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美集團(KOSMOS GROUP)是一家以酒店管理為主,涵蓋酒店、餐飲、旅遊休閒、網際網路科技、數據智造等領域的多元化管理集團。格美集團旗下除了格林酒店集團的12+酒店品牌,餐飲板塊還擁有大娘水餃、家有好面、蜀江烤魚、重慶老灶火鍋等多個品牌,此外,網際網路科技、數據智造等板塊還擁有智龍科技、康河機械等子公司。截至2019年6月30日,在全國300座城市,格美擁有2955家酒店,還有581家呼之欲出,步入了發展的快車道,在中國經濟循環和分配格局中佔據了有利地位。
徐曙光16歲上大學,23歲考入美國南加州大學,獲得應用數學、電腦工程雙碩士學位,後就讀商業管理系博士學位。26歲擔任世界500強美國百老匯控股公司財務經理,29歲任美國百年品牌Santa Anita房地產投資基金公司財務總監,31歲任美國統一投資公司總經理,33歲創立美國太平洋之家APH並任董事長,40歲創立連鎖酒店集團:格林酒店集團,2017年創立涵蓋酒店、餐飲、旅遊休閒、網際網路科技等不同業務領域的多元化管理集團:格美集團。集團目前有20多家海外酒店,主要集中在美國中西部(從加州到亞利桑那州),都是格林豪泰中檔商務酒店品牌。會員客人在全世界出行時,能享受到超健康、超舒適、超價值、超期望的酒店產品和住宿服務,是格美的最大希望。
徐曙光,男,美籍華人,1964年出生,1984年畢業於北京理工大學。1984年-1986年在航天部工作,1987年-1990年在美國南加州大學學習,分別獲得應用數學碩士、電腦工程碩士學位。現任格美集團和格林酒店集團董事長、CEO。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選擇大概率事件,做好細節,好習慣成就好性格。」這是徐曙光的處事哲學。2004年,徐曙光從美國回到中國創業,第一家格林豪泰酒店在上海靜安區開業,這裡是格林酒店集團的發軔之地,也是格美集團酒店版圖的第一個據點。當時,隨著中國經濟發展,商旅客人數量逐年遞增,經濟型酒店的概念開始被市場和消費者逐步認同,中國本土經濟型酒店品牌如雨後春筍般破土而出,但同時酒店的硬體設施和軟體服務也亟待提升。在進行了充分的市場調研之後,徐曙光和團隊發現,他們可以使用同樣的成本,做一個品位更高、更舒適的、針對商務旅行者的酒店,並最終給酒店定下環保、綠色、歐美古典式、讓人感到溫暖和舒適又不會輕易地被時代淘汰的格調——這就是格林豪泰酒店品牌最初的設計理念。在隨後的15年中,格林始終緊扣商旅客人的核心需求,在品質和價格之間為客人尋找最佳的平衡點。
2017年,深耕酒店行業13年的徐曙光,為進一步滿足酒店客人需求,同時為合作夥伴節約運營成本、尋找更多投資途徑,帶領團隊開始涉足健康餐飲行業,賦能酒店,正式成立格美集團。依託母公司格美集團(KOSMOS GROUP)在餐飲、科技智造領域的多元布局,集團不僅為客人提供全方位的住宿和餐飲服務,還為合作夥伴打造了多元化的投資平臺。
發展擴張的動力源
徐曙光說,格美的發展可以從酒店、餐飲、數據智造三個板塊來分別說。
酒店領域,集團擁有雅閣、格林東方、格美、格雅、格菲、無眠、澳斯特、格林豪泰、格盟、青皮樹、貝殼等11+優質酒店品牌及格林公寓,覆蓋高端、中高端、中端以及經濟型酒店市場。酒店+餐飲,為客人提供了增值服務,已吸引了超過3600萬的忠實用戶;同時,酒店與餐廳共用物業,節約合作夥伴投資成本,還能夠協助合作夥伴多元化經營,實現營收的穩步增長。市場是在不斷變化的。2017年,一方面是應加盟商的需求,另一方面此時市場上租金水平、建築成本開始出現鬆動。而我們的設計和裝修成本經過優化之後,可以實現用8萬元的價格來裝修一間非常漂亮的中檔商務酒店,從而將投資回報率壓縮到三年半左右。所以在2017年底,我們果斷推出了格美、格雅、格菲三個中高端品牌。中高端酒店是設計型酒店,與我們的商務型酒店相比,在功能上沒有本質的差別,只是品位不同。
餐飲板塊,集團擁有大娘水餃、家有好面、避風塘、蜀江烤魚等多個品牌,從麵食簡餐,到港式餐品,再到地域特色,不同的風味、不同的定位吸引了有著不同需求的客人。此外,餐飲與酒店的客流補充,也推動了餐飲品牌的發展。
數據智造方面,格美2011年開始涉足,投資的上海智龍企業管理有限公司在2014年獲得了大眾點評A輪、B輪兩輪戰略投資;投資的成都康河機械則在自動化食品機械設備製造領域擁有20餘項專利技術。軟體的研發與硬體的智造,為酒店、餐飲提供了良好的支撐。
創新是引領格美發展的第一動力
徐曙光認為,對存量單體酒店進行連鎖品牌改造的關鍵,在於經營管理上的用心和效率。在沒有投入,或者投入很少的情況下,必須要有高效的管理系統作為支持,才能提高酒店客人的滿意度,從而提高出租率和收益。隨著經濟下行壓力傳導至酒店業,客房的出租率和平均房價提高空間並不會特別大,單體酒店業主的盈利空間受到進一步的擠壓。整個酒店市場的平均出租率,還會持續維持在50%左右。餐飲企業,大部分還會在盈虧平衡點上掙扎,在這個過程中,優勝劣汰的趨勢會進一步加劇,並且會出現一批經營管理理念新穎,科技含量高,能夠給大眾消費者提供健康安全、性價比高的產品的企業。
格美集團多元化布局中,酒店產品線得到了擴大和壯大,中檔商務酒店系列開始突飛猛進地發展。健康餐飲連鎖平臺也初步建成。智能化數據和智造也開始發力。品牌煥新、品質升級、會員融通已經開始,格林酒店和格美餐飲互相賦能。餐飲充分發揮了格美平臺互助互補的優勢。酒店和餐飲管理系統不端升級和優化,在突飛猛進地發力,不但為格美的餐飲中央廚房,也給社會的中央廚房提供了高科技產品的支持。
紮根中國 服務中國
徐曙光表示,格美集團從創立之初,就紮根於中國市場。比如格林東方,這個2012年推出的品牌就源自於我們東方文化的思想和哲學,70%的設計有東方的元素,30%是城市地域的特色。這個定位於追求中高端精品商旅人士的品牌,主要分布在一二線城市。而針對於大學生和年輕的客戶群體,我們推出了「貝殼酒店」的品牌。貝殼酒店是專門為青年大學生打造的,酒店多選址在鬧市區,或者大學附近,或者適合青年背包客旅客的景點。貝殼酒店具有格林豪泰所有的功能,但會更注重於空間的利用。貝殼酒店設計包括了有品位的客房、快速的通訊設施,以及方便的交通,我們希望貝殼能夠成為學生、背包客的旅行首選。
除了針對於客人開發的別有特色的酒店品牌,我們還針對於我們的合作夥伴,推出了格盟這一品牌。格盟屬於軟品牌模式,我們內部將之定義為「百花齊放的連鎖品牌」。推出格盟酒店的出發點在於節約加盟商成本,對於整體裝修質量過關的酒店,保留設計格調,提供管理標準和系統。
格雅上海新華醫院酒店
格林東方佛山順德區美的總部酒店
格美南京藝術學院草場門地鐵站酒店
格林豪泰福州市火車南站臚雷地鐵站商務酒店
對市場和客人的理解
中國酒店市場多年來總體處於紅海競爭狀態,無論是最初的經濟型酒店,2010年後興起的中端酒店,還是現在流行的精品酒店、跨界酒店、智能酒店等,但再細分的領域,只要有一個人看到機會,沒過幾天就有另一個人複製了相似的產品,這是一個進入門檻不高的行業,總是想著藍海還不如找準在紅海生存的策略。
如今,經濟波動直接影響到酒店和餐飲行業。一方面:酒店增量還在持續增加,但運營質量整體上仍在低位徘徊,酒店和餐飲的痛點,沒有得到解決,反而進一步加重。人力成本、物業租金,各種物料的成本都在上漲。另一方面,酒店價格上升空間有限。酒店經營也越來越難。同時,經濟的變化,會讓客人在預算上有所控制。然而預算的控制並不意味著客人對服務的要求會減少,相反的,在選擇越來越多的酒店市場上,能夠獲取客人、留住客人,將不再是依靠低價,而更多地會有賴於服務及其他增值服務。
升級服務 創造價值
在不同的市場環境下始終為客戶創造價值,實現共贏,才是企業的立身之本。我們圍繞每個元素,不忘初心,做足功課,堅持不懈,以乾淨的布草、舒適的環境、美味的早餐,讓我們的會員和客人們留下好的印象,讓客人們感受到酒店的貼心細緻服務。另外,在會員體驗方面,我們也做出了一些努力,品牌煥新、品質升級、會員融通逐步完成,酒店和餐飲的互相賦能讓會員在體驗酒店、餐飲過程中,能夠獲得更多的服務。
現在酒店行業競爭激烈,不僅僅是中端以上的酒店提供早餐服務,許多經濟型酒店也開始在早餐上做功夫。為了能夠在眾多酒店品牌中脫穎而出,我們在品種上、品質上嚴格把關,公司要求每一家酒店在早餐結束一小時前,必須要保證提供16個品種以上的餐品。另外,為了保證餐飲的健康,我們還鼓勵加盟商利用酒店物業的便利,增加避風塘等餐飲門店。對於酒店來說,物業的共用,不僅有效地利用餐廳空間,節約了成本,還能夠保證餐品的質量;對於客人來說,不僅有美味的早餐可以品嘗,還能夠享受午餐和晚餐。
發展規劃
未來,我們還是堅持不懈地做好自然增長的模型,以服務加盟商為優先原則。同時,有合適的大體量物業,我們也會考慮做一些直營酒店。但是我們的目標不會改變,就是一如既往地打造我們的品牌,智能化管理系統,人才培養機制,幫助加盟商提高盈利。解決酒店業主的痛點。二三線城市潛力特別大,因為在這些酒店集中的城市內,酒店的管理和服務參差不齊,我們認為格美的系統和人才,對於這些城市的酒店經營和管理有著重大的幫助。不同於其他的酒店,我們的發展方向一直是致力於合作發展或者加盟發展,堅持不懈地做好酒店的管理和服務,而不是全部以自己的短期盈利為導向。因此,我們會持續深耕二三線城市的市場。同時,我們也會重點布局中高端酒店品牌,12+品牌齊頭並進。
當然,在發展過程中,如果有合適的物業可以投資租賃,我們也會積極地去考慮。除了酒店板塊,我們還在加快推進智能化建設,幫助我們加盟商降低人力成本的壓力,降低培訓的壓力,同時降低員工的工作壓力,提高工作的趣味性。希望這個板塊,能夠在2023年成為行業之中最領先的以消費智能科技、智能製造為主的科技公司。
多元化投資的出發點,是為酒店賦能。我們在餐飲、旅遊、智能製造等領域的投資和發展,都是為了酒店這個主業。這個格局不會改變。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想要保持領先地位,越來越需要我們跳出行業來看待問題。格美會進一步研究和完善同質化競爭的戰略,我們希望能夠成為行業中,數量質量雙優,輔助加盟商創業成功,支持員工職業發展幸福美滿的企業。
根據現代管理理論,實現發展可以從兩方面入手:一是如何將市場這塊蛋糕做大;二是如何使業務以最經濟的方式進行。前者要依靠經營,後者要依靠管理。正是基於這樣的理念,格美從更多的角度以更大的手筆,逐步在強者愈強的市場規則中蛻變! 格美集團(KOSMOS GROUP)是一家以酒店管理為主,涵蓋酒店、餐飲、旅遊休閒、網際網路科技、數據智造等領域的多元化管理集團。格美集團旗下除了格林酒店集團的12+酒店品牌,餐飲板塊還擁有大娘水餃、家有好面、蜀江烤魚、重慶老灶火鍋等多個品牌,此外,網際網路科技、數據智造等板塊還擁有智龍科技、康河機械等子公司。截至2019年6月30日,在全國300座城市,格美擁有2955家酒店,還有581家呼之欲出,步入了發展的快車道,在中國經濟循環和分配格局中佔據了有利地位。
徐曙光16歲上大學,23歲考入美國南加州大學,獲得應用數學、電腦工程雙碩士學位,後就讀商業管理系博士學位。26歲擔任世界500強美國百老匯控股公司財務經理,29歲任美國百年品牌Santa Anita房地產投資基金公司財務總監,31歲任美國統一投資公司總經理,33歲創立美國太平洋之家APH並任董事長,40歲創立連鎖酒店集團:格林酒店集團,2017年創立涵蓋酒店、餐飲、旅遊休閒、網際網路科技等不同業務領域的多元化管理集團:格美集團。集團目前有20多家海外酒店,主要集中在美國中西部(從加州到亞利桑那州),都是格林豪泰中檔商務酒店品牌。會員客人在全世界出行時,能享受到超健康、超舒適、超價值、超期望的酒店產品和住宿服務,是格美的最大希望。
徐曙光,男,美籍華人,1964年出生,1984年畢業於北京理工大學。1984年-1986年在航天部工作,1987年-1990年在美國南加州大學學習,分別獲得應用數學碩士、電腦工程碩士學位。現任格美集團和格林酒店集團董事長、CEO。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選擇大概率事件,做好細節,好習慣成就好性格。」這是徐曙光的處事哲學。2004年,徐曙光從美國回到中國創業,第一家格林豪泰酒店在上海靜安區開業,這裡是格林酒店集團的發軔之地,也是格美集團酒店版圖的第一個據點。當時,隨著中國經濟發展,商旅客人數量逐年遞增,經濟型酒店的概念開始被市場和消費者逐步認同,中國本土經濟型酒店品牌如雨後春筍般破土而出,但同時酒店的硬體設施和軟體服務也亟待提升。在進行了充分的市場調研之後,徐曙光和團隊發現,他們可以使用同樣的成本,做一個品位更高、更舒適的、針對商務旅行者的酒店,並最終給酒店定下環保、綠色、歐美古典式、讓人感到溫暖和舒適又不會輕易地被時代淘汰的格調——這就是格林豪泰酒店品牌最初的設計理念。在隨後的15年中,格林始終緊扣商旅客人的核心需求,在品質和價格之間為客人尋找最佳的平衡點。
2017年,深耕酒店行業13年的徐曙光,為進一步滿足酒店客人需求,同時為合作夥伴節約運營成本、尋找更多投資途徑,帶領團隊開始涉足健康餐飲行業,賦能酒店,正式成立格美集團。依託母公司格美集團(KOSMOS GROUP)在餐飲、科技智造領域的多元布局,集團不僅為客人提供全方位的住宿和餐飲服務,還為合作夥伴打造了多元化的投資平臺。
發展擴張的動力源
徐曙光說,格美的發展可以從酒店、餐飲、數據智造三個板塊來分別說。
酒店領域,集團擁有雅閣、格林東方、格美、格雅、格菲、無眠、澳斯特、格林豪泰、格盟、青皮樹、貝殼等11+優質酒店品牌及格林公寓,覆蓋高端、中高端、中端以及經濟型酒店市場。酒店+餐飲,為客人提供了增值服務,已吸引了超過3600萬的忠實用戶;同時,酒店與餐廳共用物業,節約合作夥伴投資成本,還能夠協助合作夥伴多元化經營,實現營收的穩步增長。市場是在不斷變化的。2017年,一方面是應加盟商的需求,另一方面此時市場上租金水平、建築成本開始出現鬆動。而我們的設計和裝修成本經過優化之後,可以實現用8萬元的價格來裝修一間非常漂亮的中檔商務酒店,從而將投資回報率壓縮到三年半左右。所以在2017年底,我們果斷推出了格美、格雅、格菲三個中高端品牌。中高端酒店是設計型酒店,與我們的商務型酒店相比,在功能上沒有本質的差別,只是品位不同。
餐飲板塊,集團擁有大娘水餃、家有好面、避風塘、蜀江烤魚等多個品牌,從麵食簡餐,到港式餐品,再到地域特色,不同的風味、不同的定位吸引了有著不同需求的客人。此外,餐飲與酒店的客流補充,也推動了餐飲品牌的發展。
數據智造方面,格美2011年開始涉足,投資的上海智龍企業管理有限公司在2014年獲得了大眾點評A輪、B輪兩輪戰略投資;投資的成都康河機械則在自動化食品機械設備製造領域擁有20餘項專利技術。軟體的研發與硬體的智造,為酒店、餐飲提供了良好的支撐。
創新是引領格美發展的第一動力
徐曙光認為,對存量單體酒店進行連鎖品牌改造的關鍵,在於經營管理上的用心和效率。在沒有投入,或者投入很少的情況下,必須要有高效的管理系統作為支持,才能提高酒店客人的滿意度,從而提高出租率和收益。隨著經濟下行壓力傳導至酒店業,客房的出租率和平均房價提高空間並不會特別大,單體酒店業主的盈利空間受到進一步的擠壓。整個酒店市場的平均出租率,還會持續維持在50%左右。餐飲企業,大部分還會在盈虧平衡點上掙扎,在這個過程中,優勝劣汰的趨勢會進一步加劇,並且會出現一批經營管理理念新穎,科技含量高,能夠給大眾消費者提供健康安全、性價比高的產品的企業。
格美集團多元化布局中,酒店產品線得到了擴大和壯大,中檔商務酒店系列開始突飛猛進地發展。健康餐飲連鎖平臺也初步建成。智能化數據和智造也開始發力。品牌煥新、品質升級、會員融通已經開始,格林酒店和格美餐飲互相賦能。餐飲充分發揮了格美平臺互助互補的優勢。酒店和餐飲管理系統不端升級和優化,在突飛猛進地發力,不但為格美的餐飲中央廚房,也給社會的中央廚房提供了高科技產品的支持。
紮根中國 服務中國
徐曙光表示,格美集團從創立之初,就紮根於中國市場。比如格林東方,這個2012年推出的品牌就源自於我們東方文化的思想和哲學,70%的設計有東方的元素,30%是城市地域的特色。這個定位於追求中高端精品商旅人士的品牌,主要分布在一二線城市。而針對於大學生和年輕的客戶群體,我們推出了「貝殼酒店」的品牌。貝殼酒店是專門為青年大學生打造的,酒店多選址在鬧市區,或者大學附近,或者適合青年背包客旅客的景點。貝殼酒店具有格林豪泰所有的功能,但會更注重於空間的利用。貝殼酒店設計包括了有品位的客房、快速的通訊設施,以及方便的交通,我們希望貝殼能夠成為學生、背包客的旅行首選。
除了針對於客人開發的別有特色的酒店品牌,我們還針對於我們的合作夥伴,推出了格盟這一品牌。格盟屬於軟品牌模式,我們內部將之定義為「百花齊放的連鎖品牌」。推出格盟酒店的出發點在於節約加盟商成本,對於整體裝修質量過關的酒店,保留設計格調,提供管理標準和系統。
格雅上海新華醫院酒店
格林東方佛山順德區美的總部酒店
格美南京藝術學院草場門地鐵站酒店
格林豪泰福州市火車南站臚雷地鐵站商務酒店
對市場和客人的理解
中國酒店市場多年來總體處於紅海競爭狀態,無論是最初的經濟型酒店,2010年後興起的中端酒店,還是現在流行的精品酒店、跨界酒店、智能酒店等,但再細分的領域,只要有一個人看到機會,沒過幾天就有另一個人複製了相似的產品,這是一個進入門檻不高的行業,總是想著藍海還不如找準在紅海生存的策略。
如今,經濟波動直接影響到酒店和餐飲行業。一方面:酒店增量還在持續增加,但運營質量整體上仍在低位徘徊,酒店和餐飲的痛點,沒有得到解決,反而進一步加重。人力成本、物業租金,各種物料的成本都在上漲。另一方面,酒店價格上升空間有限。酒店經營也越來越難。同時,經濟的變化,會讓客人在預算上有所控制。然而預算的控制並不意味著客人對服務的要求會減少,相反的,在選擇越來越多的酒店市場上,能夠獲取客人、留住客人,將不再是依靠低價,而更多地會有賴於服務及其他增值服務。
升級服務 創造價值
在不同的市場環境下始終為客戶創造價值,實現共贏,才是企業的立身之本。我們圍繞每個元素,不忘初心,做足功課,堅持不懈,以乾淨的布草、舒適的環境、美味的早餐,讓我們的會員和客人們留下好的印象,讓客人們感受到酒店的貼心細緻服務。另外,在會員體驗方面,我們也做出了一些努力,品牌煥新、品質升級、會員融通逐步完成,酒店和餐飲的互相賦能讓會員在體驗酒店、餐飲過程中,能夠獲得更多的服務。
現在酒店行業競爭激烈,不僅僅是中端以上的酒店提供早餐服務,許多經濟型酒店也開始在早餐上做功夫。為了能夠在眾多酒店品牌中脫穎而出,我們在品種上、品質上嚴格把關,公司要求每一家酒店在早餐結束一小時前,必須要保證提供16個品種以上的餐品。另外,為了保證餐飲的健康,我們還鼓勵加盟商利用酒店物業的便利,增加避風塘等餐飲門店。對於酒店來說,物業的共用,不僅有效地利用餐廳空間,節約了成本,還能夠保證餐品的質量;對於客人來說,不僅有美味的早餐可以品嘗,還能夠享受午餐和晚餐。
發展規劃
未來,我們還是堅持不懈地做好自然增長的模型,以服務加盟商為優先原則。同時,有合適的大體量物業,我們也會考慮做一些直營酒店。但是我們的目標不會改變,就是一如既往地打造我們的品牌,智能化管理系統,人才培養機制,幫助加盟商提高盈利。解決酒店業主的痛點。二三線城市潛力特別大,因為在這些酒店集中的城市內,酒店的管理和服務參差不齊,我們認為格美的系統和人才,對於這些城市的酒店經營和管理有著重大的幫助。不同於其他的酒店,我們的發展方向一直是致力於合作發展或者加盟發展,堅持不懈地做好酒店的管理和服務,而不是全部以自己的短期盈利為導向。因此,我們會持續深耕二三線城市的市場。同時,我們也會重點布局中高端酒店品牌,12+品牌齊頭並進。
當然,在發展過程中,如果有合適的物業可以投資租賃,我們也會積極地去考慮。除了酒店板塊,我們還在加快推進智能化建設,幫助我們加盟商降低人力成本的壓力,降低培訓的壓力,同時降低員工的工作壓力,提高工作的趣味性。希望這個板塊,能夠在2023年成為行業之中最領先的以消費智能科技、智能製造為主的科技公司。
多元化投資的出發點,是為酒店賦能。我們在餐飲、旅遊、智能製造等領域的投資和發展,都是為了酒店這個主業。這個格局不會改變。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想要保持領先地位,越來越需要我們跳出行業來看待問題。格美會進一步研究和完善同質化競爭的戰略,我們希望能夠成為行業中,數量質量雙優,輔助加盟商創業成功,支持員工職業發展幸福美滿的企業。
根據現代管理理論,實現發展可以從兩方面入手:一是如何將市場這塊蛋糕做大;二是如何使業務以最經濟的方式進行。前者要依靠經營,後者要依靠管理。正是基於這樣的理念,格美從更多的角度以更大的手筆,逐步在強者愈強的市場規則中蛻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