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焦作市山陽區中星辦事處高嶺村多位村民向記者反映,中星辦事處十個村基本上都通了自來水,但因為該村幾年前由山陽區規劃建工業集聚區,計劃讓高嶺村整村搬遷,結果一直到現在,村子沒有搬遷,村裡面的自來水水網老化,導致很多村民家裡面沒有生活用水。該村村民給村委會反應多次,因村裡面沒有經濟收入,此事拖著一直無法解決;該村村委會也到上級單位反應多次,也沒有結果。東方今報記者對此進行了採訪。
老百姓家家戶戶安裝壓力泵、挖水窖存水 飲用水完全不達標
2月9日,東方今報記者來到中星辦事處高嶺村。在該村裡一村民門口,提到村裡的自來水,多位村民紛紛向記者表達不滿。
村民張大媽抱怨說,村裡的自來水管網是三十年前鋪的,那些年村裡吃水並沒有什麼困難,可近七八年,村裡自來水管網老化,自來水就一直不足。
「主要是水壓小」,一位老漢說,自來水管裡的水稀稀拉拉,為此,村民為了能用上水,家家戶戶修建了水窖,村裡十家有八家又專門買了壓力泵,這才能保證自家能吃上水。
「水壓小不說,村裡一周才放一次水,尤其是俺們這些在村東邊及村南邊住的幾戶,水小的抽都抽不上來。就拿今天來說,我家抽水抽到下午三四點,壓力泵都用壞四個了。」村民廉紅軍說,俺東邊還有幾家根本吃不上水,日常生活用水全靠去拉水。
記者了解到,高嶺村有270多戶村民,全村只有一口深水井,限時供水,每天僅供應兩個街道的村民用水,村裡的村民輪流接水儲存,輪完剛好一周。以該村入村主幹道為界,村西的用戶還好些,村東及村南頭的百餘戶村民,吃水更加困難。
據該村村民說,冬天用水少,還好些,到了夏天用水多,村裡有半數村民家中根本供應不上水,日常吃水都困難。再加上村民常年吃的都是在水窖裡存儲了一周的自來水,夏天水窖會生些小蟲子等,這樣的飲用水完全不達標。
在村中走訪時,記者了解到,近幾年,該村水壓低且飲用水不達標的事兒,村民向村委反應多次,可因村裡面沒有經濟收入,此事拖著一直無法解決;據說該村村委會也到上級單位反應多次,也沒有結果。
高嶺村村委:村裡責任較大 正積極想辦法解決
中星辦事處:積極申請資金 儘早解決村民吃水難問題
針對高嶺村村民吃水難的問題,高嶺村黨支部書記廉中林告訴記者,由於村裡的自來水管道老化,所以導致水壓小、村民吃水困難。雖然問題存在多年,但要徹底解決這一問題,需要重新鋪設自來水管網,初步預算要花費40萬—50萬,因村裡沒啥經濟收入,組織村民集資修建也不好組織,此事便耽擱下來。去年,為了緩解吃水難這一問題,村裡投資了近3萬元,在附近的一口自備井處架設了一條管道,增大村內水井的出水量。可因該村水網管道比較長,新架設的管道所起的作用不是很大。
「關於這個問題,我承認是村裡的責任較大。我們已經向街道打了報告。若能爭取到上級的資金支持最好,若是爭取不到,我們村會採取招商引資這個方法,找人投資改造水網,到時候誰投資、誰收水費。」廉中林說。
隨後,記者又聯繫了中星辦事處的主任王曉博。負責高嶺村的王曉博主任說,針對高嶺村村民吃水難的問題,區委書記已經做了批示,目前的處理辦法就是,由街道向區、市水利局申請精準扶貧資金用來改造該村水網;同時,街道也向區農財科申請了一事一議的資金,做專款專用,改造該村水網。
「只要資金批下來,我們就組織招投標,對該村的水網進行改造,就能徹底解決村民吃水難的問題了。」王曉博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