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村搬遷十多年,福建這個村子變成什麼樣了?

2020-12-23 騰訊網

在扶貧工作中,針對自然條件惡劣、地處偏遠等原因進行整村搬遷是一個常規做法。

2003年,龍巖市上杭縣的貧困村桃源村實施了整體搬遷,村民們全部搬到十多公裡外的蛟洋鎮上安家。如今十多年過去了,新的桃源村建設得怎麼樣,村民們能夠落下腳、留得住嗎?

沿著319國道穿過蛟洋鎮的街市後,再前進800米,我們就來到了桃源新村,這裡是桃園村搬遷後的集中安置地。

新村佔地面積31.5畝,原本屬於鎮上的蛟洋村。當年為支持桃源村搬遷,蛟洋村將土地無償贈送給他們建房,當地政府和有關方面也給予大力支持。新村按照統一規劃、村民自建的方式建設。2005年,桃源村全部完成搬遷,全村79戶村民全部入住新村。

曾經的老村,距現在新村所在的集鎮十多公裡,開車翻山越嶺將近一小時才能到達。村子雖然取名「桃源」,卻不見桃林夾岸、土地平曠的景象,村裡的房子,大多是土木結構、低矮破舊,這些年來,有的倒塌了、有的被拆除,剩下的也破敗不堪。

當年,在田裡種些水稻、到山上採收松脂,就是村民主要的生活來源,年均人收入只有1400元。老村地處偏遠,孩子上小學就得走路到鎮上去念,因此輟學的多;村民突發疾病,也常常因為路途而耽誤治療。

整體搬遷不但在生活上給村民們帶來了方便,還帶來了致富的機會。如今的桃源村周邊,分布著蛟洋工業園區、紫金銅業等一批園區、企業,村民就業十分便利。

除了到企業上班,也有村民選擇自主創業,養蜂、養牛、搞運輸……收入高了,一些外出打工的村民也尋思著回村做點事。

一方水土養不了一方人,這是一些老少邊窮的貧困地區經常面臨的問題。整體搬遷不但解決了制約這些地方發展的資源配置問題,更在思想上刨去了「故土難離」的窮根,走出大山,才能看見更廣闊的天地!

點擊視頻,觀看《新聞啟示錄》專題報導《新桃源 新生活》

相關焦點

  • 整村拆除,36戶村民挪「窮窩」!青田這個村啟動整村搬遷啦!
    大搬快聚有新進展青田這個村啟動整村搬遷拆除啦~近日,海溪鄉西園村底章自然村整村搬遷正式啟動,這也是2020年來我縣唯一一個啟動整村拆除工作的自然村。36戶村民挪「窮窩」一大早,挖掘機正式開始進入底章自然村,並開始進行拆除工作。
  • 忻州:這個村要整村搬遷了 區委書記實地察看……
    崔向松深入西張鎮 豆羅鎮調研脫貧攻堅 整村搬遷 人居環境整治 農業產業發展 秸稈綜合利用等工作10月3日,區委書記崔向松在西張鎮河撈嶺村調研空心化村搬遷。陳文強 攝忻府融媒訊10月3日,區委書記崔向松深入西張鎮、豆羅鎮就脫貧攻堅、整村搬遷、人居環境整治、農業產業發展、秸稈綜合利用等工作進行調研。
  • 整村搬遷 農家變樣(記錄中國·暖暖的新家)
    過去,村子地處偏僻、出行不便,到處是泥巴路、土磚房,人居環境差。在充分徵求村民意見的情況下,觀上鎮投入資金啟動整村搬遷。按照村民意願統一規劃,不到一年時間,龔徐新村建成。一個個農家小院鱗次櫛比,一條條環村道路綠樹環繞,水、電、路、公園、公廁、休閒廣場等基礎設施一應俱全。 同樣搬進新家的還有宜春市萬載縣茭湖村的李學明。一年前,他還住在深山環繞的老屋裡。
  • 西安市又一個村子要整村拆遷!
    近日,西安滻灞生態區管理委員會發布通告,史家灣村(棚戶區)改造項目整村拆遷改造正式啟動。為迎接「第十四屆全運會」,加快雁鳴湖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和環境提升,進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提高人民群眾生活水平,促進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西安市城中村(棚戶區)改造辦公室文件》(市城改發[2013]226號)等法律法規,參照《西安市棚戶區改造管理辦法》,決定啟動史家灣村城中村(
  • 整村搬遷有什麼政策和要求?|貧困戶|貧困人口|舊房_網易訂閱
    整村搬遷在精準扶貧中對於生活條件問題難以解決的村落進行的一項拆遷行為,對於整村搬遷也是有著補助類政策的,而不是沒有任何依據的進行拆遷。    一、整村搬遷有什麼政策?  在整村搬遷中,大部分涉及到兩部分家庭,一部分是建檔立卡貧困戶,一部分是一般農戶。
  • 村子不大人才濟濟,12位博士28位碩士!福建這個村怎麼做到的
    又是一年開學季,福建省龍巖市上杭縣湖洋鎮古樓村再次引發關注,因為該村33年來走出了12位博士、28位碩士,目前還有2人在讀博士研究生。這一現象為這個小山村贏得了「博士村」的美譽。那麼,這個小山村為何能走出這麼多的博士及碩士?真是讓人羨慕嫉妒恨啊。村子不大人才濟濟,12位博士28位碩士!福建這個村怎麼做到的?
  • 楚雄紫溪彝村:二十載兩搬遷 搬出美好新生活
    楚雄州楚雄市紫溪鎮紫溪彝村,一個只有84戶人家的移民搬遷小村,依託丘陵地貌、錯落有致的建築和村中的小水庫,建成了具有濃鬱民族特色的文化旅遊名村,短短數年間,通過開辦農家樂,走上了強村富民之路。
  • 福建龍海六百多年歷史古村,被稱閩南第一村
    龍海埭美古村,位於漳州境內,有600多年歷史。這是閩系紅磚建築文化的傑出代表,屋頂多為硬山式弧形燕尾脊,紅瓦,石砌牆,從頭到尾看起來異常整齊,像世外桃源一般,保留了十分濃厚的閩南風情。聞埭美村是龍海市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築建築群。
  • 村子變成「打卡地」,南充這個縣的鄉村旅遊景點人氣爆棚
    發展鄉村旅遊,讓曾經的貧困村華麗變身,村子美了,村民腰包鼓了,脫貧奔康的底氣更足了。A 窮山村有了「致富經」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7月29日,南部縣「文化惠民 走進蓮鄉」系列活動在該縣流馬鎮黑龍觀村蓮花博覽園舉行,成片的荷花競相綻放,亭亭玉立於荷田上,陶醉了八方遊客。
  • 中秋燒塔民俗再現福建漁村
    【解說】每年中秋節前後,在中國南方的廣東、福建、江西等地農村都有燒塔的習俗。10月2日晚,這項傳統的民俗活動就在福建省霞浦縣長春鎮赤沙村精彩上演。【解說】下午三點,赤沙村海堤旁,幾位村民在忙著備料、砌磚、壘木,製作塔。村民劉清海一邊砌磚,一邊向記者說起了他們村燒塔習俗的由來。
  • 地圖上已搬遷的村落仍在黃河大堤內
    地理位置的特殊,導致花二莊無論是村莊本身還是村外的耕地,都無法得到黃河大堤的保護,所以這裡的居民長久以來過著「有水就淹,沒水就種」的生活。    7月14日,中國青年報記者在村民程傳廣的帶領下來到了花二莊村,這個「河內村」果然有些與眾不同。
  • 2019年涉及的拆遷村名單,和近期需要搬遷村
    搬遷、補償一直是三縣一萬多萬百姓最揪心的事情,什麼時候搬?補償給多少?   2019年哪些村莊會預先進入搬遷狀態呢?   1;首先,容東安置區建設用地徵村會提前搬遷,這個已經官方明確了2020底會有首批搬遷戶入住。
  • 江西撫州有個村子,被譽為「千古第一村」,一村一姓延續千年
    江西撫州有一個村莊,從現在開始有一千年的歷史,村子的名字持續了千年,被稱為「千古第一村」。這個村子近幾千年來,出過文民、武狀元各一人、進士34人、舉人78人、科舉盛、官吏眾,不只是江西,全國也很少見到。
  • 2019年涉及搬遷村莊全名單共計三縣<106村
    今日得到確切消息;2019年將要完成剩餘的8.3萬畝土地徵遷任務共涉及三縣106村。其中涉及整村搬遷的25個,搬遷騰退4萬人,1.3萬戶。 雄縣30個村3.1萬畝,整村搬遷7個、0.9萬人、0.3萬戶。
  • 昌平南邵鎮三合莊整村騰退項目選房啦!
    近日,昌平區南邵鎮三合莊整村騰退項目選房工作正式啟動。南邵鎮調用機關二十餘名青年幹部與負責三合莊整村騰退項目回遷的工作人員一同為回遷村民做好引導和服務,全力保障選房現場井然有序,各項防控措施落實到位。南邵鎮何營路回遷小區C地塊選房現場,各工作組分工明確,鎮、村及公司各司其職。回遷村民在挑選完稱心如意的現房和期房並籤訂《選房確認單》後,在工作人員的陪同引導下,來到結算組交付現房裝修押金,到物業籤約組辦理現房入住手續並領取房屋鑰匙。整個過程清晰、簡潔、便捷,實現「選-籤-住」一條龍服務。
  • 福建客家第一村-培田村,不同圍樓的建築,了解「九廳十八井」
    這是一個叫培田村的古村,至今已經有800多年的歷史了,這個古村不僅有「民間故宮」的美稱,還被稱為「客家莊園」「福建民家第一村」,這裡是客家的古村,至今還保留著古老而雅致的宅邸。若是說客家圍樓是古城,堅固封閉,具有防禦功能,那麼培田村民居也久師是豪華莊園,設計美觀,講究布局河結構,優雅又開放,從高處往下看或者從遠處眺望培田村的民房群,就能知道這裡為什麼被稱為「民間故宮」了。
  • 深圳記憶:黃麻布、簕竹角與陳曉旭,現在的簕竹角變成什麼樣了?
    深圳記憶:黃麻布、簕竹角與陳曉旭,現在的簕竹角變成什麼樣了?在深圳寶安區,有個地方叫簕竹角村,位於鶴洲、九圍村之前的黃麻布社區。這個地方比較偏僻,村前只有一條公路經過,就是洲石路,這條公路是連接寶安西鄉到石巖的交通要道。
  • 十萬鄉親出深山——白河縣易地搬遷中的故事
    過去10年間,通過避災、生態、扶貧三種易地搬遷的方式,這個深處秦巴大山之間的小縣已將10萬餘人搬進新居,而全縣總人口則不過21萬。從山上到山下,從土房子到新樓房,從山民到居民,這是搬遷群眾的新生活,也是對執政者們的新考驗。恰如白河縣委書記陳暉所說:「家園變遷不是簡單的位移,而是一項系統而深刻的革新。」10年間,10萬餘人,亦是10萬餘個有關故鄉與新鄉的故事。
  • 忻州:並村簡幹強「三基」
    全市行政村數從2016年底的4888個,在脫貧攻堅整村搬遷797個村、撤併銷號731個行政村的基礎上,再合併減少1411個,到2020年底減少至2746個,撤併率達44%,今年確定的939個行政村撤併計劃,目前已全部完成。
  • 焦作這個村200多戶群眾吃水難 全村只有一口深水井
    近日,焦作市山陽區中星辦事處高嶺村多位村民向記者反映,中星辦事處十個村基本上都通了自來水,但因為該村幾年前由山陽區規劃建工業集聚區,計劃讓高嶺村整村搬遷,結果一直到現在,村子沒有搬遷,村裡面的自來水水網老化,導致很多村民家裡面沒有生活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