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黨建、抓產業、抓教育,在中國銀行河北分行駐村工作隊的幫扶下,仁和堡村——這個曾經高寒、高貧、高難的「三高」村,已變成村容整潔、產業興旺、百姓安居樂業的美麗鄉村。
仁和堡村大合影。
村裡5000餘畝蔬菜長勢良好,喜獲豐收。
大棚蔬菜長勢喜人。
為仁和堡村取得的成績點讚。
過去,仁和堡村是典型的「三高」村。
高寒——全年有一半時間天寒地凍,生產生活條件惡劣。
高貧——全村戶籍人口415戶932人,建檔立卡貧困戶193戶372人,近一半農戶為貧困戶。
高難——村黨支部戰鬥力不強,班子不穩定,脫貧致富辦法不多。
中國銀行河北省分行駐仁和堡村工作隊帶領全村黨員幹部群眾克服困難、積極行動、迎難而上,籌資1300多萬元,硬化道路13條、街道2萬平方米,新裝路燈90盞、安裝變壓器7臺,危房改造88戶、院牆修繕77戶、村莊綠化3500平方米、清理垃圾6000餘方,新建多功能文化廣場,新裝戶廁、自來水各240戶……
如今的仁和堡村,已成為張家口市村容村貌樣板村。愛心浴室、愛心碾坊、太陽能路燈、屋頂光伏等一批暖心項目,紛紛落戶;牽手河北扶貧基金會「百萬愛心工程」,推動社會資金解決百姓貧困難題。
脫貧不返貧,發展產業是根本。駐村工作隊牢牢抓住「興產業」這個牛鼻子,帶動群眾脫貧致富,投資50萬元建設蔬菜示範園,年增收11萬元;與鄰村共同投資4000萬元建光伏發電扶貧項目,年增收50萬元;投資30萬元購買大型農機具,每年為群眾節支10萬多元。
產業興旺,激活了村集體經濟這「一池春水」,村集體收入由剛工作隊駐村時的零收入達到了如今的60多萬元。
陳豔兵:不等不靠勤勞致富奔小康
陳豔兵(右一)和家人。
我叫陳豔兵,今年42歲,家裡有四口人。除了享受國家產業到戶、義務教育扶貧等政策外,我們不等不靠,靠著自個兒的雙手勤勞致富。
今年我們種了27畝菜地,還養了10頭牛,全年估計能有20多萬元入帳呢。
村民跳著歡快的秧歌舞,慶祝全村脫貧致富奔小康。
駐村第一書記劉增傑(右一)與村民交流。
駐村工作隊邀請河北師範大學師生連續舉辦兩屆留守兒童夏令營。
(資料提供:張家口市精準脫貧駐村管理辦公室)
【來源:長城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