層次越低的人越愛議論國際大事,見識越淺的老闆越愛對標阿里

2020-12-17 跟北房三間聊教育觀

問個範圍大了一點的問題:中國人到底最需要的是什麼?如果沒有認真思考會冒出五花八門的答案,但我堅信「錢」這個回答肯定佔首位,之後才是是養老、醫療、公平、住房等等。

但深入了解其實就會發現,中國人真正需要的並非是物質條件,反而恰恰是一個看似微不足道的精神條件:認同感

多數人的成長軌跡,無外乎是小時候不被父母認可,表現形式要不然就是父母總是認為孩子做得還不夠好,要不然就是漫不經心的虛偽讚賞。有一些做法相對嚴重的家長甚至會當著別人的面嘲諷孩子,或者直言不諱地說:「你看看誰誰誰,再看看你。」

上學以後接著被老師否定,因為老師不接受任何意見。很多老師還是喜歡學生提出不同意見的,但是提完以後結果則是:「你提得很好,但繼續按照老師的要求去做。」

工作以後又開始被領導否定,至少中國領導最難接受的就是由員工提出來自己是錯的,或者自己不是自己公司知識最豐富,能力最強的那個人。所以老闆對員工向來只有否定,老闆只認定你來是打工的,我花錢僱你不是給我自己找不痛快的。

在這種環境下還想要身心健康的生存實屬不易,至於結果會如何?看看評論區最不缺的一種人「噴子」有多少就知道了。以辱罵或者公開質疑的方式踩下去別人比通過尋據論證自己才是正確的要少好幾個步驟並節約大量時間。

現在問題來了,為什麼說層次越低的人越愛討論國際大事呢?通過前面的鋪墊這種行為的目的變得非常明顯了,刷自己的被認同感。

如果去考證一個科學實驗,自己不會別人也不懂,大家都不了解的事物誰會感興趣呢?那麼討論一個國際大事呢?感覺不論怎麼說也都能換來別人的認同,畢竟那些事距離我們太遙遠,而且國際輿論歷來向著誰的都有,這是政治的魅力,就好像總有人愛討論到底是有皇室血統卻一心想自己當皇帝的劉備更忠,還是表面把皇帝踩在腳下但是卻統一了大半個漢朝的曹操更忠一樣。

每種說法都有其道理,唯一不同的就是看站在什麼角度去考慮問題。如果是第三方角度當然怎麼說都可以,況且說錯了,說假了也不用擔責任。結合這幾點來看,討論國際大事的確是刷認同感的理想歸宿。

如果說這樣的論據有點主觀的話,那麼看看你身邊那些愛討論國際大事的人是否具備以下特徵:

一、這些人很閒,隨時都有時間去討論。

二、愛轉發或者討論這些內容的人歲數偏大但事業不順。

三、發表言論的依據都是源自傳統媒體,而從不自己深入分析,只是一句「我覺得」帶過。拿不出任何可靠的分析依據。

四、認知面很窄,平時更多的是依仗自己的主觀認知。

五、看不起任何人,具體例子就不一一列舉了,總之一句話概括:阿Q精神在當代。

長期不被認同的人註定是悲催的,這種狀態最終會導致自我認知障礙。就好比如今的初創企業小老闆一樣。在沒有得到市場可靠數據支持的情況,憑著一腔熱血和身先士卒的精神就妄圖打下一片天地。

阿里給創業者開了一個好頭,很多初創企業都看到了團隊的重要性,但是想要組建一支團隊真的有那麼容易嗎?讓理想相同的人走到一起很容易,因為是個人都有賺錢的理想;但深一層讓賺錢理念相同的人走到一起就會非常困難;如果讓賺錢理念相同又對賺錢認知相同的人走在一起就是難上加難。

自從鼓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開始,無數個初創小老闆選擇學習阿里,對標阿里。可結果就是阿里的模式誰學誰死得早。只學表面不學精髓,況且還是未經實戰考驗,這種結果也早在預料之中。

一家企業真正成功的核心絕不是每天制定不切實際目標,而是俯下身子去分析底層邏輯是否有漏洞,阿里的成功是在不斷的失敗與挫折中摸索,但是大部分創業者卻把阿里看作是「創業之路的成功學」。

為了一個認同感就繞了這麼大一圈,我只想說認同感確實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對他人的認同。拿一個人小時候開始說起,家長對待孩子的方式如果是認同的,孩子才會有更大的求知慾和探索欲,避免孩子將來也當一個層次低的人,還請家長們先學會欣賞孩子。

相關焦點

  • 層次越低的人,越愛跟人抬槓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有書,ID:youshucc】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網絡上有一個詞叫「槓精」, 是形容那些特別熱衷於抬槓的人,他們總是和別人唱反調,通過抬槓來獲取快感。這個詞被越來越多人提到,因為我們身邊總是能找到那麼幾個愛抬槓的人。
  • 層次越低的人,越是愛「抬槓」
    就是指那些習慣性抬槓,總是和別人唱反調的人,他們往往不管別人說的是什麼,說的對不對,就是為了反駁而反駁。正如這位雄辯症病人,不管醫生說什麼,他都能反駁、唱反調。很不客氣地講,如今這樣的人還是挺多的。尤其是在網絡上,簡直就是槓精遍地。有人不禁會問:這都是些什麼樣的人呢?在我看來,層次越低的人,往往越是喜歡與人抬槓。
  • 層次越低的人,越愛跟人較勁
    噴子的出現,證明了一個命題,那就是層次越低的人越愛跟人較勁。 1. 表面強大的人其實內心非常自卑 噴子表面上看起來氣勢洶洶,貌似很厲害的樣子,其實他們的內心都有一些自卑的情結。或者是在現實中不被認可,或者是在現實中經歷了讓他們很壓抑的事情,所以大抵上就是發洩。
  • 女人層次越低,女人越愛做這四件事!
    女人的層次高低,可以通過女人日常生活的表現判斷出來,往往女人的層次越低,女人相關的表現越明顯,男人對於層次低的女人要有多遠,離多遠,除非女人痛改前非,提升自己的層次,否則層次低的女人不可理喻,但凡接觸,將會被層次低的女人拖累或者連累,畢竟有人以類聚,外加近朱者赤以及近墨者黑的說法,為了助你分辨出女人的層次高低,以下女人層次越低,女人越愛做這四件事情還望你能銘記於心
  • 認知層次越低,人就越固執
    不光是老年人,身邊還有一些年輕人也很固執,比如叛逆期的青少年,這類年輕人往往也是缺乏見識,經歷太少,認知層次還處於較低水平。一個人的認知水平越低,其想法就越單一,越缺乏判斷,人就會表現得越固執。如果一個人只能在自己的認知層級裡打轉,那麼當他接觸到更高層次的結論、理念時,就本能性地有牴觸。認知越低的人,越偏激,越容易有牴觸情緒,越難接受新觀點新事物。
  • 心理學:男人層次越低,越喜歡說這四種話
    人的層次並不是取決於金錢。人的層次更多在於對方的素養以及能力的高低。一個優秀的男人都是雌雄同體的,日臻完善的。他們說話令人舒服就像蔡康永,溫潤如玉,每次都會很好照顧到他人的情緒。而男人層次越低,則會經常說狠話,說氣話,說不合時的話。
  • 愛情中,男人越愛越淺,女人越愛越深?為什麼這樣?
    A:每個人的成功,都有著不一定的因素。七分努力加一分貴人支持加兩分幸運巧合,比例或者不一樣。但,總是有著各方的配合才能成事。天時地利人和嘛,你以為就是長得好啊、嫁得好啊就叫命好嗎?是,的確有這樣的說法:學得好不如長得好,長得好不如嫁得好。這是一條捷徑,但你只是看著表面過於膚淺。嫁得好的女人,她憑什麼嫁得好?除了樣子好看、身材不錯之外,沒半點情商智商可以嗎?
  • 男人層次越低,越愛做這4件事,自己根本感覺不到
    人的層次分兩種,一種是高層次的人,一種是低層次的人。每一個人,都想成為高層次的人,可有些人,骨子裡就是低層次的人,是無法改變的。高層次的人,身邊的朋友都是高層次的,很少接觸低層次的。兩個層次的人,生活方式是不一樣的,穿著打扮是不一樣的,遇到事情的時候,解決方案也是不一樣的,所以,根本交流不了,根本成為不了朋友。有一些人,層次很低,可他卻覺得自己是高層次的人。他看不上別人,他總是說「我可是有素質的人」,其實,他的行為早已說明,他是一個層次低的人。
  • 越固執的人往往層次越低
    ,其想法就越單一,越缺乏判斷力,人就會表現地越固執。比如,一個女孩深陷感情騙局,外人一看就知道男孩在騙她,但女孩子卻固執地認為男孩是真正地愛她,任憑外人怎麼說,她都不會改變主意,甚至認為別人在不懷好意地破壞他們。再比如,你苦口婆心地跟他人說年輕的時候多學點東西,多增長見識,對自己的事業、人生都有幫助,他卻認為什麼文化、知識都沒有用,遇到事情還得靠錢、靠關係、靠運氣。
  • 心理學:一個女人層次越低,4個表現越明顯
    其實不難看出一個自我價值越高的人,感情價值也自然就水漲船高了。也就是說,層次越高的人,則越會把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實現自我價值上,而不是花在負面情緒上。所以對於女人來說也是一樣的,站在心理學角度來看,一個女人層次越低,這四個表現越明顯。
  • 層次越高的人,越愛讀書
    【MBA中國網訊】我們讀書越多,就越發現我們是無知的。隨著年齡的增長,最不可缺的就是想像力,讀書是使人思想變得豐富最直接最簡單的方式。 就在去年,聽以前同事說,公司在幾年前就已經上市,聽到這個消息,我一點不意外,因為董事長身上有太多閃光點,而愛讀書就是其中一個。
  • 層次越低的人,越得理不饒人
    本來這也不叫什麼大事,一般人接受一個道歉也就過了,再苛刻點的人也無非就是埋怨幾句。 但男子卻是不依不撓,也沒說要怎麼處理,就是不停地謾罵。 時不時還會和圍觀的人群說幾句,生怕別人不知道他是受害者。
  • 人生感悟:層次,見識,能力越低的人,越是看重「面子」
    俗話說得好,人爭一口氣,佛爭一炷香。人生在世,就註定要和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無論你是在深山,還是在鬧市,你都會難免跟人攀比。有的時候太好面子,不一定是好事,反而成為讓自己不斷的吃虧的一種累贅。層次,見識,能力低的人越是看重面子,對於他們來說,面子就是一種虛榮,面子就是要讓別人像眾星拱月一樣背著自己轉。
  • 層次越低的人,越喜歡把時間花在這3件事上
    一個人的層次有多高,決定著他能看到多少風景。同樣,一個人的層次,也決定著這個人的格局和結局。層次越高的人,越懂得掌控人生;而層次越低的人,越喜歡把光陰浪費在毫無意義的事情上。巴爾扎克曾說:一個人過於強烈的欲望,只會讓人捨本逐末地走向歧途。層次高的人,都懂得不在物質上浪費太多時間,而是抓緊時間去豐盈自己的靈魂。然而是層次低的人,一但被自己的欲望拿捏,就只能失去自由,任人擺布。
  • 父母越低層次,越愛朋友圈刷屏曬娃,被吐槽:不是誰都喜歡你的娃
    後者卻不一樣,從孩子出生的第一天起,就大事小事的都往朋友圈裡搬,讓朋友圈裡的親朋好友煩不勝煩。父母越低層次,越愛朋友圈刷屏曬娃,成人的世界大多數人不敢輕易屏蔽朋友圈,也很少會當面開懟,但心底多多少少會嘲笑。可以說,層次越低的父母,越愛刷屏"曬娃"。因為自己沒什麼資本可以炫耀了,但幸好有了個孩子。愛刷屏"曬娃"的人,其實是把娃當做了自己可以拿來炫耀的資本。
  • 「層次越低的人,越愛做這6件事」:若發現,及時改過來
    「層次越低的人,越愛做這6件事」:若發現,及時改過來人的層次高低,按什麼樣標準來判斷呢?有人說,按收入來區分,但又存在高收入的「流氓」;有的人說,按文化來分,但有些人滿腹經綸卻有人面獸心;有的人說,按道德水平來分,可是又存在為人低調老實卻一無所成的人。
  • 層次越低的人,越喜歡花時間在這3件事上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格物讀書,ID:gewuliangzhi】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人的高低層次,不在財富地位,而在格局和修養。你把時間花在哪裡,你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層次越低的人,越喜歡在這三件事情上浪費時間。-01-層次越低,欲望越深據傳印度人為捕捉猴子,製作一種木籠,籠中放著食物。猴子伸進手去,抓住食物,手就拿不出來。
  • 層次越低的人,越看重學歷
    但每篇報導裡的一些網友評論都讓人覺得可怕。「白瞎一個清華北大名額!中國少了一個好工程師。」「再過幾年看她還能笑麼,吃完這幾年青春飯。用遊戲禍害人,是社會的毒瘤。」「做主播不需要上北大清華,最多上個xx大學,浪費資源!」
  • 層次越低的人,越在乎面子
    越是層次高,越是內心強大的人,越會以大局為重,越不會被情緒影響。因為他們明白,面子不會為他們生活的窘迫買單。只有保持理智和清醒的頭腦,去壓抑心中不平衡的情緒,才能夠讓他們做出對自己最有利的決定,從而不因一味顧及面子而讓自己陷入尷尬。
  • 層次越高的人,物質需求越低
    著名心理學家馬斯洛總結了一個「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將人的需求從低到高依次分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實現需求這五種需求。 盲目的攀比,並不會讓人們幸福,而且攀比滿足來的大都是低層次需求,難以得到高層次的需求。很多人,喜歡人云亦云,隨波逐流,看見別人家買車買房了,自己家也要如此。他們把快樂寄托在他人身上,而不是內求,於是他們越攀比越不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