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家裡的電器,人們聽到最多也擔心最多的恐怕就是電磁汙染了。其實電磁輻射在家裡很普遍,因為類似線圈一類的電子元件在家電中應用得很廣泛。一點不誇張地說,有電磁線圈的物件工作時都有輻射,只是輻射的大小、是否被屏蔽的問題。
一提到電磁輻射,您最先想到的恐怕就是微波爐和電磁爐了。對於微波爐來說,通常機體外面都有完整的金屬外殼以及微薄防護板。加之微波爐的拉門有防護鎖,因此向外洩漏的微波比較有限。而且使用微波爐時,很少需要有人要貼過去盯著食物,因此對人的危害較少。
電磁爐工作原理
相比之下倒是電磁爐的電磁輻射要開放得多。電磁爐在工作過程中會產生極低頻電場與磁場,由於與金屬加熱對象是分開的,因此電磁爐電磁輻射量比普通家電高數十倍乃至上百倍,不過好在電磁爐是向上輻射的,換句話說,只要電磁爐的側面屏蔽安全有效,而操作人員又在側面保持一定距離的話,正常使用沒什麼問題。但是電磁爐偏偏又需要人們在使用時保持較近距離,因此它所產生的輻射影響要比電視、電腦大得多。
由於我國目前還沒有極低頻電磁場的相關標準,因此市場上的電磁爐輻射程度究竟如何也無從而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輻射防護與核安全醫學所的朱昌壽教授告訴記者,輻射大致可以分為電離輻射與非電離輻射兩類,除了放射線等屬於電離輻射外,我們家中面對的大多是非電離輻射,而在非電離輻射當中又以高頻的輻射對人影響最大。
那麼什麼是磁洩漏呢?中國室內裝飾協會室內環境監測委員會副主任趙玉峰告訴記者,電磁爐是利用電磁感應產生磁致渦流從而加熱食品,在其工作過程中會產生極低頻電場與磁場,對一定範圍內的環境會構成電磁汙染。世界衛生組織把極低頻電磁場作為可疑致癌物,與苯烯、電焊煙霧同屬一類致癌物。
有專家表示,目前國內銷售的電磁爐產品很少送檢電磁兼容項目,凡送檢的幾乎是出口到歐盟、美國和日本等國際市場的產品。這是因為美國等國家對產品有強制國際標準,而我國雖原則上要求企業執行該標準,但缺少強制措施。
提示:試試「← →」實現快速翻頁
點擊查看下一頁(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