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縣協和鎮仡仲村村民 沙中玉 我叫沙中玉,是黔西縣協和鎮仡仲村村民。這些年,我們村經歷了從「吃水難」到「吃好水」的改變,我的生活也隨之發生改變。 以前,吃水是仡仲村的一大難題。人想要喝口水,得到1公裡外的水井裡挑或背,每天在水井邊搶水的村民就像是打仗一樣;牲口用水基本上靠天下雨後的房頂積水,很不穩定。 2014年,我家被納入精準扶貧戶、享受農村低保。但我覺得,吃低保不是長久之計,得發奮圖強摘掉「貧困帽」才行。 2017年初,我聽村書記王永開說,貧困戶可以享受「特惠貸」政策,便主動申請了5萬元貸款,準備發展養殖業。 正當我憧憬美好生活時,就被現實中的一瓢冷水潑醒了:沒有水,連衝洗圈都困難。 關鍵時刻,政府為每家每戶修建了小水窖,「吃水難」的問題得到解決,我的幹勁也跟著提了上來。 2017年底,我的養殖產業發展得紅紅火火,收入也隨之增加。當年年底,我家順利實現脫貧摘摘帽。 後來,協和鎮大力實施「四有五覆蓋」水利工程,想要進一步解決群眾吃水問題。 由於仡仲村群眾普遍居住分散,加上水源稀缺,要解決根本用水,只有從榨革河的河水通過三級提灌輸送到協和鎮的3個高位水池,才能達到供水壓力保障供水,海拔差最高的有1500米左右,施工難度大。 在大家不懈努力下,2018年年底,供水工程順利竣工,大家的生產生活用水緊缺問題得到了根本解決。擰開水龍頭,喝上白譁譁的自來水,大家別提有多高興。 現在,我家有4股水源:一是自來水、二是水井、三是小水窖、四是房簷水,我想用哪股水就用哪股水。(熊 彬 石 松 整理)
【來源:畢節文明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