,好像大病新愈 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沒有一點頹唐的樣子。頭髮約莫一寸長,顯然好久沒剪了,卻一根一 根精神抖擻地直豎著。鬍鬚很打眼,好像濃墨寫的隸體『一字』。」
新鳳霞的《傻二哥》則寫得更細膩,把一個賣藥糖的勞動者「傻靈傻靈」的特徵刻畫得淋漓盡致,從他穿的衣服、使用的用具、吆喝前的準備、吆喝的聲調、吆喝的內容到他對顧客和 鄰裡窮哥們兒的態度都細細寫來,寫出了一個活生生的善良、勤快、樂觀,窮而有志的年輕 人的性格和形象。
3、襯託
襯託是指在寫人記事的過程中,為了突出主要對象用另外的人或物來陪襯或烘託的手法。
人們常說:「紅花雖好,還需綠葉扶持」就是這個意思。襯託可以從正面襯託,也可以從反面襯託,可以以景物來襯託人,也可以人襯託人,還可以物來襯託人,但這些都要根據表達內容 的需要來使用。
魯迅是很擅長襯託筆法的文學大家,他的《在酒樓上》正襯、反襯都寫得極好:
「窗外只有漬痕班駁的牆壁,貼著枯死的莓苔;上面是鉛色天,白皚皚的絕無精彩,而且 微雪又飛舞起來了。」用景物從正面襯託了呂韋甫懶散懷舊的心情。
「幾株老梅競鬥雪開著滿樹的繁花,仿佛不以深冬為意;……山楂樹,從暗綠的密葉裡顯出 十幾朵紅花來,赫赫的在雪中明得如火,憤怒而且傲慢,如蔑視遊人的某心於遠行。」用「 梅」與「花」反襯呂韋甫的懶散心情。
4、情景交融
情景交融指文藝作品中環境的描寫、氣氛的渲染跟人物思想感情的抒髮結合得很緊密。情景交融包括寓情於景和借景抒情。
文學理論上的情景交融是意境創造的表現特徵。王國維說:「文學中有二元質焉:曰景,曰情。」意境創造就是把二者結合起來的藝術。
聲明|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