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以來中國備受矚目,作為一個人口大國,卻在短時間內控制住疫情,恢復全國的生產生活秩序。雖然在國際上中國的防疫措施屢屢被批"沒有人權",但只有中國人民知道,僅用在家的一段時間,換來之後長久的正常生活,這樁買賣是划算的。
西方媒體長期把持著國際話語權,中國的許多年輕人頻頻被西方媒體高呼的自由平等所蠱惑,沉浸在西方媒體營造的一個虛擬實境之中。溫鐵軍教授在今年的一次採訪中一針見血地道出西方所大肆宣揚崇尚的消費主義盛行的背後,其實是陰謀。
適用於西方社會的超前消費,正在改變中國的青年
溫鐵軍教授指出,西方社會利用各種媒體教會了富起來的中國人如何花錢,將適用於西方社會的超前消費觀傳入中國。花唄等小額借貸平臺的興起,讓這一代的中國人還未學會賺錢就已經消費上了。
父母輩的中國人講究的是存錢,他們一輩子辛苦,靠著勤勞和肯吃苦積攢下來一大筆財富,卻很少去享受什麼。在父母輩的觀念中沒有旅遊這個詞,有的是為家庭為子女無私奉獻。普通中國家庭買房子是一個家中最大的支出,除去日常必需支出的開銷,中國父母喜歡的不是消費,而是存錢。
反觀中國青年,跟父母走了完全不同的兩種模式。各種打著讓青春不虛度的旗號,鼓動年輕人超前消費。為了一雙心愛的球鞋通過平臺預先支付,而後的幾個月每個月分期還款,美其名曰"年輕就是要會享受",可這群預先消費的年輕人,還沒有學會掙錢就已經開始背負債務了。
資本家想要的就是這群年輕人帶動消費,使他們的資金在社會上流動起來,給他們源源不斷地帶去利潤。據相關資料顯示,截止2019年9月,開通螞蟻花唄的人數達到了3億,其中80後和90後為主力軍。中國的青年已經學習西方國家流行的超前消費。
西方社會的超前消費是適宜他們的社會現狀的。從近代開始西方國家就以掠奪別國的資源發展自身,英國最鼎盛的時期殖民地佔了三千萬平方公裡,是世界總陸地面積的四分之一,同時它還有著當時世界上的四分之一的人口。
靠著掠奪別國的資源,英國開始了浩浩蕩蕩的工業革命,而後逐漸走向沒落。政治上有一句話叫做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如今的發達國家大都靠著掠奪別國的資源積累起龐大的資本發展,所以他們可以高喊自己是發達國家,他們的制度能夠支撐起整個社會的福利保障。這是犧牲了別的小國的利益,維護了他們的發達。
中國青年已經受西方的超前消費所感染,他們想到的是當下花錢的快樂,卻忘記了超前消費背後帶來的是一系列的隱患。
警惕超前消費,避免做金錢的奴隸
一場疫情讓許多人從消費主義的陷阱之中清醒,待業在家的他們猛然間發現,父母還有存款支撐沒有收入的日子,而他們卻得為預支的消費買單。
還不上每個月的貸款,平臺會直接生成本人的數據上傳到央行的個人徵信之中。往小了說,徵信有不良記錄的人,買房時按揭的匯率都比一般人的高。往大了說,成為一個老賴基本的出行都會成為問題。
一些小額貸款助長了年輕一代的超前消費觀,平臺為貸款開通綠色通道,而那看起來微乎其微的利息更是讓年輕人難以抗拒。一定程度來說,社會需要一些合法的小額貸款,這會幫助許多急需用錢的家庭,避免人們因短期周轉壓力而走上歧途。
但小額貸款平臺的泛濫不利於整個社會。血淋淋的例子就是2008年美國的次貸危機,直接影響整個世界的經濟,那是超前消費的惡果。
中國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之後,有許多經濟學家分析中國的經濟增長可以靠"報復性消費"達到,被困在家裡的人一定會瘋狂買買買。他們沒有預料到的是,一場疫情已經給他們敲響了警鐘,一旦沾染上超前消費,可能會一直成為金錢的奴隸。
沒有存款及時享樂的人群,註定對風險的抵抗力是極弱的。現代社會花錢的地方數不勝數,沒有錢可以說是寸步難行。
如果將每月的薪水全都投入到盲目的享受,這個人一定是難以放鬆的。別人可以想辭職就辭職,因為沒有工資也有存款,維持個人生活綽綽有餘。但背負貸款的人不一樣,他們沒有工資還得還債,永遠不能停下來。
疫情在某些大國之所以一直無法得到控制,最主要就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民眾不敢停下工作,一旦沒有工作他們的各種帳單完全無法負擔。另一個也是資本家不想讓為他賺錢的人停下來,社會一旦停止運轉為新冠讓路,對某些國家的經濟將是致命的打擊。
仰望西方發達國家的發展中國家,應該走屬於自己的路
西方國家喜歡給當今的世界下定義,希望每個國家按照他們的路走,宣揚他們的制度是最發達的制度,因為他們擁有如此完善的社會福利,他們擁有頂尖的技術,擁有超高的人均GDP。但這些國家似乎忘了,曾經他們手拿屠刀,硬生生隔斷了一些小國的發展希望。
可悲的是傻乎乎的發展中國家,大多掉進了西方制度陷阱。他們勵精圖治擺脫了西方國家對他們的直接控制,從殖民地成為了一個獨立的國家。但看見如此發達的西方,他們無可避免地又被捲入其中的陰謀。
一味模仿發達國家的發展步伐,學習他們的制度、社會福利和人民生活方式,國家的運轉,卻忽略了自身實際的狀況。一些歐洲小國本是殖民地,所有的經濟發展都被發達國家控制住,他們卻妄圖給自己的民眾以發達國家標準的社會福利,政府自然是難以負擔的。
美國為了減小他們的金融風險,花費幾十年時間讓美元成為了全球通用貨幣。而這一措施直接可以將美國的金融危機轉移為世界的金融危機。溫鐵軍教授在講述西方陰謀的時候並沒有以中國為主,而是以一些曾經被殖民統治過的小國家為例子,這些國家的共同點就是一味的模仿,並沒有形成自己國家的道路。
發達國家大多有著過去殖民時代掠奪的資源,這是他們發展的基礎,而這些小國家沒有,他們是被掠奪者,一味地去實施與自身不匹配的制度,只會造成原地踏步,甚至於倒退。
而現今擁有完善社會福利的發達國家,他們維持如今的制度靠的其實是國家的稅收,英美的稅收佔整個國家GDP的百分之四五十,而北歐國家的稅收則佔據GDP超過了一半,且北歐國家有天然的地理優勢,他們腳下的土地都是礦脈資源,這些都是維持他們社會福利的資本。
而像伊朗這樣的國家,雖然有著西方的制度,但是他們的經濟卻被美國給扼住了咽喉,向英美出售的石油是不值錢的,價格不由本國說了算,而是由發達國家制定規則,西方維持他們的美好生活的錢從哪裡來?就是從這些國家來。
維持西方國家口中倡導的制度對這些小國來說是不利的,他們盲目模仿西方的生活方式,以為西方所提倡的消費主義能夠帶動他們本國經濟的增長。可超前消費就是資本主義的陰謀,為了源源不斷地售賣商品,他們將普通的東西包裝成了超越他們本身價值的樣子。掠奪他國的財富,維持自身的高福利社會制度。
究其根本,發展中國家要想發展起來,靠的絕不是國民的消費,而是提升本國人民的收入。一旦整個國家倡導的是消費先行,國民的收入跟不上,那麼造成的會是整個國家制度體系的崩潰。
發展中國家跟西方發達國家本身的原始資本就有很大的差距,一味模仿發達國家的發展方式只會將自己拖進深淵。
而為何幾十年來部分發展中國家還在原地踏步,其實是因為他們當初在爭取獨立的時候犧牲掉了自己國家的一部分主權,他們擁有的只是局限的政治主權,有時候這個主權都是形同虛設,更不論完全被西方國家把持住的經濟主權。
當西方發達國家大肆給發展中國家宣揚消費主義,倡導超前消費的時候,才正是發展中國家應該警惕的。因為一旦出現這種情況,代表了西方國家已經不滿足當前對該國家的控制,他想要的是之後的幾十年幾百年,這些發展中國家都要依附於他。
溫鐵軍教授正是驚醒了世人,消費主義是實實在在資本家的陷阱,他們想要的就是掠奪他國經濟,達到間接控制的目的。別國消費主義盛行,他們本國就能賺的盆滿缽滿,這些發展中國家的發展就會滯後,再難擺脫他們的控制。
消費先行是值得當代青年人警惕的生活方式,消費與自身能力匹配的東西,才是健康的生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