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天水市武山縣一小區水井汙染 160住戶44天吃水難
小區水井汙染160住戶44天吃水難
事發武山寧遠佳園,目前經多方協商安裝自來水並已供水
水汙染後,鎮政府安排送水車給住戶送水。
40餘天來,武山縣洛門鎮寧遠佳園小區160多家住戶因小區自備井水受汙染無法飲用,水質不達標,已被當地衛生部門於6月29日封存。事發後,當地鎮政府組織車輛免費給該小區送水解決住戶吃水問題。
同時,洛門鎮政府經過和小區開發商以及住戶商談,同意住戶安裝自來水的主張,並展開實施。7月14日記者採訪當天,該小區自來水啟用,恢復供水。
井水汙染160多家住戶靠政府送水吃
7月12日、13日兩天,記者接連接到寧遠佳園多名住戶反映稱,該小區停水已40餘天,160多家住戶的正常生活受到嚴重影響。
7月14日一早,記者來到這家小區時發現,幾名住戶正拎著水桶四處張望。一名姓張的女士稱,前一天下午鎮政府的送水車來時,她因上班錯過了接水,她準備向鄰居要點水。「自從小區停水後,真的感覺水比油貴,向人要水實在張不開口。」張女士說。據她介紹,6月1日一場暴雨過後,整個小區一片汪洋,稍高出路沿的自備井入口處也被汙水淹沒。當天晚上,有住戶用水時發現水管裡流出的水渾黃,水中有沉澱物,甚至還有黑色的串狀物及紅色小蟲子流出,看著都很噁心。
住戶隨即將情況反映給小區管理方,對方稱是暴雨衝刷垃圾堵住出水口,導致垃圾回流汙染井水所致,並請人將被汙染的水抽出來便了事,為此,還向每家住戶收取了50元費用。張女士告訴記者,6月4日後,水管裡流出的水倒是清澈了許多,但她給寶寶洗澡後,發現孩子身上出了一些紅痘子,緊接著,她和婆婆不同程度出現腹瀉。隨後,她打聽得知,飲用過此水的住戶或多或少都有不適的感覺。此後,該水井停用。
據住戶反映,2009年住戶陸續入住寧遠佳園小區,並向小區管理方交了水、電、暖等配套維修基金。可當他們入住後,自來水一直沒有接通,所有住戶使用的是小區自掘的這口水井。他們多次和小區管理方、開發商交涉,對方只是告知這是一口備用井,停水時使用,可這口備用井卻使用了5年。
據一名姓李的住戶講,由於井水不能使用,住戶將此事反映給洛門鎮政府,鎮上派人實地查看後,開始每天上午9時至11時臨時給小區供水。但有些居民表示,鎮政府臨時送水緩解暫時的吃水難,而小區好多住戶都要上班,很難天天請假等送水車接水!
水樣送檢兩項指標未達飲用水標準
記者採訪時看到,在該小區門口貼有6月11日的通知:「由於近期飲用水可能被汙染,水樣已送天水市質檢局檢測,在檢測結果沒出來前,提醒各位住戶暫不要飲用。」
此後,吃水成了小區160多家住戶天天操心的問題。
靠政府送水的日子熬到6月29日,小區住戶終於等來了第一個結果。那天,小區管理方再次貼出通知:「經檢測,本小區生活用水達不到飲用標準,縣衛生局來人已將小區水井封存。請各位住戶代表和洛門自來水公司協商,安裝自來水。」
記者在甘肅省產品質量監督檢測東部分中心出具的一份檢測報告上看到,經檢測,(送檢水樣)硝酸鹽項目、菌落總數項目不符合標準要求。
安裝自來水住戶質疑收取二次入網費
消息一出,小區住戶為解決自己飲水四處奔走。經過當地鎮政府銜接,自來水管道鋪設順利進行。然而,按住戶住房面積每平方米收取10元錢的入網費,引起一些住戶質疑。
住戶李先生接受記者採訪時說,他是2009年入住的。2010年7月,他向小區管理方繳納維修基金等共計9200元,其中水入網費1100元。錢交了4年,自來水沒吃上,現在又要收入網費,按他居住面積100平方米算,還得交1000元,他不知這種二次入網費收取的是否合理?記者採訪時了解到,像李先生這樣質疑入網費的住戶不在少數。他們認為,以前交過的入網費應視為有效,現在二次收費不合理。
針對住戶這些質疑,記者找到了小區的開發商——今年77歲的楊換成。楊換成告訴記者,2002年他承建這個小區時,這裡還沒有自來水管網,而小區所在的洛門下泉坡水源是當時全縣最好的水源,為了解決小區供水問題,他前後花費近40萬元掘出這口深30米的水井。至於小區居民入住時交的費用,則是配套費,是安裝智能水錶、管道以及打井的費用,160戶居民每家收1100元也就16萬多,距離他打井耗費的款項還遠遠不夠。
而小區住戶則認為,開發商打井所花的費用,那是他自己的行為,不應該讓小區住戶承擔。然而即便如此,為了不影響自來水管的安裝,住戶目前已交了二次入網費。
多方努力40多天後小區供水恢復
隨後,記者就此事到洛門鎮政府採訪,由於鎮領導不在,當日下午鎮辦公室一名女性工作人員電話告訴記者,寧遠佳園小區水汙染事件發生後,經過與住戶、小區管理方及自來水公司協商,該小區安裝自來水管道安裝工作順利展開。
7月14日下午2時許,寧遠佳園小區自來水終於啟用。至此,距離小區水汙染已經過去了整整44天。
但是自來水問題解決了,小區住戶對物業管理方在水、電收費較高情況仍多有質疑,他們希望在用水問題上擺脫物業管理,有住戶表示,目前正在徵求所有住戶意願。
文/圖本報首席記者王蘭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