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周刊》近日將2020年評為「史上最差的一年」。在這艱難的一年裡,全人類集體面對了一場世界範圍內的流行病,也應對了接連發生的重大事件,一年過出了五年的密度。
不論過程,我們終於挺到了年底。工程在竣工、城市在發展、高鐵疾速奔馳在黃土大地上,新冠疫情所帶來的緊張正消散,山河無恙,國泰民安!
這個2020年,長江以北地區也將真正融入全國的高鐵網絡,不再是一塊「被遺忘的塌陷地」。
把鐵路作為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主戰場,加快建設「軌道上的江蘇」。
近年來,鐵路建設被江蘇省委省政府擺在十分突出的戰略位置,搶抓機遇,科學決策,舉全省之力加快建設發展。
2020年更是江蘇省高鐵建設發展的豐收年。
6月5日,滬蘇湖高鐵成功開工,這條連通江浙滬的高鐵終於告別「力爭開工」系列。
7月1日,滬蘇通鐵路和滬蘇通長江大橋正式開通。
12月5日,連淮揚鎮高鐵淮鎮段通過國鐵集團的運營安全評估,這標誌著連淮揚鎮高鐵全面通車運營進入倒計時。
預計12月底,鹽通高鐵將正式開通,江蘇南北即將初步實現高鐵貫通,不可思議的是這條高鐵工期整個提前16個月,堪稱奇蹟。
2020年最後的20多天,北沿江高鐵還能開工嗎?答案是肯定。
近日,南通市公共資源交易網發布了南通市交通重點工程建設指揮部帳戶代理銀行服務招標公告,根據項目概況,北沿江高鐵南通境內線路長度和徵地拆遷費用都已明確,項目預計2020年開工建設,2025年建成通車。
綜上所述,今年江蘇高鐵開工2條高鐵(滬蘇湖高鐵、北沿江高鐵)、開通3條鐵路(滬蘇通鐵路、鹽通高鐵是完整線路,連淮揚鎮高鐵連鎮段)。
除此之外,還有3條鐵路(通蘇嘉甬高鐵、徐連高鐵、南沿江高鐵)正在抓緊推進工作,距離開工指日可待。
2020年,通蘇嘉甬高鐵也有了很大進展。通蘇嘉甬如東延伸段於2020年4月進入《長江三角洲地區交通運輸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規劃》,項目明年將全面啟動,十四五末全面建成。
徐連高鐵(徐州到連雲港高鐵)加快推進,但遺憾的是未能趕在2020年底開通,要等到2021年初才能開通。
南沿江高鐵也進入大規模施工階段,整個工程最遲於2023年開通,有望於2022年提前開通。
2020年,江蘇高鐵進展不錯,實現了「彎道超車」,跑出新時代江蘇鐵路建設的「加速度」!
省鐵路辦統計,今年底,我省鐵路運營總裡程將超4200公裡,其中高鐵2215公裡、普速鐵路1989公裡,高鐵覆蓋設區市由2015年的6個增至12個,設區市全部開通高鐵列車。屆時,全省「六縱六橫」的高鐵網主骨架基本建成。
圖源:網絡
復盤江蘇高鐵近幾年的布局情況,不難看出,長江以北地區正全面融入南京、接軌上海。
江蘇長江以北地區曾飽受「手無寸鐵」之苦,只有京滬高鐵沿線的徐州是個例外,宿遷、淮安、連雲港等地,長期無法高鐵直達上海和南京。
連淮揚鎮即將全線通車,南京和江蘇長江以北廣袤腹地的交通聯繫將大大增強。這意味著,蘇北融入省會南京的步伐終於得到加速。
鹽通高鐵的通車,則解決了長江以北地區無法和上海快速通達的煩惱。公開資料顯示,鹽通高鐵北接連鹽鐵路,南接滬蘇通鐵路南通西站,進而可跨江直抵蘇州和上海。
對於「經濟大省」江蘇來說,這是兩條關鍵的縱向高鐵通道。通車後,江蘇將初步建成省內兩小時交通圈,長江以北地區將實現和蘇南的全面貫通。
如此一來,長江以北地區也將真正融入全國的高鐵網絡,不再是一塊「被遺忘的塌陷地」。上海將歷史性地實現和長江以北腹地的高鐵連通,從而進一步彰顯長三角「龍頭城市」地位。
另外,即將於明年開工的通蘇嘉甬鐵路、徐連高鐵、南沿江高鐵,都將近一步縮短蘇北、南京與上海和蘇南之間的距離。江蘇正在舉全省之力,加速推動長江以北高鐵建設,早一步實現江蘇省域一體化!
蘇北各市房地產的火熱也證實了這一點。最新一期的二手房冰山指數顯示,蘇北三城位列全國百城漲幅頭部!淮安樓市漲幅位列百城第一、鹽城樓市漲幅位列百城第六、徐州樓市漲幅位列百城第十一名。
根據數據顯示,2019年-2020年鹽城各板塊新房一年房價均出現了上漲。其中城南漲的最猛,成交均價漲了3125元/㎡,如果按照100㎡來算,一年買房成本就漲了31萬!
本月底長江以北地區還將迎來鹽通高鐵、連淮揚鎮高鐵淮鎮段的通車,尤其是鹽通高鐵將首次實現江蘇南北貫通,火熱的蘇北房地產是否將會再「添一把火」呢?
長江以北地區高鐵網此番被「盤活」後,作為必經之路的南通,必將成為大贏家。
眾所周知,長江以北地區去往蘇南或上海地區必須跨越長江天塹。目前,江蘇共有44座過江通道納入國家規劃,力爭「十四五」儘早開工江陰第三、張皋、海太等過江通道建設。爭取到2025年,全省建成過江通道23座,基本緩解過江交通瓶頸。
而過江通道布局中,南通就有8條,目前已通車3條(蘇通大橋、崇啟大橋、滬蘇通大橋),2025年內確定新開工建設至少3條(張皋、海太、北沿江通道)。
上一站上海,下一站蘇北。無論是從鐵路走向,又或是過江通道的設置來看,南通都是長江以北地區向南的必經通道。
也就是說,無論是上海、蘇南產業外溢轉移往北走,又或是蘇北人口被南部城市吸引往南走,南通都成為了產業、人流交匯的關鍵點。
提速的高鐵,換擋的經濟。隨著長三角區域加速一體化發展,城市與城市之間的交流互通變得密集,產業人口資源的不斷交匯,也將帶動南通經濟發展更上一層樓。
如果說過去的30年,大上海實現了跨越黃浦江,在浦江東岸再造了一個「新上海」。
那麼未來的30年,上海浦東還要實現跨越長江,在上海大都市圈「1+8」的更廣域範圍內,再造一個「北上海」,把南通打造成為上海大都市圈和長三角北翼的中心城市,勢在必行。
隨著南通城市能及不斷提升,無論是城市經濟、交通又獲發展前景,相較於蘇北城市優勢明顯。加之距離上海一江之隔的地理優勢,南通將成為上海、蘇南產業轉移的第一選擇,也將成為蘇北高端人才奔赴大城市的優選地。
隨著省內高鐵的貫通,長江以北地區破解了南下的桎梏,但最大的受益者將是南通!