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固態硬碟是越來越便宜了,尤其是當家裡固態硬碟比較多的時候,相互之前拷數據可能會有點麻煩。這時候一個雙盤拷貝工具就變得格外好用了,我就入手了一款這樣的雙M2接口的SSD固態硬碟,來看看效果如何吧。
Orico/奧睿科雙固態硬碟盒,採用的全鋁合金的材質製作,這樣不僅質感更好,更耐用,並且也可以更好的散熱,因為雙M2口的固態硬碟發熱量可能會比一般的單條M2 SSD使用要高,因此,一塊好的散熱是穩定工作和性能發揮的關鍵。
這是我插上兩條M2的SSD,我想把紅色盤中的資料全部轉移到黑色盤裡面。正常的操作可能是我需要先把紅盤中的資料複製到機械硬碟中,再插上另一個黑盤後再從機械硬碟中讀出來複製進去。這樣的話不管固態硬碟速度有多快,都會受到機械硬碟的影響。正常也就是160MB/S左右。以這個速度,一般200G的文件轉移成功得猴年馬月呀。
科技是發展的,以前有內存卡讀卡器,現在也有SSD讀卡器。並且還是兩個同時讀。那同時讀意味著文件可以同時傳輸了,這就大大的方便了不同固態硬碟之前互相的數據傳輸。
Orico/奧睿科雙固態硬碟盒的尺寸還算合適,106.6*62*14.9mm。體積和傳統的移動機械硬碟差不多。全金屬的材質外加條紋設計,使用硬碟盒的散熱面積大大的增加,有利於降低硬碟高速讀取時產生的熱量。
Orico/奧睿科雙固態硬碟盒採用的是Type-C接口。在現在來說,這個接口是與時俱進順應時代潮流的。旁邊還有一個DC電源輸入和一個按鍵開關。光一個Type-C口供電不行,還得有額外的電源供電了。
使用還算比較簡單,用Type-C線連接電腦或是手機後,用DC電源連接硬碟盒。再按旁邊的按鈕開關,有一顆藍色的LED燈亮起後,硬碟盒就可以工作了。
電腦上或是手機上會彈出兩塊盤符,分別代表著2塊硬碟。至此,使用環境已經搭配好了,來看看使用體驗究竟怎麼樣吧。
Orico/奧睿科雙固態硬碟盒採用了ASM2362+ASM2806A雙主控晶片,這可能就是傳說中的雙核晶片吧。另外,它還支持UASP加速協議。在高效率的同時,工作性能也非常的穩定。
而在傳輸方面,Orico/奧睿科雙固態硬碟盒使用的USB3.1 GEN2接口,理論上來說,這個速度是達到了10Gbps。也就是1GB的電影只要1秒就可以傳完。
Orico/奧睿科雙固態硬碟盒實際的傳輸速度在700MB/S左右。就是兩個盤互相對拷也是這個速度。
在使用的過程中,Orico/奧睿科雙固態硬碟盒有一定的發熱量,好在全鋁合金的材質並面滿了條紋,這在一定程度上大大增加了散熱面積。
在使用上,無論是手機還是電腦,或是平板電腦,都可以很好的支持。無需安裝驅動,即插就可以即用。隨機贈送了2條數據線。一條是USB-C to USB-C的線。另一條是USB-A to USB-C的線。不同的線可以滿足我不同的需求,什麼設備都可以使用了。
最後還是附上這張兩個盤同時對拷文件的速度體驗。在10Gbps的接口支持下,兩塊盤,有一個般在讀,另一塊盤在寫,雙方之前能達到600MB的速度在USB接口下已屬不易。
另附上單塊硬碟跑分測試時的數據,可以看到最大傳輸速度接近1GB/S,也就是10Gbps的傳輸極限值,在USB這樣的接口之下,也是合情合理了。
總的來說,如果你也像我一樣經驗需要用到拷貝數據文件的話,這個固態硬碟盒值得體驗。你們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