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甲戰士」成現實!國產單兵外骨骼有了新變化,與美國差距縮小

2020-12-23 迷彩虎

相信有不少朋友和虎哥一樣,都是機甲迷,而如今單兵外骨骼的出現,有望讓「機甲戰士」成為現實。目前,美俄等軍事強國都相繼推出了多款單兵外骨骼,我國自然也不例外。

日前,我國公開了一款新型單兵外骨骼,和以往的產品有了很大的不同。從細節方面看,這款單兵外骨骼並沒有使用外部動力,其儲能結構就是幾根彈簧,整個外骨骼看起來有些簡陋。

既然沒有外部動力,那麼這款外骨骼是如何做到能讓人省力的呢?其實原理很簡單,就是依靠機械結構將手臂負擔的重量轉移到身體其他能夠承擔更大重量的部位,與此同時,還加強了背部和腿部受力程度。

也正因為這款外骨骼結構簡單,沒有使用外部動力以及液壓或者電機驅動,所以其維護保養都比較簡單,不過這也限制了其使用環境,只能用於後方搬運軍火或者物資,不適合一線士兵用於戰鬥。

當然了,要說科技含量比較高的單兵外骨骼,這些年我軍也研製出了不少產品,比如在2015年,我國就在中國軍民融合技術裝備博覽會上亮相了一款單兵外骨骼,這款外骨骼系統融合了多個傳感器,能夠管理微型液壓系統,並能夠在人與機器之間形成有效互動。

這款單兵外骨骼的性能也非常出眾,其額定負重為35公斤,額定搬運重量為50公斤,在35公斤的負重條件下以4.8公裡每小時也就是人們日常步行的速度行走時,續航裡程為20公裡。

不過這樣的性能距離美國最新成果還是有些差距,美國洛馬公司也研製了一款單兵外骨骼系統,簡稱HULC,能夠在負重90公斤的情況下,以4.8公裡每小時的速度行走20公裡,比中國這款單兵外骨骼系統的額定載重高了兩倍多。

儘管中國在單兵外骨骼方面和美國還有一定差距,但是我國在相關領域的研究卻呈現出多點開花的局面。

就在去年,我國還專門舉辦了一次名為「超能勇士—2019」的單兵外骨骼系統挑戰賽,在比賽中亮相了多款外骨骼系統,有的產品專門用於搬運物資,有的專門用於負重/輕裝機動,這樣的比賽,也有利於我國在正式裝備前,篩選出最合理、最可靠的單兵外骨骼系統。

相比於中美,俄羅斯由於基礎工業較差,在單兵外骨骼領域的研究就要落後一些了,截止到目前,俄羅斯也只公開過一款單兵外骨骼系統,不過從測試畫面來看,不如說是一個輔助機械臂更合適。

可以看出,中美俄這些軍事強國普遍對於單兵外骨骼系統有著非常高的研究熱情,這又是為何?實際上,一切都是需求使然。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戰爭也在不斷變化,而對於陸軍士兵來說,最大的變化除了武器更加先進之外,就要數單兵負重越來越大。就拿駐阿美軍來說,由於阿富汗多山地,很多作戰區域靠車輛根本無法到達,任美軍後勤再強大也得靠鐵腳板老老實實爬。據統計,駐阿美軍在執行作戰任務時,人均負重超過40公斤,少數時候更是高達5、60公斤!

由於人體的重量主要都是靠膝關節來硬抗,過大的負重會嚴重的損害膝關節的健康,這也導致有很多駐阿美軍退役之後都換上了膝關節疾病。

除了前線士兵戰鬥負重大之外,在後方負責後勤的士兵也不好受,就拿炮彈來講,一枚155毫米殺爆彈的重量就高達80多斤,幾乎相當於一個身材較瘦的女生的體重。

這麼重的炮彈對於後勤部隊或者裝填手來講簡直就是噩夢,很多長期從事裝填炮彈的士兵早早地就患上了腰肌勞損等疾病,可以說是深受其害。

而一旦有了單兵外骨骼系統,便可以通過外部動力,以及機械助力系統,讓穿戴者實現平時根本無法達到的力量以及體能,與此同時保護士兵不被過大的負重所傷。

不但如此,由於如今單兵防護越來越強,士兵手中的小口徑步槍實際上都面臨著威力不足的窘況,比如說一塊能夠擋得住7.62mm全威力彈的四級防彈板,在馬雲家就只賣100美元。

但是將步槍口徑增加的話,士兵又擋不住過大的後坐力,同時彈藥負重還會增加。

但是有了單兵外骨骼之後,負重增強不說,由於重量的增加,士兵也能頂得住更大的後坐力,這個時候給單兵普及12.5mm口徑步槍,或者乾脆上狙擊榴也不是什麼難事。

當然了,目前在單兵外骨骼領域,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沒有解決,那就是能源,目前的各種電池普遍存在一個問題——能量密度太低,考慮到靈活性,外骨骼系統的電池還不能太大,這也導致其續航裡程非常短。

不過目前我國在電池領域的研究投入都非常大,進展也非常快,相信在不久之後,就能夠見到真正的「機甲戰士」出現在解放軍之中!

相關焦點

  • 707所成功研製外骨骼機器人,未來可打造超級單兵戰士
    美國科幻大片經常出現超級英雄拯救世界的橋段,備受全球觀眾們的歡迎,美國電影公司更是大肆收割全球票房。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曾經的科幻,卻在越發地靠近抵近顯示世界。超級戰士,在人類真實世界中的誕生,也並非完全不可能。在2014年,美國科幻電影《明日邊緣》就大為描述了外骨骼戰士的超常規戰鬥力。
  • 單兵外骨骼讓解放軍戰力倍增,印軍卻連防寒服都湊不齊
    在很多科幻動畫和遊戲作品中,各種高大威猛的機甲類武器都頗為搶眼,不過正要到三次元裡打造這種人形武器,人類現有的材料,動力武器等方面,都還遠未達到這種程度,不過換一種思維,把起點降低一些,現有的機械化輔助裝備,已經發展到相當成熟的地步,並開始投入應用,現在已經有很多機械化輔助作戰的裝備已經列裝,許多相關技術以發展相當成熟,並陸續投入應用,即單兵外骨骼。
  • 中國邊防部隊裝備單兵外骨骼!美國:當年吹的牛,你怎麼當真了?
    最近我軍又給戰士們裝備了一個充滿科幻感的東西。12月9日,軍事報導稱,在海拔5000米的西藏阿里地區,我軍邊防士兵裝備了全新的——單兵外骨骼。根據穿戴裝備的戰士反饋,在背上20公斤的物資後,重量全部由外骨骼承擔,不會下到身體上。在西藏這樣條件惡劣的高海拔地區,單兵外骨骼設備投入實用,將會大大改善我國邊疆戰士的生活和訓練條件。不知道如果印度士兵在邊境看到我軍這樣的裝備,會是什麼表情。
  • 電磁炮、單兵外骨骼、雙脈衝飛彈...只有在中國成真了
    從視頻中可以看出,這款單兵外骨骼小巧輕便,在高原地區背著巨大行囊的情況下,完全沒有影響戰士們的行進速度。沒想到,曾經科幻無比的單兵外骨骼,居然這麼快就在中國投入使用了,而且還是白菜化的使用。但是問題來了,外骨骼技術不是美國先提出來的嗎,怎麼中國先裝備上了?
  • 中國邊防部隊裝備單兵外骨骼!美國:我當年吹的那些牛,你怎麼當真了?
    最近我軍又給戰士們裝備了一個充滿科幻感的東西。 12月9日,軍事報導稱,在海拔5000米的西藏阿里地區,我軍邊防士兵裝備了全新的——單兵外骨骼。
  • 《流浪地球》中的外骨骼動力裝甲真的存在嗎?
    遊戲中的外骨骼動力機甲在科幻電影中看到「黑科技」的鏡頭已經不是一件稀奇的事了,科技的進步,讓許多科幻作家筆下的未來世界逐漸成為現實,在《流浪地球》這部開年科幻片裡,我們看到了非常多的黑科技運用到電影中,其中有一些技術已經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還有一些仍然處於概念階段,或製造出的成品和電影中出現的差距非常之大,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在電影中那套出鏡率極高的外骨骼動力裝甲
  • 中國單兵機械外骨骼獲重大突破 已進行實地測試
    不久前,有網友放出一張中國單兵機械外骨骼進行實地測試的照片,在國內國外引發了軒然大波,美國《國家利益》網站更是評價稱中國單兵機械外骨骼項目已經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在單兵機械外骨骼研發領域處於國際領先水平。
  • 鋼鐵戰士成真,中國又一單兵裝備位列世界尖端
    在此次挑戰賽中驚豔亮相了眾多國產先進單兵外骨骼,讓刀槍不入的科幻電影中鋼鐵戰士第一次完整呈現在了大家面前,這些國產單兵外骨骼的技術成熟,昭示著我國在單兵外骨骼裝備領域已經位列世界頂尖。科幻電影中的未來戰士與當今世界絕大多數先進武器一樣,單兵外骨骼概念最早也是由美國陸軍提出。
  • 我們也有戰場黑科技:國產單兵外骨骼和四足機器狗曝光!
    偵察機器人、單兵外骨骼、四足機器狗......這些新興技術裝備越來越多的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而我們的「戰場黑科技」比起國外防務企業和大型科技公司的產品也是毫不遜色。圖中這款偵察機器人針對單兵裝備設計,可伴隨步兵通行於野外、戰場以及城鎮,在越野機動、可靠遙控、模塊搭載等方面能力突出,通過遙控操作,可協助單兵遂行前出偵察、探測排爆、潛伏狙擊等作戰任務。
  • 中國新一代外骨骼戰士首曝光:單兵一次裝備一百千克武器
    日前,中船重工707研究所官方微信公眾號刊登題為《七〇七所外骨骼機器人研發取得關鍵性突破》的文章,對我國自行研製的新型外骨骼機器人系統進行了展示,文章稱:「七〇七所外骨骼機器人項目順利通過甲方組織的現場考核驗收。
  • 科幻變現實!中國單兵機械外骨骼正式曝光
    在兵器集團202研究所展臺處,記者看到屏幕上正在播放一段中國國產單兵外骨骼系統的宣傳片,這是類似國產單兵裝備的首次正式曝光。從介紹來看,這套機械外骨骼的額定背負負荷為35公斤,額定搬運負荷50公斤,額定平地步速4.5km/h,續航20km。適用於偵察、巡邏等行動任務。目前,產品已經進入自然環境下實裝應用階段。
  • 打造機械戰士:中國單兵外骨骼系統首次曝光
    打造機械戰士:中國單兵外骨骼系統首次曝光
  • 西藏邊防戰士穿單兵外骨骼背20公斤貨物爬山
    西藏邊防戰士穿單兵外骨骼背20公斤貨物爬山
  • 「機甲戰士」外賣小哥現身上海 負重一百斤一口氣爬五樓
    」,這種機械外骨骼設備能夠幫助士兵承擔負重的情況下又不影響機動性,從電影呈現的效果來看,妥妥的未來單兵武裝的熱門方向。據了解,這套全身形外骨骼機甲裝備自重16公斤,額定負載50公斤,整個裝備有12個運動自由度,其中4個自由度為主動驅動,靈活度可以說是十分搶眼了。而且這套機甲裝備和傳統的工業機器人不一樣,有些「關節」需要和人體柔性運動相配合。
  • 外媒稱中國機械外骨骼項目實現突破,可發展未來單兵動力裝甲
    作者:虹攝庫爾斯克據國外weaponews網1月19日報導:中國軍方工程師宣布,國產單兵機械外骨骼研究和開發取得決定性突破,目前已經進行了實地測試,未來將生產第一代單兵外骨骼系統。該網稱,中國的軍用機械外骨骼擁有先進的創新設計,融合了多個傳感器,能夠管理微型液壓系統,幫助單兵負重更多的裝備和補給,減輕步兵行軍疲憊感。圖片:中國單兵機械外骨骼項目取得進展。從該網公布的照片看,這是由中船重工第707研究所研製的一種機械外骨骼。
  • 中國單兵人體外骨骼曝光!這技術最終將讓步兵淘汰坦克
    今天,有一種技術正在積極地研發之中。絕大多數軍事愛好者並不關注它,但是我堅信,這玩意將最終改變陸戰的方式。這就是人體外骨骼。   昨天,鳳凰網軍事頻道轉載了鳳凰號「虹攝庫爾斯克」的一篇文章。
  • 多型號單兵外骨骼裝備我軍,訂單可觀,印方士兵你怕了嗎?
    對於未來戰爭,人們總是有很多暢想。而對於普通士兵來說,未來單兵作戰系統,特別是單兵外骨骼裝備,是其中的重要一環。本來我軍十分積極於換裝新式重型裝備,對單兵裝備換裝卻不那麼積極,但是,總有一些人要來惹我們(比如印方),結果促使了我軍單兵裝備的快速研發和升級。
  • 中國機械外骨骼項目取得突破,未來單兵動力裝甲也不是夢
    作者:虹攝庫爾斯克   據weaponews網1月19日報導:中國單兵機械外骨骼項目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該網稱,中國軍方工程師宣布,在單兵機械外骨骼研究和開發方面已經取得了決定性突破,中國國防工業最近進行了實地測試,並已經發布了第一代產品。
  • 揭秘:世界各國數位化單兵系統研發進展及趨勢
    今年,美國特種作戰司令部介紹了正在研製的新一代數位化單兵戰鬥系統,宣布將在未來18個月內完成集成;俄羅斯則表示,俄軍的第二代「戰士」單兵作戰系統在敘利亞的作戰行動中得到檢驗,採用「樂高」設計原理的第三代數位化單兵系統將於2017年底面世。    「鋼鐵俠」們正在為「出關」而加緊修煉。
  • 單兵外骨骼列裝我軍!海拔5000米這一幕真爽,印軍指揮官目瞪口呆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2月10日報導,東方大國開始將單兵外骨骼列裝部隊,尤其在邊界駐守的部隊,而其在海拔5000米的展示畫面令人看的酣暢淋漓,印軍指揮官直接目瞪口呆。據12月9日當天最新公布的一組照片,在海拔5000米以上的阿里邊界一線,東方大國部隊官兵已經開始穿戴單兵外骨骼運送物資。這是其在繼使用無人機給高原山地士兵運送食物,將新型研製的高原保溫方艙之後,在對峙地區出現的最新一個先進裝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