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哥導讀:據調研顯示:在中國,20%的嬰幼兒有過敏症狀。從出生到長大,寶寶每時每刻都可能被過敏症「威脅」,媽媽操碎了心!尤其是有些寶寶小月齡期間沒有過敏,但長大了一點卻突然出現過敏症狀,這是為什麼呢?讓我們來看一下~
寶寶突然過敏,要引起重視
過敏性疾病包括食物過敏、特應性皮炎、過敏性鼻炎和過敏性哮喘等,在人體各個年齡階段都可能會出現,一些過敏症狀如沒有及時預防和治療,將會伴隨終身,反覆發作......在嬰幼兒時期,寶寶的飲食結構單一,營養基本來源於母乳或奶粉,身體還沒有形成能與內外「良性交換」的強有力屏障時,寶媽的悉心呵護就顯得尤為重要。
寶寶出生後,就開始逐步建立一個適應外界環境的強壯身體。在這個過程中,如果寶寶突然發生過敏,那麼寶媽需要引起高度重視,雖然遺傳是引發寶寶過敏的重要因素,但仍然不排除環境以及食物的改變可能會造成寶寶過敏,所以寶媽要注意:寶寶一出生不過敏,不代表以後都不會過敏。
寶寶突然過敏的4大原因
一般情況下,如果寶寶一出生不過敏,後期卻突然過敏了,那麼可能是食物或環境的突然變化導致的,當然也不排除寶寶本身屬於易過敏體質,突然接觸到高致敏物,進而發生過敏。那麼有哪些原因會突然引發過敏?下面我們一起從4個方面來看看。
① 換奶粉
更換品牌——市面上這麼多款奶粉,由於寶寶的體質具有特異性,所以寶媽們不一定一次就能選到一款最適合寶寶的奶粉,所以寶爸寶媽們糾結到頭禿的時候會換不同品牌來試。但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奶粉的營養配方存在一定差異,比如在特色成分上,有些是促進消化吸收的,有些是加強免疫力的,還有的是促進大腦發育的,頻繁更換奶粉會增加過敏的風險。
而奶粉中最容易致敏的是奶基原料中的蛋白質,當大分子牛奶蛋白進入體內後,很容易被寶寶的免疫系統當成是「異物」,產生排異反應,寶寶就會出現「奶粉過敏」的症狀。而且蛋白質中的α-s1酪蛋白和β-乳球蛋白也是兩種公認的過敏原。如果寶寶從一款致敏蛋白較高的奶粉轉到致敏蛋白較低的奶粉,就更容易導致在寶寶胃腸道消化系統和免疫系統不完善的時候出現過敏症狀。此外,不同奶粉品牌還會因為工藝的差別,技術的不同造成可能給寶寶帶來的過敏風險,比如有的品牌運用水解技術將蛋白質轉化為適度水解蛋白,會適當降低過敏風險。
更換段位——寶寶不同階段需要換不同的奶粉,從一段(半歲內)到二段(半歲到一歲)、從二段到三段(一歲到三歲),奶粉中營養成分的配比和種類都會發生變化,所以寶寶身體變化的同時也在適應這種變化,如果過渡的不好,也會出現過敏症狀。在轉奶時,最好不更換配方奶的品牌。選好一種配方奶粉,只要寶寶吃後不反覆便秘、腹瀉就說明這種奶粉寶寶是接受的,建議隨著年齡段增加換同一品牌的不同段位即可,轉到較大年齡段奶粉時,要循序漸進,不要一下子全換。
針對換奶粉引起的過敏要如何預防和治療呢?
預防:可以給寶寶食用適度水解蛋白奶粉來預防過敏,逐步建立起一個完善的消化吸收系統;
治療:在換奶粉後出現過敏症狀不要著急,停止目前的奶粉餵哺,轉回之前的奶粉即可。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根據過敏程度去選擇深度水解蛋白或胺基酸配方奶粉。
② 母乳轉奶粉/奶粉轉回母乳
母乳與奶粉的轉換導致的過敏也是由於母乳中蛋白質和奶粉中原料——牛奶蛋白質分子大小不同而導致的。母乳是寶寶的「黃金」食物,利於消化吸收,致敏率低。純母乳餵養可以有效減少嬰兒期過敏發生。如果寶寶從胺基酸配方食品或深度/部分水解配方食品轉回母乳,寶寶仍然出現輕微過敏,則建議寶媽嘗試迴避牛奶等可疑致敏食物。[1]
而如果寶寶一直吃母乳,為了斷奶過渡到奶粉時,出現了過敏症狀,那很有可能是寶寶的消化系統還不足以消化大分子蛋白質,這時候可以添加一些益生菌,益生菌的應用可預防食物過敏的發生。[2]或在選擇奶粉時關注配方中是否含有易消化吸收的成分,如果過敏症狀還沒有緩解可以選擇蛋白質水解奶粉或繼續吃一段時間母乳。
③添加輔食
寶寶的飲食結構從「奶粉」到「奶粉+輔食」,再到「家庭飲食」,這個過程也可能導致過敏。因為食物是最大的一類過敏源,每一樣食物都是複雜的,在供給能量和營養時還會產生一些抗原性物質,尤其是寶寶消化吸收系統不健全時,大分子蛋白就很容易成為抗原。不同的食物中蛋白質結構「千奇百怪」,如牛奶、魚蝦、雞蛋、花生、小麥等,這些食物中含有的不同蛋白容易導致過敏。
針對食物過敏可以做診斷,依靠食物激發試驗找到過敏源。飲食迴避是目前新生兒食物過敏唯一有效的治療方法,食物過敏的患兒添加輔食可先加含鐵米粉、蔬菜等,逐步過渡到肉類食物、雞蛋、海產品。[3]
④ 外部環境變化
季節、地域變化伴隨著溫度和溼度的變化,是很關鍵的環境因素。這時候寶寶的身體受到外界的刺激就會產生一個防禦機制,就像遇冷皮膚毛孔會收縮,汗毛豎起一樣,這是表面我們能看到的身體變化現象,而還有很多看不見的變化發生在內部非常微觀的環境中。對於有家族遺傳史、溼疹或對花粉、黴菌及其他物質過敏的人群,其寶寶可能有過敏遺傳傾向,所以在「基因潛伏」、「免疫力降低」、「過敏源誘導」三重因素共同作用下,就會出現過敏症狀。
對此,寶媽們要提高寶寶免疫力,避開過敏源或者切斷過敏源的傳播途徑,如寶寶對花粉過敏但必須去室外活動可以採取戴口罩,遠離花粉等措施。
總而言之,嬰兒過敏可能會出現皮炎、溼疹、蕁麻疹、喘息、鼻炎、流鼻涕、咳嗽、嘔吐、腹瀉、腹脹、腹痛、便秘、便血等症狀。外部環境變化、各類食物攝入以及寶寶自身的健康狀況都是動態變化的,寶寶對過敏源的過敏反應也是會隨著時間變化而變化的,過敏症狀可能隨時出現,寶爸寶媽們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多注意寶寶的身體變化和周圍的環境變換,更好的幫助寶寶去適應、去成長。過敏無小事,預防要先行,出現問題及時治療,讓寶寶茁壯成長!
參考文獻:
[1]王曉川.嬰兒過敏性疾病預防、診斷和治療專家共識[J].中華兒科雜誌,2009(11):835-838.
[2]劉玲,李在玲.新生兒食物過敏[J].中國當代兒科雜誌,2015,17(04):408-413.
[3]林家進. 嬰幼兒溼疹影響因素的病例對照研究[D].皖南醫學院,2018.
今天的文章到這裡就結束啦,如果您對如何選奶粉還有疑問,可以在文末給我們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