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敏寶寶輔食添加順序
寶寶添加輔食是為了能夠讓寶寶吸收到更多的營養,但是有的寶寶由於體質的原因,所以在添加牛奶或雞蛋之後容易出現過敏的現象,有的寶寶會出現溼疹,有的寶寶會出現蕁麻疹等。一旦添加輔食出現過敏,要停止添加。家長們就想了解,是不是寶寶以後就不能添加這些輔食呢,那寶寶牛奶蛋白過敏如何添加輔食?
嚴格遵守添加輔食的基本原則,不可盲目的給寶寶添加輔食,尤其是牛奶蛋白類的食物。每次只添加一種食物,觀察3—5天待寶寶完全實行和接受了新事物後,再添加另一種新品種;添加每種食品都要從少量(一勺左右)開始,逐漸加量,這樣可以減少食物過敏的發生,一旦發生過敏,也容易區別引起過敏的食物。
蛋白類輔食應該晚一些添加,如雞蛋、魚、蝦類,一般寶寶從4個月開始逐漸添加,建議晚1~2個月添加,且添加的速度要慢。寶寶的飲食儘可能是新鮮的,避免讓寶寶吃含氣、含色素、含防腐劑或穩定劑、含膨化劑等的加工食品。有牛奶過敏的寶寶,可用豆漿、羊奶等代替牛奶餵養。對雞蛋過敏的寶寶可單吃蛋黃。寶寶食物以清淡飲食為好,應該少些鹽份,以免體內積液太多而易發過敏現象。如果已經發現某種食物因食用出現過敏現象,則應儘量避免再次進食這些食物。
給寶寶添加輔食的誤區
只給寶寶吃米粉,不吃五穀雜糧
米粉是精製的大米製成的,大米在精製的過程中,包在外面的麩皮以及外皮中的成分都被剝離,而大米的主要營養就在外皮中,所以最後剩下的精米只有澱粉。嬰兒米粉中的所謂營養是在後期加工中添進去的,也就是所謂的強化,所以吸收當然也不如天然狀態的營養好。中國老古話說的「精糧養不出壯兒」,其實就是這個道理。
經常有許多父母抱著寶寶看兒科門診,說寶寶晚上常哭吵,胃口又不好,不知是不是缺鈣。醫生給寶寶補充了魚肝油、鈣劑等,吃了一個多月,還是吵鬧。其實寶寶不是缺鈣,而是缺少維生素B1,維生素B1在五穀雜糧中含量最高,所以,給寶寶吃五穀雜糧是非常重要的。媽媽可將燕麥、小米、玉米等熬成糊糊,給寶寶食用。放在冷藏室內可保鮮3天左右。
認為營養都在湯裡,給寶寶光喝湯
有的家長認為湯水的營養豐富,因此只給寶寶喝菜湯、肉湯、魚湯,甚至用湯來泡飯。家長的出發點是好的,但並沒有把最好的給寶寶吃。因為,湯裡的營養只有5%-10%,更多的營養都在肉裡,再怎麼煮,湯的營養也不如食物本身的營養多。還有的家長把青菜、水果煮一煮,給孩子喝湯,覺得這樣就可以補充維生素。其實,經長時間煮過的青菜、水果已損失了大量的維生素和營養素。
認為蛋黃是補充鐵的唯一食品
現在家長給寶寶添加最多的就是蛋黃,蛋黃含有豐富的膽固醇、蛋白質、維生素A,還可以補鐵。實際上蛋黃含鐵量較高,但吸收率非常低,因為裡面的磷酸跟鐵結合起來,不容易被寶寶吸收。含鐵量豐富的魚肉、豬肝、雞、鴨、豬血也都是很好的補鐵食品。
蛋白質過敏寶寶輔食表
每個家庭都會經歷照顧寶寶這一個過程,這一個過程既歡樂又充滿挑戰,它還是女性通過不斷學習成為一個很棒的媽媽必然經歷的,在這一個過程當中媽媽們會經歷很多的困難,媽媽們要冷靜對待,好好呵護自己的寶寶,接下來我們來學習一下,蛋白質過敏的寶寶幾個月可以加輔食?
首先,對於一般來說,寶寶在出生6個月之後就可以慢慢開始給他添加一些輔食,但是對於蛋白質過敏的寶寶,如果是輕微過敏的話,就建議在寶寶7個月之後再給他添加輔食,但是這個添加的過程必須是循序漸進的,要慢慢來,比如一開始給他吃一些米糊、小米湯之類軟爛一點的食物。
其次,要是寶寶對蛋白質出現中度過敏,那麼建議再晚一些再給寶寶添加,這是時候寶寶的腸道消化會更好一些,媽媽們在給寶寶添加輔食的時候要細心觀察寶寶的狀況,觀察有沒有出現過敏反應,比如溼疹之類的,如果有,就要停止給寶寶餵這類容易導致過敏的輔食。
還有,要注意一下固體類的輔食應當要延後一些,就好像雞蛋之類的相對比較難消化的輔食,要在寶寶1歲之後才建議給寶寶食用,但是從更加安全、健康的角度來說,對於蛋白質過敏的寶寶,媽媽們還是要先諮詢一下醫生再給寶寶吃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