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醫療健康」 中山醫院構築抗擊疫情信息化新防線

2020-12-14 上海新聞網

「三地四方」會診牽頭人(樊嘉院士,汪昕書記,葛均波院士)

  中新網上海新聞3月14日電(記者 陳靜)疫情來襲, 如何保障患者安全就診、降低醫務人員感染風險、為重症患者提供多學科精準治療,並向公眾及時普及科學的防控知識?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積極探索,充分發揮「網際網路+醫療健康」優勢,有力支撐疫情防控期間醫院便民惠民舉措,進一步完善了醫院的防疫體系。

  面對疫情, 要打贏這場戰爭需要全民的積極行動和配合,大眾需要對於「新冠」的權威科普。2月18日,由樊嘉院士、汪昕教授、葛均波院士等9位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專家團隊錄製了系列科普視頻「新冠病毒中山談」正式上線,並在電視、網站各大新媒體平臺播放,點擊播放量累計破千萬。

  為了進一步方便公眾獲取「新冠」科普,每位專家還專門撰寫了相應的科普文章。中山醫院通過H5技術,將系列科普視頻和科普文章整合成方便電子分發可在微信朋友圈和微信好友間互相轉發的《新冠防控科普手冊》。用權威專家的科普聲音破除謠言,傳遞信心,共抗疫情。

  醫院是新冠疫情防控的第一戰場,作為每日尖峰時段就診量過萬的的中山門診,為了做好第一道安全防護屏障,結合信息化手段和門診管理的經驗,將防控埠前移,制定了「測溫——流調及核驗——病史核驗」三關五卡的工作方案。

 

 

優化後的門診「三關五卡」大廳

  為了最大程度滿足患者的就醫需求,醫院信息部門獨立開發了在線預約小程序,患者只需掃描二維碼,上傳自己的症狀、信息及檢查報告,醫生在工作站審閱這些資料後,會為符合診療要求的患者進行加號;為避免黃牛號販,信息系統又專門制定了相關技術規則,如實名身份認證、患者只能選擇當日出診專家、加號信息只在醫生診療的後半場推送等,患者都稱讚說這是信息技術編織的「愛心號」,也為門診疫情防控開創了良好局面!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精準預約二維碼

  為有效管控人流量,避免門診患者擁擠排隊,在門診入口,醫院採用小程序掃碼的方式,在線收集並核驗與疫情相關的患者個人信息,最短用時僅十五秒,大大減輕了防控信息收集的負擔;與此同時,醫生在後臺進行信息確認,完成了疫情相關信息從填寫到核驗到應用的閉環管理,實現了疫情防控信息的無接觸收集,保障了疫情防控一線醫護人員的安全。

  門診入口採用設置紅外線熱成像測溫儀,對全部來院人員進行測溫,避免發熱患者進入普通門診區域。為應對疫情需要,中山醫院發熱門診也立刻「擴容」,以「患者相對隔離救治」為目的,優化信息系統的流程設計,同時進行充分的物理空間隔離,如設立專用CT室、隔離病房專有通道等,確保就診通暢。

 

 

  發熱門診人員就診

  除了醫院門診,中山醫院還將人工智慧技術應用到武漢抗疫一線。中山醫院赴武漢醫療隊利用自動送餐機器人為患者提供送餐服務。這個「機器人小兵」採用多傳感器融合室內定位技術,擁有釐米級定位能力,定位精度為2釐米,採用點對點配送,實現病區內的自動送餐,減少不必要的接觸,最大限度保護患者和醫務人員。

  在整個送餐過程中,病人基本可以做到無接觸取餐,即便病人接觸到機器人本身,也只需通過含酒精的溼巾擦拭等方式進行消毒,大大降低交叉感染的概率。

 

 

送餐機器人

  前線衝鋒,後方支援。中山醫院利用5G技術,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多次和身處武漢的醫療隊進行MDT遠程會診助力一線。

  2月27日,由中山醫院葛均波院士,聯合北京清華長庚醫院董家鴻院士、廣州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謝燦茂教授,為武漢雷神山醫院的醫療隊進行了一場重症病例的遠程會診。此次遠程會診對於跨地域的多學科會診尚屬首次, 各路「大咖」現場給出權威意見,協助雷神山醫院醫療隊以最快速度確定最佳治療方案。 

  3月6日,由樊嘉院士、汪昕書記、葛均波院士牽頭中山醫院,同新疆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以及身處武漢的中山醫院醫療隊、新疆援鄂醫療隊進行三地四方會診。

  新疆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與中山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在上個世紀50年代建院初期,就得到中山醫院的援建,雙方建立對口幫扶,長期以來在醫療、科研、教學等方面一直保持密切交流,這次又共同攜手幫助武漢人民抗擊疫情,就疑難危重患者的治療、用藥等進行多學科討論,使一線醫護人員快速獲得後方專家支持,從而進一步降低新冠患者病情惡化的風險。 

  在信息化助力抗疫方面,中山醫院還將持續發力。中山醫院顧建英副院長介紹說,「前期我們中山醫院門診服務微信平臺,開通了網上新冠免費義診,目前已有16個科室開通網上問診。中山網際網路醫院也已正式開通,目前正以心內科和內分泌科為試點,開展診療活動,患者足不出戶,就能在家完成複診和配藥。我們還有更多的機器人在合作研發當中,不久也將投入使用。『網際網路+醫療健康』信息技術的應用,構築起了抗擊疫情的新防線,必將助力抗疫攻堅戰早日取得勝利。」


註:請在轉載文章內容時務必註明出處!   

編輯:陳靜  

相關焦點

  • 中山三院:齊心勠力築抗疫「紅色防線」
    9月8日上午,在北京舉行的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榮獲「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稱號。代表醫院領取這一榮譽的中山三院院長戎利民表示,這次獲得的「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榮譽,屬於中山三院每一個人,這是對中山三院人日夜堅守、科學防疫的最高獎賞,是「醫病醫身醫心、救人救國救世」的中山醫精神結出的又一豐碩成果,也是中大人家國情懷的最生動寫照。
  • 【徐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信息化助力醫院抗擊新冠疫情
    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點擊查看 徐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是新冠肺炎的定點收治單位,信息中心迅速啟動了網絡與信息應急預案,在非常時期運用一系列信息化技術服務優化流程、出新招,助力醫院抗擊新冠肺炎疫情。
  • 同心協力構築最堅固的戰「疫」防線——雅安市雨城區人民醫院抗擊...
    二醫院抗擊疫情青年突擊隊2020年開端,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一場沒有硝煙的戰鬥隨之打響。全國各地醫務工作者白衣執甲,堅毅前行,用血肉之軀築起防線。雅安市雨城區人民醫院(雅安市第二人民醫院)(以下簡稱:二醫院)的全體醫務人員亦在其列。
  • 中山移動攜手市人民醫院打造「網際網路+智慧醫療服務體系」 開啟...
    此次中山移動與中山市人民醫院、中移(成都)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籤署《網際網路+智慧醫療服務體系的戰略合作協議》,標誌著三方正式建立戰略合作關係,聯手打造面向5G應用的網際網路+智慧醫院服務體系,正式開啟中山市5G智慧醫療新模式
  • 「網際網路+醫療健康」助力跨區域聯手抗擊疫情
    雖然湖北與寧夏遠隔千裡,但是前線與後方,通過「網際網路+醫療健康」的技術優勢,能夠協同分析病情,從疑似病例確診、治療方案確定和實施,最大程度為患者提供及時精準的救治。在援助湖北醫療戰「疫」中,「網際網路+醫療健康」跨越時空,提供了強大的後方團隊技術支撐,實現了優質醫療資源共享。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
  • 行業|新冠疫情會是發展網際網路+醫療健康的催化劑嗎?
    疫情吹哨人李文亮醫生、推遲婚禮上一線的彭銀華醫生、倒在抗擊疫情一線的武昌醫院院長劉智明......如果時光能夠倒流,這麼多鮮活的生命,還會以這麼壯烈的方式離開我們嗎?武漢封城,全國抗疫,病毒全球蔓延……如果時光能夠倒流,新冠疫情會得到更好的控制嗎?
  • 臺安:全方位築牢防控疫情防線
    臺安:全方位築牢防控疫情防線 信息來源:千華網發布時間:2020-01-29瀏覽次數:次 九個更加到位 構築防線>面對疫情防控的嚴峻形勢,臺安縣在前一段工作的基礎上,著力抓好「九個更加到位」,再動員再部署,樹信心樹旗幟,見行動築防線,打贏疫情防控這場戰役勝利。
  • 疫情加速「網際網路+醫療」發展 上海首家公立醫院獲批網際網路牌照
    「網際網路+醫療」發展  上海首家公立醫院獲批網際網路牌照  記者陳靜  足不出戶,視頻就醫?記者27日獲悉,上海徐匯雲醫院領到了屬於自己的「身份證」,並擁有了新名字——上海市徐匯區中心醫院(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徐匯醫院)貫眾網際網路醫院。這是上海市首家獲得網際網路醫院牌照的公立醫院。  「雲掛號」「雲諮詢」「雲問診」加上「雲處方」「雲配藥」,整個醫環節被全部打通,開啟人們全新的就醫模式體驗。
  • ...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東莞市衛生健康局和東莞市人民醫院...
    9月8日上午10時,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向國家勳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頒授勳章獎章,對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先進集體,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進行表彰。
  • 復旦中山廈門醫院柔性引才提升醫療水平
    昨日,按照事先約定好的時間,家住廈門的王先生(化名)來到復旦中山廈門醫院的遠程視頻門診。「今天幫我看病的可是國際知名肝外科專家樊嘉院士。」王先生告訴記者。由上海總部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全面運營的復旦中山廈門醫院,積極響應國家「網際網路++醫療」的號召,藉助信息化建設,打通滬廈兩院信息平臺。今年以來,上海總部20餘位各學科主任、專家增設遠程視頻門診,樊嘉院士更是每周四上午常態化在廈開診。
  • 百億電子病歷市場,網際網路醫院是HIT的下一個目標嗎?| 醫療信息化...
    而隨著疫情逐漸在我國受到控制,疫情並沒有過多影響到醫院全年的信息化水平(醫院財政撥款會存在削減),而第一季度各大醫院的網際網路醫院、新基建等因素,可能會推動下半年醫院信息化投入的增加。 總的來說,單從數據來看,醫療IT行業仍呈現向上之勢,完全沒有停滯的意思。
  • 「路演」衛寧健康:疫情對網際網路醫療的發展和醫療信息化有推進作用
    全景網6月19日訊 「滬」信共贏 做受尊敬的上市公司——2020年上海轄區上市公司集體接待日周五在全景·路演天下舉行,衛寧健康(300253)董事、高級副總裁兼董事會秘書靳茂表示,此次疫情不僅加快推進了網際網路醫療的發展,也對醫療信息化有推進作用。
  • 公立醫院入局網際網路醫療,如何跑出「速度與激情」?
    例如,在抗疫過程中,醫院在前期已鋪設成熟的5G網絡基礎上,迅速建立了一套整合紅外測溫、VR探視、智慧機器人和數據指揮中心的指揮管控系統,並搭建完成全國首個5G ICU,具有AI鎮定評分、防跌落、自動調溫調光,醫療設備雲端互聯,VR遠程監控探視等功能,在抗擊新冠疫情和救治「6.13」溫嶺爆炸傷患者過程中均發揮巨大作用,獲得2020「綻放杯」5G助力疫情防控專題賽一等獎。
  • 北京西站:築牢首都抗擊疫情的鐵路防線|鐵路抗疫英雄譜之八
    北京西站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面對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北京西站全員上下以「疫」為令,盡銳出戰,最終實現站區無聚集性傳播,職工零感染,運輸不中斷的目標9月8日上午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北京西站被授予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稱號
  • 有了「網際網路+醫療健康」 看病便捷多了
    近年來,我市緊緊圍繞廣東省「網際網路+醫療健康」示範省建設要求,夯實醫療健康發展基礎,健全服務體系,創新服務模式,推進「網際網路+醫療健康」建設。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間,網際網路醫院充分發揮平臺功能,建立由內、外、婦、兒等專科醫生組成的「網絡義診」服務隊伍,為市民提供線上健康諮詢服務,為疫情防控期間群眾科學就診提供指引,多元化地滿足廣大群眾的醫療需求。線上就診讓患者看病更方便「醫生你好,昨天開始,我感覺心跳特別快,睡得不安穩,特別是吃飽後,心跳加速很厲害。
  • 思變·院長說|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院長蔡建春:在變與不變中尋...
    常態化的交流提升了醫院的綜合診療能力與學科建設水平,尤其在此次抗擊疫情期間,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的應急和救治能力得到了充分體現。這次新冠肺炎疫情給我們上了一課,提醒我們要時刻警惕傳染病暴發。儘管我們已經建立了傳染病直報制度,但面對像新冠肺炎這樣初期不明原因的傳染病,醫院怎麼核實、怎麼報告,主管部門怎麼監管,這是值得我們去反思與不斷完善的問題。
  • 創業軟體享醫療信息化政策紅利 「健康中山」模式助力打造百城雲平臺
    作為一家專注於醫療衛生信息化的建設、研發及服務的企業,在大醫改的背景下,創業軟體的主營業務有了哪些發展,受到了國家哪些政策的支持,「健康中山」項目目前的運營和收入情況如何?帶著這些問題,《證券日報》記者採訪了創業軟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秘書胡燕。
  • 大連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護理團隊 用專業素養築牢防控疫情的第一道防線
    大連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護理團隊 用專業素養築牢防控疫情的第一道防線 全省各地 │ 2020-05-12 09:28
  • 同心協力構築最堅固的戰「疫」防線
    雅安市雨城區人民醫院(雅安市第二人民醫院)(以下簡稱:二醫院)的全體醫務人員亦在其列。作為雨城區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定點醫院,二醫院全體醫務工作者深知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他們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每個人都在自己的崗位上堅守著、奉獻著,護佑著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 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信息化建設受國家衛計委通報表揚
    中山醫院實現全套「指尖上的醫療服務」。(中山醫院供圖)   廈門網訊(廈門日報記者楚燕 通訊員 陳芳張舒姍)信息化建設為醫院發展插上騰飛的翅膀!  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院長蔡建春介紹,中山醫院先行先試,積極探索「網際網路+醫療」模式,以信息技術創新促進醫療服務提升,經過多年探索和嘗試,已基本形成了措施較完善、覆蓋較全面的醫院信息網絡體系,信息化建設從支撐醫院綜合管理,向提升人性化就診服務轉型,建立了包含醫院官方網站、微信公眾號、支付寶服務窗的線上全流程醫療服務矩陣,信息化建設水平走在全市乃至全省的前列,相關科研項目獲省、市級科技進步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