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委書記「點將」13個設區市,對南通的發展定位是這樣的

2020-12-25 澎湃新聞

扛起新使命,開啟新徵程。昨天,江蘇省委書記婁勤儉發出動員令,對13個設區市一一「點將」,南通的發展定位是這樣的——

南通要高起點、大手筆建好江蘇開放門戶,融入蘇南、擁抱大海,實現更多的「天塹變通途」,再來一次高質量發展的「滄桑巨變」。

來看新華日報「 北京西路瞭望」詳細報導——

極為特殊的2020年,連同一樣極不平凡的「十三五」,即將走過。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嶄新的「十四五」即將拉開大幕。

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江蘇省委十三屆九次全會22日至23日舉行,回顧總結今年工作,研究部署「十四五」和明年工作,審議通過《中共江蘇省委關於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蘇重要講話指示精神的決定》《中共江蘇省委關於制定江蘇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兩份重要文件,為江蘇未來發展勾畫新的奮進藍圖。

新目標已經確定,新徵程已經鋪展。關鍵節點、重要時刻,江蘇又該以何種姿態,把已經取得的成績作為事業新的起跑線,堅決貫徹中央要求,全力辦好江蘇自己的事情,用實實在在的發展成果,邁好第一步、展現新氣象?

「我們要把『爭當表率、爭做示範、走在前列』作為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的具體實踐,一切行動聽從總書記號令,一切工作圍繞黨中央決策部署展開,始終沿著總書記的指引,開啟新徵程、奮進新徵程。」江蘇省委書記婁勤儉在大會閉幕前講話,向全省上下發出了「開啟新徵程」的動員令。

更加主動扛起政治擔當、發展擔當、探路擔當

「成為表率示範、率先走在前列,不是當然的,『爭』的要義在力取,『走』的本義為奔跑,這是黨中央對我們的巨大信任、更高要求,我們必須有一股子銳氣,有足夠的膽識,拿出強烈的擔當,腳踏實地去拼搏奮鬥。」在婁勤儉看來,開啟新徵程,首先要勇於奮鬥、敢於擔當。

而這樣的奮鬥和擔當必須置於新的歷史方位下,婁勤儉提出三個「立足」——

立足兩個大局交織激蕩的歷史關口,我們要更加主動地扛起政治擔當;

立足繼往開來的時代方位,我們要更加主動地扛起發展擔當;

立足江蘇在全國發展中的重要地位,我們要更加主動地扛起探路擔當。

這一個個「立足」和「擔當」,用一句話闡述,就是「要把江蘇的發展放在世界大坐標中審視、謀劃和推進,對照最高標準,敢闖無人區、勇當探路者。」

這也意味著,江蘇要成為探路者,會看到更好的風景,面臨的未知也更多,尤其需要更高的標準和定力。

「不管形勢如何嚴峻,不管經濟下行壓力如何大,都要不為指標波動所慌亂、不為短期變化所幹擾、不為困難增多所畏懼、不為外部議論所困惑。」婁勤儉堅定表示,江蘇要實現的發展,是遵循新發展理念、解決深層次矛盾問題、推動轉型升級、實現鳳凰涅槃的發展,是在守住「四條底線」的前提下,保持高基數上的「穩」,實現產業競爭力和把控力的「進」,把「穩」的基礎夯得更實、把「進」的步伐邁得更大的發展。

也就是說,新徵程中,江蘇唯有始終保持高度的戰略定力,堅定不移辦好自己的事,以高質量發展過硬成果開闢未來、當好表率,確保現代化建設展現中國高度,得到世界公認。

讓創新創造成為江蘇大地上的滾滾熱潮

當前的競爭環境不同以往。技術驅動的全方位變革,和因為疫情加速演進的百年未有之變局,都讓變化發生得越來越快、越來越頻繁。

也因此,婁勤儉對開啟新徵程提出的第二點要求就是要咬定目標、創新創造。

創新者勝、創造者強。審視自身,江蘇改革發展的歷程就是一個不斷創新創造的歷程。在一個個階段目標的引領下,江蘇展開創新實踐,積極進行探索,推動發展站上一個個新的更高起點。

新徵程上,面對新的挑戰,要創造新的奇蹟,靠的依然是創新、創造。而新態勢下的創新創造,當然不可能一味沿襲過去的思路和慣例,不能拿著「舊地圖」去找「新大陸」。

婁勤儉提出,這次全會明確了明年發展的預期目標、「十四五」發展的主要目標以及未來15年的遠景目標,這些目標構成江蘇一步一步走好現代化建設新徵程的路標指引。「我們所有的創新創造都要圍繞這些目標出發,讓創新創造成為江蘇大地上的滾滾熱潮。」

這種熱潮,可以凝結為「三大展現」——

展現更多「從0到1」「從1到100、10000」、甩開「卡脖子」的手、把握市場主動權的創新創造;

展現更多創造性落實中央部署、創造性應對風險挑戰、創造性開展自身工作,識變應變、化危為機、化被動為主動的創新創造;

展現更多踐行新思想新理念,突破思維定勢、路徑依賴,解決深層次問題,為將來打基礎、讓後來人讚嘆的創新創造。

這無疑對江蘇幹部的眼光、能力和智慧,對江蘇發展信心、韌勁和追求提出更高的要求,讓每一位參會者都感到重任在肩。「瞭望君」注意到,在這次全會報告中,婁勤儉強調,要著力提高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能力水平。

飽含情懷帶頭幹、團結各方一起幹

發展變化雖多,但有些東西卻是不變。在婁勤儉看來,開啟新徵程,要帶著情懷、永葆初心。

「我們黨的事業能夠取得人民滿意、世界矚目的偉大成就,正是因為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帶著深厚的家國情懷、革命情懷、人民情懷,前赴後繼、英勇奮鬥。」婁勤儉說。而這也是會代表們共同的心聲。

尤其是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鬥爭中,大批黨員、黨組織「國家有難、聞令而動」,奮力打贏疫情防控硬仗,展現出令人動容的家國情懷。

面對新徵程,仍離不開黨員幹部接續奮鬥。婁勤儉要求江蘇各級黨員幹部飽含情懷帶頭幹、團結各方一起幹,讓涓涓細流匯成江海,聚起萬眾情懷共同奮鬥。

為此,他特別為團結服務好三類人群,對江蘇幹部提出殷切要求——

要心中始終裝著老百姓,清醒地看到一些群眾剛從貧困中走出來,日子過得還比較緊巴;看到區域之間、城鄉之間還有很大的差別,甚至難以逾越的「鴻溝」;看到在對美好生活的追求上,老百姓還有很多煩心事、揪心事。

基於此,堅持人民至上,把全面小康作為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以持續排查解決突出民生問題為重要抓手,和父老鄉親一道親手創造幸福生活。

要更加關愛企業家,絕不能因為經濟逐步恢復,忽視實體經濟的困難,忽視很多微觀主體元氣尚未完全恢復的實際。

要把復工復產中關心支持企業的好經驗好做法延續下去,不斷推出更富創造性的支持舉措,把發展的環境營造得更有溫度,把發展的篝火燃燒得更加旺盛。

要倍加愛惜人才,把人才作為江蘇不可替代、最為寶貴的資源,既要千方百計引進更多國際一流人才,也要大膽培養使用本地人才,給年輕人壓擔子,支持他們「揭榜掛帥」「籤軍令狀」,讓更多青年優秀人才脫穎而出、發揮才幹。

婁勤儉語重心長地說:「做任何工作,只要帶著深厚情懷,效果就絕不一樣。我們要帶著對黨的事業的絕對忠誠、對人民的無限赤誠,把江蘇的事情辦得更好。」

在新徵程上再來一場比學趕超

又聞「比學趕超」。在今年4月召開的全省高質量發展總結表彰大會上,婁勤儉號召各地各部門在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來一場比學趕超,不斷開闢江蘇發展的新境界。

在開啟新徵程的關鍵時刻,婁勤儉再一次強調要攜手並進、比學趕超。他說,「爭當表率、爭做示範、走在前列」是全省上下的共同追求,必須思想同心、目標同向、工作同步、責任同擔,攜起手來向前走。我們鼓勵各地立足不同的資源稟賦、基礎條件,各揚所長、各美其美,形成各具特色、競相發展的生動局面。

為此,婁勤儉對13個設區市一一「點將」,明確各自發展定位。

南京要扛起省會擔當,展現創新名城新風採,成為國家科技自立自強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蘇州要把「可以勾畫」的目標真實展現出來,打造向世界展示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最美窗口」。

無錫要更有底氣地喊出「高質量發展看無錫」,在國家「強起來」的歷史進程中烙下太湖印記。

常州要勇爭一流,爭創更多第一唯一,成為我省現代化建設走在前列的一面旗幟。

鎮江要甩開膀子「跑起來」,跑出自信、跑出加速度,讓「很有前途」跑進現實。

揚州要在現代化新徵程上更好滿足世界人民對揚州的嚮往,讓「好地方」好上加好、越來越好。

泰州要彰顯江海文化的底蘊與自信,全力打造令人嚮往的「幸福水天堂」、崛起中部的產業增長極。

南通要高起點、大手筆建好江蘇開放門戶,融入蘇南、擁抱大海,實現更多的「天塹變通途」,再來一次高質量發展的「滄桑巨變」。

鹽城要面朝大海、向海發展、賦「能」未來,成為綠色轉型的典範,讓老區人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淮安要拿出「壯麗東南第一州」的眼界和氣度,抓住區域條件顯著改善的機遇,把總理家鄉建設得更美更好。

宿遷要把改革創新的基因注入現代化,譜寫新時代「春到上塘」的傳奇。

徐州要矢志不渝推進轉型發展,打造貫徹新發展理念的區域樣本,成為名副其實的淮海經濟區中心。

連雲港要高質發展、後發先至,打造一帶一路「強支點」,書寫好「新時代的西遊記」。

「瞭望君」注意到,婁勤儉對這13個設區市「角色」的精準刻畫,不少都跟習近平總書記的諄諄囑託關係密切。

比如,早在2009年4月,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家副主席的他在江蘇調研時就指出,「像崑山這樣的地方,包括蘇州,現代化應該是一個可以去勾畫的目標。」「孫悟空的故事如果說有現實版的寫照,應該就是我們連雲港在新的世紀後發先至,構建新亞歐大陸橋,完成我們新時代的『西遊記』。」

2013年全國兩會期間,總書記在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寄語淮安:「把周總理的家鄉建設好,很有象徵意義。」

2017年12月,總書記在徐州視察時指出:資源枯竭地區經濟轉型發展是一篇大文章,實踐證明這篇文章完全可以做好,關鍵是要貫徹新發展理念,堅定不移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今年11月,總書記再次來到江蘇視察調研,用「滄桑巨變」來讚美沿江生態修復與出新,用「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來形容南通變「好通」,稱讚「揚州是個好地方」。

總書記的諄諄教誨,為江蘇各地發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對「蘇大強」來說,這13個設區市,就是13支敢打硬仗、能打勝仗的奇兵勁旅,合在一起就是能打大會戰、支撐國家戰略全局的鐵陣強軍。婁勤儉表示,我們要扛起總書記賦予的重大使命,在現代化建設的新徵程上再來一場比學趕超,各市之間加強協作、相互支撐、攜手共進,共同鑄就江蘇之「大」、江蘇之「強」。

「只要奔跑就不會遙遠,只要奮鬥定會精彩!」2020的時間餘額即將用完,現代化新徵程已在腳下延伸,美好的願景目標就在前方。用腳步去丈量、用肩膀去承擔、用雙手去創造,相信以奮鬥標註時間的江蘇人,必將在「爭當表率、爭做示範、走在前列」的跋涉中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

來源: 北京西路瞭望

部分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原標題:《江蘇省委書記「點將」13個設區市,對南通的發展定位是這樣的》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全省13個設區市組團赴京招才 「四對接」,北京人才圈掀起江蘇熱
    中國江蘇網訊 線上線下招聘、與知名高校洽談對接、在京院士親自推薦……11月27-28日,省委常委、組織部部長郭文奇帶領全省13個設區市的市委組織部部長、市人社局局長到北京舉辦2020年江蘇北京高校畢業生高層次人才創投資本創新項目「四對接」活動,在人才聚集的北京掀起了「江蘇熱」。
  • 江蘇省委書記的七個新年願望,直抵人心!
    江蘇省委書記婁勤儉在團拜會上講話,給全省人民拜年,並許下七個新年願望!過去一年,婁勤儉書記到過全省13個設區市,近50個縣(市、區)。江蘇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蘇北農村的居住條件讓他揪心。中考前夕的一則教育輿情,則讓他多年來第一次為工作失眠。
  • 書記市長這一周|江蘇高質量發展「統考」發榜 各地比學趕超
    高質量發展「統考」發榜,江蘇全省上下比學趕超。本周,江蘇省委、省政府召開全省2019年度高質量發展總結表彰大會,會議通報全省2019年度綜合考核結果,表彰考核優秀的單位、地區和高校。「要不斷優化指標體系,完善制度設計,進一步突出考核的系統性、牽引性、精準性,更有效地推動新思想新理念全面貫徹、省委省政府重大決策部署落地落實,推動相關重點領域、關鍵環節的制度和能力建設。」會上,江蘇省委書記婁勤儉的話點明了高質量發展考核的指揮棒作用,即「考核只是手段,發展才是最終目的。」
  • 江蘇大學研支團成員學習婁勤儉書記給南通大學研支團的回信
    來源:江蘇大學團委正文共:2811字 18 圖預計閱讀時間:9 分鐘7月23日,江蘇省委書記婁勤儉給第21屆南通大學莫文隋研究生支教團回信,對他們一年來的支教工作給予肯定和讚賞,希望同學們把激昂的青春夢融入偉大的中國夢,志存高遠、腳踏實地,刻苦學習、全面發展,為投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和
  • 江蘇省委原書記韓培信遺體告別儀式在南京舉行
    中共中央辦公廳、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全國政協辦公廳、中共中央組織部、東部戰區,江蘇省委、省人大常委會、省政府、省政協,省軍區、省紀委,省委辦公廳、省人大常委會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省政協辦公廳,省高級人民法院、省人民檢察院、武警江蘇省總隊,省有關方面,各設區市市委、市人大常委會、市政府、市政協等送來花圈。
  • 江蘇:織密監督網 為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在省委巡視和南通市委巡察的監督推動下,南通把推進五山及沿江地區生態修復保護,作為落實長江經濟帶發展「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要求的重要舉措,騰出修復岸線5.5公裡,新增森林面積約6平方公裡,在長江邊逐步構築起一條綠色廊道。巡視巡察上下聯動,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我省率先探索、創新實踐,建立了具有江蘇特色的巡視巡察上下聯動工作機制,得到中央巡視工作領導小組充分肯定。
  • 江蘇省委書記聽取大會發言後即席發言
    「今天主要是聽委員們談建議,為將來的工作和決策中參考,聽了大家高質量的發言,特別是圍繞『六個高質量』發展談了很多很好的意見和建議,我也忍不住想發個言。」1月27日,江蘇省委書記婁勤儉在聽取省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的大會發言後即席發言。
  • 奮力譜寫「強富美高」現代化新篇章——江蘇省委書記婁勤儉談...
    新華社南京1月13日電題:奮力譜寫「強富美高」現代化新篇章——江蘇省委書記婁勤儉談「蘇大強」補短板鍛長板新華社記者劉亢、凌軍輝、陳剛見事早行動快,實現新冠肺炎患者「零病亡」、醫務人員「零感染」;通堵點攻難點,發揮經濟大省「壓艙石」作用;鐵腕治汙系統治理,環境質量創新世紀以來最好水平……極不平凡的2020年,江蘇在大戰大考中經受住重大考驗,迸發強大動能
  • 南通教育「十三五」改革發展情況新聞發布會
    國家教育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教育脫貧攻堅「十三五」規劃、《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都將在2020年收官。作為「教育之鄉」,近年來,我市圍繞加快建設教育強市目標,強基固本,改革創新,教育總體發展水平和治理能力明顯提升。在這樣一個收官之年即將結束之際,我們組織了南通教育「十三五」改革發展情況新聞發布會。
  • 江蘇南通:直面問題解放思想 鼓足幹勁追趕超越
    自年初以來,按照江蘇省委書記婁勤儉提出的「要以思想的大解放引領發展的高質量」的要求,南通市全市上下廣泛開展了「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南通市委書記陸志鵬對此表示:「這是南通搶抓機遇、增強動力,蓄勢趕超、跨越發展的內在要求,我們著眼市情實際,聚焦省委『六個高質量』發展要求,求解難點問題,強化推進措施,努力成為江蘇沿海崛起的龍頭,爭當全省解放思想跨越趕超的先鋒、全省高質量發展的先鋒、新時代全省幹事創業的先鋒。」
  • 江蘇省委一號文件提出的這項制度,各地落實得怎麼樣?
    江蘇省委一號文件提出,建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逐級報告制度。近日,江蘇省13個設區市黨委、政府向省委、省政府報送了2019年度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工作情況報告。江蘇省委農辦、省農業農村廳認真梳理各設區市的報告,形成各設區市2019年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工作情況匯報。
  • 江蘇長江經濟帶研究院專題研討:南通接軌上海 重點在哪
    而江蘇南通,省委書記李強在去年省第十三次黨代會南通代表團審議工作報告時就指出,南通是江蘇發展「潛力股」,要做好跨江融合、接軌上海這篇大文章,努力把南通建設成為上海的「北大門」。  在這樣的背景下,南通應該如何對接服務上海?重點在哪裡?4月22日,省重點培育智庫南通大學江蘇長江經濟帶研究院組織全校相關領域專家,進行專題研討。
  • 江蘇省委書記三讓C位
    江蘇省委書記婁勤儉在與教師合影時,不僅站到後排,還主動讓出中心位置——C位。最近刷屏的合影9月9日下午,婁勤儉專門邀請江蘇優秀教師和教育工作者代表到省委座談從陝西轉崗江蘇的當年,即2018年教師節,他就曾與省內10位優秀教師座談,並主動站到後排。
  • ...見到新氣象丨江蘇省委書記婁勤儉談「蘇大強」補短板鍛長板
    「十四五」開局,「小康先行者」江蘇如何開啟現代化新徵程?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江蘇如何補短板鍛長板、更好服務全國大局?新華社記者近日專訪了江蘇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婁勤儉。  GDP超10萬億元,大考交出「高分卷」  從建設「強富美高」新江蘇到「爭當表率、爭做示範、走在前列」,江蘇如何找準定位「邁好第一步」?
  • 南京直轄後,誰會成為江蘇的新省會,無錫和南通都沒機會
    江蘇地處長江經濟帶,下轄13個設區市,全部進入百強,是唯一所有地級市都躋身百強的省份 。江蘇人均GDP成為中國綜合發展水平最高的省份 ,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江蘇各個城市之間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在眾多的城市之中,一個省份的省會城市擁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尤其在現在,南京市要直轄的呼聲越來越高,倘若南京直轄,在江蘇省之中,究竟哪個城市能夠扛起江蘇省的省會大旗?南通?無錫?
  • 省委書記、省委秘書長陪同!近日,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到訪江蘇這所高校!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周強率隊考察東南大學,江蘇省委書記婁勤儉,江蘇省委常委、省委秘書長郭元強陪同考察。東南大學黨委書記左惟代表學校對周強一行表示歡迎。他強調,東南大學要在「十四五」期間,努力將最新的科研成果充分運用到產業發展、新基建等領域,解決關鍵核心技術「卡脖子」問題,在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上做出更大的貢獻。他表示,最高人民法院將進一步加強與東南大學的交流合作,支持東南大學發揮學科優勢,在習近平法治思想指引下,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促進司法理論與實務創新,深入推進智慧法院建設,推進中國司法事業發展和法治中國建設。
  • 南通海工引領江蘇沿海開發轉型升級
    江蘇沿海風生水起,產業轉型步伐鏗鏘。6月18日,中國江蘇海洋工程產業發展戰略聯盟在南通正式成立。此前,省經信委已命名南通船舶與海洋工程產業為省級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其國家級產業示範基地也正在申報之中。
  • 2020江蘇高鐵大盤點!長江以北高鐵網被「盤活」,南通竟是大贏家
    把鐵路作為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主戰場,加快建設「軌道上的江蘇」。近年來,鐵路建設被江蘇省委省政府擺在十分突出的戰略位置,搶抓機遇,科學決策,舉全省之力加快建設發展。2020年更是江蘇省高鐵建設發展的豐收年。
  • 省委書記婁勤儉視察南京大學蘇州校區: 推進四個融合、讓蘇州成為...
    省委書記婁勤儉視察南京大學蘇州校區: 推進四個融合、讓蘇州成為南大續寫輝煌的重要基地 2020-10-10 20: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高校老師給江蘇省委書記信箱投了一封信!意想不到的是……
    8月4日,江蘇省委改革辦和江蘇廣電總臺聯合策劃的大型改革政策解讀節目《黃金時間—改革政策e解讀》關注「陽光信訪解民憂」!2019年11月13日,江蘇省委書記信箱收到一封特殊的來信,信訪人是南京農業大學的副教授吳國清。信中言辭懇切地對全省扶貧開發工作提出了三項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