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片浪潮十年記:或以小博大,或套路到底

2020-12-15 站長之家

圖片來源圖蟲:已授站長之家使用

本文來自於公眾號壹娛觀察( yiyuguancha),作者為王德醇,站長之家經授權發布。

張猛導演的《陽臺上》,以及白雪導演的《過春天》,歷經多次改檔之後,終於在 3 月 15 日一齊正式登陸大銀幕,但票房多少顯得有些不盡如人意。

《陽臺上》距離導演張猛上一部高評電影《鋼的琴》已接近十年,這一部以復仇為主線的青春題材電影在前期宣傳中主打膠片拍攝宣傳點,周冬雨作為出品人也自然成為一大賣點。不過相比《過春天》,《陽臺上》依然顯得低調一些。

《過春天》同時兼具了文藝與商業的綜合屬性。這部由田壯壯監製、白雪導演,聚焦深港雙城生活與過境水客犯罪的青春題材電影在柏林、多倫多、平遙等眾多電影節嶄露頭角,並且在全國開啟大範圍路演點映,未上映前已在豆瓣取得 8 分高評。

直到《過春天》喊出「重新定義青春片」的時候,我們才驚醒:國產青春片浪潮起落已近十年。

影市十年,國產青春電影歷經大起大落的野蠻生長期,直到今天混戰仍未結束。

十年巨變:潮起潮落,內容牽制市場

其實,青春片並非是一種嚴格意義上的電影類型片,而是更多地指向影片的主題,豆瓣上把「青春」歸為影片的一種特色。今天我們討論的青春片,特指聚焦 80 後、 90 後等年輕群體從少年期跨入成人期、表現個體成長的電影,因年輕一代成長的重疊性,這類影片絕大多數立足於校園場景,或從校園往外部社會延伸。在近十年中,國產青春片上映數量超過 60 部,而更多的小體量青春電影甚至少為人知。

2012 年,一部臺灣電影《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闖入視野,胡夏演唱的主題曲《那些年》至今仍然是KTV演唱金曲;而趙薇在 2013 年導演的《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則確立了國產青春片創作的主要模式,推動青春題材創作進入狂熱期;此後歷經2016、 2017 年低谷,劉若英導演的《後來的我們》在 2018 年豪取13. 6 億元票房,卻又陷入疑似「退票門」事件。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在 2013 年以 6000 萬的小成本一路高歌猛進,取得7. 19 億元票房,位列當年度票房季軍,成為趙薇轉型導演的成功之作,也因此奠定了後三年青春片創作的主要模式。同年, 80 後作家郭敬明也轉型拿起導筒,以他創作的同名小說《小時代》拍攝了系列電影,在 2013 年- 2015 年陸續上映,最終累計票房近 18 億。

2014 年起,中國電影市場伴隨著票補進入快速增長期,美團、大眾點評等O2O平臺為拉新投入大量市場補貼,包括電影這一細分市場。那年冬天,張一白導演、彭于晏倪妮主演的電影《匆匆那年》上映,電影以限價片模式發行,在使用票補需要加價兌票的情況下,依然擋不住觀眾的觀影熱情。

2014 年,《匆匆那年》以 4000 萬成本博得5. 89 億元票房;在此之前,周冬雨、林更新主演的《同桌的妳》則取得4. 56 億元,而這部電影正是 2019 年科幻大片《流浪地球》導演郭帆的前作,在今年《流浪地球》路演期間,郭帆曾毫不掩飾《同桌的妳》在商業上取得的成就。

2015 年,蘇有朋、何炅轉型導演之作依然選擇青春片下手,《左耳》和《梔子花開》分別取得4. 85 億元、3. 79 億元票房;楊冪主演的《何以笙簫默》取得3. 53 億元票房,卻也獲得大量低評;郭敬明的《小時代4:靈魂盡頭》以4. 88 億元為系列電影收官,成為當年度票房最高的青春片;臺灣青春電影再次闖入大陸觀眾視野,《我的少女時代》在取得3. 59 億元票房的同時,也為王大陸、宋芸樺敲開了大陸影市的門。

進入 2016 年,青春片市場急轉直下、迅速跌落。同樣改編自辛夷塢作品的《致青春·原來你還在這裡》取得3. 37 億元,卻已是當年度青春片票房天花板;《微微一笑很傾城》重蹈《何以笙簫默》覆轍,在瓜分同名劇集熱度的情況下,取得2. 76 億元票房及大量差評;而創造金馬獎雙影后的《七月與安生》僅取得1. 67 億元。

2017 年更加不濟,當年度青春片票房首位的《閃光少女》僅取得6485. 4 萬元票房, 13 部青春片合計票房 2 個億,甚至不如「鼎盛時期」一部熱門電影的吸金量。

2018 年,青春片市場逐漸回溫,但馬太效應進一步增強。受《後來的我們》(13. 6 億)、《無問西東》(7. 54 億)、《快把我哥帶走》(3. 75 億)、《悲傷逆流成河》(3. 57 億)等主力影片帶動,當年度青春片總產出突破 30 億元大關,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但破億影片僅 4 部,多數影片在市場上活不過首周末,目前豆瓣評分最高8. 3 分的青春片《狗十三》票房則止步 5120 萬。

回顧青春片票房前十電影,有八部電影產於2013- 2015 年青春片鼎盛時期,而 2018 年青春片冠亞軍則同時為前二,進一步印證了近兩年青春片電影在商業表現上兩極分化更加嚴重的事實,青春片內容市場供應情況依然不能契合觀眾的觀影需求。

創作套路:熱門IP+明星+狗血橋段+主題曲營銷

《致青春》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啟發了國產青春片的創作套路。

「熱門IP+轉型導演+流量明星」的創作套路屢試不爽,輔之具備年代感的場景和道具進行「青春」「懷舊」情懷的販賣,再增添打架、車禍、劈腿等「狗血殘酷橋段」製造話題點。 2016 年,吳亦凡主演的《夏有喬木 雅望天堂》甚至是在宣傳海報上直言「無殘酷,不青春」,創作思路可見一斑。

在過去近十年間,演員、作家、主持人、歌手轉型做導演已然成為常事。趙薇、蘇有朋、郭敬明、落落、何炅、劉若英等轉型導演,一方面選擇了製作門檻較低、成本可控、預期收益高的青春片進行試水,另一方面則或多或少以自身轉型博取關注、成為宣傳賣點。

內容創作上,熱門IP成為市場追捧的對象。網文小說、歌曲、漫畫均可取材改編,且這一類改編IP的電影在國產青春片中所佔比重近半。

知名歌手獻唱主題曲、片尾曲、推廣曲已成為青春片不可或缺的營銷環節,其本質是品牌合作與受眾共享,青春片觀眾與當紅歌手粉絲之間本身就存在重疊,能夠打造共鳴點、為電影引流。

據不完全統計,王菲、五月天、SHE、胡夏、陳奕迅、蘇打綠、徐佳瑩、鬱可唯、譚維維、逃跑計劃等多位歌手或團體均為國產青春片獻過聲。

王菲曾為《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匆匆那年》《無問西東》演唱過主題曲,為《陪安東尼度過漫長歲月》演唱過推廣曲《人間》;電影《後來的我們》本身基於劉若英經典歌曲《後來》創作,同時邀請五月天獻唱同名主題曲;胡夏與田馥甄的《那些年》《小幸運》則被傳唱大江南北,在影片下映後依然長期保持著十足熱度;火箭少女 101 的段奧娟、劉人語在青春片主題曲方面也有所表現。

每年畢業季,SHE的《你曾是少年》都會在各種畢業晚會、聚會KTV中被反覆傳唱,成為每個人的青春回憶。但又有多少人記得,這首歌曾經是電影《少年班》的主題曲呢?

相關焦點

  • 青春片浪潮十年記-虎嗅網
    這部由田壯壯監製、白雪導演,聚焦深港雙城生活與過境水客犯罪的青春題材電影在柏林、多倫多、平遙等眾多電影節嶄露頭角,並且在全國開啟大範圍路演點映,未上映前已在豆瓣取得8分高評。直到《過春天》喊出「重新定義青春片」的時候,我們才驚醒:國產青春片浪潮起落已近十年!影市十年,國產青春電影歷經大起大落的野蠻生長期,直到今天混戰仍未結束。
  • 又是一年畢業季,我們還需要這些青春片嗎?
    這個時節沒來得及實現的願望,往往成了主人公青春時期最大的遺憾,而這也是無數青春電影的著眼點。但隨著同類電影蜂擁而至,雷同狗血的套路逐漸代替了青春片最初懷舊感傷的招牌,令其備受爭議,甚至被迫一度淡出了市場。那麼,青春片的明天還會更好嗎?
  • 青春片為什麼這麼火?討好粉絲不怕罵-青春片為什麼這麼火?討好粉絲...
    從2013年的《致青春》票房超7億元開始,國產青春片就迎來該類型的黃金時代,而今年的五一檔更是有一批青春片扎堆公映,《萬物生長》、《左耳》、《何以笙簫默》……但是,與高漲的票房形成鮮明對應的是,近年青春片的口碑卻不怎麼樣。如果不好看,為什麼觀眾願意掏腰包買票?這一點,很多資深電影人都想不明白。
  • 青春片浪潮下學院派影評如何發出理性聲音
    原標題:青春片浪潮下學院派影評如何發出理性聲音  2014年,青春題材電影依然是票房主力軍:2月的 《北京愛情故事》;4月的《同桌的你》;6月的《分手大師》;7月的 《老男孩之猛龍過江》、《小時代3》、《後會無期》、《閨蜜》。當中,《小時代3》、《後會無期》堪稱今年的兩大話題之作,輿論對兩部電影的對比以及由此展開的對於當代青年價值觀的大討論,極有可能成為2014年度最難忘的電影事件。
  • 《二十歲》終極預告曝光 反套路青春片有共鳴
    即將於11月30日全國公映的青春喜劇電影《二十歲》今日發布終極預告片和一組「青春金句」劇照,曝光更多浪漫、歡樂或清新的看點,「感動不感傷、真實不狗血」,《二十歲》堅持還原真實青春,給大家呈現一個有共鳴的成長故事。
  • 《衛校男生》定檔7月13日 不按套路出牌的青春片(3/4)
    由青年導演田甜執導,陳未衾監製,李奕增、舒貴林、孫書博、張悅楠、許伊寧主演的正青春網絡電影《衛校男生》,正式宣布於7月13日登陸優酷平臺。
  • 十年不尋常 白先勇在臺北談青春版《牡丹亭》旅程
    新華社記者陳思武攝)  對一些人來說,十年往往「生死兩茫茫」,而對白先勇和崑曲青春版《牡丹亭》來說,則是「十年辛苦不尋常」:連續十年,同一個戲組、同一批人,演同一齣戲——255場。  今年78歲的白先勇頭髮花白,身穿黑色傳統服裝,24日在臺北回顧青春版《牡丹亭》十年的旅程,再次談起十年的辛苦與感動。
  • 獨家訪談:《愛樂之城》在中國憑什麼「以小博大」
    另外,《愛樂之城》票房雖然在今天的中國電影市場裡不算高,但其並非傳統意義上的「分帳引進大片」,而是在國內每年引進片名額之外的、發行方一次性買斷的「批片」,而此類片的買斷價格往往不高。去年在國內狂收近6億票房的動畫電影《你的名字。》即是此類,業內傳聞引進方的成本為不足2000萬人民幣,雖然數字未必準確,但也能說明「批片」的基本業態。
  • 除了狗血的劇情 中國青春片比日本青春片差多少?
    百科告訴我們,青春片的觀眾範圍主要是青少年或者年輕的成年人,如初戀、青春期焦慮、成年、叛逆、和父母衝突等這些嚴肅的題材一般紛繁複雜纏繞在一起出現於一部電影裡,主要是為了吸引青年男女觀眾觀看。
  • 文章頻道 - 十年再《乾杯》,B站為何拍了一部青春片?
    同桌偷偷地在課本上畫畫,而講臺上寫板書的老師卻沒注意到這一切……美好又短暫的青春,偶爾浮想也能勾起無限感慨。前段時間,bilibili 嗶哩嗶哩(後稱B站)在建站十周年之際推出紀念影片《乾杯》,致敬了那些「熱愛青春的人」。 點擊查看項目詳情截至本文發布前,影片在B站內已獲得600萬播放量。
  • 青春片《李雷和韓梅梅》將映 再現英語課本IP人物
    電影《李雷和韓梅梅》將於6月9日上映,這部經由人教社授權改編的青春片,在講述兩位主人公同窗情誼之外,還會展現「李韓」和小夥伴的青春趣事。   據悉,「李韓」的扮演者張逸傑與張子楓,均為「95後」演員,自帶的青春氣息無疑更貼合片中人物的年紀。在造型上,兩人也高度還原了課本中的人物形象,韓梅梅梳著齊耳短髮,李雷則高高瘦瘦、一臉陽光。
  • 小情書:很簡單的青春片,還蠻好看的,很真實,不誇張
    才不是愛情,只是青春期情愫萌動克制而嚴謹,青春哪那麼多跌宕的故事呢,風輕雲淡就完成了人生最重要的一個轉向。新人演員都很不錯故事也不狗血撕逼也許早幾年拍青春片會是另一個樣子。青春就是經過,然後再回首那個人已經不再是以前的人。
  • 豆瓣評分8.0,不可錯過的國產青春片,講述成長的躁動與叛逆
    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從革命的青春到華麗的青春、狗血的青春、情懷的青春,再到殘酷的青春,這些年,國產青春片承受了太多的過度解讀與非議。在國內影視人眼裡,青春成了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是具象化的精神表達,是情懷與話題的載體,更重要的是,青春片是圈錢的不二捷徑。
  • 《閃光少女》:反套路的青春電影
    箏鼓和鳴:《閃光少女》中的逆襲情節《閃光少女》故事的內在驅動力是青春片中常見的「逆襲」情節,陳驚因為被學長拒絕告白而奮起逆襲,為的是讓學長正視自己的能力和心意。但是這種「逆襲」並不是諸如《初戀這件小事》這類青春純愛電影一般,只是在外貌和學習成績上進行逆襲,進而獲得暗戀對象的改觀和傾慕。《閃光少女》的「逆襲」是一種充滿精神力量的「逆襲」,她逆襲的方式是用音樂亦或是「理想」來逆襲。
  • 薛之謙音樂浪潮登陸杭州 霸氣熱舞狂撩粉絲
    安可環節薛之謙身著綠色亮片禮服從天而降,乾冰煙霧和鐳射燈海形成美輪美奐的光影效果,讓創作於十年前的《傳說》重現巡演舞臺,前奏弦樂營造一絲古典味道,隨後急轉走高,極強的節奏和鼓點震撼耳膜,薛之謙勁爆熱舞直接引發一片尖叫。臺上三維立體光束跟隨音樂快速變換,臺下螢光棒完美配合切換色彩,歌曲間奏薛之謙帶來舞蹈solo霸氣十足,動作乾淨利落又充滿力量感,高難度後空翻一氣呵成驚豔全場,瞬間把演出氣氛推至高潮。
  • 美國高分校園青春片,毀三觀的高中生活,接地氣的成長陣痛
    《高材生》(Booksmart)還是美式青春片的熟悉套路,但因為劇情的設置,兩位主演和配角們的搞笑表演,以及在尺度和主題上的大膽,讓影片具有了比普通校園青春片更為宏大的討論空間。首先,影片的導演奧利維亞·王爾德就讓人驚喜連連,這位靠美式甜心電影出道的美女演員,終於當上了導演,而且用一部青春片為自己的導演生涯開道。
  • 入職三周年之際,沈雁飛榮獲博大建設集團卓越貢獻獎!
    (原標題:入職三周年之際,沈雁飛榮獲博大建設集團卓越貢獻獎!) 深圳市博大建設集團董事、常務副總裁沈雁飛入職三周年,為集團做出卓越貢獻。為表彰先進,博大建設集團於2020年11月3日上午隆重舉行卓越貢獻獎頒獎典禮,集團創始人徐凱宏、董事長洪宇、副董事長黃河等集團領導及總部全體合伙人參加大會。
  • 一場由《越過山丘》引發的追憶青春浪潮
    近日,由高曉松作詞作曲、楊宗緯演唱的《越過山丘》致李宗盛先生,以真摯的情感描繪出過去、現在、未來所面對的傷痛與領悟,引發廣大歌迷的熱議和討論,迅速掀起了新一輪的青春懷舊浪潮。
  • 浪潮通軟連續十年獲規劃布局企業資質
    浪潮通軟連續十年被認定為「國家規劃布局內重點軟體企業」 北京2013年3月6日電 /美通社/ -- 日前,據國家發改委、工信部、財政部、商務部和國家稅務總局等五部委聯合下發的《關於認定2011-2012年度國家規劃布局內重點軟體企業和集成電路設計企業的通知》(發改高技[2013
  • 廣東博大學院 | 備考教師資格證的你,到底在害怕什麼?
    ■ 怕忘性大,好不容易記下來的內容,一覺過後,什麼也不記得了,大腦每天自動格式化。■ 怕自己的複習方式不正確,稀裡糊塗的將複習進行到底,但是真沒有什麼特定的方式方法適合每個人。■ 怕選錯類別,報小學,怕今後沒有能力教小學,怕小學考試題型比幼兒園的要難。■ 怕不能合理安排時間,耽誤學習,耽誤工作,最後竹籃打水一場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