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全村福丨張家口市沽源縣仁和堡村:貧困「三高」村變身發展...

2020-12-20 瀟湘晨報

抓黨建、抓產業、抓教育,在中國銀行河北分行駐村工作隊的幫扶下,仁和堡村——這個曾經高寒、高貧、高難的「三高」村,已變成村容整潔、產業興旺、百姓安居樂業的美麗鄉村。

仁和堡村大合影。

村裡5000餘畝蔬菜長勢良好,喜獲豐收。

大棚蔬菜長勢喜人。

為仁和堡村取得的成績點讚。

過去,仁和堡村是典型的「三高」村。

高寒——全年有一半時間天寒地凍,生產生活條件惡劣。

高貧——全村戶籍人口415戶932人,建檔立卡貧困戶193戶372人,近一半農戶為貧困戶。

高難——村黨支部戰鬥力不強,班子不穩定,脫貧致富辦法不多。

中國銀行河北省分行駐仁和堡村工作隊帶領全村黨員幹部群眾克服困難、積極行動、迎難而上,籌資1300多萬元,硬化道路13條、街道2萬平方米,新裝路燈90盞、安裝變壓器7臺,危房改造88戶、院牆修繕77戶、村莊綠化3500平方米、清理垃圾6000餘方,新建多功能文化廣場,新裝戶廁、自來水各240戶……

如今的仁和堡村,已成為張家口市村容村貌樣板村。愛心浴室、愛心碾坊、太陽能路燈、屋頂光伏等一批暖心項目,紛紛落戶;牽手河北扶貧基金會「百萬愛心工程」,推動社會資金解決百姓貧困難題。

脫貧不返貧,發展產業是根本。駐村工作隊牢牢抓住「興產業」這個牛鼻子,帶動群眾脫貧致富,投資50萬元建設蔬菜示範園,年增收11萬元;與鄰村共同投資4000萬元建光伏發電扶貧項目,年增收50萬元;投資30萬元購買大型農機具,每年為群眾節支10萬多元。

產業興旺,激活了村集體經濟這「一池春水」,村集體收入由剛工作隊駐村時的零收入達到了如今的60多萬元。

陳豔兵:不等不靠勤勞致富奔小康

陳豔兵(右一)和家人。

我叫陳豔兵,今年42歲,家裡有四口人。除了享受國家產業到戶、義務教育扶貧等政策外,我們不等不靠,靠著自個兒的雙手勤勞致富。

今年我們種了27畝菜地,還養了10頭牛,全年估計能有20多萬元入帳呢。

村民跳著歡快的秧歌舞,慶祝全村脫貧致富奔小康。

駐村第一書記劉增傑(右一)與村民交流。

駐村工作隊邀請河北師範大學師生連續舉辦兩屆留守兒童夏令營。

(資料提供:張家口市精準脫貧駐村管理辦公室)

【來源:長城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我們的全村福丨張家口市沽源縣黑山嘴村:鄉村環境變美了 百姓生活...
    張家口市沽源縣閃電河鄉黑山嘴村曾是深度貧困村,有建檔立卡貧困戶169戶337人。2019年全村實現了高質量脫貧,現有村民486戶,戶籍總人口1247人,其中常住人口315戶930人。2018年3月,河北省人防辦駐黑山嘴村工作隊開始在該村開展幫扶工作。
  • 張家口市沽源縣大石砬村:如今的大石砬村徹底變了樣
    7月22日早上5點鐘,張家口市沽源縣大石砬村縷縷炊煙升起,村裡逐漸熱鬧起來,村民們精心打扮後,喜氣洋洋地趕往文化大舞臺前的廣場集合,參加拍攝全村福,大家排好隊列,將自己最燦爛的笑容融入大合影中,使它成為美好生活的見證。大石砬村村民大合影。長城網記者 劉瀟 攝大石砬村全貌。
  • 張家口市沽源縣大石砬村:如今的村莊徹底變了樣!
    【導語】「我們的生活幸福嗎?」「幸福!」伴隨著相機的快門聲,一張張幸福的笑臉被記錄下來。早上5點鐘,張家口市沽源縣大石砬村一縷炊煙升起,村裡逐漸熱鬧起來,村民們精心打扮後,喜氣洋洋地趕往文化大舞臺前的廣場集合,參加「走向我的小康生活 脫貧村全家福」活動的拍攝,大家排好隊列,將自己最燦爛的笑容融入大合影中,使它成為美好生活的見證。
  • 我們的全村福丨張家口市張北縣盤城房村:吃透政策興產業 脫貧攻堅...
    曾經的盤城房村,茫茫的鹽鹼灘上只有枳機草瘋狂生長,一輩又一輩村民在這片貧瘠的土地上頑強生活,年輕人耐不住貧困和寂寞四散他鄉。現在,這裡黨旗飄揚,產業開花,村民生活豐富多彩,致富增收有了門路,回流的年輕人越來越多。盤城房村村民合影。
  • 我們的全村福丨張家口市張北縣後大營灘村:新產業織就百姓新生活
    全村共251戶、558人,目前在村人口74戶、179人。河北省政府辦公廳駐村幫扶以來,創新駐村幫扶新模式,拓展產業扶貧新路徑,推廣「+旅遊」融合發展,推動土地全流轉、林草地全認養,促進農村產業規模化、集約化、融合化發展,實現資源變資產、農民變股東。一是傳統產業幹出新花樣。
  • 順義區黨政代表團赴張家口市沽源縣和萬全區深入對接扶貧協作工作
    8月17日、18日,區委書記高朋率順義區黨政代表團赴河北省張家口市沽源縣和萬全區,就進一步做好扶貧協作工作進行深入對接,進一步加快推進重點幫扶項目建設,切實做好各方面工作,不斷鞏固提升沽源縣、萬全區脫貧摘帽成果,堅決助力兩地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張家口市政協副主席、萬全區委書記趙滿柱,沽源縣委副書記、縣長秦飛參加。
  • 我們的全村福丨承德圍場查字上村:金蓮花「開」出致富路
    近年來,通過種金蓮花、建蔬菜儲窖等產業,駐村工作隊幫助查字上村的村民種下了「搖錢樹」。查字上村村民合影。 村民在閱覽圖書。 村民臉上掛著幸福的笑容。查字上村位於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道壩子鄉西北部,村民收入主要靠種植養殖和外出務工。全村有524戶1902人,2015年建檔立卡時,388戶被識別為貧困戶,貧困人口1009人,貧困發生率53.05%,是河北省206個深度貧困村之一。
  • 【體育之城】河北省首屆冰雪運動會張家口市沽源縣分站賽雪地足球...
    河北省首屆冰雪運動會張家口市沽源縣分站賽雪地足球聯賽完美收官頒獎典禮為深入貫徹落實習總書記帶動3億人上冰雪的目標,積極落實河北省首屆冰雪運動會組委會擴大會議精神,豐富全縣群眾業餘生活,進一步營造全社會參與冰雪活動的氛圍,沽源縣於12月14日舉辦河北省首屆冰雪運動會張家口市沽源縣分站賽雪地足球比賽。
  • 河北移動駐沽源縣五道溝村工作隊傾心幫扶贏民心
    11月12日,在張家口市沽源縣小廠鎮五道溝村,徐萬祥大爺對易地搬遷後的新家很是滿意,對駐村工作隊的張彥生、趙毅、王彥濤也是讚不絕口。2018年以來,河北移動駐沽源縣五道溝村工作隊認真履責,積極落實脫貧政策,視群眾如親人,傾心竭力為村民辦實事、辦好事、解難事,通過紮實有力的扶貧舉措,帶動所駐村貧困面貌發生巨大改變,用真心和真情贏得了當地群眾廣泛好評。
  • 張家口市沽源縣6大推薦美食,地方美食彰顯地方特色
    沽源位於河北省張家口市壩上地區,北靠內蒙,東依承德,南臨北京,西接大同,是內蒙古高原向華北平原過渡的地帶,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下到了沽源縣要品嘗一下的6道地方美食。3、沽源黃花菜沽源黃花菜是河北省張家口市沽源縣的特產。沽源黃花菜用它湯,湯鮮味美;用它下酒,酒香菜甜,開胃提神。沽源百姓們喜歡將摘來的野生黃花菜製成幹,便於存放,也可以贈與遠方的親朋好友,滿滿的黃花菜帶去的不僅是豐富的營養,更帶著沽源人們暖暖的心意。
  • 沽源電子商務進農村探索新路徑 打造直播村模式
    沽源縣位於張家口壩上地區,總計233個行政村, 22.4萬人。沽源現有貧困村120個,建檔立卡貧困戶3萬多戶,建檔立卡貧困人員6萬餘人,是國家級深度貧困縣。  然而,沽源縣擁有相對豐富的物產資源。全縣每年出產大量優質雜糧、馬鈴薯、牛羊肉等產品,通過大宗銷售渠道以較低價格流入市場。
  • 科技小院裝滿扶貧大智慧——河北省張家口市沽源縣東辛營村產業...
    在河北省沽源縣東辛營村,有一座深受農民歡迎的「科技小院」。說到這個成功的科技小院,還真多虧了駐沽源產業扶貧幫扶小組。有要貨的,有要種子的,還有很多村的農民要求加入協會的。我真服了這些專家,眼界就是寬、點子就是硬。組織化、品牌化、技術支撐,就這三招,解決了我們多年來種架豆難增收的大問題!」2018年,在當地政府和科技小院師生的幫助下,當地農戶設施架豆平均投入成本減少了35%,而收入卻增加了47%,達到了1萬元/畝的收入水平,貧困戶收入水平得到了有效提高。
  • 張家口壩上沽源縣雙腦包村第一書記宋俊榮:用情用心做好每一天的...
    宋俊榮,是河北省血液中心駐張家口市沽源縣平定堡鎮雙腦包村開展精準扶貧的第一書記,2018年3月8日,她帶隊從省城石家莊來到千裡之外的雙腦包村開展扶貧工作。兩年多來,她帶領扶貧組的兩位同志,克服生活上的困難,開始了人生中最光榮、最有意義的扶貧工作。宋俊榮說:駐村期間,帶著感情為老百姓服務,用行動得到老百姓的認可,是我感受最深的事情。
  • 河北沽源縣:脫貧摘帽後有哪些新氣象?
    深秋時節,驅車在張家口市沽源縣。藍天白雲下,一條條平坦道路延伸四方,一排排嶄新民居整潔乾淨,一片片特色產業生機勃發。圖為金蓮花種植區。近年來,沽源團結帶領全縣廣大幹部群眾,深入推進脫貧攻堅。全縣180個貧困村脫貧出列,29561戶、57068人脫貧,貧困發生率降至0.79%,順利實現脫貧摘帽。如今,脫貧摘帽後有哪些新氣象?產業興沽源是農業大縣,工業落後,且受區位和氣候影響,農業有效生產期短。
  • 張家口市沽源縣文化場館一覽
    沽源縣博物館是一座以蒙元文化為主題的綜合性博物館,佔地2500多平方米,集中展示了沽源從十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直至民國時期的歷史進程,以及重點介紹了元代察罕腦兒行宮和元代蒙古貴族墓葬梳妝樓元墓群。
  • 河北省沽源縣,以沽河之源得名,17℃成為沽源夏季旅遊名片
    沽源縣隸屬於河北省張家口市,總面積3601平方千米,總人口23萬人。7、8月的沽源繁花似錦、綠草如茵。溼地草原上騎駿馬、灤河源上觀奇景、閃電湖上賽快艇、五花草甸嗅芬芳等等,成為眾多遊客的超爽體驗,「17℃」成為沽源夏季旅遊名片。
  • 沽源縣五道溝村--窮村也有「富」思路
    五道溝村位於內蒙古高原南端的丘陵地帶。村子不富裕,年人均收入不過千元。我們在村裡遇上一位叫陳希嚴的老人,沒聊幾句,老人就給我們念起了曾在五道溝流傳的民謠:「養牛為耕田,養豬為過年,養雞為了零花錢;一年莊戶半年閒,餓著肚子還賭錢……」  文明生態村創建讓小村有了虎虎生機,經過規劃的「一縱七橫」八條街道全部硬化,座座宅院整齊有序,分布在全村各個角落的垃圾點有人定時清理;28戶村民建起了集牲畜圈舍、廁所、沼氣池於一體的新型能源設施;秧歌隊、籃球場、健身器成了村民休閒活動的新載體
  • 河北張家口沽源縣三個不錯的旅遊景點,喜歡的不要錯過了
    沽源縣:隸屬於河北張家口市,位於河北省北部,區域總面積3601平方公裡,大約6000年以前新石器時代沽源縣就開始有人類居住。境內著名的旅遊景點有塞外莊園,五花草甸、梳妝樓等。河北沽源塞外莊園:位於河北張家口市沽源縣城東6公裡處,是一個以草原文化為特色,集觀光旅遊、避暑度假、休閒娛樂、會議培訓為一體的國家級4A旅遊景區,是領略草原風光,探尋草原文化,體驗塞外風情,品嘗壩上美食的絕域佳境。五花草甸:位於河北省張家口市沽源縣城南7.5公裡處,位居金蓮川草原腹地的石頭城水庫和青年水庫之間。
  • 河北張家口:檢察長到沽源縣調研指導工作
    正義網張家口5月25日電(通訊員 劉曉明 劉佔坤)5月23日下午,河北省張家口市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張華一行到沽源縣檢察院調研指導工作,市院檢委會專職委員張慧軍、辦公室主任李亮、黨委辦主任張兆陪同調研。   沽源縣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曹宏宇代表就2018年重點工作開展情況進行了匯報。
  • 沽源縣基層建設年13個工作組39名工作人員入村
    長城網張家口2月11電(李宏 通訊員祝漢國 郭偉)在省、市動員部署加強基層建設年活動後,沽源縣迅速召開加強基層建設年活動培訓會暨駐村隊員歡送儀式,全縣共120多人參加大會,13個駐村工作組39名工作人員現場與所幫扶村進行了對接,這標誌著沽源縣加強基層建設年活動正式拉開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