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工人秋季遊行搞了幾十年了,首次有國民黨參與。民間團體長期與國民黨為敵,這次被迫合作,非常憂慮國民黨可能趁機攫取運動的領導權。
再加上二者對於兩岸關係、對中天電視臺被關臺看法均不一致,雙方能否合作、合作成果如何都打上了大大的問號。
民間團體嘲諷民進黨的「民主進步追思會」
事實證明,民間團體們多慮了。國民黨從來沒想過要攫取領導權,也覺得領導這場運動太過勞累。國民黨向牽頭單位表示絕對尊重他們,也不會強調反中天關臺,只聚焦於反瘦肉精美豬。
實際上,上述表態的意思是,國民黨接受了民間團體的領導,並且專攻自己被分配的任務——反對瘦肉精美豬。
國民黨的高層們還巨細靡遺地對媒體講述他們是如何「尊重」民間團體的。比如遊行路線事先向民間團體匯報,國民黨開講名單事先呈給民間團體,同時保證國民黨不會主動規劃活動(這幾句話就跟「絕對服從領導」一個意思)。
民進黨可能長期執政而且非常跋扈,民間團體也需要尋找新的合作對象,國民黨巴不得借用民間團體的外殼,兩者一拍即合。
但還是發生意外了,是否會影響未來國民黨和民間團體的合作?不得而知。
據悉,國民黨內最有衝勁的系統——軍系部分成員怪罪江啟臣領導的國民黨中央黨部太過軟弱,他們原本規劃,在遊行到民進黨中央黨部的時候要衝破拒馬。
消息提前走漏,國民黨中央緊急派遣軍系不分區吳斯懷介入,要求軍系克制,不能出現非和平舉動。
一個有趣的插曲是,陳水扁任內第一任「新聞局長」站出來力挺中天,批評蔡英文大搞集權,「連基本責任都沒有顧好,都在擴權,都在政治鬥爭」。
事後的檢驗發現,除了臺東縣長饒慶鈴等少數政治人物簡單提到中天,剩下的國民黨縣市長都只是談本地怎麼應對瘦肉精美豬。國民黨向民間團體交出了一個滿意的答卷。
參加工人秋季遊行,雖然是國民黨作出無限妥協後才換來的入場券,在過程中也遭遇桃園產業總工會等組織的公開抵制,但大體上還是平順的。國民黨也發現,自己雖然缺乏發動群眾的能力,但是反瘦肉精美豬的民意始終是在的,即使不可以化為己用,也可以用來威脅民進黨。
22日,長久陷入路線之爭的國民黨終於化解了分歧,決定全力抵制蘇貞昌上臺報告,除非蘇貞昌道歉。實際上,由於國民黨抵制時間太長,抵制手段太過單一,對外無法引發民眾共鳴,對內影響了小黨的質詢舞臺,落得兩頭不討好。
在邊際效益遞減的情況下,國民黨內早有聲音要求本黨主動放棄抵制,但一直沒有比較好的臺階。如今,民意反瘦肉精美豬如此,那些要求停止抵制的聲音也就沒有了。
右下角顯示,民進黨也開始「賣臺」了。
一些藍營媒體對國民黨本次的表現讚不絕口,認為「落難貴族」國民黨與民間團體開始形成「民間團體在前線打頭陣,國民黨負責後勤動員」的模式,甚至可能復刻民進黨的社會運動模式:
民進黨或者民間團體發起運動,民間團體衝在最前面,給人一種不是政黨競爭的錯覺,民進黨在背後發動群眾和籌措糧草,也收割民間團體的訴求和社會影響力,最後從選舉中獲利,再逐步蠶食國民黨的支持力量。
與之相反,「國民黨組織動員系統生鏽,接不了地氣,儘管對手滿地掉槍,國民黨不是撿不起來,就是開槍扭捏,讓民進黨保持一黨獨大」。
24日,國民黨秘書長李乾龍也威脅,如果蔡英文拒絕與江啟臣辯論,「國民黨不排除再次上街頭並包圍立法院」。如今,蔡英文拒絕江啟臣好幾天了,說話也不好聽,那就等著國民黨化悲痛為力量,上街頭包圍「立法院」吧。
29日,江啟臣被問到國民黨是否再上街頭時回應說,「決定權在民進黨」。看樣子,國民黨還是想上街頭,只是民進黨沒準許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