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江拓海 向海而生 江蘇南通奮力構建江海聯運新樞紐

2020-12-14 荔枝網新聞

  初冬的呂四起步港區碼頭,一派火熱建設場景。隆隆樁基、轟鳴機械如神奇畫筆,在水下、陸上變幻著滄海桑田。經過半年緊張施工,後方陸域80萬平米,吹填而成的「生土」區已經基本平整,呈現出堆場雛形,碼頭前沿,打樁船、疏浚船合力構築大通州灣起步港區的「水下世界」。

  原本需要1年半時間,在節後疫情「攪局」下,南通僅用5個月就完成了起步碼頭和集疏運工程的全部前期工作。同樣依靠這種「狼性精神」,南通更是計劃把建港周期,從國內同等規模港口所需要的3年縮短至1年半。到明年底,設計年吞吐量140萬標箱、710萬噸散貨的海港,即將應潮而起。

  南通港集團建設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姜金勇說:「我們會投資導堤、航道、碼頭等涉及港口的基礎設施,近3-5年我們大概要投資300-500億。」

  一再撥快的時鐘,是因為南通迫切期待著自己的新出海口!坐擁長江黃金水道,我市曾擁有全國最大的硫磺和鐵礦石碼頭,但為破解港城矛盾、共抓長江大保護,南通「壯士斷腕」,龍頭企業——南通港口集團旗下狼山、貨櫃、江海三大主力港區全部退出,集團貨物吞吐量減少6/7。優江拓海、向海而生,成為南通港口二次創業、轉型升級的必然選擇。

  南通港(口)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施渠平說:「我們把沿江的四個港區的港口資源和港口後面工業腹地的資源全部整合在一起,做到三個一,規劃一張圖,布局一盤棋,資源一本帳。」

  不僅港區資源在整合,為港口配套的集疏運體系也全部採用「最高配置」。「大通州灣」開篇之作——呂四起步港區碼頭,將採用最先進的信息化技術,建成無人碼頭、南通版本的「洋山港」;洋呂鐵路,即將挺起「大通州灣」鐵路運輸「大動脈」;再加上疏港航道、內河轉運區,江海河、公鐵水於一體的大通州灣,多式聯運綠色、高效的物流優勢將充分釋放。

  上海港集團戰略研究部經理丁嵩冰說:「一個江海聯運體系是否成功,最關鍵取決於它是否能夠降低物流成本,只要綜合物流成本降低,這樣一個體系是健康的,是有持續發展生命力的。」

  大通州灣,不僅僅服務於南通。2020年長江經濟帶江海聯動發展論壇上,南通市委書記徐惠民提出,將舉全市之力推進通州灣新出海口建設,打造我國繼上海洋山港、寧波舟山港之後的又一江海聯運新通道。到2025年,建成20萬噸級航道、貨櫃吞吐量500萬標箱;到2035年建成30萬噸級航道,貨櫃吞吐量1500萬標箱。

  南京城市與交通規劃設計院董事長楊濤說:「這個港實際上是構築了新歐亞大陸橋的新橋頭堡,如果我們能把海港跟鐵路系統聯網,實現海空鐵聯運,我們這個港口不單單是為南通市服務,為上海都市圈服務,而且可以為整個長江經濟帶和亞歐大陸共同來服務的一個新的出海口。」(記者 王豔霞)

相關焦點

  • 優江拓海 向海而生 江蘇南通奮力構建江海聯運新樞紐_新華報業網
    一再撥快的時鐘,是因為南通迫切期待著自己的新出海口!坐擁長江黃金水道,我市曾擁有全國最大的硫磺和鐵礦石碼頭,但為破解港城矛盾、共抓長江大保護,南通「壯士斷腕」,龍頭企業——南通港口集團旗下狼山、貨櫃、江海三大主力港區全部退出,集團貨物吞吐量減少6/7。優江拓海、向海而生,成為南通港口二次創業、轉型升級的必然選擇。
  • 南通又跨長江到蘇州!這次帶來了「新出海口」
    今日,由南通市委、市政府主辦的2020通州灣新出海口(蘇州)跨江融合發展懇談會在蘇州成功舉辦。這是南通加快全方位融入蘇南,深入落實蘇通跨江融合發展戰略合作協議,全力推進通州灣江蘇新出海口建設的重要舉措,旨在促進蘇通兩地跨江合作。這也是一個月內,南通再次來到蘇州。
  • ...南通市委關於制定南通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
    省委勉勵南通爭當「一個龍頭、三個先鋒」,打造江蘇發展新增長極,要求南通高起點、大手筆建好江蘇開放門戶,融入蘇南、擁抱大海,實現更多的「天塹變通途」,再來一次高質量發展的「滄桑巨變」。「十四五」時期是我市堅定扛起新的歷史使命、闊步邁向現代化的起步期,是加快戰略機遇轉化、全面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的關鍵期,也是深入推進江海聯動、由江河時代邁入江海時代的加速期。
  • 中共南通市委關於制定南通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 第十四個五年規劃...
    省委勉勵南通爭當「一個龍頭、三個先鋒」,打造江蘇發展新增長極,要求南通高起點、大手筆建好江蘇開放門戶,融入蘇南、擁抱大海,實現更多的「天塹變通途」,再來一次高質量發展的「滄桑巨變」。「十四五」時期是我市堅定扛起新的歷史使命、闊步邁向現代化的起步期,是加快戰略機遇轉化、全面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的關鍵期,也是深入推進江海聯動、由江河時代邁入江海時代的加速期。
  • 中共南通市委關於制定南通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之後,習近平總書記首次地方視察選擇江蘇、第一站就來到南通,希望江蘇著力在改革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上爭當表率,在服務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上爭做示範,在率先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上走在前列。省委勉勵南通爭當「一個龍頭、三個先鋒」,打造江蘇發展新增長極,要求南通高起點、大手筆建好江蘇開放門戶,融入蘇南、擁抱大海,實現更多的「天塹變通途」,再來一次高質量發展的「滄桑巨變」。
  • 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引領長三角共建輻射全球的航運樞紐
    中國經濟信息社11月28日在江蘇省南通市發布了《長江經濟帶江海聯運發展指數報告(2020)》主要成果。研究報告顯示,上海國際航運中心正在引領長三角共建輻射全球的航運樞紐。在長江經濟帶和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中,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發揮著龍頭輻射作用,正在加快同長三角共建輻射全球的航運樞紐,努力成為國內大循環的中心節點和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戰略連結,帶動長三角港口群整體競爭力和影響力的提升。
  • 華南連鎖藥店巨頭進軍江蘇 大參林擬1.27億控股南通江海大藥房
    現代快報訊又一家連鎖藥店巨頭準備大舉進軍江蘇市場。總部位於廣東的上市連鎖藥店企業大參林11月7日公告,擬以1.27億元的價格,收購南通市江海大藥房連鎖有限公司51%股權。此前,大參林曾在2017年參股江蘇百佳惠瑞豐大藥房,但僅僅佔股5%。而如果成功控股南通江海大藥房,大參林將一舉獲得123家連鎖藥店門店。
  • 通州灣最新規劃消息,通州灣樓盤地圖-南通房產超市網
    通州灣具備江海聯運的比較優勢、具備聯通東中西的樞紐功能、具備發展臨港近港產業的現實條件,完全有條件成為長江經濟帶新出海口和江海聯運貿易新支點。  ——從全省生產力布局調整來看,江蘇正積極推動發展方式轉變、經濟結構優化,統籌沿江產業戰略轉移和沿海產業戰略布局,加大對沿長江、環太湖、沿大運河等重點地區產業布局調整。
  • 構建長江經濟帶綜合立體交通走廊 多式聯運拓展長江「寬度」
    新華社記者 劉 潺攝  長江經濟帶沿線各省市進一步深化船、港、貨等企業之間的信息交流、業務合作,推進「船港貨、水公鐵、門到門」長江全程物流發展,使長江經濟帶重要港口、一般港口多式聯運功能得到顯著增強,實現了江海聯運、鐵水聯運、公水聯運  寒冬時節,位於浙江舟山的增洲造船廠內,一個「大傢伙」正在做著最後的「裝扮」,準備去履行新的使命。
  • 江海兒女 | 家門口的南通大學
    南通大學體現南通大學新校區建築設計「水鄉書院」的意象:好象綠色 的玉壁,鑲嵌在江海之濱。外形設計處理成擊打傳聲的玉磬,「清亮之聲,聞者傾倒」。有別于震旦的鐘聲,喻示南通大學通古納今傳承文明的歷史責任。自下而上,由短到長對稱排列遞次舒展的五根曲線,恰似五山疊翠,又如傳統水紋,暗喻南通瀕江臨海的地理位置,也體現學校多學科的綜合性。校徽簡潔明快、言簡意賅,一形多義,既富於傳統文化底蘊、地域特色,又具現代圖式的特徵和新穎別致的原創性,與兄弟院校校標並置別具一格,圖案所傳遞的蓬勃向上的視覺張力,體現了南通大學這所新世紀新學校的新的精神風貌。
  • 南通三大樞紐站:南通站始發,南通西純高鐵,新機場「公鐵一體」
    按照目前的規劃以及建設進度,最快到2025年,南通將形成南通站、南通西站、南通新機場站等3大鐵路樞紐站。 南通站是南通地區建設最早的「地區級」火車站,配建的動車運用所不久後將正式啟用,該動車所的建設將使得南通成為江蘇省內繼南京、蘇州之後「第三個擁有動車所的城市,投入使用後服務於鹽通鐵路、滬通鐵路,將大大增加南通始發、終達和途經的動車數量」(南通發布)。
  • 從南方大港夢到鐵海聯運樞紐——廣西北部灣發展站上新臺階
    新華社南寧11月13日電 題:從南方大港夢到鐵海聯運樞紐——廣西北部灣發展站上新臺階  新華社記者朱麗莉、黃凱瑩  廣西北部灣成為西南中南地區重要出海口,昔日農漁業為主的沿海落後小城,發展成了連通世界的創新型開放重鎮。
  • 福州向海搶灘黃金入海口 「海上福州」建設正酣
    從知道海到經略海,福州城正一路向北高歌,孕育著巨型城市新的希望。  謀定後動 發出「向海進軍」宣言  「福州的優勢在於江海,福州的出路在於江海,福州的希望在於江海,福州的發展也在於江海。」  福州城有2200多年歷史,伴海而生,因海而興,拓海而榮,是一座參與締造海上絲綢之路光榮與夢想的輝煌港口城市。然而,福州中心區域的地形是典型的河口盆地,四周被群山峻岭環抱,東有鼓山、西有旗山、南有五虎山、北有北峰,閩江穿城而過,形成「枕山、面海、襟江」的格局,經濟發展受有限陸地資源的制約。隨著陸地資源的日益減少和人口的不斷增長,發展的眼光必然轉向海洋,向海洋開發的深度和廣度進軍。
  • 梅綻江南傲霜開——小康「先行者」江蘇奮力開啟現代化新徵程
    為全國發展探路,是黨中央對江蘇的一貫要求。從建設「強富美高」新江蘇,到「爭當表率、爭做示範、走在前列」,江蘇始終沿著指引方向,全面把握新發展階段的新任務新要求,以創新舉措貫徹新發展理念,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後,又奮力開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局面。
  • 成都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構建蓉歐樞紐泛歐泛亞開放經濟高地
    會議指出,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對構建國家骨幹物流基礎設施網絡、深入推進物流降本增效、推動物流高質量發展、促進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具有重要意義,必須堅持高站位、寬視野、大格局,「全國一盤棋」地認識和推動這項工作。要堅持創新引領,結合我國國情和物流業實際積極大膽試、大膽闖,保持國家物流樞紐的開放性、公共性,推動構建國家物流樞紐網絡,帶動物流和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 觀察|南通這一個月:崛起江海,以大格局謀劃強支點
    南通愈發「好通」了南通位於長江出海口的北岸,與上海、蘇州隔江相望。在江蘇的經濟大市中,要說存在感,多年來,南通與省會南京、蘇錫常相比,相對低調很多。但這兩年,南通正在愈發成為一座「網紅城市」:不光是經濟總量穩居「江蘇第四城」,更因與上海的密切聯繫而備受關注。
  • 日本-武漢-歐洲海鐵聯運國際中轉新通道開通
    這也標誌著日本—武漢—歐洲海鐵聯運國際中轉新通道正式打通,日本到歐洲的貨物運輸時間將由原來的45天縮短至22天左右。  據了解,這兩個貨櫃12月2日從日本名古屋的豐田工廠發出,由華航漢亞1號於12月8日運抵陽邏港一期碼頭。卸貨後進入武漢海關監管區,武漢新港海關進行登臨查驗和貨物查驗。
  • 江蘇省委書記「點將」13個設區市,對南通的發展定位是這樣的
    扛起新使命,開啟新徵程。昨天,江蘇省委書記婁勤儉發出動員令,對13個設區市一一「點將」,南通的發展定位是這樣的——南通要高起點、大手筆建好江蘇開放門戶,融入蘇南、擁抱大海,實現更多的「天塹變通途」,再來一次高質量發展的「滄桑巨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