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25 17: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編者按: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推進紅色基因傳承,我們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開設《發生在撫州紅土地上的100個經典革命故事》專欄。
全市各級黨組織要組織廣大黨員認真學習,教育引導廣大黨員深刻認識紅色政權來之不易,新中國來之不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來之不易,回望過去守初心,直面未來擔使命,從紅色基因中汲取強大精神力量,遙問先烈前輩、敬問人民群眾、叩問內心靈魂,以新擔當新作為汲取新的歷史榮光,推動我市傳承紅色基因走深走實,奮力譜寫江西改革發展新畫卷「撫州篇章」。
轉戰千裡
——「宜樂連」的由來
由於「左」傾路線領導者推行錯誤的軍事路線,致使第五次反「圍剿」失利,至 1934 年 9 月,崇仁、宜黃蘇區全部淪陷,樂安蘇區除金竹、 竹溪兩區外,大部分亦被敵佔領。在此情況下,中共樂安中心縣委將地方幹部軍事化,號召人人拿起武器參加戰鬥。在江西軍區第二分區領導下,樂安、宜黃、崇仁三縣地方武裝和黨團骨幹 2000 多人,合編成樂宜崇挺進隊,下設兩個大隊:樂安縣幹部戰士編為第一大隊;宜黃、 崇仁兩縣幹部戰士編為第二大隊。挺進隊既是遊擊隊又是工作隊,除在樂安、宜黃、崇仁地區打擊地主豪紳武裝外,還深入到豐城、永豐、新幹邊界開展遊擊活動。
1934 年12月16日,國民黨調集5萬重兵包圍樂安中心縣委所在地金竹火嵊。挺進隊在堅守陣地數日後,為了保存革命力量,於12月24 日,從金竹火嵊轉移到坪坑村,將部隊編為江西軍區新編獨立第2團,下轄三個營,決定向湖南方向突圍。
為不暴露目標,部隊晝伏夜行,每名戰士自備一根5尺長草繩或 繃帶,互相拉著繩子,一路摸索前進。經過帶陂木橋時,有人不慎掉入河裡,驚動碉堡裡的敵人。敵人機槍猛烈掃射,將隊伍截為兩段。劉漢雄、羅惟賦率領已過河的第1營大部400餘人繼續向前突圍。經富背嶺敵人封鎖線時,與敵一個團遭遇,劉漢雄、羅惟賦率部隊且戰且退,傷亡40 餘人。
▲宜樂連的由來
樂安中心縣委書記李福槐和第二分區政治部主任肖明煜,率領未過河的部隊返回山心村,精簡隊伍,安置傷病員和老小隊員。1935年元旦剛過,敵人又包抄而來,戰鬥中,團長曾德恆負傷。部隊撤退到谷崗,向崇仁、豐城方向突圍。1月8日在崇仁東山又遭敵第3師183團一個營襲擊,經激戰部隊撤回登仙橋。從崇仁方向突擊的計劃未能實現,便決定向敵防守薄弱的望仙銀口突圍過河,繞道竹山坑到新幹縣渡江,向贛西、湖南方向前進。他們避開大路,翻山越嶺到達銀口渡口,趟過刺骨的河水,來到增田南元,遭敵第88旅一個團阻擊,激戰3小時,部隊傷亡200多人。部隊雖然受挫,但戰士們意志堅定,繼續突圍,在竹山坑遇到數倍於我的敵軍襲擊,部隊且戰且退,突圍到新幹縣 大坑,與劉漢雄、羅惟賦的第1營重新會合。
部隊經過休整,決定從峽江縣敵人防守薄弱的地方渡過贛江。行軍到曾家陂時,又遭敵第53師包圍,部隊再次被打散,劉漢雄、羅惟賦、肖明煜等人去向不明。李福槐帶領六七百人突圍到油茶山駐紮,又遭敵人包圍,部隊又一次被打散。李福槐在新幹、樂安交界的野雞坪,集合少部分隊伍,組成精幹的戰鬥隊,堅持遊擊活動。至1935年3月底,終因寡不敵眾,多數犧牲或被打散,李福槐帶領警衛員衝出敵人包圍,化裝成難民潛回福建老家。為尋找黨組織,他化名李瑞珊輾轉到宜春樟樹,1947年11月被樟樹警察局查獲,12月16日在南昌被殺。
挺進隊在曾家陂戰鬥中被衝散後,肖明煜帶領一支小部隊,在興國縣崇賢一帶與曾山領導的隊伍會合;劉漢雄、羅惟賦帶領挺進隊100多名戰士從峽江縣渡過贛江,於1935年2月14日終於到達蓮花縣武功山,與湘贛省軍區領導的武裝勝利會師,湘贛省委將他們編入湘贛紅軍獨立第5團1營1連。為表彰和紀念這支英勇的隊伍,命名為「宜樂連」,「宜樂連」在湘贛邊界堅持了三年艱苦的遊擊戰爭,抗日戰爭中改編為新四軍。
推薦閱讀
來源:中共江西省委黨史研究室、中共撫州市委黨史工作辦公室
編輯:章皓馨
值班主任:洪蓓
監製:陳細勤
才鄉學堂
撫州小記者
問政撫州
給撫小布點亮小花花吧~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