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讀書||《我是孩子的榜樣》一書前言<原創>

2020-08-28 翼卿

大家好!歡迎關注《我是孩子的榜樣》一書前言,我是翼卿(幫助更多家庭解決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長問題和孩子無法向父母說出的心理話。為千萬家庭更好培養孩子獨立自主、自力更生、身心健康、快樂的成長!)。

北大博士後(王永強)源於江蘇當地媒體的一次尋找事件。父母與孩子之間的隔閡。不僅是隔閡,更是原生態家庭在陪伴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再如北大男生(王猛)。12年不回家,微信拉黑父母六年。這又是擁有何等的怨恨才能做出如此極端的事情呢?

兩人都是出身寒門成為貴子。但同樣是被原生態家庭的陪伴所傷。至今都無法突圍原生家庭所有孩子的一個統稱。一切的一切都是按照父母的意願:考上名校,做好每一件事情。為了父母所謂的面子,在別人家孩子面前顯得更加的突出。從小學、初中、高中、大學及走出社會工作結婚生子等等。

在這漫長的時光裡。多少孩子內心的敏感、孤獨及壓抑的情緒?日積月累、變得內向、不善交際與社會顯得格格不入。指不定什麼時候就爆發了。有的唯有和父母決裂,希望做自己的主人;有的生活壓抑,鬱鬱寡歡,對未來不抱希望;有的走無法逃避,思想孤獨一擲,極端偏激,甚至精神垮掉,人生盡毀,後悔莫及。

當這一切都發生的時候,有多少人根本不理解。包括自己的親人、朋友、父母都不願接受這樣的事實。但追悔莫及。

人們常說:通往羅馬的路千萬條。而殊不知羅馬卻不是一天建成的。在我們的社會裡。除了文中所述的兩人,有著名校的標籤,被社會放大且報導。作為社會的輿論指責,甚至被痛罵。然而,我們的生活中一直上演著一場又一場的親情戰爭事件。不為人知道罷了。內心的苦只有自己知道。

在我看來,這一切都是可以杜絕的。人,生而在世;無非是血脈和親情、養育和期待、孝道和剛常。但不免有多少人陷入了這樣的誤區。

一、望子成龍,望女成鳳。

父母把一切的希望都強加給自己的孩子。來證明父母是愛你的。你就得按照父母的心願去做事情。父母說的話就是聖旨、就是命令,你必須執行。

我是你的孩子,不是你的面子。每個人都不是父母的期待和面子。而是自己的主人和個體。每個孩子有自己的人生道路可走。時代在進步,社會腳步永不停息,競爭壓力也伴隨而來。父母很多時候無法理解孩子心中的情緒,別再以封建思想的方式培養自己的孩子。最起碼你作為父母,您要知道孩子的想法和對未來的期許是什麼?才能更好的去引導,讓孩子健康的成長。對您的恩情永遠不變味。

二、我愛你,要求你是天經地義。

世上無完人,沒有十全十美的父母,也沒有優秀完美的孩子。沒有無衝突的親子關係,也沒有從不爭吵的親情。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乎!試問?以身作則,您做到孩子心中的榜樣嗎?無論是工作、學習、交際、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等。無不影響到孩子的成長和命運。為什麼那麼多教師家庭能不斷地出老師呢?這也是一種成長環境中根深蒂固的行為影響所致。如果這樣的家庭中的孩子想要改變這樣的影響。真的需要諸多方面的努力才能突圍自己的人生軌跡。

三、接受彼此,接納自己,才能改變世界。

在成長的途中才能慢慢的完成突圍。擁抱美好的希望和走出黑暗的影子。成就孩子,成就自己。成為孩子心中的榜樣。親情血濃於水,沒有永遠的傷痛;只有永恆的親情。在成長的過程中,古人語:人活到老,學到老。其實,學習才能使人進步。在同樣的環境中的人,只有共同進步了,才沒有交流的障礙,才能愉快的成長。今天,為了孩子。我能省吃儉用,努力工作賺更多的金錢。那麼今天為了孩子,不僅是身體健康,更是為了孩子心理健康的成長。我是不是可以同孩子一起共同成長和學習呢?以身作則,為孩子樹立榜樣,成為孩子的驕傲。接受彼此,共同成長。

四、有句話叫:陪伴是長情的告白。

我覺得很適合在此一提。有許多的孩子叫「陪讀生」的標籤,我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但我要告訴大家的是,沒錯!你是陪伴了孩子。他寫作業,你在一旁玩手機,孩子能專心寫作業嗎?寫錯了,你不是一耳光就是大聲的嚷嚷。這麼簡單都不會。試問這能怪孩子嗎?你是成年人。他是孩子。心智、身體、思考能力等等,能和你一樣嗎?說的過分一點,孩子懂的東西,你不一定會!更何況對於玩手機這樣的事情作為成年人都無法自律控制好一切,孩子就更不要說了。真正的陪伴是同自己的孩子,一同學習,一同成長。讓孩子很有信心的在別的孩子面前說,我的父母是最棒的、是最優秀的、是我的榜樣、是我的驕傲。這樣您說什麼?您的孩子都會聽您的,也能愉快的接受。不就可以按照你的想法成長了嗎?說真的,若真的到了那時。我想您會徵求孩子,讓他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追求自己的人生道路。孩子變得優秀,快樂了。對您不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嗎?

在心理學上有句話:那些捋不順和父母關係的人,其實很難過好這一生。不是每個人都要向父母繳械投降。而生命本是一場因果。無法理清和父母關係的人,很難圓餘生。

我深深地愛著你!尋得平和與柔韌、理性與慈悲、舒展與成長、勇敢與自信。才能愛他人,走進別人的世界。只有你強大起來,站在群峰之巔。長成一棵參天大樹。

孩子,我是將是你的榜樣。

我愛你,允許你是你自己。

我愛你,我要你做回自己。

我愛你,我們不辜負這場相遇。

我愛你。願你能展翅高飛。

若有餘生!我還愛你,孩子。

相關焦點

  • 家長讀書|《我是孩子的榜樣》第一章理解孩子的行為與情緒<導讀>
    歡迎關注《我是孩子的榜樣》一書,我是作者翼卿(幫助更多家庭解決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長問題和孩子無法向父母說出的心理話。為千萬家庭更好培養孩子獨立自主、自力更生、身心健康、快樂的成長!)。第一章 理解孩子的行為與情緒<導讀>只有知道自己孩子的行為與情緒,才能試著去理解孩子的行為與情緒。這樣才能真正去理解,並懂得自己的孩子。
  • 家長讀書||《我是孩子的榜樣》第二章 讓孩子做回自己<導讀>
    歡迎關注《我是孩子的榜樣》一書,我是作者翼卿(幫助更多家庭解決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長問題和孩子無法向父母說出的心理話。為千萬家庭更好培養孩子獨立自主、自力更生、身心健康、快樂的成長!)。第二章 讓孩子做回自己 <導讀>真正懂得自己的孩子,建立一種不似親子、不似親情、不似師生、勝似友誼的關係。
  • 給孩子許諾不是開玩笑,父母是孩子的榜樣
    所以在孩子心智成熟之前,家長更應多加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為孩子的成長起到健康的、積極的榜樣作用。安安提醒爸爸:"爸,別忘了你答應過我的哈!"第二天晚上,出差回來的爸爸手裡捧著一個嶄新的平衡車,正是安安想要的那一款。後來,爸爸對安安說:"兒子,你要記住,你是為自己讀書,學習是你自己份內的事情,學好也是你應該去爭取的事情。獎勵是對你的努力結果的一種鼓勵,但是不能成為你努力的一個條件,明白嗎?
  • 給孩子讀書的自由,父母要為孩子樹立良好的閱讀榜樣
    一年級新生剛入學的時候,我就要求家長每天晚上陪孩子讀書,並且希望家長把與孩子讀書後的心得寫下來,或者給孩子寫幾句鼓勵的話語,也可以評價孩子的朗讀,持之以恆,不但可以幫助孩子培養閱讀習慣,而且可以增進親子交流,促進溝通。第二天到校以後我會檢查,給讀書的孩子畫上一個小笑臉,集齊一定數量的笑臉後我就會為孩子買一本他們喜歡的課外書,這樣大大調動孩子們讀書的興趣。
  • 家長讀書‖《我是孩子的榜樣》第三章 幫助孩子實現自我<導讀>
    歡迎關注《我是孩子的榜樣》一書,我是作者翼卿(幫助更多家庭解決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長問題和孩子無法向父母說出的心理話。為千萬家庭更好培養孩子獨立自主、自力更生、身心健康、快樂的成長!)。第三章 幫助孩子實現自我<導讀>世上沒有十全十美的父母,也沒有優秀完美的孩子。更無沒有衝突的親子關係,如何達到在孩子心中的形象?
  • 易中天:想讓孩子愛上讀書,家長請先從自己愛讀書做起
    在一次節目上,有位家長問易中天老師:「請問怎麼能讓我的孩子像您一樣愛讀書?」易中天回答她:「您像我一樣愛讀書,您的孩子就像我一樣愛讀書了。」我們身邊有很多家長,不是整天在家的躺在沙發上玩手機,就是白天黑夜地在家打麻將,然後卻要求孩子不許看電視,不許玩手機,天天要求孩子在家好好看書,考試考一百分,這怎麼可能呢?我媽媽一直很喜歡看書,小時候她經常在家看那種故事類雜誌,媽媽看書的時候我會躺在旁邊跟著看,雖然還看不懂字,但是從小就在我心裡留下對看書的美好嚮往,我愛讀書的習慣應該就是從媽媽那裡養成的吧。
  • 走出「樊籠」,接受先進的思想理念-選自《我是孩子的榜樣》一書
    歡迎關注《我是孩子的榜樣》一書,我是作者翼卿(幫助更多家庭解決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長問題和孩子無法向父母說出的心理話。為千萬家庭更好培養孩子獨立自主、自力更生、身心健康、快樂的成長!)。我們中國的教育模式在針對一系列的靜態知識時,往往採取了按部就班,固有的原生態教育方法。這和我們幾千年的傳統文化有著密不可分的淵源。但究「教育為本」的教育思想理念。
  • 家長陪孩子去書店讀書的「三大好處」!
    許多家長都希望孩子進書店看看書,最起碼是一種進步的表現。至於孩子到書店看的什麼書?看了多少頁?有什麼收穫?家長就很少過問了。孩子之間的語文素養時刻有變化。為什麼同樣都讀書,效果卻不一樣呢?就我個人觀察和經驗談談看法。在孩子還沒有培養出自我閱讀能力的時候,家長一定做孩子最好的讀書夥伴!
  • 家長朋友們,今天你讀書了嗎?家長應這樣培養孩子愛上閱讀
    如果的孩子還很小,想讓孩子養成,從給他講故事、講繪本、念故事書開始。父母為孩子讀書的過程中,孩子一方面用耳朵學習新詞語,語言得到增速發育;另一方面,父母的嗓音中飽含著感情,讀書也成為親子之間美好的時光。
  • 好的家長,總會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榜樣
    在教育這個方面,李禾禾的母親秦小梅認為,榜樣的力量是無窮大的。 在李禾禾年僅5歲的時候,秦女士的一位朋友面對巨大的挫折,打電話來尋求幫助。秦女士耐心安慰道:「擦乾眼淚,車到山前必有路。」此後的某一天,孩子的幼兒園老師對媽媽說:「在每一次小朋友哭喊著要回家的時候,禾禾便會去安慰人家,說『停止哭泣,周末便可以看見爸爸媽媽了』。他一邊安慰著小朋友,還會一邊幫小朋友擦擦眼淚。」
  • 家長陪孩子一起讀書的感受心得
    我是虎山鎮中心完小一(3)班張雲涵的家長,老師發信息給我們家長要我們陪孩子多讀書,以前孩子在幼稚園的時候老師說多陪孩子讀書的時候我還不以為然,現在不行了,孩子上一年級了,學好了就是為以後打好了基礎,現在很關鍵!
  • 家庭教育困惑:一群不讀書的家長在督促孩子學習,孩子豈能心服?
    「老師,我和你說,我在放假的時候給我家的孩子買了好多書,但是他一本都不看!我買的書放在書櫃裡可能只供蟑螂閱讀了。」一個家長在和我閒聊的時候如是說。「你買的這些書,你自己看了多少?或者你陪孩子看了多少?」我問。
  • 教育遠非考試那麼簡單-選自《我是孩子的榜樣》一書原創
    我清楚地記得:在高中的思想哲學課本裡有這樣一句話「自力更生」。我想從字面意思理解很容易明白。一個人從小學、初中的歷練,到了高中生活以後就得學會自力更生。起碼得有自力更生打下堅實的基礎。無論一個人從感知、認知、行為、思考、獨立等方面。依然趨向成熟,包括身體的成長,更何況在科學社會迅速發展的今天,更應該達到成熟懂事的標準。
  • 教育孩子來一招:我給閨女做榜樣
    教育孩子是件難事,問題很多,方法也很多,這裡,我想說說我的親身體驗,希望能給大家借鑑 。我還是要臉的人,而兩個姐姐就是我的榜樣,所以,每當被教導的時候,我就覺得臉上發燒,然後很明顯地,學習成績就直線上升。這就是榜樣的力量!
  • 「繪本推薦」《我喜歡書》讓孩子愛上讀書
    你的孩子喜歡書嗎?今天要介紹給小朋友認識一隻小猩猩,它非常喜歡書,而且喜歡各種各樣的書。小猩猩的喜好十分豐富,不論是字母書,數數兒的書,童話故事,漫畫書、唱歌兒的書、兒歌集、介紹太空的書還是怪怪的書它都喜歡。它就是《我喜歡書》裡那隻愛讀書的小猩猩。
  • 孩子讀書犯困,這是讀書厭倦期的表現,巧用幾個小妙招改善
    文丨任林(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經常聽到有人這麼說,說只要看書或者讀書就會犯困,其中孩子讀書看書犯困是令很多家長都頭疼的問題。前不久我去參加孩子的家長會,開始前向老師詢問了一下孩子的平時的表現和學習狀況。老師和我說道孩子最近總是容易走神,注意力不集中,出現了在課堂上犯困的情況。
  • 「繪本推薦」《我喜歡書》讓孩子愛上讀書
    你的孩子喜歡書嗎?今天要介紹給小朋友認識一隻小猩猩,它非常喜歡書,而且喜歡各種各樣的書。小猩猩的喜好十分豐富,不論是字母書,數數兒的書,童話故事,漫畫書、唱歌兒的書、兒歌集、介紹太空的書還是怪怪的書它都喜歡。它就是《我喜歡書》裡那隻愛讀書的小猩猩。
  • 讀書是為了什麼,歐巴馬的回答,是對家長孩子最好的答案
    相信很多孩子都問過家長類似的問題,家長往往只會告訴孩子讀書很重要,不讀書以後沒出息,但是孩子根本不知道有出息是什麼意思,所以導致孩子根本就不了解辛苦讀書到底是為了什麼。,想要孩子多讀書,家長要怎麼做?如果孩子一開始不願意讀書,家長千萬不要大聲責罵,這樣會讓他們更加反感讀書,正確的做法應該是正確引導,慢慢讓孩子接受讀書的樂趣。
  • 松嶺區小學開展「書以世範、師為人表」讀書活動
    學校工會根據教師實際情況推薦必讀書目和選讀書目3-5本,開展「同讀一本書」和「各讀各的書」活動。保證每天讀書時間,暢談品味書香後的收穫、感悟和體會。有的老師談到了如何做一個深受學生喜愛的好老師,有的老師提出了新習得的教學方法,還有的老師分享了愛的教育……全體教師紛紛表示通過閱讀能讓自己更好的反思、完善、提高自己。同時學校還提倡親子閱讀,家長配合班級讀書活動進行家庭閱讀,積極參與「親子共讀」,做好孩子的榜樣。
  • 和孩子一起成長——榜樣的作用
    最近通過廣播聽到一些教育專家講課,經常提到「和孩子一起成長」的話題。「和孩子一起成長」已成為他們教育孩子能夠取得成功的經驗。仔細總結、分析自己對孩子的教育,也正是暗合了這一教育方式。「和孩子一起成長」,之所以行之有效,我認為實際上就是「榜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