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及疫情期間的網絡授課,仍然歷歷在目。眼前暑假又來臨了,學校照常規定,老師們每天仍然需要給學生上一節網課,可以網絡直播,也可以錄好視頻發送到學校平臺讓學生利用平板下載觀看,並將由學校的教科室進行統計,對沒有上課的老師進行通報批評。
看到這個安排,作為一個普通的老師,我想吐槽卻又無力反駁。寒假與疫情期間的辛苦仍記憶猶新,每天製作課件,錄視頻,重要的內容上直播。整整兩個月,眼睛已經高度近視(原來有些近視,但仍能看清五米之內的人臉,現在課堂上上課,坐後排的學生,我已經無法再看清他們的臉了。),而我又不是個喜歡戴眼鏡的人,所以這個學期碰到一些老同事的時候,往往只有當同事走近了,才打招呼,有些人還以為我對他有什麼意見呢......
先來說一說,網課到底有沒有用的問題。
網課有用嗎?當然有用,但僅限於學習主動、自覺性高的學生。有多少學生的學習是主動和自覺的?疫情期間對我錄的視頻觀看人數進行過一次統計,這在我之前的文章中有過提及:我和我的「徒弟」小李所教的十個班513人,觀看人數統計表如下:
從這個表格中的數據,可以看出來,真正有自覺性進行學習的學生只有20%左右。所以,我在那篇文章中說過,如果堅持用這種網課教學的方式,學生的成績差距會越拉越大,兩極分化會逐步加劇。
事實上也是如此,開學的入學考試,80%是寒假原題的情況下,整個年級725人的平均分為63.7,最高分97分,最低分竟然只有28分。
所以,寒暑假的網課對誰有用,當然是對自覺性高、想通過寒假實現成績進一步提升的人有用;而對於大多數人而言,這個教學是沒有用的。
再來說假期的網課累了誰的問題。
剛才小編已經說了,經過一個寒假,小編的視力已經嚴重下降。寒假和疫情期間,小編總共做了作業輔導視頻12個,新課授課視頻11個,上直播課4節。而在這背後,還得先備課,做好課件,進行視頻錄製和剪輯,每一節課要完成的話,需要花費6-8小時。可以說,小編的假期完全沒有絲毫的休息。我想,我電腦使用、錄製工具和剪輯工具使用還是比較熟悉的人,尚且感覺累,那些比我菜的老師要完成這些,不知道要比我多花多少時間?所以,網課,最先累的自然是這些一線老師。
學生累不累?當然也累。這也就是大多數學生不願意點開視頻進行觀看的原因之一。本來假期是學生早就盼望著的休閒時光,但卻被告知要每天參與學習,然後每天的安排跟在學校一模一樣,快節奏和高強度的高中作息安排,對於學生而言,心裡會不會厭煩,可想而知。
家長累嗎?每天老師會在群裡通報每天學習的情況,要求家長督促孩子完成。最初的時候,家長還會答應提醒孩子完成,後來,部分家長乾脆就不再說話。可以理解,假期中,家長也有家長的事情,不可能整天盯著孩子的學習的。所以,慢慢的,如我這般的老師也就不再通報給家長了,完成了就完成了吧,沒完成,你還能把他給吃了嗎?
老師累、學生累、家長累,把本來好好的一個假期,折騰成了加班加點的假期,請問放假的初衷是什麼呢?
那麼假期中,網課該上成什麼樣才有效呢?是不是一定要上新課?
首先,我覺得上新課是完全沒有必要的。疫情期間,基於以上統計數據,開學之後,我們對必修二的教材進行了重新的教學,老師的教學畢竟需要面向全體學生,不能因為20%的學生已經完全掌握了,就對其他80%的沒學人而置之不理了吧?
其次,把網課上成能力提升課。既然不能把網課上成新課,那該怎麼辦?這就是關鍵問題了。既然非上不可,那麼就把網課上成學生能力的提升課吧。教學生分析材料、培養學生論從史出的觀念;教學生選擇題的解題方法、培養學生秒題的技能;教學生怎麼針對一個問題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分析、培養學生多種史觀評價歷史事件的能力等等。
第三,把網課上成培養學生興趣拓展學生知識視野的課。在假期的網課中,歷史老師可以將歷史知識進行拓展,跟學生講一講歷史事件背後的趣事。比如在複習洋務運動的時候,可以講一講張之洞在湖北的新政,讓學生了解湖北的近代化中張之洞的傑出貢獻;比如講解抗日戰爭的時候,介紹介紹三次長沙會戰和薛嶽,讓學生從這些抗戰故事中,了解到全民族抗戰不是一句空話,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結果......通過這樣一些知識的講解,讓學生加深對歷史知識的認識,或許還能讓部分學生真正對歷史感興趣呢!
這個暑假,時間比以往短。但我不會再傻乎乎的按要求去講新課了。如果贊同我的觀點,請點讚支持一下哦!同時,如果您有什麼不同看法,請在評論區留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