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夏穆
做自己,在於敢堅持自己的原則。
前幾天,劉濤在帶貨直播期間懟工作人員的畫面引起了廣泛熱議。
直播中,劉濤在詳細地介紹著某款產品。
不料,旁邊的工作人員認為其節奏太慢,於是不斷地催促,讓她快一點。
在多次催促後,劉濤忽然停了下來,對著工作人員說:
「你不要再催我了,我想怎麼說就怎麼說,好嗎?你一會老叫我快點,快點,不可以,這是我的直播間,好嗎?」
說完,她微笑面對鏡頭,接著對觀眾繼續介紹產品。
看完這一幕,不少網友對劉濤的言行大呼稱讚。
作為直播間主播,劉濤自有原則。她盡心盡力地介紹,說到底,也是為顧客負責。
事實上,劉濤在直播中對自己是有嚴格要求的。
例如,要揭曉小龍蝦秒殺銷量時,為了網友放心,她多次解釋說:小龍蝦商家說1分錢的秒殺量不顯示在銷量裡。
然後拿著工作人員的記錄板展示給觀眾看:「所有秒殺數據記錄會延時,記錄後會展示給大家。」
正因為認真與努力,劉濤的直播銷量在全網明星直播中遙遙領先。
記得林語堂曾寫過:我們要有能做自己的自由,和敢做自己的膽量。
深以為然。
敢做自己,並不代表著與世界為敵,無視他人,也並非對什麼事情都漠不關心。
真正敢做自己的人,內心都擁有一種智慧,他們有自己的做事原則和成功標準,不趨炎附勢、不委曲求全,也不隨波逐流。
韓劇《我的大叔》裡,男主樸東勳是一個完全失去自我的苦逼人物。
上有老下有小的他,為了迎合他人,全然放棄了自我。
為了家庭,他埋頭苦幹,儘管並不滿意這份工作,但他選擇沉默、隱忍,咬牙堅持了一年又一年。
為了孩子,他無視內心,即便在這個家裡他壓抑到不想多說一句話,他仍然選擇維持著表面的平和。
一直以來他總以為,只要努力滿足了他人的期待,自己就會變得快樂。
可現實卻狠狠地抽打了他的臉。沒有工作的激情,沒有生活的樂趣,沒有內心的波瀾,讓他猶如行屍走肉一般生活著。
甚至有人評價他是一個「誠實的無期囚徒」。
生活中有太多的人,為了迎合他人的眼光、他人的期待,讓自己活在陰影之下。
儘管他們成功地扮演了各類角色,卻唯獨沒有做一個真正的自己。
然而,生活從來不是別人的。
楊絳先生說過一句話:「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後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
當你選擇放棄主宰自己的人生,你也就失去了幸福快樂的權利。
香港作家畢明曾說過一段品酒的事例:
當你在餐廳點了酒單上的某一款酒,侍酒師給你倒酒讓你試喝的時候,如果你真的覺得這個酒不好喝,千萬別客氣,一定要提出換酒的要求。
這並不是自私的表現,而是一種自我愛護,因為:
當你出於不好意思,而勉強自己喝下那瓶不喜歡的酒時,餐廳老闆或侍酒師並不會感激你的隱忍懂事,反而會在心裡取笑你、瞧不起你。
因為酒難喝卻不要求更換,這一行為足以看出你並不尊重自己,也不愛惜自己。
其實,從你喝第一口酒時臉上顯露的表情,他們就能準確地判斷你對酒的感覺和喜愛程度。
相反的,如果你大大方方地要求換酒,這樣的行為不但尊重了你自己,也尊重了那杯酒,還能得到別人的尊重。
思想家蒙田說:自愛者方能為人所愛。
同樣的,敢做自己的人,才會得到他人尊重與愛護。
前段時間,因表情管理失控引爆熱搜的劉敏濤,在舞臺上講了一段辛酸經歷。
好幾年前,先生帶她去日本清水寺旅遊的時候,她特別想吃一根抹茶冰激凌,但是沒有吃到。
回憶起此事,她輕描淡寫地解釋為:「因為當時我身無分文。」
漸漸地,劉敏濤意識到,窩在婚姻裡的她,逐漸變得恍惚、變得卑微,變得沒有自我。
後來,她終於下定決心離婚:
「我生活的軌跡幾乎全部符合社會對一個『標準』女性的預期。
既然循規蹈矩、隨波逐流的生活並沒有給我帶來預期的幸福,反而讓我在本該神採飛揚的大好年華,活得卑微而蒼白。
那就不如就做我自己,隨心所欲地去生活中冒險,試試自己的極限,到底在哪裡。」
下定決心後,她勇敢地做回了自己。如今,她重拾事業,並再度翻紅。
歌德曾經說過:「世界上最難的事,莫過於知道怎樣將自己給自己。」
敢做自己的人,除了要擁有智慧,更要有決心與勇氣。
作家山下英子根據層次不同,將這個世界劃分成3種人:在地上的人、在樹上的人以及在飛機上的人。
在地上的人,無法意識到什麼樣的東西或者情感,是不需要、不適合、不舒服的,放不下過去,走不進未來。
就像那些總是毫無底線地去迎合他人,把自己放在卑微處的人,結局註定悲慘。
在樹上的人,雖然經過選擇與決斷的訓練,但依然會因為優柔寡斷,或者因為各種原因和藉口掉回到地上狀態,心浮氣躁。
而乘飛機的人,能從天空俯瞰各種不同的人生風景,也能根據需要回到樹上或者降落地面,擁有選擇權和切換能力。
乘飛機的人所擁有的,就是自在力。
一種以自我認知為核心,追求不為外物左右、不受思想牽絆的自愛、自立、自由和自在狀態。
願你我都能修煉自在力,努力活出真正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