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主義到實用主義,一年之間,中國人消費觀念徹底變樣

2020-12-16 數碼方式

今年這場困難算是一場大災難,同樣也改變了不少人,讓人們更加珍惜生活的本真。如今,更多國人消費趨於理性,買東西講究實用,選擇對的而不是貴的。

有位以前喜歡買奢侈品的朋友坦言,背一個LV並不能讓有閱歷的人高看一眼,真正強大的人,自己就是行走的商標。還有一個本來準備買跑車的朋友,突然決定還是買房,他說,想想還是買房穩妥。

有專家分析,今年由於困難衝擊,很多人連續幾個月零收入,不僅當前的生活品質發生改變,對未來的預期也相對降低。一時間,大家開始嘗試從生活的細枝末節處追求性價比。把錢留在兜裡,才是王道。

用網友們的話說,什麼品牌不品牌,只要物美價廉就行。困難的確改變了我們,根據需要消費,這不是扣,而是成熟的表現。

其實,從消費主義轉變為實用主義,這種變化發達國家也經歷過。70年代末到80年代,品質化消費在美國崛起,人們喜歡穿名牌、開豪車,購買奢侈品;但90年代起,理性消費意識覺醒,"雅皮士"逃離曼哈頓,大家更注重性價比。

日本也是這樣,上世紀90年代,日本群眾追求多樣化的消費主義和消費快感的剎那主義,人們不斷被各種刺激挑起購物慾望。但後來日本人突然轉變,物質不再是體現幸福的唯一方式,消費趨於務實。

甚至可以認為,這是一個國家必經的消費轉變之路,而中國目前就正處於品質化消費向理性消費的過渡階段。在很多網友看來,現在中國人消費更理智、成熟,這是國民素質提高的表現。

就拿買新能源汽車這個話題來說,在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特斯拉Model 3一直霸佔著銷量榜首。但從近兩個月的銷量看,五菱宏光MINI EV在9、10月,連續超越國產特斯拉Model 3。

最近還看到一則新聞,2020款雪佛蘭科沃茲325T自動欣悅版,官方指導價要89900元,但拼多多補貼後低至49900元,相當於半價。僅45分鐘就售出100輛,當天總計成功售出201輛,銷售額超千萬,購車用戶覆蓋全國範圍。

除此之外,此前拼多多通過實打實帶來的優惠,已創造了諸多售車紀錄:18秒賣出400輛五菱宏光,1分鐘售罄387臺奇瑞,3小時斬獲近百輛三一重卡訂單,70小時售出近萬臺汽車。

五菱宏光mini爆賣超特斯拉、拼多多五折汽車被瘋搶,前者適用於短途的性價比車,後者適用於長途的性價比車。這背後體現出來的,正是國人消費越來越理性。

2020年是大洗牌的一年,國人消費觀念在今年發生突轉。這種轉變,是中國崛起、國人看清一切後的淡定、從容。

相關焦點

  • 實用主義吊打消費主義!
    實用主義和消費主義,好像互相非常的對立,但是主要是實用主義,攻擊消費主義。b站上也有非常多的視頻,提倡年輕人應該如何如何,不要過度消費,不要超越自己的消費能力去消費,我覺得這個是無可厚非的,甚至有些同學為了某個自己想要的東西,不惜去貸款消費,導致了校園貸的蓬勃發展,甚至有些同學陷入了裸貸的境地,還有就是用新的貸款去還舊的貸款,掉入了套路貸的陷阱。
  • 反對「物質俘虜」的消費主義
    原標題:反對「物質俘虜」的消費主義 消費主義通過對社會生活的影響和滲透,給理性適度的消費觀念造成巨大衝擊。消費主義思潮不斷蔓延所暴露出的諸多問題,值得我們重視和思考。 個體一旦掉進消費主義陷阱,從觀念到行為都將超出理性範圍 消費主義是一種崇尚和追求過度的佔有和消費作為滿足自我和人生目標的價值取向。
  • 在買買買中尋找自我:消費主義的另一面
    消費主義在我們這個時代,至少已經在一個小群體中達成了一種共識,那就是:消費主義是在出售溢價,出售一種社會身份標籤,而不是出售一種實用的產品。它是我們這個時代裡的一種危害。誠然,消費主義作為一種思潮,往往會和「不理智」「浪費」等負面詞彙聯繫到一起,但當我們跨躍那些先入為主的觀點之牆後,我們為何不靜下來仔細想一想,消費主義是什麼?
  • 誰製造的「消費主義」?
    這似乎也是中國人最近幾十年的心態轉折。英國歷史學家弗蘭克·特倫特曼在《物品帝國》一書中說:「一個典型的英國人擁有1萬件物品。2013年,英國人總共擁有60億件衣服,平均每個成年人100件,其中四分之一從未被穿過。」這似乎也是當下中國人生活現實的寫照。從物質匱乏到消費狂歡,人們憎恨消費,又熱愛消費,被綁架上一輛後現代的馬車裡,滾滾向前。
  • 財經作家孫驍驥:習慣的形成會改變消費觀念,繼而形成新的消費文化|...
    首先,在支付周期方面(支付周期指的是從決定購買到付款之間的這段時間),從2015年到2018年,中國支付周期的平均長度從56天上升到86天。這說明我們通過按揭貸款付款的時間變長了,因為老百姓兜裡的錢不夠用了,所以支付周期變長了。其次,據央行統計,中國家庭槓桿率上升顯著。這項增長和支付周期的增長有關。
  • 要消費,不要「消費主義」
    消費是人類社會的永恆社會現象。各大節慶假日,都是消費的好時機,商家忙不迭打廣告,買家熱衷於「買買買」,二者皆歡喜。每年不斷刷新紀錄的「雙十一」交易額,都在宣示著國人強大的購買力。「萬眾消費」的背後,不乏「理性消費」的人群,但「消費主義」的繼續擴張,值得我們警惕!在消費主義的認知下,人們之間的關心與照顧可以用消費行為取而代之。
  • 人類必須拒絕消費主義文化
    在這種觀念的指導下,現在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將消費主義文化奉為圭臬,通過廣告系統、時尚系統、商品設計和產品包裝,將商品描繪成為一個如夢境般美好的事物,只要擁有它就擁有了成功、榮耀、寶貴、幸福、圓滿等,以此刺激人們的消費欲望,培養需求,生產消費,兜售消費主義,產生消費社會。
  • 你是怎麼被消費主義洗腦的
    到了南宋時期,市民經濟再度發達,也將乞巧節的過節儀式推上了頂峰。這樣的節俗觀念一直也保存了下來。一直到清代,清宮裡還保留了乞巧習俗,眾多嬪妃會給皇帝準備一些小禮物,還會設案擊敗牛郎織女,希望能夠被傳授到女紅的天工技能。
  • 舌尖嚴選 | 美好生活要嚴選,不要消費主義
    從消費市場到電商平臺,幾乎所有人都能感覺到今年的"雙十一"周期尤其冗長,許多平臺甚至把雙十一變成了"雙節棍","吃土人"也成功升級"吃圭人"。從2009年的5000萬增長到2019年的2684億,再到今年的4982億元,天貓雙十一用了十二年寫成這本"買買買"編年史。
  • 溫鐵軍:西方大肆宣揚消費主義,其實是陰謀
    溫鐵軍教授在今年的一次採訪中一針見血地道出西方所大肆宣揚崇尚的消費主義盛行的背後,其實是陰謀。適用於西方社會的超前消費,正在改變中國的青年溫鐵軍教授指出,西方社會利用各種媒體教會了富起來的中國人如何花錢,將適用於西方社會的超前消費觀傳入中國。
  • 消費主義、歷史語境與當代青年文化思潮
    消費主義作為當代青年文化思潮之一,不單純是一種影響—反應的關係,需將其放置在轉型中國的複雜語境中,一方面解讀青年文化及其價值觀念在消費主義體系中的呈現方式; 另一方面,也從中探討中國消費主義文化自身的運行邏輯。
  • 消費主義思潮的困境與超越
    ,消費主義就是一種感性化的意識形態。因此,就有必要從消費價值、模式和立場上,認清消費主義這一社會思潮的真實面目,揭示消費主義的現實困境,進而建構科學消費觀,實現從以物為本到以人為本,從大量無節制浪費到適度消費,從個人自由到社會責任的轉變。
  • 讓眾多品牌翻車的反「消費主義」到底在說什麼?|TREND
    實現自我價值的一種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消費主義是消費文化的一種表現方式,是其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 而反消費主義是反對消費主義的思潮和社會運動,它反對以財富購買、佔有和消耗作為人生的終極目的,反對提前消費、過度消費,反對廣告、品牌和時尚,倡導可持續消費、綠色消費和生態消費,倡導簡單的生活方式,倡導精神財富,倡導人的全面發展*2。
  • 這屆年輕人不講武德,舊消費主義社會性死亡
    舊消費主義猶如灰犀牛日積月累一觸即發舊消費主義倡導的消費社會,猶如人人參與豢養的灰犀牛,讓人不覺間掉入消費陷阱。而這背後是舊消費主義造就的典型現象:消費的目的不是為了實際需求的滿足,而是追求體面的消費,渴求無節制的物質享受和消遣。
  • 消費主義背景下經典廣告英語的語言特點
    另外,也提醒我們反思英語廣告語言折射出的消費主義,理性地、辯證地看待消費主義。 【關鍵詞】消費主義;廣告;廣告英語;語言特點 一、引言 在消費主義時代,廣告不僅是消費主義滋生的催化劑,而且也是消費主義文化的重要載體。
  • 從厲行節儉到窮奢極欲,開天年間唐玄宗的消費觀念為何截然相反?
    開天時期唐朝的國運變化,就好像是從烈火烹油的盛世,一夜之間轉變到戰亂連天的亂世。這其中固然有諸多體制、經濟等社會宏觀方面的原因,可整個社會風氣的轉變,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圖丨唐玄宗李隆基如果說是唐玄宗逐漸轉向奢靡的消費觀念導致了大唐的衰落,可能有點誇大其詞,但說唐玄宗消費觀念轉變帶來的社會風氣的奢靡,對大唐從盛世走向沒落產生了相當的影響,則是毋庸置疑的。
  • 球鞋文化消費主義是如何蔓延到主機領域的?
    King 教授表示,消費者對「一機難求」的 PS5 反響熱烈,因此造成了需求激增,也就給二手零售商哄抬價格提供了可乘之機,這是多年來由於球鞋文化的興起而在較大範圍內形成的消費主義趨勢的部分體現。
  • 美式消費主義改頭換面
    過去一個世紀中定義了美國的消費主義,如今正在改頭換面,轉變為從「路邊提貨」到「遠程試用」的新業態組合。行業分析師普遍認為,如今日益凸顯的消費模式變革,很有可能是長期性的,而非曇花一現,新冠肺炎疫情不過是個催化劑罷了。
  • 2020年末,我終於開始抵制消費主義…
    仙境與陷阱,這兩個近音詞的含義天地之別,用來描述消費主義卻再合適不過。 先來看看消費主義是什麼意思,根據百度百科顯示,消費主義是西方發達國家普遍流行的一種社會道德現象,是指導和調節人們在消費方面的行動和關係的原則、思想、願望、情緒及相應的實踐的總稱。
  • 警惕「標配論」背後的消費主義
    低於此標準就叫「低配」,高於此就叫「高配」,一低一高之間,就分出了三六九等,滋長了攀比之風,甚至形成「消費綁架」——好像家長不搞個「標配」就是對不住孩子,這才是最該批評之處。此外,大學新生剛入學就被消費主義所迷惑,難免為日後落入「校園貸」之類的消費陷阱埋下禍根,更與當前全國大中小學校園大力倡導的「勤儉節約」之風格格不入,必須旗幟鮮明地加以抵制。然而仔細審視教育圈,「標配論」近年來可謂大有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